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动物园的一头狮子凭借呆萌的齐刘海发型走进了广大网友们的视野中。
这头突然走红的狮子叫“阿杭”,是广州动物园的一头白狮。它呆萌的齐刘海造型也并非人造,而是浑然天成的。
据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解释,阿杭每天的发型其实跟它当天的活动密切相关,比如睡觉,奔跑,都可能形成不同的发型。
最终阿杭给自己捯饬了一个齐刘海发型。
狮子作为万兽之王,被很多人喜欢。其实,中国一开始并没有狮子,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
学者们普遍认为,狮子是作为奇珍异物从西域舶入中国的。
最早有明确史书记载的“舶来狮”可追溯到东汉时期。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国王遣史进贡狮子。
在融入中国本土的过程中,东方《山海经》式的神话思维及想象力,赋予了“中国狮”或威严、或奇幻的独特造型。
东汉 石狮
这种抽象、诙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古人并没有那么多的机会仔细观察狮子,写实的成分自然不会太高。
由于数量稀少,狮子一度被古人当作神兽。龙生九子中的狻猊,其实就是狮形象衍生的瑞兽。
狻猊
狻猊(suan ni )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龙生九子”中的第五子。狻猊形似狮子,喜静不喜动,好坐,喜欢烟火,常被用来装饰香炉脚部。
后来,随着推崇“狮文化”的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狮子是吉祥辟邪的神兽”这一观念,也因佛教文化的繁荣逐渐深入人心。
而佛座上也普遍装饰着狻猊,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文殊菩萨像前。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
北京陶瓷艺术馆的展品中也有一尊可爱的狻猊,想听听它的故事吗?
北京陶瓷艺术馆藏民国金生盛款狻猊
相传古时狻猊很喜欢在寺庙内听禅,一待就是大半天,一动不动,同时还喜欢在香炉前静坐,正应了如今人们对狻猊所知的两大特点:“不喜动”,“喜吞吐烟雾”。
也正因为如此,它的耐心打动了佛祖,于是将之收为了坐骑。
如今人们去寺庙,最常见的文殊菩萨座下的青狮;地藏菩萨座下的“谛听”;密教孔雀明王的坐骑,都是狻猊。
而狻猊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心中,吉祥、祥瑞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
最近经常有朋友反馈,说老是刷不到我们的推送,小瓷在这里教大家,只要按照以下步骤设置星标,就再也不怕看不到小瓷的文章了!
是不是很简单?只要星标【北京陶瓷艺术馆】,无论微信怎么改版都能找到我们,只要动动手指头就能成为尊贵的星标用户,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感谢大家一路陪伴!也希望以后的日子你一直都在!
期精选:
文章转发自北京陶瓷艺术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