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1月3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发布会现场实录: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赵一帆 摄)
邢慧娜(栾海军 摄)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日前,国务院审核同意“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规划》即将以国办文件的形式印发并全文公布。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是向大家介绍《规划》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是: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先生,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先生,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陆琼女士。下面先请李群先生作介绍。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
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国家文物局,对长期以来媒体界的各位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文物事业的支持表示由衷地感谢。今天我也非常荣幸地和各位交流分享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工作作出百余次重要指示批示,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就做好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每到各地考察时,都要去革命遗址、文博单位进行调研。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期间,也对文物工作极为重视,身体力行保护文物,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总书记提出“坚持保护第一”“让文物活起来”“保护文物也是政绩”“文物保护靠科技”等这些非常重要的论述,要求要“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这些都为新时代文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国文物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十三五”期间,文物资源系统保护、科学研究、依法管理、合理利用得到全面加强,特别是“十三五”时期的财政投入持续加大,法规体系也在不断健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我们主持起草了“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过去的文物事业五年发展规划都是以部门规划的形式出现的,“十四五”文物领域规划第一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物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倍感责任重大。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方面,广泛听取并研究吸纳了41个中央国家机关、31个省区市文物部门、专家学者、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比较扎实地完成了规划的编制工作。
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部署“十四五”时期文物工作。对今后五年,要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全面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全面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全面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从文物资源大国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规划共十三部分,前两部分阐述了发展环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设置了资源管理、文物安全、科技创新、改革创新、博物馆纪念馆、人才队伍6大类21项具体指标;第三至十二部分明确了10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包括文物资源和安全管理、科技创新、考古、文物古迹、革命文物、博物馆、社会文物、文物合理利用、国际交流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其中设置了10个专栏48项重点工程项目;第十三部分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总的来看,即将印发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保护第一。健全系统高效的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管理体系,推动实施全要素资源登记,积极对接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压实文物安全主体责任,探索推行有关制度,积极推进严防、严管、严打、严治,织密文物安全防护网,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二是推动“五业并进”。针对古遗址古墓葬、文物古迹、革命文物、馆藏文物、社会文物这5类资源,系统部署保护研究利用,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举措。对古遗址古墓葬要加强考古研究,落实考古前置制度;对文物古迹要加大保护力度,不断改善保存状况,处理好与城乡发展的关系;对革命文物要在保护好的基础上进一步管理好、运用好,使革命文物的重要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博物馆要进一步激发改革发展活力,重点培育10—15家代表中国特色、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夯实藏品保护管理;社会文物管理服务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提升文物鉴定科技支撑能力,提升文物进出境管理服务水平,加大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力度。
三是科技人才双轮驱动。规划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首次把科技创新放到了题目当中。规划设置了专门篇章,对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全链条”布局,提出了一些突破性举措,并在重要的业务板块设有专节或专门内容来阐述科技创新在本领域的强化和应用推广,从而切实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关于文物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从学科专业、培养体系、人才活力、机构队伍等方面进行部署,力争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数量增长25%,覆盖多领域多层次人才。
四是国内国际双向发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文物合理利用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依托文物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明风采,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五是多方协同凝聚合力。坚持党对文物工作的全面领导,调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组织规划实施的积极性,加强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来共同推动,健全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
规划出台,“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加强组织保障,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规划实施协调机制,注重各方政策协同发力,全力以赴抓好规划实施,在“十四五”时期开创我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邢慧娜:
谢谢李群副部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记者:
刚才李群副部长说到,“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请问如何推进相关的工作?特别是将如何处理好文物保护、文化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谢谢。
李群: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非常宝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的指示批示,特别要求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在旅游的发展中,一定要坚持把文物保护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总书记还强调,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历史文化遗产。《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任务举措,这些任务举措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系统性的保护。文物保护要系统进行,对于重要的文物和文物资源的密集地区,整体保护文物的本体和周边环境。不仅要守护好、保护好一些级别高的文物,像国保单位、省保单位这些高级别的文物要全力保护好。同时,要持续改善低级别文物的保存现状,主要是市县以下,甚至未登记的文物,也要持续地改善他们的保存状况。既要实施好石窟寺、古建筑、革命文物等重大保护工程,也要在系统保护的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
二是预防性的保护。这一轮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实现国保单位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的转变。因为预防性的保护更为前置,更为重要,它最终的成本也是更低的,所以这次规划当中特别强调保护的预防性前置要求。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抢救性保护机制,对存在重大险情、重大隐患的文保单位也要及时开展有效的抢救性保护。
三是文物安全的长效机制。国家文物局将继续与公安、应急、消防救援等部门密切协作,健全文物安全责任,制度标准、风险管理等体系,加强文博单位的治安防范,持续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排查整治火灾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实施好文物平安工程,坚决处置文物法人违法案件,加大执法督察力度。
四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也就是记者朋友提出的,文物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切实处理好。因为文物事业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在确保安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各级文保单位应当更好地发挥公共服务、文化传播的作用,依托文物资源推介国家文化地标,试点推广国家文化遗产的有关线路,使陈列在广袤大地上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时代的生机。
这个问题就简要回答这些,谢谢。
新华社记者提问(赵一帆 摄)
新华社记者:
我想问一下李部长,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专门发去了贺信,全社会对考古学的关注度也非常高。请问,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如何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谢谢。
李群:
正如您所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致贺信。在贺信当中,总书记再次对考古工作、考古学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这次规划主要明确了这么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重大课题攻关。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每年实施80-100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用实物来实证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一万年的文化史、百万年的人类史,这都需要考古来予以证实。
二是加强考古成果挖掘整理和阐释。这几年,随着浙江良渚、河南二里头、陕西石峁、四川三星堆等一批重要考古发现,不断实证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支持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对考古资料进行更多维度、更多层次的科学探讨。
三是处理好考古与保护、考古与发展的关系。针对古遗址、古墓葬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次规划着重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要动土、先考古”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不断完善建设工程考古管理。
四是大力发展科技考古。一会儿吴司长还会就记者朋友们感兴趣的问题做回答。这次规划当中强调要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特别要发展科技测年、微量元素分析、DNA研究、有机残留物分析、大数据等方法手段,建设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存,提高考古现场保护、信息提取、综合分析和研究应用的水平。
五是加强考古学科和队伍建设。考古学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文理交叉的方法手段,探求历史文明的本质本源,充满了人文魅力和科学精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其中。“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强考古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国家级考古机构力量,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选拔百名考古领军人才、百名考古青年人才,重点培养500名考古科研骨干,新增4000多名考古专业人员,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我非常期望高考的时候有更多的同学们能够报考考古文博专业。
目前,我们正在加紧编制“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下一步还要不断细化安排,欢迎各位媒体朋友们持续关注。我就回答这些。
天目新闻记者提问(栾海军 摄)
天目新闻记者:
我比较关心的是考古遗址和老百姓的关系,因为今年很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开放运行,比如浙江的良渚遗址公园已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且已经进入了保护和传承的新时代。我想请问的是,对于百姓共建共享文化遗产,从文物保护中受益方面将会有什么样的创新举措?谢谢。
李群:
这个问题很好,请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的陆琼司长回答。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陆琼:
您刚才在提问时提到了考古遗址公园这个概念,我们很高兴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第一次写入了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要是依托重要的考古遗址、大遗址还有它的历史环境进行建设展示,具有科学研究、教育传播、游览休憩等功能。国家文物局已经编制完成,即将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在今后五年,我们将坚持考古先行、保护第一,系统做好大遗址考古的研究、保护、管理、开放、展示等各项工作。
从2010年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布以来,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还有深化管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近距离感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重要场所,也是助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名片,广受民众喜爱。应该说,也带动了考古遗址公园所在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后五年,我们也将进一步提升目前是三批36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行服务水平,加大67家立项项目的培育力度,在“十四五”期间,要开展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评定,计划新增10-1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要培育长江三峡等20-30家立项项目。目前,36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中,像您刚才提到的,良渚古城遗址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一共有11家,让人们共享文化遗产,在文物保护中更多受益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未来的工作重点所向。“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强研究,深挖价值,精准阐释,创新展示,将充分运用创意、科技等手段,更好展示大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好展示文物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
总之,要推出更多的创新举措,让参观体验更加精彩,让文化家园更加美丽,让人民群众更为满意。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近年来,“让文物活起来”成为了文物工作的关键词,不少文博节目叫好又叫座,参观博物馆、文物古迹也成为人们旅游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必选项”。请问,这次规划对进一步推进文物活起来有哪些工作部署和创新的举措?谢谢。
陆琼(徐想 摄)
陆琼:
谢谢您提的问题。这次在“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中,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章节,就是第十部分“大力推进让文物活起来”,其中包括了几个内容:一是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要积极发挥文物资源的核心作用,加强合理利用、协同创新。二是要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包括刚才提到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服务、文物建筑的开放利用,推动文博单位成为特色旅游目的地。三是融通多媒体资源,加强文物价值的研究阐释展示和考古研究成果的推介传播。四是鼓励社会多方参与,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品牌形成方面,要广开渠道、跨界融合。五是改革创新促进让文物活起来,要加强资源资产的管理信息共享,要保障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要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建设。六是区域协调发展,要着力文物保护利用的提质增效,要加大相关区域的支持力度,推进让文物活起来在更大范围取得成效。
规划除了第十部分,在其他部分也提出了一些相关务实举措。比如革命文物方面,每年要推介一批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支持依托革命旧址举办国家和群众性纪念活动,特别是要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要发展红色研学旅游,实施红色基因传播传承工程,我们还要创新推出革命文物云展览、云直播、微视频、微党课等。在规划指标中也提到在“十四五”期间全国博物馆、纪念馆每年要举办陈列展览3万个,观众要达到14亿人次。
您提到的创新举措方面,规划首次提出要公布中国文物游径名录,预期到2025年要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30个,目前全国有6个地方正在积极创建。“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广示范经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云展览、文博创意产品开发、文物鉴定、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规划还提出要加快构建国家级文物传媒平台,在这里也期待着各家新闻机构、各位媒体朋友,还有各方面行业伙伴能够共同关注和参与。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提问(栾海军 摄)
中国新闻社记者: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作出了整体部署,明确了一批重大工程项目。请问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是如何体现和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要求的?下一步国家发改委还将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
谢谢。文物保护利用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到社会文明程度和国家软实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这为我们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研究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时,如果各位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个纲要对文物工作的安排部署篇幅比过去的五年规划篇幅明显增加,而且权重更为凸显,而且第一次写入了加强文物科技创新这方面的内容,并且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专栏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汉长安城、隋唐洛阳城和重要石窟寺遗址保护,要开展良渚古城、石峁、陶寺、三星堆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而且还提出要建设20个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等一些任务。
即将印发实施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作为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它紧密对照纲要关于文物保护科技创新相关的部署,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文物保护研究管理利用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细化完善了各项具体任务,设置了一批重点工程项目,为今后一个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
在这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国家发改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结合相关领域专项规划的研究编制,加强了统筹衔接和合理布局。一方面,我们强调要融入大局,注重文物的规划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的衔接,确保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比如,在规划中提出文物保护要与老城保护、城市更新相结合,要支持革命老区依托革命文物发展红色旅游,实施黄河文物系统保护工程、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另一方面,强调落实落细对于纲要点题的任务和工程项目,比如对重要文化或自然遗产系统性保护,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制度,推进文化遗产旅游创新发展等具体任务,进一步明确总体思路和路线图。对“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存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博物馆重大文化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具体明确类型、地域分布和管理运用方式。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目的就是要推进规划能够实施见效,让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一是健全政策环境。配合相关部门,针对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制定规范标准,推动各项支持政策和相关规范出台。盘活用好存量资源,真正激发增量价值。二是加大资金投入。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重点工作,以及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导各地做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谋划,组织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等,我们已经储备了几百个项目。其中,包括殷墟、三星堆遗址、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重要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将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企业债等渠道予以积极支持。
三是加大科技运用,积极推进珍贵文物保护中的科技运用,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数字在线工程,创新文物保护方式,推进大遗址和文物展示场所数字化改造,发展虚拟展示空间,让蕴含在珍贵文物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下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更好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四是积极配合国家文物局等部门,按照国家级专项规划管理有关要求,认真做好规划实施的责任分解以及跟踪监测、总结评估,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能够落到实处。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提问(栾海军 摄)
红星新闻记者:
前不久,文博大省山西遭受了暴雨灾情,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有不少文物古迹在此次暴雨灾害中受损,请问目前对这些受损文物古迹的修复工作是否已经提上日程?打算如何进行修复?对应对自然灾害、加强低级别文物的保护有哪些具体安排?谢谢。
欧晓理(徐想 摄)
李群:
谢谢你提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今年10月上旬,山西、河南突发严重汛情。据统计,山西共有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受损,有的文物建筑屋顶漏雨、墙体开裂,有的地基出现了坍塌,还有个别博物馆有小面积的进水。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有关文物部门积极应对,我也亲自带队去了现场,广大文物工作者都是“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对受损的文物进行了抢救支护、排除险情。目前,国家文物局和各级文物部门组织各方面文物专家,正在有序推进受损文物的排险处置、保护修缮等各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正在紧张积极有效地进行。
汛情发生以后,一方面我们组织好排险维护维修,同时也认真思考,会同应急管理部,针对如何提高文物防灾减灾能力,密集出台一系列措施。在这次规划中也有一些举措: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文物灾害的综合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要做到“先知”,先要预判到。
二是制定应急预案,切实提高文物保护应急管理水平,一旦发生汛情,一旦发生险情,能够按照预案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置。
三是开展文物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排查,实施文物加固、灾害防控等工程。同时,要针对气候变化对文物的影响,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用科技找到防灾“密码”。因为这次降雨主要是在北方少雨地区,以往这些地方的文物得以比较好的保护,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气候干燥,随着气候的变化,这几年来这些区域降雨明显增多,所以我们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在防灾方面的应用,要找到文物防灾的“密码”。
特别是针对您刚才讲的低级别文物、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持续加强基层文物保护管理队伍建设,构建多渠道基层文物保护看护机制,还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改善低级别文物的保存现状。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依法明确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责任和相关工作要求。我就简要介绍这些。
红星新闻记者提问(栾海军 摄)
封面新闻记者:
规划把科技创新摆在了突出显著的位置,请问目前我国文物的科技创新水平如何?还存在哪些难点和瓶颈问题?对于加强文物和科技创新,“十四五”期间还将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谢谢。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
谢谢记者的提问。刚才李部长讲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文物保护要靠科技这样的要求。科技部积极会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加大对文物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重点围绕科技支撑、文明探源、文化传承、文物保护,先后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科技项目,部署实施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专题任务,有效推动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
总体上讲,我国文物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部分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大家非常关心科技在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在前不久举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其中就展出了敦煌莫高窟第57窟壁画的修复、石窟监测、三维复原等文物保护的科技成果,体现了科技在文物方面保护好、使它活起来这方面的创新应用。很多媒体朋友都到现场去看了,也做了大量这方面的报道。
但是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相比,与其他领域相比,总体上我国文物领域的科学化水平还有待加强和提高,还存在科技力量分散薄弱、资源配置总体规模有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建立这样一些问题,难以满足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文物保护和应用方面的需要。所以,在“十四五”规划当中,特别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章节,甚至是贯穿于整个规划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刚才李部长介绍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实际上也是通过规划来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的顶层设计,特别是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工作的重点,对科技创新工作而言,重点有四个方面:
一是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平台来引导开展建制化的跨学科研究。大家知道,文物保护、文明探源,包括文化传承是典型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领域,需要很多交叉科学的技术支撑相关的研究工作。所以,通过这方面的一些平台来进一步深化对文明、文物,包括保护方面很多的认识,健全我国文物保护的理论体系。
二是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将部署文化保护利用的科技创新专项,努力在文物的安全、监测预警、考古探测和残留物分析、文物建筑结构稳定性评价、馆藏文物抢救性保护这些方面取得一些新的突破。实际上我们国家在文物研究过程中,包括同位素分析、微量元素分析、有机残留物分析、DNA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和成就,而且在断代工程也好,文明探源工程也好,都取得了很好的科技支撑的作用。
三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特别是要加强在文物保护研究方面的一些平台和能力建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当中将布局科技考古和保护这样一些方向的技术研究平台。扩大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规模,完善研究方向的布局,依托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这样一些基地来建设综合性的科学研究实验平台,汇集优质的科技资源,包括通过平台的建设,进一步聚集在文物考古研究方面的人才,包括国际化人才的合作,形成我们自身研究和国际合作的基地。同时,进一步拓宽文物科技创新的投入渠道,加强稳定性的支持。
四是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示范。促进技术的专业化、集成化、标准化,支持文物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数字化应用。刚才讲,文物要保护好,还要活起来,还要让老百姓能够看到文物,能够感受到中华灿烂的文明史,所以要通过科技的手段进一步加强文物的展示,进一步提升大家对文化方面的认识。
此外,科技部正在抓紧编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也在编制“十四五”整个国家科技创新的规划,这当中将进一步强化文物科技创新的相关内容,也要加强这方面系统的科技部署。谢谢大家。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看到世界遗产大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相继成功举办,请问“十四五”时期中国在文物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还有哪些精彩值得期待?中国将如何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启文物交流的新篇章?谢谢。
陆琼:
谢谢您的提问。文化遗产一直是受到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珍视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促进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的“金色名片”。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合作工程、中外联合考古项目还有文物联展,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新形势下我们进一步做好文物国际交流合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图片作者:动脉影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以来,中国文物工作者积极应对、主动作为,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我们高度重视运用数字化手段推介中国文物云展览、考古发现云传播。比如,在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开幕时,推出了“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线上展览。再比如,对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进行了全球云直播。就在上个星期,我们还在线上召开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一共有36个亚洲国家代表参加了会议,还成立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共同发布了行动倡议。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要服从国家外交战略大局,要积极推动将文物国际交流合作纳入外交、外宣还有对外援助的顶层设计之中。要强化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文物保护修复、中外联合考古、博物馆展览、学术研究,包括吴司长提到的人才培养方面,共同开展交流合作。要积极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这也是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倡议。
二是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入挖掘阐释好文物所蕴含的历史脉络、文明成就,还有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融合线上线下的展示和传播方式,积极探索创新“中国的故事、国际的表达”,实施文明互鉴展示工程。我们在规划重点工程项目中,专门设有文明互鉴展示工程,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加强中外文物展览的交流合作。
三是要深度参与国际治理。要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开展濒危文化遗产抢救行动,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推进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最后特别想提一下,我们还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敦煌遗书等流散在海外的文物,高精度数字复原,进行全球化共享。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提问(栾海军 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刚刚完成了考古百年“从0到1”的跨越这样一个系列报道,采访中一些专家提到了文物保护工作“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也就是基层的文物保护力量薄弱的问题。刚才,李部长谈到了文物保护领军人物、相关专家、精英队伍的培养,请问规划中对于解决长期的基础性问题,也就是加大基层保护的队伍建设方面有没有部署?谢谢。
李群:
谢谢。你提到的“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在文物队伍建设当中,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因为目前的统计,我们国家不可移动的文物是76.7万处,国有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但是我们全行业的从业人员只有17.57万人,一些文物的大市大县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力量还是比较欠缺的,主要是和海量的不可移动、可移动文物的数量相比,17万从业人员捉襟见肘。这几年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文物考古队伍的建设高度重视,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整个我国文物机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国家文物局去年成立了革命文物司,专门又成立了考古研究中心,近期中央编办又下发了国家级和省级考古机构编制的明确要求,这些都会有力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力量建设。
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综合施策,力争有更大的成效。一方面要大力培养新人,加强队伍建设。我们将与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密切协作,推动有条件的高校适当扩大考古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发展文物修复、考古技术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注重加强相关行业文物保护人才的联合培养,实施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全面推动中央利好政策的落地见效,核定并且落实文物保护和考古专业人员配置的量化标准,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和考古队伍建设,确保基层要有机构、要有专人承担起文物保护工作,加大培养力度,壮大队伍建设。
另一方面是深化改革,探索适应文博行业特点的人才管理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弥补现在的力量不足。同时,引导更多的社会主体加入到文物保护的队伍当中来,吸纳社会力量依法依规参与建设工程考古的调查、勘探的相关工作。同时,实行更加积极的、开放的人才政策,创新文物技能型人才的聘用方式,推动文博单位建立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不断激发人才活力,使更多的人投入到文物保护这样一个重要而神圣的事业当中来。
出品北京陶瓷艺术馆
摄影:苏航
排版:小智
设计:萌萌
策划:小智
编审:大熊
文章转发自北京陶瓷艺术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