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陶瓷开片】
瓷器表面出现的裂纹或者纹路就是陶瓷开片。
据了解,开片又称冰裂纹,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分为大开片、小开片。小片细碎的,叫鱼子纹;大片稀疏的,叫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都是形容其形状的。
这些细致入微的纹路是怎么来的?
开片陶瓷和不开片陶瓷后天的价值差异究竟如何?无论是关于元明清陶瓷开片的记载还是之前宋代关于瓷器的记载,虽都有关于开片形成的记录,但是却一直存在争议。
有的人认为,同一时期同一窑口的陶瓷,开片陶瓷更具价值,有的则认为非开片陶瓷更具价值。
【瓷器开片原因】
①人为的开片。
人为的开片,多属浆胎瓷器。
所谓“浆胎”,是在制胚时,撷取浸泡过的精细瓷粉,澄清后融成泥浆,制成胚胎。
人为的开片,在这些浆胎制作过程中,就配好了药料。
人窑烧时,必使之开片,开大片或者开小片,都可以按照用不同的配料来实现。这样烧制出窑的瓷器,开片形似龟裂,开坼都在胚胎里面。
②自然的开片。
自然的开片,则是瓷器历年既久,表面釉层渐渐内裂,或呈“鱼子纹”,或成“牛毛纹”。
无论何种纹形,开片都与胚胎无关,开片纹痕绝不会深入,而仅仅开在釉面上。
所以凡是瓷器因年久自然开片者,其釉总似坼而未开,在若隐若现之间。若为人工开片者,则在瓷胎上豁然显露。
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瓷器开片种类】
虽然古陶瓷多数的窑口和相当部分的品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开片现象,多数是被看作烧造缺陷对待的。
但也有一些品系却形成了特定的艺术效果,有些甚至可以作为鉴定古瓷真伪的特定要点。
以下列举部分瓷器开片种类:
“冰裂纹”开片:这是形容在冰晶玉洁的釉面上形成了象冰雪一样清彻的裂纹。
这种裂纹十分致密,没有缝隙,杂质无法侵入,历经数百年,仍然显得晶莹剔透。
如图,冰裂纹清晰可见。
北宋汝窑盘
北宋汝窑盘釉面的冰裂纹
宋哥窑胆式瓶
宋哥窑胆瓶开“文武片”
“鱼鳞”状开片
“鱼鳞”状开片
哥窑“金丝铁线”型开片
哥窑八方碗
文章转发自北京陶瓷艺术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