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嬉,是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冰上运动的总称,起源于北方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实践。
根据文献记载,隋唐时期,居于黑龙江中上游两岸及嫩江流域的室韦人,冬季“地多积雪”,因“惧陷坑阱”,往往“骑木而行”。唐代西域的黠戛斯人“俗乘木马驰冰上,以板藉足,屋木支腋,蹴辄百步,势迅激”。这些行为虽尚不具备游戏或竞技性质,却已然可以视作冰车和滑冰运动的雏形。至明朝,拉冰车在京城成为一种季节性职业,乘坐冰车备受欢迎,乘坐冰车已经成为北京城内冬天里的一道风景线。
努尔哈齐曾于天命十年(1625年)举办过一次“冰上运动会”,这是目前发现史载最早的一次。满洲入关后延续了明代京城既往的冰车之乐,并将滑冰之技带到了北京。康雍两朝,冰上运动逐渐丰富起来。冰嬉在清乾隆朝发展至顶峰,被乾隆帝称为满洲国俗,成为一项冬季例行活动,应用于检阅、宴赏、娱乐、出巡、外交等多个场合。可谓之现代冬奥会的鼻祖。
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在观看冰嬉之后写作《冰嬉赋》,并令汪由敦、钱陈群、蒋溥及张若霭等人分别写作同题《冰嬉赋》。自此,冰嬉在乾隆朝的历史舞台上开始粉墨登场,隆重发展直至顶峰。
与此同时,沈源奉敕绘制的《冰嬉图》是历史上第一幅纪实记录冰嬉活动的宫廷绘画。
沈源绘《冰嬉图》,纸本,设色,纵196厘米,横94.3厘米,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卷上端有乾隆御笔行书《冰嬉赋》,落款处题:“乾隆十一年岁在丙寅仲冬月雪后二日御笔。”。《冰嬉图》是一幅奉敕创作的纪实画作,画面内容与《冰嬉赋》高度一致、完美契合。
图1-沈源绘《冰嬉图》
沈源绘《冰嬉图》此图主要描绘八旗兵士在北海冰面上进行抢等比赛的场景。抢等,又叫“抢雄头”,类似于现在的速度滑冰比赛。《冰嬉图》中在皇帝冰床的几里外设起点,在冰床前设终点,赛道几乎跨越了北海的整个湖面。在皇帝冰床后,金銮驾和内务府人员呈扇形排列;两侧有四列士兵方阵,以及裁判员等众多人物。百余名参赛兵士踩冰刀式冰鞋向前滑行,或并肩竞速、彼此靠近;或侧线超越、分散向前,,比赛场面争先恐后、火爆激烈。
沈源《冰嬉图》描绘的场面恢弘、人物众多、情节丰富、细节生动,既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又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乾隆帝于落款处题:“乾隆十一年岁在丙寅仲冬月雪后二日御笔。”另据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此画极有可能在乾隆帝御笔书赋之后于当月装裱。
乾隆十一年十一月三十日,司库白世秀来说:首领文旦交御笔宣纸冰嬉赋画一张。传旨:着托纸二层。钦此。(于十二月初一日,司库白世秀将冰嬉赋画一张托得纸持进,交懋勤殿收,讫。)
乾隆帝所作《冰嬉赋》约1300字,有序有结,其笔涉冰嬉的历史、定位、用具、场景、项目等方面,是后世研究冰嬉不可或缺的材料。内容如下:
陆行之疾者,吾知其为马。水行之疾者,吾知其为舟为鱼。云行之疾者,吾知其为鹍鹏雕鹗。至于冰,则向之族,莫不躄躠、胶滞、滑擦,而莫能施其技。国俗有冰嬉者,护膝以芾,牢鞵以韦。或底含双齿,使啮凌而人不踣焉。或荐铁如刀,使践冰而步逾疾焉。较《东坡志林》所称,更为轻利便捷。惜自古无赋者,故赋之。其辞云:岁暮星穷,和叔告冬。阴凝北陆,律中黄钟。景长而土圭可测,瑞兆而云物皆同。抚序兮群辟殷聘,考时兮三农蒇功。有厉疾之征鸟,鲜求信之蛰虫。叫严飙兮栗烈,凛肃气兮穹窿。于斯时也,火井无燠,温泉不热。何水不凝?何波不结?阻平川之会海,徒望奫潫;勒奔峡之倾流,惟闻幽咽。澌盈九曲,谢神禹之剔鬟;冻合三山,驻王乔之旌节。跃鱼之表孝曾传,覆鸟之昭祥见说。则有镜呈太液,璧写龙池。占昏危之应宿,值颛顼之司时。冱而不流兮碍矜鳞之鲤,凝而原澈兮疏倒影之梅。皓皓皑皑兮映白塔之孤矗,溓溓泠泠兮隔玉蝀之横欹。载取载藏兮顺彼月令,以训以赉兮陈我冰嬉。爰荅岁华,率循旧典。陈旅集众,既雷动而风行;结部整行,埒春搜而秋狝。元冥授律,戢水族与波臣;蚩尤秉旗,乃暴御而祟遣。于是戎士凭怒,武卒振拳,渴思一试,遑虑谁先。齐撙撙其轇轕兮昈陆离以属联,骇营营其佖路兮纷偨傂以罗骈。袒刘吕之左右兮各殊事以布班,倏阴阳之闭阖兮期奏绩以勤宣。衣短后,膝蔽前。靴齿双利,鞵刀两儇。编伍森列,齐队便旋。于斯少息,以待号令之传焉。尔其屯万人于中坚兮属堪舆以壁垒,奔八神以周卫兮招丁甲而发指。亘长縆以节止兮群总总而切儗,驿彩旌以传符兮看纵纵之立俟。心无别营,目不他视。遂乃朱旗飐,捷步腾,缇衣扬,轻武暂。耸擢布濩,豗逐趟。踧沑波流,蜂轶猋惊。闪如曳电,疾若奔星。蹂蹈云衢,扬挥玉京。故其为声也,軯磕隐訇,礌硠激越。硡砰殷辚,杂沓震迭。謍振天枨,响匉地臬。慑波底之娵隅,堕林间之巢鹘。元武缩壳而屏气,烛龙守珠而闭阙。起涌泉,会奔物。虽天籁之毫窍,比千钧于一发。其为状也,似东皇整驾于若木之墟,羲帝弭节于扶桑之津。应真挂锡以凌虚,茅君骖龙以羾天。过骥群而骏足抢捍,上扶揺而鹏翼图南。蠖略回翔,演沲纠纷。镜大圆而晶晶皛皛,珠万琲而烂烂璘璘。交差曼衍,历落皴鳞。突都卢兮轻超,迅龙骧兮麟振。奕六虬兮沛艾,御八风兮穆旼。首进者郄视而小憩,继至者错履而蹴跟。虞后来之比肩,更前往而擢身。杰者得帜,畴与比伦。遗者失志,第如逡巡。复有革戏,其名圆鞠。汉家有执机之譬,黄帝作练戎之俗。武由是习兮其争也君子,好谋而成兮如祭则受福。申眀誓兮众听无哗,陈广场兮各司其局。乃其冰床驻于琉璃之界,豹尾扈于鸑鷟之隈。千官俨立于悬圃,万队伫待乎瑶阶。历天之旗,影捎朵殿。昭云之盖,光熻跃台。殆而容与,惄若徊。执事者中立而不倚,争捷者有前而无回。珠球一掷,虎旅纷来。思摘月兮广寒之窟,齐趁星兮白榆之街。未拂地兮上起,忽从空兮下回。突神龙之变化,蕤祥凤之。鶣燕居,姌袅鸿猜。怡情悦目,有如是哉。夫其伯仲分,甲乙第,并前行赏,纵后亦逮。勇者特旌,任者均赐。普被曰仁,有差曰义。则岂啻西苑饰红板之柁。温泉设锦鞍之戏而已乎!重曰:仲尼有言,射观徳兮。安不忘危,旧是式兮。惟岁之宴,以休以息兮。一日之乐,匪赉曷得兮。敬告后人,无或逾则兮。
图2-嵇璜书《御制冰嬉赋有序》
乾隆帝在御制《冰嬉赋》中将冰嬉列为“国俗”“旧典”,为乾隆朝的冰嬉活动定下了基调。其后的同题《冰嬉赋》和冰嬉诗皆以此为基进行创作,只是在细节和文辞上所有区别。
除此幅收藏于台北故宫的沈源绘《冰嬉图》,现存可考的《冰嬉图》还有三幅,分别为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金昆、程志道、福隆安合笔《冰嬉图》,张为邦、姚文瀚合笔《冰嬉图》及姚文瀚《紫光阁赐宴图》。
(一)金昆等绘《冰嬉图》
金昆、程志道、福隆安合笔所绘《冰嬉图》卷,绢本,设色,纵35厘米,横578.8厘米,藏于故宫博物院。临近卷尾处有嵇璜书写的乾隆帝《御制冰嬉赋有序》。
图3-金昆、程志道、福隆安合笔所绘《冰嬉图》卷
(二)张为邦、姚文瀚合笔《冰嬉图》
张为邦、姚文瀚合笔所绘《冰嬉图》卷,绢本,设色,纵36.5厘米,横563厘米,藏于故宫博物院。临近卷尾处有嵇璜书写的乾隆帝《御制冰嬉赋有序》。
图4-张为邦、姚文瀚合笔所绘《冰嬉图》卷
图5-张为邦、姚文瀚合笔所绘《冰嬉图》卷-局部-1
图6-张为邦、姚文瀚合笔所绘《冰嬉图》卷-局部-2
(三)《紫光阁赐宴图》
姚文瀚绘《紫光阁赐宴图》,绢本,设色,纵45.7厘米,横486.5厘米,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此图主要描绘乾隆帝于紫光阁设庆功宴的场景,在宴饮的过程中,冰面上有一队兵丁在表演转龙射球。另有一队士兵等在一旁,应是即将上场参加抢等比赛。
图7-姚文瀚绘《紫光阁赐宴图》
精读细品,从以上深藏于博物馆中的四幅纪实古画,冰嬉起源于民间生产实践,在乾隆帝的大力推动下,冰嬉被奉为国俗,项目日渐丰富,从冰上赛跑、抢等、抢球,到转龙射球等,成为深受北方人民喜爱的季节性体育运动,可谓之“古代冬奥会”。
文章转发自古籍,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