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寒冷与萧索被绿意和花香替代,百花竞秀,诸芳争艳,谁能拔得头筹?
摇曳多姿的兰叶,清新脱俗的花朵,馥郁芬芳的花香,优雅高洁的气质,无论从哪个方面比评,都足以让兰花脱颖而出,为春天代言。
兰花高雅美丽又富有神秘色彩,其花不艳却洁雅,其叶不硕却常青,质朴文静、气味幽香,素有“空谷佳人”“王者香”“天下第一香”等美誉。
兰是我国传统名花,与梅、竹、菊合称“四君子”。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还借兰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国兰文化,源远流长,精深博大。
国人栽培兰花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据记载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即在绍兴诸山种兰;魏晋以后,兰花已用于点缀庭院。曹植有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描写诗人聚会、夜晚游玩观赏兰花的情景。至唐代,兰花的栽培更为广泛,杜牧赞其“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王勃也有诗:“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另一位唐代诗人唐彦谦咏兰花:“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后世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完美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
在这个春天,我们的“幽兰香风远——兰花主题诗词线上诵读打卡活动”如约开启,每天通过活动微信群,为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兰花诗词的赏析。让我们一起掀开满满的书香,细细回味诗词的优美和情怀,看看哪一首诗最符合你对春天的想象呢?
活动时间
活动报名:
2023年2月10日18:00—2月13日9:00
阅读打卡:
2023年2月14日—2月28日
参与对象
6-14周岁的少年儿童(人数限200人)
活动流程及要求
1、2月13日9:00前通过苏州博物馆微信小程序完成报名。
2、报名截止后,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将组建古诗词诵读活动微信群,并开通微信打卡小程序,2月14日起正式开始打卡。活动期间,累计完成10次及以上打卡者视为成功完成本次活动。
3、每天打卡需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视频或文字打卡。
活动奖励
按要求完成打卡活动的小朋友,将获得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VIP小会员资格,可以免费借阅古籍图书馆青少年专区的少儿文博图书(每次3册)。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
前往活动预约
供稿丨古籍图书馆
排版丨王璇
审核丨宁方勇 陆军
终审丨馆部
文章转发自苏州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