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史第文森《岩花》2004
与许多热衷于国际交流的陶艺活动家不同,约翰·史第文森 与 苏珊·史第文森夫妇虽在美国陶艺界拥有相当的知名度,但他们却并不经常抛头露面,就是在一些必须参加和出席的场合中,也从不张扬,尽可能不夺他人光彩。这种含蓄平和的心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修炼得出来的,也不是一般人想要修炼就可以做得到的。
苏珊·史第文森《春天的峡谷》1999-2000
史第文森夫妇均为老资格的陶艺家和陶艺教育工作者,60年代双双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其后长期从事与陶艺有关的创作、教学、推广活动,在美国和世界重要的陶艺展及书籍、杂志、报刊等经常可以见到他们的作品在2001年的美国陶瓷教育年会上,苏珊·史第文森还作为特邀艺术家在主会场上作了技艺表演。
约翰和苏珊的作品在釉色的使用上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形态却各不相同。约翰的作品量感更强,具有大型雕塑的沉稳力度。凝重缓慢的作品线条犹如气派端庄的正楷书法,团状绞合的结构具有强大的意志感,内敛力和外张力在一种沉默的环境中无声息地同时传达开来。
另外,作品的主题也增强了作品形式的感染力。如《旋转的地球》《视野》《扩大的天体》《船员的工具》等,体现了约翰看似文儒的外表下的胸中气魄。
约翰·史第文森《旋转的地球30号》1996
苏珊的作品则基本上全是开口的容器性形态,但变化丰富的色彩和动感却分明传递着自然界的风景,海滩、波浪、漩涡、飘雪浮云的灵性和活力,水的性格和与之相关的景观在她的“碗”中天地得以自由呈现,并延伸了真实场景中的原有定义和内涵。
陶艺家们还会敏感地注意到他们作品色彩的“华丽”和起伏状的特殊肌理。这些并不是单纯的釉色而是在胎体(或素烧后或未干前)上用泥浆掺和色釉或先刷泥浆形成底层再刷釉色的方式,用大笔将厚厚的料色充满动感地涂刷于胚体之上,形成与造型相呼应的动感。苏珊的作品色彩具有亮丽的玻璃色质,而约翰的作品则略有涩感。约翰是属于思考型的艺术家。他在密歇根大学主要是从事材料的研究工作,他经常给自己提出一些“如果......会怎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成型工艺、釉色配方、烧成工艺等环节。作品的结果怎样及与这些问题的关系如何是需要时间去探讨的。这些问题充满吸引力,而结果又未必与他的设想相一致,正是这些可变性让约翰在思想和经验之中找到了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苏珊的作品采用两种造型方法,拉坏成型和泥板印模挤压成型。釉色大部分是在作品未干时用手或笔涂上,最后用海棉或刷子擦洗,使肌理更加丰富。造型与色彩及主题的统一和谐是苏珊最看重的,也是最耗她心思和精力的。
约翰与苏珊的作品尺寸大都只有1米左右或更小,但却具有交响乐般的丰富层次和主题旋律。宇宙中的繁复之“气”在他们的手下具有了抽象和象征的意味,形与色的交融虽无法浓缩自然界的万千景象,但所传递的心中能量却更见神采。
苏珊·史第文森《放大的天体》 1998
约翰与苏珊的性格也如他们的作品。约翰彬彬有礼,颇具绅土风度,语言不多却很有见地,真诚而负责任,善良的笑容里略带憨厚之感。苏珊相对来说更显能干,她不仅不露声色地照顾好自己的丈夫,还热情地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
创作时的专注与投入,让谁都能感受到她手下的黏土所应有的灵性。与新老朋友见面时,她那灿烂并具透明感的笑容在一头斑白发色的衬托下,更显美丽动人。他们所具有的谦和品格和长者风范,给人们印象深刻。
作品欣赏
苏珊·史第文森《午夜浪波》2001
苏珊·史第文森《峡谷狂奔》 1999
约翰·史第文森《环绕漂浮》2000
约翰·史第文森《两道裂缝》1996
北京陶瓷艺术馆是弘扬陶瓷文化、鉴赏陶瓷艺术、开展陶艺教育、体验陶艺生活的具有知识性、教育性、科普性、群众性的大型文化艺术机构,是集产品展示、陶艺普及、实践体验、学习交流为一体的大型活动平台,是国家承认、北京市文化局负责、民政局签发的文化单位。长期以来,国家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呼唤大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为推进国粹艺术形式的重新振兴展开了大量工作。陶瓷作为中华艺术的瑰宝,也应被相关人士积极保护、人民群众广泛欣赏、优秀艺术家大力推广。北京陶瓷艺术馆作为目前北京规模较大的专业现代陶瓷艺术馆之一,馆内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包括陶瓷博物馆、陶瓷工艺科普厅、综合展览馆、高科技展厅多功能厅、3D打印创意空间,陶艺体验中心、陶瓷原创馆、国学堂、陶瓷文化生活馆等多个展馆区域。北京陶瓷艺术馆不仅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力打造高端艺术交流平台,且立足公益事业,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公众教育、国学传播等活动,同时以陶瓷文化为主线贯穿爱国主义教育,深化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以“传承与创新陶瓷艺术”为宗旨,“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陶瓷国际化”、“陶瓷年轻化”为方向,力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做出贡献。
品味陶瓷艺术,走进行业圈子,欢迎来到北京陶瓷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