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李纾:宫巷住民与孙中山的马尾船政之行

  • 古籍
  • 2022年7月06日12时
一座福州城,半部中国近代史。我出生在福州,成长在宫巷,从小耳濡目染,当知“一校一届敌一国”的马尾船政学堂对近代中国的重要性;后在北京工作,也目睹了每逢国庆节,唯一一位在天安门广场上亮相的中国近代史人物——孙中山的巨幅画像。但没曾想到,将孙中山与马尾船政活生生联系起来的,竟然都是福州宫巷的原住民。
促成孙中山马尾之行的宫巷住民—刘冠雄


1912年元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孙中山于1912年4月1日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后,时任海军总长的刘冠雄即邀请他参观中国两大制造舰船的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制造局和马尾船政局。


于是,4月5日,孙中山率胡汉民、李晓生等众人参观了江南机器制造局——110年后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出我国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的江南造船厂。当时,上海各大报刊对孙中山先生当天的行程作了如下报道:


4月5日,午前10点钟,孙先生偕同公子及三女公子,乘坐汽车至沪南制造局考察工作,先由总理李平书君命令局中卫队巡警及船坞巡警各执枪械,站班迎接。进局之后由李总理、陈会办等导至各厂,察看各项机器及各种军械毕,旋由海军总长刘子英(刘冠雄)君及毛总司令等人延入海军事务处,先进西式茶点,继由刘总长款与西宴,陪座者为蔡孒民(蔡元培)、林白圻、王亮畴、马琼石、廖仲恺、张心如、唐少川、孙女士、摩根、王衡友、于右任、夏孙□、王子匡、胡次珊、王开治、吕天民、杜绶臣、林耐庵、牛敬之、魏子浩、李平书、厥赓祥、甘释如、黄郛、景耀月、陈英士、孙女士、胡汉民、毛仲芳、汪精卫、林子超(林森)、孙科、叶纫□、陈荔忱、李晓生、任光宇、牛懋庵、邓少良诸君。宴毕,仍坐汽车赴北,所有浦中各兵舰是时均升旗欢迎。


邀请并陪同孙中山参观江南机器制造局的刘冠雄是福州人。他早年学习船政,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官派赴英学习枪炮阵图及驾驶技术,光绪二十年(1894年)参加甲午战争。北洋政府时期,曾任海军总长、交通总长、教育总长等职。而宫巷11号(原30号)正是福州人刘冠雄的故居。


刘冠雄故居宫巷30号(现11号),摄于2021年3月


我选择拍下刘厝2落東厢房,是因为我太熟悉这间厢房。我的发小周忠义一家就住在此,他们家的饭桌就摆在窗前的石廊上。读中学时,忠义曾约我清晨长跑,我经常先从宫巷11号小跑到30号他家,然后一同从通往吉庇巷后门溜出,跑向屏山、树兜,折到五一广场,然后由南门兜返回。大学毕业后,我和忠义还结伴复习、备考研究生。如今,忠义一家人去厢空,更不见刘家的真正后人。


接待孙中山马尾之行的宫巷住民—沈颋清


在四月天,孙中山参观位于上海的江南机器制造局在先,参观位于福州的马尾船政局在后。


据陈道章《孙中山的马尾情节》一文载,在4月19日至21日,孙中山一行乘船抵马尾。陪同孙中山先生参观轮机、锅炉、铸铁等三厂,并设宴欢迎,聆听其教导之人则是沈葆桢长子沈玮庆之五子沈颋清。沈颋清(1876—1915),又名希南,字蟢男。他于福建船政前学堂毕业后,奏派留学英国,获造舰工程师职称;接着留学美国,获造船、桥梁工程师职称。回国后,任福州船政局副局长、工务长;民国元年兼摄局长。任船政局工务长期间,曾带领船厂工程技术人员攻坚克难,研制出马尾船政史上最先进的商船——“江船”号。随后,又创造了一项中国第一:制造出中国第一艘折叠式水上飞艇。在制造飞艇期间,同事称:“沈工务长造飞艇无数次过家门而不入,远超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同事口中的沈家,便是位于福州宫巷11号(现26号)的船政大臣沈葆桢的故居。因为当年沈葆桢买房的初心即“为长子一房购置产业”,所以如今故居里居住的都是沈葆桢长子玮庆公的后代。


参观三厂后,孙中山发表答词。孙中山的发言提到船政缔造艰难,但管理完善,成船不少,称赞船政“足为海军根基”。他回忆甲申、甲午二战役的失败,清廷日渐腐朽,现在光复故地,建立民国,应该振兴船政,扩展海军,使中国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其间,他表达对马尾船政局领导沈希南的殷切期望。他说,“沈局长曾经到欧美学习过造船,一定能称职。且马尾船政是其祖父沈葆桢创办的,沈局长一定能继承遗志,奋发图强,兴船政,扩海军,让民国海军与列强并驾齐驱,在世界上成为一等强国。”孙中山致辞毕,在座者都欢呼鼓掌。


《武林沈氏迁闽本支家谱》沈颋清(希南)词条


据《武林沈氏迁闽本支家谱》52页载:


沈颋清又名希南字蟢男玮庆五子福州船政水師學堂畢業奏派留學英國得造艦工程師兩廣督轅營務處洋文繙译官水師管带广東番禺縣行政委員留學美国得製船橋梁工程師天津盐务稽核所 福州船政局副局長工務長局長三等文虎章四等嘉禾章海軍造繿大監光緒丙子年五月十九日生民國 年八月初五日卒配林宜人諱敏光緒 年七月初四日生光緒丁未年十月二十日卒合葬北關外白鸽崙继配林宜人名順昭字清如光緒辛巳年六月十八日生嗣子覲赓女佩薇适施配出佩蘋适方佩葵适陈继配出


今年初,沈颋清的曾孙女沈园被聘担任林则徐基金会副秘书长,她参与“三坊七巷志”重修,也由此推促我查找沈葆桢故居宫巷11号(现26号)与马尾船政的资料。


陪伴孙中山4月旅行的宫巷人亲家—李晓生


孙中山在上任、卸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前前后后,均有许许多多的同盟会会员追随、陪伴其左右。但掐指一算,这一路走来,陪伴他最完整、最全程的人是同盟会员李晓生,且没有之二。

澳门文化局主办、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编辑的文化雜誌(中文版)第七十六期封面文章:從新加坡晚晴園到南京臨時大總統府—1906~1912年間李曉生與孫中山之形影。


我祖父李晓生(李鉴鎏,1888~1970)1906年在新加坡谒孙中山於晚晴园即日加入同盟会,曾任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文牍主任、总支部总干事等职务。1910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留学。1911年,武昌革命成功,国内纷电请孙中山返国。


孙中山由美至伦敦。当时在伦敦读化学的李晓生与吴稚晖代孙中山处理函电,随后孙中山邀李晓生一起回国。李晓生伴随孙中山从伦敦起程,前往巴黎、马赛、新加坡、香港、上海至南京。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於南京,李晓生时任总统府秘书。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赠李晓生墨宝


在这之前的媒介记录:4月9日孙中山率胡汉民、李晓生等廿余人抵达武汉,会晤副总统黎元洪,共留武汉三天。4月12日孙中山一行离鄂,14日返抵上海。孙先生4月19日在上海换乘“泰顺”轮南下前往福州马尾。


第二排左起:李晓生、胡汉民、黎元洪、孙中山、汪精卫、章士钊、景耀月;第三排右一廖仲恺。据《纪念孙中山先生》图121的说明是:“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后,决心致力‘社会革命’,亲往各省考察,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建设富强的新中国。1912年4月,孙中山由上海抵武汉,与湖北军政界欢迎人员合影。”


除了全程陪伴孙中山上任、卸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独一份的纪录之外,李晓生还保持了另一项纪录。即,目前存世的、能证明辛亥革命前宋嘉树(宋庆龄父亲)即是“革命隐君子”、是孙中山革命同志的唯一证据,是来自孙中山4月17日写给李晓生的一封亲笔信。也因为孙先生4月19日在上海乘“泰顺”轮南下前往福州马尾的证据无疑,这封信被考证写于孙先生前往福州马尾的前夕——4月17日。


李晓生珍藏该信函复印件首公布于2001年《东南学术》发表的文章:“孙中山一九一二年四月致李晓生函时间考”


李晓生之子将“船政沈”家族与马尾造船厂的联系延续到整整100周年


然而,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谜题:祖父李晓生陪同孙中山去过江南机器制造局,他是否也陪伴孙中山来过马尾船政局?这个问题挺虐心。


因为,从上海来马尾之前,孙中山信中所指的赠“最好之洋服”之人: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李晓生均与孙中山形影不离。特别地,自从孙中山1911年11月邀李晓生一起回国起,李晓生就伴随孙中山从伦敦起程,前往巴黎、马赛、新加坡、香港、上海至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於南京;到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后,1912年4月9日晨,孙中山率胡汉民等廿余人抵达武汉,会晤副总统黎元洪,共留武汉三天。4月12日孙中山一行离鄂,14日返抵上海,换乘泰顺轮南下。这期间均有媒介记录表明李晓生一直伴随孙先生左右。


孙中山离开马尾回到广州,仍有媒体报道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李晓生这些同盟会员在粤的报道。最典型的报道是:


1912年5月,汪精卫出狱后,兑现了自己狱中的承诺,与坚持不懈求婚的陈璧君在广州举行婚礼。婚礼曾令世人瞩目。广东都督胡汉民亲自主持婚礼,李晓生担任介绍人,廖仲凯的夫人何香凝任女傧相。除了亲朋好友,大批同盟会的朋友们也济济一堂。《民立报》曾发消息,报道并祝贺汪精卫与陈璧君这两位同盟会义士的结合。


而孙中山在福州期间。李晓生便在媒体报道中销声匿迹。李晓生是否还继续陪伴孙中山就不得而知。


草蛇灰线的是:1949年李晓生幼子李舒平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南下入闽。从此他将一生交付于福州,与他海外的父亲、母亲、六位兄姐永远分离。我父亲李舒平是个典型的“两隔声”,冥冥之中,他娶了船政大臣沈葆桢五世玄孙女沈絪青为妻。


我父亲和母亲的姻缘是福建军区女子排球队一个球员牵线的。介绍父母亲认识的理由很简单,仅仅是因为这两人都会说广东话。父亲祖籍番禺会说广东话自不用说,母亲会说广东话是因为抗战期间外公全家逃难至香港和越南海防,所以母亲学会了广东话。介绍人后复员回江苏原籍,对沈家和李家“错综复杂”的背景应是“头尾冇块趿交”。


父母亲的结合,看似迎合了五十年代的潮流,一个南下干部(两隔声)讨了一个被解放区城里的新妇。婚后他们曾有数年住在宫巷11号的后厅“五间排”或称“观心楼”。父亲至今对我编排他上门的“缘由”浑然不知。


在福州,我父亲李舒平修船、造船,担任过上游造船厂厂长、马尾造船厂的副厂长(正厂长空缺),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被马尾造船厂的造反派“打倒”。冥冥之中,他成了将“船政沈”家族与马尾造船厂的联系延续到整整100周年的那个人。


若李晓生来过马尾,这就有意思了,意味着李晓生早早就为儿子李舒平进驻马尾船厂打了前站。


若李晓生没有来过马尾,也有意思,儿子李舒平这一辈子“上门”马尾船政,算是“父债子还”。

父亲李舒平曾任上游造船厂厂长、马尾造船厂副厂长(正厂长空缺)


最后一个有意思的“草蛇灰线”是:同在人间四月天陪伴孙中山的沈颋清和李晓生有个交集。沈颋清曾任广東番禺縣行政委員,李晓生的籍贯是广東番禺,这俩人用粤语交谈应无障碍。而在马尾接待孙中山的玮庆公第五子沈颋清无子,玮庆公第六子沈永清的幼子沈觐赓出嗣给沈颋清。我外祖父沈觐康(沈永清次子)在亲弟弟沈觐赓早逝后曾出手照顾了他的俩儿子(沈祖德和沈祖贤)。我父亲李舒平与沈祖德舅舅应是在相互不知对方底细的状态下客客气气地见过面。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