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林学会“寻找最美树王”活动张榜公示,经各省(区、市)绿化委办公室征集推荐和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全国共有72株古树名木入选“中国最美树王”, “黄山迎客松(黄山松)”名列榜首,成为“王中之王”。
迎客松生长于海拔1680m的黄山玉屏景区,实测树高10.2m、胸围2.16m,平均冠幅12m,树龄1000年左右,为国家一级保护名木,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0年被安徽省文物部门评审成为全国首例黄山松属“活文物”。 1959年巨幅铁画《迎客松》被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1994年国画《迎客松》还被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美名远扬、蜚声中外,成为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爱好和平的象征。
引言:
《诗经》有云:“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因为那是祖辈栽的桑树和梓树,要对它表示敬意。数千年来,“桑梓”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成了华夏子孙的“根”与“情”。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古树名木,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资源,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家园,更是保护我们及后代 “记得住的乡愁”。
千年迎客松能茁壮地存活于今,实属不易。它饱经风雨沧桑,历经冰雪洗礼,见证岁月变迁,迎来送往四海宾朋,尽情吟唱着生命的赞歌。
黄山迎客松名始见于1859年黄肇敏《黄山游记》,第一次摄入镜头是民国元年(1912年),由著名画家汪采白拍摄,可惜至今未找到照片。目前能看到的迎客松最早照片是黄炎培1914年拍摄的,此时的迎客松平展、挺拔、圆润,极富精气神。
图一:目前所见第一张迎客松照片(1914年摄)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太平县议长陈少峰在编篡《黄山指南》时将迎客松照片置于正文之前,大大提高了迎客松的知名度。此时的迎客松倒二枝上有一小断枝。
图二:《黄山指南》上的迎客松(1929年摄)
上世纪30年代,大批名士来黄山旅游,其中著名摄影家郎静山拍摄的迎客松成为经典之作。
图三:郎静山拍摄的迎客松(1933年摄)
此后20多年,迎客松枝干弯曲度稍有增加,倒一枝的西侧枝松针逐步掉落,细枝也随之枯落,但基本形态一直保持没变。
图四:建国后的迎客松(1955年摄)
70年代,迎客松倒一枝的西侧枝松针掉落明显,倒二枝由于冰雪覆压,基部出现扭裂,枝干明显下垂。东一枝松针也开始掉落。
图五:著名摄影家黄翔拍摄的迎客松(1973年摄)
1979年春倒二枝受二次雪压影响,扭伤裂口加大,下垂明显可能折断,并影响倒一枝,黄山管理部门在迎客松树冠下方搭建了一个平台,既可观景又方便实施支撑。
图六:搭建平台和支撑杆后的迎客松(1984年摄)
80年代后期,迎客松被支撑的倒二枝松针逐步掉落,负荷减轻后,支撑杆开始取消。1998年,迎客松遭受狂风袭击,东二枝折断,并砸伤东一枝,导致东一枝于次年冬天枯死。
图七:东二枝折断时的场景(1998年摄)
2008年1月,黄山遭受50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灾害,迎客松侧枝下垂达1.4米,随时都可能折断。为此,黄山管理部门紧急调运毛竹支撑,并采取吹雪融化等措施,确保了安全。
图八:特大冰雪天气中的迎客松(2008年摄)
近年来,黄山园林部门运用先进技术加强保护,千年迎客松老当益壮、英姿勃发。
图九:迎客松张开双臂欢迎海内外宾朋(2014年摄)
文章转发自古籍,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