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张玮:武则天的手腕

  • 古籍
  • 2021年11月13日11时

武则天初登宝座的时候,其实是有点紧张的。


其实也是必然:在一个男性占绝对压倒性优势的传袭序列里,她以一女儿身,代李唐坐天下,肯定有很多反对声音,她也知道很多人想推翻她,置她于死地。


为此,她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就有一招:鼓励告密和举报。


尤其是在徐敬业造反之后,武则天疑心更甚,按《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她索性规定:


“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


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有人说:“我要去告密举报!”那么,任何官员不能去盘问他到底要举报什么,沿途还要给他准备马匹,准备五品官员标准的餐食(按《唐六典》规定的五品官餐食标准是:“每日细米二升,面二升三合,酒一升半,羊肉三分,瓜两颗,盐、豉、葱、姜、葵、韭之属各有差),一路让他安全抵达朝廷来举报。


而且,武则天不仅会封赏举报者,还规定““无实者不问”,就是你诬告也没关系,不会追究你。


接下来的局面很容易想象:


“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



唐朝的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公元684年,有十几个侍卫军士在洛阳的客店饮酒作乐,酒足饭饱,其中一个人开玩笑说:


“唉!早知道支持武则天没什么封赏,当初不如去扶持庐陵王(已被废黜的唐中宗李显)了。”


然后有一个人就偷偷离开了酒席,出去告密了。结果酒席还没散,羽林军就已经破门而入,经审问,说这话的人处斩,其余一起吃饭的人知情不报,统统绞死,举报的人赐五品官。


《朝野佥载》记载的有不少是野史,这件事未必为真,但当时的风气,很多正史中记载的与这个故事如出一辙,大同小异。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出现了索元礼、周兴、来俊臣这样的一批人。


来俊臣相对最有名一些。这个人地痞流氓一个,因为犯罪被抓进监狱,进了监狱就到处告密举报,想减轻罪行,经人一查全是诬告,气得当时的刺史王续命人打了他一顿。但后来王续因犯事被朝廷杀了,来俊臣一看来了机会,立刻继续举报,说当初是因为举报王续才被打的。


这一路举报最终传到了武则天耳里,她接见了来俊臣,封他做了侍御史,专门检举揭发高级官员。来俊臣简直如鱼得水,发明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酷刑,专门逼人招供,且一上来就是要灭族的那种,还专门写了如何罗织罪名逼人招供的《罗织经》总结经验。



据说,武则天看到《罗织经》后,仰天长叹。


索元礼、周兴这批人和来俊臣是一个类型:先网罗各种罪名诬陷你,然后发明各种酷刑折磨你,接着让你举报其他涉案人等——一般是他们想定罪的人——最后把你和那些人定罪,满门抄斩。


像索元礼这种,身为胡人,发明了大量残酷的刑罚。他发明过一个铁笼子,顶部一个人头颅的空间,然后可以用木锲锲入,将人钉得脑浆迸裂。每次审讯,索元礼都会得意地大喊一声:“拿我的铁笼子来!”然后犯人都会立刻吓得招供——你要我供什么就供什么。


一时之间,天下人心惶惶,官员上朝时都要和家人做临终诀别,因为不知道今天还是否能够回家。


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依旧还是有人挤破头想在这个行当里分一杯羹。


有个叫鱼保家的人就是这样。


鱼保家是个很聪明的人,喜欢搞各种发明创造,并且希望凭借自己这份才能走仕途——但是他却选择了一条奇怪的道路。


他知道武则天喜欢别人举报,所以就专门设计了一个“铜匦”。


这个““铜匦”分东西南北四格,各设一个投书口,一旦有信件投入,就无法再收回。箱子东面写“延恩”,用来投递赞扬武则天的书信;西面写“伸冤”,用来给伸冤者要求秉公执法;南面写“招谏”,用来投递对朝政得失的谏言;北面写“通玄”,可以报告各种自然灾害和军事机密。



显然,这就是个“举报箱”。


武则天对此十分满意,命人把这个“铜匦”放在了朝堂之上,然后还分发给各地,要教老百姓怎么使用。


平心而论,作为一种有效监督机制,设置“举报箱”并无不妥,但必须要有配套的规章制度,比如至少要保证有两点:


第一,一旦发现你是诬告,就必须有惩罚措施,比如唐朝其实实行过“诬告反坐”的制度(把被诬告的罪名所应得的刑罚加在诬告人身上)。事实上,唐朝对匿名举报也有“五十大板”的惩罚。


第二,对告发的犯罪行为要有轻重缓急的判断,也要有明确量刑和定刑,而不是一杆子全打死;


如果没有这两点保障而鼓励随便举报,可以想象会酿成什么局面:


天下告密举报之人四起,人心惶惶。


武则天不知道这事情会带来的恶果吗?当然知道。


不然她怎么可能以一女儿身,正统称帝十五年,并在身后落得一个“政治家”的抬头?


在鼓励举报和告密一段时间后,武则天知道自己根基已稳,就需要摆出另一副姿态了。


这时候,还以为靠举报和告密能加官进爵的人,就有点“拎不清”了。



武则天信佛,曾颁令天下禁止杀生吃肉。有一天,有个叫张德的谏官,中年得子,实在是喜不自胜,在家里杀了头羊,偷偷叫几个亲近的同事来家里面吃饭庆贺。


就这样一个小范围的饭局,还是出了一个举报者。


这个同事叫杜肃,吃饭时不声不响顺了块羊肉饼当证据,第二天就去检举揭发张德杀羊吃羊,希望能籍此升官。


第二天,武则天在朝堂上当众对张德说:


“听说你得了一个儿子,我也为你高兴。”


张德忙感动得谢恩。


但武则天随即又问:


“但你吃的肉是哪来的?”


张德一听,知道是有人告密了,汗流浃背,赶忙叩头请罪。


武则天说:


“我规定不能杀生,但喜丧这类事情除外。”


然后她就拿出了杜肃的举报信,又加了一句:


“但是,你以后请客,还是要挑挑人啊。”


杜肃也在场,满脸羞愧。


按《资治通鉴》记载,这件事之后,大家看到杜肃,“举朝欲唾其面”。


就在这件事发生的同一年,武则天释放了另一个信号:免罪名臣狄仁杰。


狄仁杰被来俊臣诬告谋反,被捕入狱。一入狱,狄仁杰就认罪了,因为一来可以免受酷刑,二来当时规定,只要一问就承认,可以免族人被株连之罪。


来俊臣既然得逞,就等着择日杀狄仁杰,放松了警惕。狄仁杰将伸冤书藏在棉衣里递出监狱,让他儿子面呈武则天。


武则天看到狄仁杰的伸冤书,其实完全可以不理的:罪名你已承认,让来俊臣砍你的头就是了。但武则天详细过问了整个审理过程,宣布这是起诬告案,免狄仁杰死罪,贬为地方官,并且一再拒绝杀他的建议。四年之后,武则天又重新启用了狄仁杰。


经过这两件事,明眼人应该都可以看出,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人会有怎样的下场了。



第一个倒霉的是周兴。


周兴接了那么多举报信,结果自己也被人举报了,负责审理他的人,是他的同道中人来俊臣。


来俊臣一开始并没有告诉周兴被举报了,而是请他吃饭。席间,来俊臣问周兴:


“向您请教一件事,我办案的时候,囚犯如果硬不认罪,那怎么办?


周兴哈哈大笑:


“这还不简单?把犯人放到一个瓮里,四周点上炭火,你想,他还会不招供吗?”


来俊臣竖起大拇指,连连称妙。然后就让人抬来了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四周点起了炭火,然后对周兴说:


“有人密告你谋反!朝廷要求严查,对不起,请老兄您自己钻进瓮里吧。”


周兴一听,顿时就跪下叩头求饶,表示愿意全部招供——“请君入瓮”的典故就是来自于此。


按罪名,周兴是死罪。武则天念旧情,免他一死,流放岭南。


但像周兴这种人,一旦被剥夺了权力,其实就等于被剥夺了生命——还没到岭南,他在路上就被复仇的人杀掉了。



然后是索元礼。


索元礼也是被人举报,被捕入狱。在监狱里,他嘴硬不肯招供。负责审问他的官吏于是大喊一声:


“来人,把铁笼子拿来!”


那个铁笼子,就是索元礼自己发明的,可以把人钉得脑浆迸裂的铁笼。


一听这句话,索元礼浑身发抖,立刻认罪。


最后,索元礼死在了监狱里。


当然,不能忘了来俊臣。


来俊臣诬告得上头了,到后来想罗织罪名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顺带还想告皇嗣李旦和庐陵王李显谋反,结果正好也有人举报他,这批人就势反告。


来俊臣很快被捕入狱,判死罪。武则天一度想保他,但众怒滔天,她审时度势,下令将来俊臣斩于闹市并陈尸示众。


那天,来俊臣刚被斩首,尸体就消失了——围观的人争相去剐他的肉,把五脏六肺都给掏了出来。



最后,再来说说那位聪明的鱼保家。


就在呈上“铜匦”之后不久,这个装置里就出现了一封举报鱼保家的信——说他为叛军制造武器,造成朝廷军队大量伤亡。


那位曾被武则天赞誉有加的鱼保家,随即被捕入狱。


负责审问他的,是不久之后也一命呜呼的索元礼。


不问证据,不问口供,索元礼只是大喝一声:


“抬我的笼子来!”


鱼保家立刻认罪。


腰斩。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