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鉴定类节目的起起伏伏,与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跌宕变化大致吻合。作为观察艺术品收藏趋势的一扇窗口,鉴宝节目曾经红极一时,成为央视和全国各大卫视、地方频道的热播节目,也曾在质疑声中沉寂一时。如今,在新媒体崛起、电视式微的大背景下,鉴宝节目大幅压缩,整体上不复往日风采,持续运营10年以上的更是罕见。在数字时代,鉴宝节目须与时俱进,厘清定位,还需要创新表达,做好媒体融合…… “最初的《艺术品投资》,是一周播一次,但不是在演播厅录制,而是扛着摄影机到我位于虎坊桥的家中拍摄。因为家里有很多来自香港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卖图录,再结合查抄退回的文物,都非常珍贵,请几位专家针对拍场热点来讲,节目质量很好。”年逾八旬的文物艺术品市场资深评论家赵榆回忆道。赵榆是原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界的元老,也是鉴宝类节目的缔造者之一。中央电视台的《艺术品投资》栏目,就是在他的鼎力支持和指导下开办的。当年,赵榆随节目组跑了全国近30座城市,见证了令人惊叹的民间收藏热。国内外各类鉴宝类节目的起起伏伏,与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跌宕变化基本吻合。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私人收藏的文物严禁个人倒卖牟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对多数国营文物商店低价进货、高价售出的经营方式,民间藏品的交易只能“暗度陈仓”。寄托商店、文物商店从事的还是一些非公开的商业活动。1992年,国内首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上海朵云轩率先注册,北京国际拍卖会首开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先河。1994年3月27日,鉴定家徐邦达敲响了中国嘉德拍卖会第一槌。刚刚起步的国内文物艺术品市场震惊了业界,也激发了新一轮的民间收藏热。
中国嘉德94春季中国书画暨油画拍卖会
在香港凤凰卫视投资收藏栏目市场评论人赵强看来,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时期。第一阶段属于基础建设期,在1992年至2002年之间,以法制化及文物回流为市场的主旋律;第二阶段是快速增长期,在2003年至2011年之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市场步入多元化,逐渐形成了北京、香港“双中心”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格局;第三阶段是理性探索期,从2012年至今,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受到国内外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市场结构调整事件的接连冲击,整体成交状况波动变化,呈现震荡探底、量价齐跌的市场态势。而新冠疫情下的市场总体表现则在预料之中,也反映出收藏爱好者的信心指数,已成为新常态。“那时候,正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迎来第二个市场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市场发展的速度和老百姓对文物知识的追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老百姓看到了艺术品市场的火爆,但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一件貌不惊人的文物艺术品会那么值钱、怎么才能介入这个领域、去哪里能够快速学到相关知识?尽管当时也有不少相关书籍图集出版发行,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老百姓想要直观廉价地获取通俗易懂的鉴藏知识的需求。”赵强认为,正因如此,鉴宝节目应运而生。实际上,在红极一时的鉴宝类节目推出之前,1999年,中国的电视荧幕上曾短暂出现过一档以搜寻古玩宝物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吉林卫视的《找你》可以算是中国鉴宝类节目的鼻祖。但由于当时法律等原因的限制,民间收藏还不合法,这类边缘节目没有形成较大影响。2002年10月,新版《文物保护法》颁布,让民间收藏合法化,借此东风,和电视娱乐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之下,以央视为代表的收藏鉴定类节目的模式逐渐成熟,全国各大卫视和地方频道也纷纷效仿打造此类节目。如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2004年首播)、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2007年首播)等以“鉴定真伪”与“市场估价”为核心内容的鉴定收藏类节目,掀起了一股“鉴宝风潮”。回溯鉴宝节目的历史,央视可谓领风气之先。1998年年末,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信息中心在旗下《商务电视》栏目的周日版中,开辟了一档介绍文物艺术品拍卖信息的电视资讯节目,取名为“拍卖与收藏”。这档节目每周播出5分钟,在《商务电视》每天30分钟的财经资讯中,只占1/42。然而,就是这每周5分钟的一颗小石子,最终成为打开电视收藏鉴赏节目的“敲门砖”。
央视广告经济信息中心旗下《商务电视》栏目周日版“拍卖与收藏”片头“拍卖与收藏”呈现的是新闻资讯最本质的样态。在5分钟的节目中,基本是全国各地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最新资讯;拍卖公司、重大藏品的最新动态;文物艺术品拍卖成交情况;大众收藏、邮币卡市场的最新行情等。这一时期全国的电视节目中,涉及文物艺术品的节目仅此一档。有很多早期入场的藏家也正是从这些简单的表述、枯燥的数据中,陡然意识到了文物艺术品市场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从而进入到文物艺术品的收藏与投资,攫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当然,作为电视节目来说,这种浅层、粗犷的资讯汇集与新闻播报,显然不能深层次反映丰富多彩的艺术品收藏与市场,收藏鉴定类电视节目还需要开辟自己独有的表现形式、塑造自己独特的电视语言。随着“把艺术品的投资作为除金融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外的社会投资第三大类”这一说法的出现,1999年底,鉴于国内艺术品市场异常火爆,收藏投资热在国内迅速蔓延,央视二套《商务电视》将周日版打通,把每周30分钟的时间全部交于文物艺术品的内容播报,并为之单独命名《艺术品投资》。这是国家级电视媒体第一次全方位、多点面进入到文物艺术品的鉴赏、收藏、投资领域,把藏家和藏品搬上电视荧屏。
鉴于当时以《东方时空》为代表的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热播,《艺术品投资》也以电视新闻杂志为自己的创作蓝本,设立了“名家访谈”“藏家故事”“藏品欣赏”“拍卖信息”等板块,可以说内容包罗万象,电视表现形式却不无照搬之嫌。况且这种单线呈现、灌输式的电视形式,缺少互动交流。有人形容这是一种“自娱自乐”的表现形式,“圈里玩的热闹,圈外一头雾水”,解决不了电视媒体最根本的大众化问题。如何既照顾“圈里”又兼顾“圈外”?表现形式的突破,成为收藏鉴定类电视节目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彼时的央视经济频道坐拥《幸运52》和《开心辞典》两档火爆全国的大型益智类互动综艺节目,已实现了口碑与收视的双赢。2001年7月,曾经隶属于《商务电视》的《艺术品投资》板块地位再升,成为单独的日播栏目,介绍古今中外各类艺术品的收藏、鉴赏和投资知识以及市场分析。虽然每天16点开播,半小时的播出时长可以说是一天中收视最凄惶的时段,但《艺术品投资》节目还是凭借自己不俗的收视率,稳稳占据了全国电视节目同时段收视的前列。
独立后的《艺术品投资》栏目,在日常节目设置中增加了嘉宾专家到演播室座谈和现场解读观众来信等环节。虽然较以前的节目增添了一点互动性,但并没有在形式上出现颠覆性的突破。真正的形式突破是由它的特别节目“鉴宝”来完成的。2001年元旦,《艺术品投资》栏目首次推出了特别节目“鉴宝”。这场由主持人、专家、藏家、观众围绕藏品背景、收藏故事、鉴定知识、欣赏要点等诸多元素共同构成的大型演播节目,第一次把电视收藏鉴定类节目以娱乐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围绕“宝物”做文章、以民间收藏为内容,实现“寓教于乐”的节目构思、拉近与普通观众的距离。“鉴宝”节目一经播出立刻引起极大轰动,成为当年央视二套收视的高点。之后连续三年作为特别节目呈现后,最终脱离母胎,也升级为一档单独的节目。至此,仅在央视二套就出现了两档并行的文物艺术品收藏投资节目。一档是专业圈比较认可,以传授知识、资讯播报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品投资》,另一档则是被更多广大观众称道、收视率常年居高不下、带有娱乐化、亲民色彩的《鉴宝》。第一次参加收藏鉴定类节目的情景,令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原副主任金运昌记忆犹新:“1998年机缘巧合参与了中央电视台的一档节目《艺术品投资》的录制,当时的拍摄地点在工人运动学院的录像室。本来定的是讲赵孟頫,结果录制现场要求讲郑诵先,这是一位在当时大家不太熟悉的当代书法家,大多数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容易乱了阵脚,但很巧的是,我跟郑诵先家是世交,而且我也研究书法,对他的书风有所了解,于是我就现场发挥,最终的节目播出效果还不错。”彼时,金运昌从首都师范大学调入故宫博物院不久。自此,节目组便固定请他当《艺术品投资》的嘉宾。后来该节目陆续发展成《鉴宝》《寻宝》,再到后来的《一槌定音》和《我有传家宝》。其间,央视其他节目如《文明之旅》《国宝档案》,以及北京电视台的《拍宝》也陆续邀请他做嘉宾。用他的话说,“这样几年下来,好像也闯出了一些名气。”
《寻宝》节目海选现场播出画面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张如兰、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原副主任金运昌、佛像鉴赏家金申、书画鉴赏家李学伟等电视上的熟面孔,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段受邀参与鉴宝节目的。“可以说我见证了这类节目的发展。我们依托电视台这个平台来宣传文物政策,希望通过这类节目宣传普及文物知识,提高大众文物鉴赏的水平和能力,引导大家正确收藏。其实,通过节目我们希望宣传的是文物,而不是让大家了解这个东西值多钱、如何把它的价格炒作上去,那不是我们做节目的初衷。”张如兰说。李学伟指出,不同于其他文化普及类节目,鉴宝节目要能把一些真真假假的细节和知识,用观点描述出来,所以既需要眼力好,又需要理论知识过硬的人。因此,节目中的书画鉴定专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文博系统的,如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及其他文博部门的专家,他们的理论知识和眼力没的说;还有一类专家虽然不是来自文博系统,但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眼力和市场经验也都比较厉害。他坦言:“我不在文博系统,但由于有10多年的拍卖行业从业经验,也积累了一定的眼力和比较丰富的市场经验。”赵强在河南卫视的《华豫之门》连续出镜10年,该节目用十几台固定机器拍摄,场面很大,给他留下很深印象。“台湾也有鉴宝类节目,但播放时间很晚,属于非主流节目,形式单一,影响力有限。澳门多是私立电视台,鉴宝节目可与个人合作开展,不仅需要赞助,而且内容少、时间短。我参加过香港凤凰卫视的投资收藏节目,也会涉及到一些鉴定内容,但主要以市场评论为主,有针对性地评价一个市场现象或市场走势,或者分析某一件备受关注的拍品创出天价或者流标的原因,重在挖掘拍品及市场背后的故事和内容,这一点是值得内地汲取借鉴的。”据赵强了解,在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乃至日本的鉴宝节目,都没有中国内地的水平高、规模大、形式多。
鉴宝节目为了提高收视,不断制造话题,在博人眼球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就节目形式而言,也从最初就某一件藏品,邀请专家来鉴定、点评和讲解,类似面向老百姓的文物知识讲座。后来的形式则逐渐多样化,且更多呈现出娱乐化的形态——有载歌载舞的,有表演武术、魔术的,其中不乏专业演员客串持宝人。另外,随着各家电视台把节目的录播和线下的鉴定结合起来,并与全国各地的古玩城联办鉴宝活动,社会影响日趋扩大。随着北京卫视《天下收藏》栏目推出王刚砸假宝的吸睛环节,这类栏目的娱乐化更是被推上又一新的高度,但遂即招致的争议也愈演愈烈。各省市台节目质量参差不齐,观众开始质疑专家的专业水准和节目的公平性。甚至被砸掉藏品的持宝人更是要将节目组和专家告上法庭。
毋庸置疑,大众化的鉴定收藏节目一方面宣传了文物的重要性,提高了大家对文物的认知理解;但另一方面,屏幕上的“珠光宝气”也不可避免地激发了一些人妄想一夜暴富的发财梦。那些看上去毫不起眼的瓶瓶罐罐,却动辄由专家团队给出数十万元的市场估价,挑动着电视机前各种段位藏友的神经。节目沉寂的真正原因,是在喧嚣以后,老百姓开始慢慢明白一个道理,收藏行业是有门槛的,藏品本身在过去就有等级、门第之分,它需要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功力才能够涉及。有的藏家为了个人利益挑动大众情绪,尤其在网络时代更是一点就着、不明就理。
国家广电总局 、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对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
2012年,广电总局和文物局的联合发文,把各个电视台要搞收藏鉴定节目的势头压了下去。国家文物局首次明确提出,将对鉴定收藏类节目进行引导,提倡宣传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类节目,限制文物估价类节目,禁止在节目中进行文物交易。鉴定收藏节目占据荧屏是近年来文物收藏大热之后的衍生现象。民间收藏大热固然有经济收入提高所带来的个人生活方式升级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出于国人投资无门,疯狂涌向一切有炒作空间的领域。鉴宝节目的最大看点和争议是真伪和价格。对于鉴宝节目中的艺术品估价,以及专家们如何达成共识,潘家园市场总鉴定师师俊超透露,现场的估价一般来自于一、二级市场——拍卖公司会给出该艺术品的价格成交区间,一级市场也会给出相应的市场价。“我们再把一级市场和拍卖公司给出的价格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但这实际也挺难的,因为大家的评价体系不在一个标准上,常常会带有感性的情绪在里面。“比如,有人认为这件东西好,给出的价格就会多一些。真正比较准确的是一级市场中的平均成交价,它其实就是艺术品的拍卖指数及市场的成交指数。”师俊超认为,如果能拿到这两个准确的指数,他们的估价也就相对理性,但现在没有办法去对比市场价跟节目估价之间的差别。当然,这只是给观众一个参考数值。“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除了场面变得更炫酷时尚外,鉴宝节目在本质上没有显著提高。更没有和艺术市场挂钩,每个时期都有市场热点,节目是不是追踪热点话题、热点内容了?没有。不能做到从表现形式到内容的与时俱进,肯定越来越没人看。何况上节目的多是‘喀喇玩’,而鉴赏能力的提升是要取法乎上、看更多精品力作的。所以,同样是在艺术市场整体式微的境况下,博物馆的观众越来越多,鉴宝节目的观众却越来越少。” 赵强指出,上述痼疾造成收藏鉴定类节目很难提高收视率。对于广电、文物部门关于鉴宝类节目的指示,金申表明自己的态度:“鉴宝类节目应该以普及古今器物知识为宗旨,表达雅俗共赏,节目气氛活跃,如果确有背后的关联故事,讲出来相得益彰,使器物更为饱满,也是可取的。但是,必须杜绝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没有深度、使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收视率的高下,不是故事,而是知识,使人开机有益。”其实,网络对电视媒体的冲击远不是近几年才开始,对于偏重业界新闻资讯、知识传播的《艺术品投资》节目来说,应该在数十年前就感受到了越来越重的生存压力。电视不再是资讯传播的优势平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转向网络来攫取所需要的拍卖信息、藏品研判、成交结果、市场数据和收藏知识。网络传播的快捷、方便、互动等优势,让电视媒体在资讯传播中相形见绌。在严峻的生存危机下,2008年《艺术品投资》与它的“一奶同胞”《鉴宝》合并,提出“放下身段走出去、实现点对点服务”的节目生存口号,《寻宝》节目由此而生。
《寻宝》节目并不是简单地空穴来风,而是在大量调研、实验的基础上产生的。2005年起,《艺术品投资》节目拿出近1/3的时长开辟了“民间寻宝记”的板块,带领节目专家走入民间,现场为普通大众鉴定藏品。这种依托大型鉴定活动、走入民间实现“点对点”服务的节目形式,最终成为《寻宝》节目的试验田和蓝本。在“民间寻宝记”的蓝本上,《寻宝》将节目表达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热闹非凡的海选现场,一个是严肃庄重但又妙语迭出的面对面鉴定现场。至此,央视收藏鉴定类节目终于放下身段,不再单纯宣教,只表现专家一方面的结论,而是把藏家认知、专家结论共同呈现出来,有依据、有争议、有存疑、有结论。
2010年,《寻宝》转至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收视率表现卓越。几年间,节目走遍了国内很多城市,在大众参与的基础上提供“上门服务”,实际上,变相激发了民间收藏的互动和繁荣。然而《寻宝》在央视综合频道大火之后,却突然转向,于2016年更名为《我有传家宝》,与收藏类节目渐行渐远。在各地鉴宝节目蜂拥而上之时,最早投入文物艺术品市场报道的央视财经频道开始了自身的反思,在《经济半小时》《中国财经报道》接连推出关于艺术品市场乱象的报道后,一档旨在呼吁市场冷静、提倡客观看待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节目随之诞生。
2011年6月,由于《寻宝》节目转移播出阵地至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央视二套随即重整资源,开办了大型演播室收藏鉴定节目《一槌定音》。这档节目从开播至今已延续十余年,期间虽经过多次改版但万变不离其宗,紧抓真假辨伪和价值判断。与其他文物艺术品收藏投资节目不同的是,《一槌定音》似乎不再延续鼓吹收藏创造经济价值、不再愿意做艺术品市场的吹鼓手。相反,冷静甚至平淡的价值判断,像是缓缓泼向狂热的艺术品市场的一瓢冷水。“寻找最有眼光的投资者”的栏目宣传语也被“先学习、再收藏”所代替。给收藏“狂热”降降温,还市场以客观冷静、立节目于真实公正,这恐怕就是这个栏目能延续十年之久的强大支柱。在电视日益式微的大背景下,收藏鉴定类节目的收视率整体低迷,不复往日风采。赵榆表示,节目好坏的关键还在专家,“除了专家之外,一是要上好东西,二是要和拍卖市场的热点相结合,才能迎来转机。”让荧屏上的收藏品活起来,不能仅停留在文物的呈现形式层面,还要深入到价值层面。在引导观众欣赏文物器型之美的同时,重点推介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时代价值。正如众多有识之士所言,在数字时代,鉴宝节目需要创新表达,还要做好媒体融合——除了电视屏幕之外,还有手机小屏,各种客户端、App、微博,各种新媒体端都要传播,这也是鉴宝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文 | 本刊记者 伊丽妍冬
刊于《艺术市场》2021年10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