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李学勤:尧舜二帝的秘密,是司马迁脑补的吗?

  • 古籍
  • 2022年9月23日12时
我们读司马迁的《五帝本纪》,会有一个特别的印象,就是在司马迁看来,《尚书》以《尧典》作为开篇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因为在司马迁的时代,所有人都会知道,《尚书》中有关五帝的内容,并非只有《尧典》一个选择。

孔子之所以断自尧、舜,是因为他把尧、舜作为他政治理想的一种寄托。从儒家角度来说,尧舜时期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期,代表了儒家的政治、文化各方面的理想,因此将《尧典》作为《尚书》第一篇不是随随便便定的,是有其特殊用意的。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史记》三家注中也有所涉及。


《五帝本纪》中有关尧、舜的描述,绝大多数依据的是《尧典》的内容;没有采用《尧典》内容的,最主要的就是舜年少时期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跟随“百科全书式”学者李学勤先生的讲解,探索《五帝本纪》中尧、舜二帝的秘密。


我们先来看舜的出身:
接着又讲他的父亲、继母、弟弟如何想要谋害他。这些内容,司马迁基本依据的是《孟子·万章上》。除此以外,关于尧、舜的内容,司马迁别有所本的,只有在位年数等,其余大多数内容都是根据《尧典》而来。

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尧典》究竟是一篇什么样的书?它的历史价值如何?对此学术界有很大的争论,到今天都没有定论。我们只举几个例子。
《五帝本纪》中提到的“敬授民时”这个概念,就是从《尧典》而来。《尧典》一开头,讲的就是有关天文历象的内容。“清初三大家”之一顾炎武就说,现在的人和古人不一样,三代以上人人都懂天文。《尧典》是当时人人必读之书,而不懂天文就不可能理解《尧典》,所以当时的人普遍都掌握了很多天文知识。

中国自古以来逐渐进入农业社会,农业与四时运转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农村去,会发现很多农民或许在其他方面没有太多文化知识,但如果你跟他谈节气,他一定说得朗朗上口。所以天文学在中国,和在近东,如巴比伦一样,是最早兴起的一门科学。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五帝本纪》中与“敬授民时”相关的内容。首先讲到尧是帝喾的后人:
尧的名字叫放勳,后来成为帝尧。挚是先于尧继位的,死后他的弟弟尧继位。尧继位之后,各方面都做得很好:
这是一个总的概括,形容他政治如何清明。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首先做的是:
“敬授民时”是尧的德政中最主要的一条。他派羲、和到四个地方去观测天时。羲、和是四个人: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他们观测天时的方法是在二分、二至的时候观察“昏中之星”。所谓“二分二至”,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就是地球公转的四个点。“二分”就是春分和秋分,“二至”就是夏至和冬至,这些时间都是固定的,不会改变。

有关“观测天时”,下文有详细描述:
这是在东方的一个观测点,具体在什么地点不去讨论了。“中春”就是指春分。这个时候日中的星是鸟宿,鸟宿是南方朱鸟七宿。“其民析”的“析”我们待会儿再讲。动物开始“字微”,就是求偶交合的意思。
这就是所谓的“四中星”,这四个固定的星宿到了“昏中”,就确定了“二分二至”,换句话说,就确定了一年的四季。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人在推算《尧典》“四中星”的观测年代。所得的结果不太一样,因为有几个问题大家看法不相同,比如说观测地点的问题。

有人认为,所有的观测活动都是在尧都的位置。尧都传说是平阳,在山西的中南部。我们知道,由于地球的运转,天上的星象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如果拿《尧典》中的星象与今天来比,差别会很大。那么,《尧典》中说的究竟是什么时候的天象?

目前最好的、以尧都中原地区为标准的推算结果是竺可桢先生得出的。他得出的结果是:四中星是在商末周初出现的,换句话说是在公元前十一二世纪。这个结论后来经过很多学者反复推算,当然推算的结果也会有一些前后出入,但基本上是认可竺可桢先生的观点的。

不过,这个情况后来有所改变。1983年,天文史家赵庄愚先生发表了一篇论文,引起天文学界的重视。他认为应像《尧典》记载的那样,把人派到不同的地方去观察,而不是在首都一个地方观察。他定了四个点,用当地的经纬度计算,认为最可能的时间是公元前2060年。这个时间比较契合于我们所设想的尧舜时代。

不论如何,《尧典》的“四中星”一定是从很古的时候传下来的,至于能古到什么时候,大家还可以继续讨论。

不管怎么说,这一段关于“敬授民时”的内容影响非常大。这种由国家、中央颁发历法,确定农作时间的传统,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传流了下来。

明朝在北京的午门,至少一直到清初,每年都要举行一个典礼,就是在立春这一天,宛平县的县令(北京在明清时分为两个县,一个是大兴县,一个是宛平县)带着一些老农到午门前跪成一排,由太监系下一个镏金凤凰,凤凰嘴里叼着诏书,宛平县令跪接诏书并当众宣读。诏书上的话不是用文言文写的,而是大白话,因为它代表皇帝对老百姓说话。这几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今天到了立春了,大家该种地了,你们应该带着你们的子弟好好去种地。

这个典礼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了中国自古以来的一个传统:朝廷不管有多高、有多深,它始终有一个责任,就是“敬授民时”,这个传统就是从《尧典》来的。所以,把《尧典》放在《尚书》的第一篇,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很好的证据可以说明《尧典》中包括了一些很古老的内容,这是20世纪40年代由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发现的。

他在40年代所著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几片甲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片:
“四方风”胛骨拓本

在看这片甲骨之前,我们先来读一下《五帝本纪》中的这几句话:
这是什么意思?大家看“三家注”就能知道,这主要和一年四季东南西北的农事有关。“析”的意思是一家子人都分开了,大家都去种地了;“因”的意思是大家集合起来,一起进行农事;“夷”和“易”都是平的意思,庄稼收获了,把地都铲平了;“燠”是藏的意思,大家都藏起来了。有关这几个字的解释还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基本上,这段话讲的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用这样一个农事的循环来代表四季。

现在我们来看这片甲骨。它是一片牛肩胛骨,属于商朝的武丁时期。奇怪的是它不是占卜的卜辞,上面刻着四段话:“东方曰析,风曰协;南方曰因,风曰凯;西方曰韦,风曰彝(根据其他甲骨文来看,这里的西方一句,把风和方的名字写倒了,应为‘西方曰彝,风曰韦');北方曰宛,风曰(卩殳)。”

“析、因、彝、宛”,与《尧典》或《五帝本纪》中的内容完全一样。这片甲骨的出现完全证明了《尧典》中的这段话和《山海经》中零零碎碎的一些记载,说明至少商朝人对此完全了解。

《山海经》说,“析、因、彝、宛”是东南西北四方神的名字,这些神是管日月出入长短的,与一年四季有明显的关系,这又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四方有神,四风也有神。东风叫协,南风叫凯,西风叫韦,北风叫(卩殳)。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尧典》的定本虽然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但恐怕不太可能晚于春秋时期,因为在《左传》里面引了《尧典》(如果我们不怀疑《左传》记载的可靠性的话)。到了战国时期,很多书里明确引了《尧典》,所以《尧典》这篇文献可能有很古老的来源。

《五帝本纪》中有关尧、舜的部分,还有一点比较重要,就是有关“四罪”和“二十二人”的内容。

在尧舜时期,曾有人对政权进行反抗,或者叛变、犯罪,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四罪”。舜摄政时期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惩治四罪,包括“流共工于幽陵”,“放驩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舜把共工、驩兜、三苗、鲧四者放到四方,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的一些民族关系。

还有所谓“二十有二人”,包括四岳、九官、十二牧。按照《五帝本纪》,舜把整个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十二个州有十二个官。另外他还任命了一些朝廷官员,如禹作司空,弃作后稷,契作司徒,皋陶作士,垂作共工,益作虞,伯夷作秩宗,夔作典乐,龙作纳言。这些官员的任命在后来的很多书里都有涉及,一直到明清时候,这些词还被借用以表述为臣为官的意思。

比如《儒林外史》中有个故事,说有个人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对他说了两句话:只道骅骝开道,原来天府夔龙。这个人就觉得非常吉利。后来他被派到“天府”四川去做官,到那以后,一阵大风吹起官府大堂匾上的纸,露出“天府夔龙”四个字,结果他就死在那个地方了。什么叫“天府夔龙”呢?看了《五帝本纪》就知道,夔为典乐,龙是纳言,夔龙就是大臣的意思。

这虽然只是小说中的一个故事,但反映出的问题并不是偶然,它说明了《五帝本纪》对于我们国家政府机构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帝本纪》中有关尧舜的内容,我们就谈到这里。现在我们可以对《五帝本纪》做一个概括:

它从黄帝讲起(实际上是从神农氏、炎帝时期讲起),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一直叙述到尧舜时期,夏朝成立以前。它所依据的不仅是经典文献,还包括一些民间传说。司马迁根据当时他本人的认识和理解,对中国上古历史的起源进行了综合与探讨。

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把这作为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一种勾画来看,是非常有价值的。通过黄帝时期各方面的措施,包括黄帝本人和一些臣子的作为,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文明的因素正在逐渐聚集增长,黄帝时期是中国文明开始形成的时期。

来源:《〈五帝本纪〉〈夏本纪〉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