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前后,
早秋的风撩拨着
片石假山投射在水面的倒影。
波光粼粼的水面
此时仿佛一块巨大的画布,
整个人如同置身于“米氏云山”之中。
米芾挥笔点墨,
“江上诸山云气涨漫,
冈岭出没,林树隐见”的江南景象
跃然纸上。
仿米芾画意的主庭院、宋画斋,十二个小主题轮换的“吴门书画”常规展,载誉满满的“吴门四家”系列大展,清新雅致的画意文创……
书画,早已不仅仅是苏州博物馆的特色大宗藏品。其独特的文人审美,不断滋养着这座博物馆在江南土地上生根生长,焕发活力。
苏博西馆将在开放之际特别推出“书画苏州——馆藏历代书画特展”,精选60件/套书画作品。
据策展人介绍,展览设计注重两条线索,第一是以通史为脉络体现书画的传承,第二是注重呈现苏州本地的文化传统。
书画里的历史脉络
本次特展按照历史脉络可分为五个板块。
“古法古意——唐宋写经与宋元书画”
“南宗气韵——明代书画流派”
“传统正变——清代书画流派”
“西风东渐——近现代书画名家”
“怀袖雅物——折扇艺术掇英”
展览始于注重法度的唐宋写经,兼及传世量稀少的宋元书画珍品;至明代,浙派、极具苏州地方特色的吴门画派、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以徐渭为代表的晚明书法作品依次呈现,其中吴门画派为重点;及清代,四王、扬州八怪和海上画派的书画作品各具特色;延伸到近现代,则有张大千和苏州画家吴湖帆的部分作品。
为了丰富展览内容,这次特地向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与枫江书屋借到了吴门画派中徐有贞、文徵明、文嘉三人极具特色且难得一见之作。
本次展览的60件展品中,不乏影响中国书画史的重量级展品。
元 七君子图 卷(局部)
镇馆之宝,元代《七君子图》,时隔数年再度与观众见面。
该卷汇集了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安、张绅、吴镇六位元代名家绘制的七幅墨竹图,可以说是存世作品中品相最佳的墨竹卷。除画面精致以外,《七君子图》自清代以来流传有序,曾是过云楼主人顾文彬的珍藏。
咏墨
咏剑
馆藏徐渭狂草《咏墨》《咏剑》,是其书风登峰造极时期的代表作。由于立轴纵高超过3米,此前受本馆展厅规格限制从未展出,此次将在西馆首次合璧展出。
策展人谈道:“作品文本是徐渭的自书词,运用了大量典故,体现了他作为晚明文学代表人物的词学造诣。同时,这两件狂草在书画鉴定领域同样意义非凡,徐邦达先生曾以此为标准,鉴定本馆考古发掘的徐渭《青天歌》卷的真伪。”
墨竹,援书入画;咏剑,尽情于书。
睹物,思人。透过泛黄的纸面,神游古人的精神世界。
书画展厅效果图
书画里的文化苏州
本次书画特展的展品选取,在注重历史脉络传承的基础上,也注重展现苏州地方文化。
出土于瑞光塔的写经,可以反映宋代苏州地方的写经传统。而从元至近现代的书画作品,或题材选自苏州,或作者生活于苏州,或多或少与苏州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吴门画派重视山水入画,石湖、灵岩山、支硎山、香雪海等苏州景观往往作为题材入画,观众可在展厅细细品赏姑苏胜景。格外有趣的是,此次展出的唐寅《农训图》,画中景致还与苏博西馆有关。
明 农训图 轴
策展人介绍,“根据画内山形和题诗判断,对象应该就是西馆背靠的狮子山。”命运般的巧合,《农训图》和狮子山,画山水与真山水,跨越数百年,终于有一场对话。
中国传统绘画讲究写意,神似重于形似。与今天的狮子山相比,画面也许有些夸张。但唐伯虎本色的笔法,还是留给我们无穷的想象,尽可在脑海中大胆猜测,将西馆的“十个盒子”置于画中。
书画展厅效果图
展厅另有一件由金心兰、陆恢合作的《山水》扇面,也与苏博有着奇妙渊源。
据策展人考证,扇面文字提到的友人“贝哉安”,就是贝聿铭的祖父。贝聿铭祖籍苏州,也是苏州博物馆本馆的设计者。策展人说,“能在苏博西馆的开馆特展中展出这样一件藏品,很有纪念意义,可以说是对贝老的一个怀念”。
书画的多维解读
随着近年国内博物馆书画展览不断推陈出新,公众日渐提升的文化需求,需要书画展览不单单营造真迹堆砌的享受,也需要从艺术、学术、文史、趣味等多方面挖掘内涵,满足观众不同层次的需求。
策展人表示,“书画苏州”特展可以有多维度的阐释空间和多元的观展方式:
对了解书画或学习相关专业的观众而言,这次特展毋庸置疑是很好的专业学习机会;
对地方历史有兴趣的观众,也可以把画当作文献材料来看,比如借《垂虹亭图》等手卷,从水利、地理角度重新考证历史上的苏州;
对苏州文学传统感兴趣的观众,可以看钱良右的《吴仲仁与诸文士吴中唱和诗》卷、徐有贞的《草书水龙吟词》卷等,从文学视角分析题诗等文本;
对于年龄较小的观众,画中的书童,小动物,花花草草也可以让他们乐在其中。
“作为一个通史性的展览,我们希望不同群体的观众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都可以收获自己需要的知识。”
书画展厅效果图
为了让对书画有兴趣的观众能够在看展前对于中国古代书画有一点了解,做一些准备,策展人也推荐了几本读物,分别是郑午昌著《中国画学全史》、潘天寿著《中国绘画史》、潘伯鹰著《中国书法简论》以及高居翰著《山外山》等著作。
书画的保管利用
展览背后,脆弱的书画作品得以完美呈现,离不开标准规范的书画保管利用管理。
苏州博物馆在书画保管方面非常重视,无论本馆还是西馆的库房,都按照行业标准建设,并且不断根据前沿成果进行整改提升;对于手卷等边缘易受损的书画,近年也专门定制了锦盒。
书画保管库房
策展人强调:“文物的损坏是不可逆转的,保管和展出时的操作规范是什么时候讲都不会过时。这些文物经过了很多代老前辈的努力,才能保存到今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这些数百年前的精品,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一次特展,是苏博馆藏精品的大集结,也是画意中江南文脉的现代诠释。
期待早日与观众见面。
-end-
温馨提示
为确保文物安全和参观秩序,营造馆内良好环境,苏州博物馆本馆实行实名制分时预约参观制度。观众可通过官方渠道提前一至七天进行预约。
预约方法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
前往个人预约
实名入馆
疫情防控期间,请于预约时段内(可提早或延迟不超过15分钟)到馆,须出示本人身份证或护照原件(未办理身份证的未成年人须出示户口本),同时核验个人“健康码”,显示绿色方可入馆。观众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排队和参观时请保持1.5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入馆前须测量体温,如有体温异常者(≥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者谢绝入馆。
行李寄存
如有大件行李物品需提前至博物馆观众服务中心寄存。先寄存,后入馆。
文章转发自苏州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