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第一炉香,从战国飘来

  • 博物官
  • 2021年10月29日03时

近日,由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影《第一炉香》上映,许多网友直呼“诈骗”,表示第一炉香变成第一炉钢。电影口碑扑得轰轰烈烈。


豆瓣评分截图


电影究竟是好看还是难看暂且按下不表,然而熏香与香炉,在中国的确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先秦时期


古人用香,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


当时的人们把焚香作为供奉神明辟秽清洁的手段。可以说,熏香在诞生伊始就带有祭祀基因。



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

——宋·丁谓《天香传》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熟知多种香草。


薰草、茅香、古兰、郁金被用在香身、熏香、辟秽、祛虫等多种领域。


熏香兴起,作为熏香专门器具的熏炉也就应运而生。


至迟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制作工艺相当成熟的熏炉。


就如这件陕西凤翔雍城遗址出土的凤鸟街环铜熏炉,造型奇特、构思精巧,绝对是同时期熏炉中的杰作。


战国 凤鸟街环铜熏炉 凤翔县博物馆藏


两汉时期


到了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丰富了香料种类。


龙脑、苏合香……从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小亚西亚等地运来的进口香料为域内带来了全新的香味体验。


从用途范围上说,熏香也逐渐从祭祀典仪等活动中走入贵族的日常生活


尤其是后宫妃子,用香成风,追求熏香的持久度和馥郁度,甚至到了攀比的程度。


汉代的香炉也颇具特色。


博山炉,就是汉代有名的香炉


这种代表汉代风尚的特殊制式自西汉中期出现,之所以被称之为博山炉,是因其仿照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制成。博山炉的出现,也反映出汉代的神明崇拜文化。


博山炉炉身呈半圆形,上有炉盖,炉盖作圆锥状,常用镂空手法雕刻出山峦、鸟兽、草木、云朵的形状。


西汉 错金铜博山炉 河北博物院藏


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熏香之风逐渐从贵族扩散到士大夫之中


文人用笔墨描绘熏香,曹丕写下《迷迭香赋》,刘绘则写出《博山香炉》。


当时的熏香风气很盛,以至于曹操在取得政权前还曾颁布禁香令,以示简朴。他还在临终时留下遗言,要求将香分给诸位夫人,不必用做祭祀。


晋 青釉熏炉 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熏香,还有一段“偷香”的风流佳话,这在《晋书》《世说新语》中均有记载。


据载,西晋时期,有一个叫贾充的大臣权势很大,他的小女儿叫做贾午,长得十分美丽。贾充有一个手下文官,叫做韩寿,是个大帅哥。


贾充每次会见宾客时,贾午都会偷偷躲在后面看,某天见到帅哥韩寿,那可不得了,一见钟情,怦然心动。


西晋青釉香薰 上海博物馆藏


通过前线嗑cp的婢女的帮助,两人一来二去就谈上了恋爱。


而当时西域进贡了一种奇香,皇帝便将此香赐给贾充。


贾午却偷偷拿了父亲的香送给自己的男朋友韩寿,韩寿堂而皇之的用上后,引得众人纷纷与来一闻奇香。


贾允知晓后,也就顺水推舟将小女儿嫁给了韩寿。


西晋 越窑青瓷薰炉 浙江省博物馆藏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皇室、贵族用香十分奢侈。


《杜阳杂编》记载,每到除夕夜,隋炀帝都要在宫殿的天井搭建数十座“火山”,每一座“火山”都由沉香堆聚而成。


焚烧过程中,又不断添加甲煎(由甲香和沉麝诸药化物制成),使焚烧不间断。


隋炀帝的“香料山”,能让火焰高数丈,香散几十里。仅一晚,就可用去二百余乘沉香,二百余石甲煎。


新年庆贺用香奢靡也罢,隋炀帝的日常生活中用香也很夸张。


《炀帝开河记》记录,隋炀帝坐船时,他的锦帆所过之处,十里飘香。



隋炀帝自大梁(今开封)至淮口(淮安),锦帆过处,香闻十里。

——《炀帝开河记》



隋 绿釉蟠螭座托刻莲瓣带盖博山炉 故宫博物院藏


唐代权贵对熏香的使用则达到了奢侈的顶峰。


唐朝天子惯用“卧室情趣香”,每每在妃子宫中留宿时,都会用龙脑和郁金薰蒸地毯,让寝宫香喷喷的。直到宣宗时,这种惯例才被取消。



宫中每欲行幸,即先以龙脑、郁金藉地。



而唐玄宗的哥哥宁王,每次会见宾客之前,都会嚼一种“唐朝贵族版口香糖”。


他会先将沉香、麝香等名贵香料含于口中,才开口谈话,让香气在宴席间飘散。



每与宾客议论、先含嚼沈麝,方启口发谈,香气喷于席上。

——《开元天宝遗事》



皇室如此痴迷熏香,权臣自然也不甘落后。


当时的爱香人士们以收奇香为乐,互相攀比炫耀,还举办起了“斗香活动”


唐中宗时,宗楚客兄弟、纪处讷、武三思以及皇后韦氏诸亲属等权臣就常常举举办斗香会,大家各自带上自己的宝贝熏香,互相品鉴,比较优劣。


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


唐 镂空花鸟纹挂链银香薫 故宫博物院藏


大宋时期


宋代,熏香已从皇室贵族、文人士人等“上流阶层”扩展到普罗大众中去


卧室大厅熏香祛污、宴会派对焚香助兴、日常佩戴香囊散香……可以说,宋时熏香已然进入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不宜累家”,概括了宋代文艺青年的“四般闲事”。


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刘家上色沉檀楝香”招牌


宋代文青尤爱香。


好友来访、清谈之时,熏炉添香是当时最为基本的社交礼仪。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