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金刚经》
宇宙万物,于个体而言是生老病死自有其一定之规,于整体而言则是生生不息,且恒定于任何个体自性之上,而个体能否突破当下得见如来的关键正在于我们能否突破外在的相,并实现心的恒定,所谓“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正是《金刚经》要讲明之众多奥义之一所在。北京保利中国古董珍玩部本季秋拍推出“如如不动——重要佛造像艺术”专场,其中数件精品皆具有深刻的宗教含义,其在宗教义理上的重要指向性与其精湛的制造工艺相比肩,为中国传统佛教造像中极富时代与区域特征的精品。其中,以西藏14世纪夏鲁寺风格铜鎏金释迦牟尼、清17世纪喀尔喀蒙古风格铜鎏金双身金刚持、及西藏13至14世纪宫廷风格铜鎏金绿度母最为引人瞩目,三者分别代表了元明交界以及明清交界这两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宗教美术精品,其宗教含义、历史文物价值以及美学性皆极为重要。尚有元大都铜鎏金上师像、明15世纪北京宫廷仿大理观音坐像、尼泊尔马拉王朝14世纪铜鎏金密集文殊金刚以及渤海国风格铜鎏金释迦牟尼,皆为各个时期、各个区域之精品,以飨各位佛造像艺术爱好者。
Lot 5615
西藏
13-14世纪 铜鎏金绿度母
H:44.2cm
备注: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Lot 5616
西藏夏鲁寺
14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
H:51cm
备注:
Eskenazi旧藏
Lot 5619
喀尔喀蒙古
17世纪 铜鎏金双身金刚持
H:36.5cm
备注: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金刚持,也称“大持金刚”、“秘密主”。在藏传佛教中,金刚持被认为是释迦牟尼讲说密法时所呈现的形象,是释尊的秘密化身,故又称秘密主。此尊为金刚持双身像,主尊怀抱明妃,属于极为罕见的品种。双身金刚持又名“胜者金刚持”,是藏传佛教无上密乘的本尊。
此尊为典型的喀尔喀蒙古扎纳巴扎尔造像风格,尤其莲花座之圆型仰莲样式极富代表性。造像开脸英俊,杏核眼,樱桃口,眉弓与鼻梁的直接衔接是来自帕拉造像风格,但又不完全是机械性地模仿,而是减弱了帕拉造像眉弓和鼻梁的弯曲度,使其接近蒙古族人面相,青春而俊朗。主尊与明妃皆头戴五叶宝冠,叶片蜿蜒繁复,与度母大耳坠形制相似,且二者衣饰相同,做工细腻精湛。造像主尊全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双手结金刚迦罗印分别持金刚铃和金刚杵。莲花底座采用了扎纳巴扎尔造像经典的圆型仰莲样式,内外两层大花朵型莲瓣向上裹覆,花瓣中间缀以细密连珠结成的花蕊,层次分明,精美华贵,令整像更为生动华丽。在超群的工艺与亮丽的金色映衬下,造像的华贵雍容、瑞气端和的气质一览无余。造像整体线条流畅简约,比例优美,气质典雅,为清代蒙古造像的典范。同类造像可参考现藏于蒙古国甘丹德吉林寺之金刚持像,二者无论在造像比例,整体风格与工艺细节,乃至莲台样式上均可相互映照。
金刚持像 蒙古国甘丹德吉林寺藏
Lot 5620
西藏
13世纪 铜鎏金吉天颂恭仁钦贝像
H:25cm
备注:
纽约邦瀚斯,2017年3月14日,上师之像专场,编号3236
展览:
Monasterios y Lamas del Tibet,"欧洲藏传佛教展",西班牙,马德里,2000年11月- 2001年1月.
出版:
1.Portraits of the Masters,《上师之像》,第192至193页, 图录号No.46.
2. Monasterios y Lamas del Tibet,《西藏的寺院和喇嘛》,第223页,图录号No.200.
Lot 5613
北京宫廷
明 15世纪 铜鎏金仿大理观音坐像
H:37cm
备注:
1. 至迟1984年进入安思远私人收藏,纽约,编号No.SC101
2. Galaxie Art & Gift Company, 香港,1988年
3. 美国企业家暨慈善家赫伯特·欧云 (Herbert Irving) 伉俪珍藏
出版:
Ann Ray Martin,“American Mandarin”, Connoisseur,1984年11月,页95.
大理国 铜鎏金阿措耶观音立像 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出土
Lot 5611
西藏
14世纪 铜鎏金释迦牟尼
H:49cm
Lot 5621
西藏 木斯塘
15世纪 铜上师像
H:47cm
Lot 5618
西藏
10世纪 天铁嵌金、红铜兽面纹五股忿怒金刚杵
L:15.5cm
备注:
1.Rossi &Rossi旧藏
2.菩提道旧藏
Lot 5614
Lot 5617
Lot 5612
渤海国
明 铜鎏金释迦牟尼
H:12cm
备注:
日本藏家旧藏
往期推荐
2021-10-20
2021-10-22
2021-10-27
2021-10-29
2021-11-01
云征集联系方式
文章转发自北京保利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