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不起眼的“玻璃杯”,竟然是稀世国宝?

  • 博物官
  • 2022年6月16日06时

现藏于杭州博物馆


1990年,杭州市半山镇一座战国大墓葬的考古挖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挖到距离地面一米深的时候,泥土中透露出莹莹亮光……古学家意识到泥土下埋的这件东西不平常,这是玉石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小心清理后,一件通体透明的杯子呈现在众人眼前。


大家惊叹不已,因为这实在是太像我们现在熟悉的玻璃杯了,从色泽到形状,都极为相似,只是看起来旧了很多。这只透明的杯子高15.4厘米,上口径7.8厘米,下口径5.4厘米。刚出土的时候,很容易被认为是盗墓者或者现代人遗忘在墓里面的


玻璃杯,看起来和我们今天的玻璃杯十分相似。在杭州博物馆里,看到这个杯子大概率会觉得和家里的玻璃杯差不多。


事实上,近距离观察这个杯子,它并不是纯白色的,而是略带一点淡琥珀色,外表没有什么纹路,表面看得出是经过抛光处理的,杯身上有一些自然的裂纹,底部和中部可以看到一些絮状的自然结晶。



经过检测,这竟然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水晶杯。


提及古代的杯子,大家或许会想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杯子和中国的茶酒文化自古变不可分割,喝什么样的酒用什么样的杯子都是有讲究的。杯子作为盛酒器皿中的一种,它的材质对于酒的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材质也能够体现使用者或拥有者的身份。


谷类酿成酒,始于殷。而用来盛酒的青铜器皿也盛行此时。殷商时代的青铜酒器形制丰富、造型风格独特、具有古朴之美。青铜杯大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圆体执杯,第二类为无耳杯,第三类为椭形杯。其中执杯、无耳杯流行于商代中期至西周中期,椭体杯流行于春秋至战国早期。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瓷杯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瓷器器型之一,最早的杯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是中国最为常见的器皿。代流行瓷质的高足杯和筒形杯。宋元以后的杯子形制更加多样化,并到外来文化风俗的影响。

现藏于杭州博物馆

但无论怎么变化,最流行的也不过就是青铜或陶瓷质地的杯子,战国时期是青铜制品,当时的青铜冶炼技术非常发达,即便如此,能够使用青铜器皿的仍是少数人,多为贵族王侯,玉石质地的杯子也很难得,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现藏于洛阳博物

当时的人在祭祀习俗方面,有自己的法度,器皿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公羊·桓公二年传》:“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周礼》中又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用比青铜还要难得、比宝玉还要剔透的水晶打磨而成的杯子,其贵重程度不言而喻,这件看似不起眼的“玻璃杯”,绝对可以称为稀世奇珍了。


那么,水晶杯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是否和祭祀及礼仪相关呢?


虽然材质难得,但是它确实不是礼器,它的作用和含义非常直观——解渴

古人认为,水晶是“千年之冰所化”,是水凝结而成的精华,只要嘴里含上一块就能够止渴。


《山海经》中记载:“堂庭之山多水玉。”“水玉”,就是水晶。由于这种矿物通透清澈的质地,又见于冰雪堆积质地,所以人们才认为它是和水与冰相关的。

屈原曾赋诗赞美水晶曰:“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战国水晶杯的稀有之处在于它是由一整块水晶打磨而成,经过细致的抛光处理,是中国早期水晶器皿中个头最大的,即便水晶杯和祭祀仪式无关,它的主人,生前必然也是一个富有且有权势之人。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尚不能确定它的主人是谁,那些盛在水晶杯中的历史传奇,我们也无从得知,只能在千年后透过博物馆的橱窗,看到水晶杯晶莹美丽的样子,感叹古人的智慧。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关注「博物官」公众号,学习更多文物小知识~

欢迎大家添加小博加入[博物官交流基地]

和小博一起探索文物世界

(不定期有小福利哦~)

博物官交流基地

喜欢的话就点个赞和“在看”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