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第四座金字塔”的大埃及博物馆在数度延迟开放后,终于又对外表明即将开放了!我们一起先去探个究竟。
一、前世今生
四千多年前,埃及法老胡夫用20年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四千多年后,胡夫金字塔的旁边,同样用了将近20年,外加令人咋舌的10亿美金,建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博物馆——大埃及博物馆。
之前的老博物馆,始开于1902年,由埃及考古局改建,主要是为了应对国宝流失的问题。
120年过去,自埃及出土的文物越来越多,整个埃及文明几乎全靠这座博物馆死撑。
虽然还有另一座埃及首都博物馆分忧,但是埃及考古博物馆小小的身躯已经承受了这么庞大的文物。原本仅能收纳35000件展品的馆内,至今收藏的文物已经超过20万件。
再加上文物盗取等情况时有发生,最终,埃及政府决定开建新馆,为了建这个新博物馆,埃及还从日本借了348亿3800万日元。
自2002年立项以来,埃及大博物馆的建设可以说是几经曲折。
由于施工难度极大,造价超预算,原定于2015年开馆的时间被一拖再拖到2019年;结果新冠袭来,博物馆再次延迟至2021年;随后埃及遭受内乱,后确定为2022年9-11月开馆。
然而,今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它的开幕再次成为悬案,最近的开馆消息被定在2023年,是否准时开馆,尚未可知。
这个全球最大的博物馆,仿佛与自己千年历史之下的国家命运相似,不断经历着风云变幻与迭起兴衰。
二、博物馆规划设计及建设
目前,大埃及博物馆的工程已接近尾声,整个博物馆建筑群包括一个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永久性展厅,一个文物保护中心,一个儿童博物馆,教育展区,会议区和景观花园。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单一文明博物馆,将展示近10万件的古埃及文物。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整体面向于埃及的大金字塔群前,场馆的三条轴线呈放射状分别延伸至三座金字塔,体现出时光无限延续的千年史诗感。
整个建筑呈放射状,这些放射轴线正好延伸向两千米外的三座金字塔。博物馆的立面采用半透明的巨型石板拼贴而成,既有现代感,又极富纪念性,能够为游客们带来独一无二的光影体验。入口处的半透明立面以及起伏的金属屋顶很好地阻隔了太阳辐射,室外沙漠炙热的阳光可令温度高达40℃,而博物馆室内则是舒适的23℃。
三、史诗级搬家
由于建筑工事在拖了两年多后的今年终于逐渐落成,文物的迁移工作也陆续展开。
为了体现埃及悠久的历史和荣耀,埃及政府甚至在今年办了大型的文物迁居活动,整个仪式以拉美西斯二世时期的游行形式为原型,将22具王室木乃伊从老博物馆运送至了新馆内。
每一辆运送车都装饰成皇家陵墓的造型,车旁写有所载着的帝王、王后们的名字。
而我们也能从这场游行表演中,得以窥探大博物馆的更多建筑细节。
无疑,这座大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保护文物的重任,更是整个埃及对于自己失落已久的悠久文化重新回到世人面前的期望。
四、上万文物特别展出
大埃及博物馆将收藏多达100,000件文物,涵盖整个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和古典文明。其中5万余件将被用于对外展览,而在新馆即将展出的5万件展品中,有3万件是从未展出过的珍贵文物,其中有3500多件藏品来自于著名的图坦卡蒙墓。
其中,关于图坦卡蒙的珍宝就多达5000件。除了黄金珍品——死亡面具、头饰、棺材、战车、珠宝,还有更多的日常用品、法老的手杖、腰带、回旋镖、游戏以及由芫荽籽和杜松果组成的食品盒等。
距今3200年历史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重83吨,高11米,占据着大埃及博物馆的中庭。
根据今年春季的报道,当时,包括巨大的中庭和大楼梯,已经完成,内部装置被描述为完成了99.8%,外部空间完成了98%。在估计的10万件文物中,也有超过56,000件被转移到吉萨金字塔附近的场地。
胡夫国王太阳船重45吨,长43.6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船只。从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它就一直被埋在吉萨大金字塔脚下的一个石室中。据说,它是用来运送法老胡夫和太阳神拉来世的。这艘古老的船只也被十分精心地运送到新博物馆。
古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高度发达的文明,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在新博物馆的归纳整理下,古埃及文明将更加完整、更加精彩的呈现在世人面前。
让我们一起期待博物馆展现于世的那一刻,这不仅是埃及的自豪,也同样是属于全人类文明的荣耀。
出品:北京陶瓷艺术馆
文章转发自北京陶瓷艺术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