•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陶艺物语】陶瓷艺术中神秘的“旋涡纹”

  • 北京陶瓷艺术馆
  • 2021年12月10日05时

旋涡图像

旋涡图像有其独特的美感和意象传达


“旋涡”出现在历史上大量的美术作品中,在符号学的层面去看“旋涡图象”,可以发现旋涡或许是焦虑情绪的体现。


旋涡或许是宇宙图示的体现,旋涡或许是对自然崇拜、祭祀图式的体现,在美学构图层面看,旋涡是点、线、面最好的结合体现,旋涡可把一幅画面的各部分完美的融合,又可以把图像各个部分作出自然的分割。


“旋涡美学”是绘画艺术、装饰与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图式现象。是把客观作品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最快联系起来的一种曲线图示。



旋涡纹彩陶器


出现在艺术作品中较早的旋涡图示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旋涡纹彩陶器,在唐代长沙窑釉下红绿彩中也有大量旋涡纹作品体现。


学术界关于旋涡纹有几种不同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旋涡纹是古代先民对于飓风波浪、江海旋涡的抽象图示化,是对于自然界的一种恐惧与敬畏,通过祭祀的手法,以旋涡的符号进行图像标识。


不少新石器时代祭祀大海的器皿会装饰有旋涡纹。另一种观点认为旋涡纹是对于太阳的崇拜,是太阳符号的抽象化。旋涡纹的陶器给观者带来炫动流畅、旋转神秘之感。


以对自然现象的具象视觉形象以符号、线条进行抽象概括是东方先民最早对于物象主观认识的高度概括手法,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同时也是东方艺术注重线条表现、注重气韵传达的最早体现。



旋涡纹彩陶器


另一种类似于旋涡的纹饰为云雷纹。


云雷纹在周代至战汉玉器、青铜器、瓦当中大量出现。有一种观点认为云雷纹以及旋涡纹的来源为指纹,郭沫若曾在对云雷纹的研究中表明:“雷论者,余意盖脱胎于指纹...古者陶器以手制,其上印有指纹,其后仿刻之而以云雷也。”


这种推论的依据与席纹、绳纹的产生类似,为古代艺术起源“劳动说”的一种观点。指纹、席纹与绳纹都是在陶器制作过程中,由于手指或物件的纹样偶然印在陶器上而激发人类灵感进行创作的。因此而诞生了另一种“装饰说”,即几何图案是最富于变化、做法最易、最能取得好的艺术效果的装饰纹样,由此原始艺术出现了大量的几何图形。


我认为,古人对于装饰的认知,首先在于祭祀、图腾、表号化图像的范畴,其次才是对于形式、美感与构图的把握与理解。同时器物上的装饰又兼具了器皿的标识性与功能指向性的作用。


云雷纹


西方绘画与建筑中出现的旋涡纹则是对于主观心理领域的隐喻、暗示、表现与宣泄。


梵高的《星空》与蒙克的《呐喊》中的旋涡及为画家精神与心理的图像传达。《星夜》这幅画中出现的沉睡小屋, 丝柏从下面伸向深蓝色的天空一些黄色的星与闪光的橘黄色的月亮形成旋涡, 天空变得旋转、流动,这是体现梵高精神上一种紧张、恐慌的幻想, 是作者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的创造性尝试。


星云与棱线宛如一条巨龙不停的蠕动,暗绿褐色的柏树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处向上旋动,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一切物象在夜空中放射绚丽的色彩。


梵高的《星空》


《呐喊》画中传达出的扭曲、变形的人物、风景与抽象色彩使整个画面形成漩涡状,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


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构成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作者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将透过旋涡状表达的尖叫所产生的极度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符号与意象传达。


作品中的旋涡强烈传达着画家的感觉和情绪,被描绘的具体对象的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一种所要表现的情绪的载体,虽然它们依然还是具象的。这些画具有永恒的震慑心灵的力量。


透过这幅画我们仿佛可以看见那个“世纪末”的景象,那种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力量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借助扭曲的旋涡进行隐喻、暗示。



《呐喊》


西班牙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师安东尼高蒂曾经说过,“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这或许也是对这位天才建筑师作品的最好注解。


尽管高迪的风格有时会与曲线形式和植物图形结合在一起,这种建筑风格在二十世纪的最初25年曾风靡一时,但它们目的不同。高迪也许是最著名最有热情的表现主义实践者,他寻求一种任何文化传统和历史文献以外的特有用语,从自由形态的雕塑元素中寻找轰动一时的事物。


也许是他在设计中接受“工艺美术运动”思想和热恋中世纪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心理基础。其次是巴塞罗那的经济环境和自由、民主的思想,也给他的设计思想以较大的影响。


巴特罗公寓


他设计的“巴特罗公寓”。始建于1905年,1907年竣工,位于巴塞罗那的第19街区,是为百特罗家族设计的。


公寓的设计完全摒除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规整外观形态,借鉴了自然界中的凹凸,螺旋,抛物线等各种非矩形平直的曲线形态,这是一种特殊的新风格。该建筑的空间框架结构和楼层上下之间运用自然的曲线造成呼应效果,大楼的正面荡漾着蓝绿色的光泽,让人联想起海水中的泡沫和海生植物。


窗框和窗台像是用陶土捍制出来的。夹峙在两栋朴素的建筑 物之中,巴特罗大楼的正立面似乎涌荡不休,有如潮水,时而升起,时而落下。


整个建筑的外观,所有室内空间和整个建筑被一种漩 涡般的节奏所控制,流动的曲线与旋涡图示使建筑仿佛处于不停歇的运动中,精致的铁花、玻璃及陶瓷,装饰以独特的色彩,在地中海的阳光照射下,怪异、醒目,极富魅力。这是旋涡图示在建筑中带给观者的一种特殊感受。




“旋涡图象”在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其艺术体现,旋涡来自于人类的精神领域对自然、灵魂、幻象、情绪、形式等的探求与表现。


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带来了不同的意象传达及形式各异的艺术表现,同时“旋涡图象”对于心理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各领域带来了无限的研究线索。


本文作者:高相坤


#品味陶瓷艺术,欢迎来到北京陶瓷艺术馆。



北京陶瓷艺术馆作为目前北京规模较大的专业现代陶瓷艺术馆之一,馆内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包括陶瓷博物馆、陶瓷工艺科普厅、综合展览馆、高科技展厅多功能厅、3D打印创意空间,陶艺体验中心、陶瓷原创馆、国学堂、陶瓷文化生活馆等多个展馆区域。



北京陶瓷艺术馆不仅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力打造高端艺术交流平台,且立足公益事业,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公众教育、国学传播等活动,同时以陶瓷文化为主线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以“传承与创新陶瓷艺术”为宗旨,“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陶瓷国际化”、“陶瓷年轻化”为方向,力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出贡献。


品味陶瓷艺术,走进行业圈子,欢迎来到北京陶瓷艺术馆



北京陶艺体验中心公众号来啦~
欢迎您关注北京陶瓷艺术馆陶艺体验中心。
北京陶艺体验中心,全名叫做北京陶瓷艺术馆陶艺体验中心。这里有彩绘区、展示区、拉坯区、窑炉四大区域,拥有绝对专业的设备和一流的陶艺老师。我们期待您的到来。在公众号你可以享受到美育资讯,主题课通告,陶艺科普和线上活动,定期会有好礼相送。你也可以添加我们的客服小陶陶,加入微信群享受长期折扣和一手课程信息。
北京陶艺体验中心,陶艺魅力体验者的乐园。
点击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北京陶艺体验中心”,体


往期精选内容(猛戳标题可阅读):


关注公众号,回复相关关键词,会有意外惊喜
图片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出品北京陶瓷艺术馆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