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4月,江苏省淮安县农民冯同等,在东郊闸口村二组(按当时行政区划)一带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淮安县博物馆闻讯后,即派员赴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于墓主左右腋下,各发现一卷书画。左腋下一卷,水晶轴头,共八幅。右腋下一卷,花梨木轴头,共一十七幅。很快,由苏州吴门画苑修复,并重裱为册页,现收藏于淮安市楚州博物馆(原淮安县博物馆)。
这批绘画,很快为世界艺术史界,反复引用,因为墓室出土书画极为罕见,出土书画内容复杂,很有研究价值。
▲ 佚名 霜林白虎图 淮安明墓出土
本文要探讨的《霜林白虎图》(下文简称《霜图》)即原水晶轴画卷内八幅之一。该卷作品应系墓主人王镇生前搜集并合装成卷。关于该画的研究,目前可见的大约有以下几种:江苏省淮安县博物馆《淮安县明代王镇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
霜林白虎图 绢本 横卷 纵29.8、横69厘米。无款,无印章。画面左边有老树树株,主干粗大,枝叶凋零;右边杂草丛生。画面正中为一猛虎,前足支撑、后足踞地,正回顾长啸,虎身及虎尾条纹斑斓。出土时稍有破损。徐邦达《淮安明墓出土书画简析》:
无名氏霜林白虎图 绢本 设色 无款 一白虎踞坐左顾,周围丹枫竹石,画法略效南宋院体。
——《文物》1987.03 P16
江苏省淮安县博物馆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淮安明墓出土书画》:
明 无款 霜林白虎图 绢本 设色 此幅既无作者名款,又未钤印记。惟技法精当,颇有威仪。就其师承关系言之,与南宋院画脉络相通,堪称佳构 。
——图版说明 二二
无款 霜林白虎图 图作秋林白虎,树木枝干用硬性线条双勾,线条刚劲挺健,山石侧锋揩擦作皴。白虎以线勾勒,敷施白粉。画无款,然从树石表现方法上认定,应为明代前期受院体浙派影响的作品。
——《东南文化》2001.04 P33
本文系王氏于2005年于南京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时所著毕业论文,全文暗指《霜林白虎图》系唐寅自况之作。
——笔者注
刘九洲《淮安明墓出土书画再研究》(雅昌艺术网 2014.7.31专稿):文中全面审视了早期绘画中包含“虎”这一题材的绘画,仅有的四件: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四睡图》、弗瑞尔美术馆藏《钟馗访道图》、广东省博物馆藏《伏虎罗汉图》以及大英博物馆藏《女史箴图》,认为后二者在虎的形态上与《霜图》接近。并提出《霜图》与故宫博物院藏《采薇图》在构图上有相似性。认为《霜图》绘画技法古朴,与明代不类,而更接近宋人。最后给出《霜图》“是一件特征明确、水平高超的宋画”之结论。
——笔者注
笔者以为,关于年代的断定,上述观点中徐邦达与刘九洲敏锐地意识到《霜图》与南宋绘画在技法上的关系,尤其是后者指出《霜图》与《采薇图》存在布局上的镜像对称性,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但在《霜图》的题材来源上,以上诸家都没有能从绘画题材上,发现此画真相。笔者以为,刘九洲审视的四件带“虎”的早期绘画,都存在明显的宗教意味(《女史箴图》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宣扬礼教的作品),但这一主旨在《霜图》中并无体现。至于王金山暗指《霜图》乃唐寅自况之作,更是存在严重的论证缺陷,连逻辑自洽都无法做到。笔者在研究中注意到,辽、金、元时期,有一种特殊的“四时捺钵”传统,由此引发的艺术品,与《霜图》有关。《辽史》云:“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这是说,辽、金的政权机构要按四季变化,随水草,逐寒暑,往来游牧渔猎。春季沿河捕鱼捉天鹅,秋季则入山林猎虎鹿。“四时捺钵”影响了当时的服饰。据《金史·舆服志》,金代的显贵服装是:“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鹘捕鹅,杂花卉之饰。其从秋山之服,则以熊鹿山林为文。”此类风俗体现在玉雕上,就产生了极具时代特征与符号代表意味的“春水”、“秋山”玉。前者描绘“海东青捉天鹅”,后者则以“山林虎鹿”为代表。观复博物馆曾有专门文章介绍之,以下列举了一些以虎为主题的玉器,供大家体会。
▲ 金 白玉镂雕双虎环佩 故宫博物院 藏
▲ 金 秋山玉饰 上海博物馆 藏
▲ 金元 青玉巧作人物摆件 国家博物馆 藏
▲ 金元 青玉巧作山石卧虎 国家博物馆 藏
▲ 金元 青玉巧作双虎饰件 国家博物馆 藏
通过观察这些玉器,可以发现,“秋山玉”中的虎,皆踞坐状,玉工借助皮色(或染色)来表现山林秋深、草木枯黄之意,这与《霜图》之间显然有共通之处。至于画作中流露出来的南宋院体画痕迹,正是该作时代特征的体现。以“秋山”为题材的传世画作虽然极少,却也全非无迹可寻。现藏台北故宫,旧传五代,实为辽人所作的《秋林群鹿图》及《丹枫呦鹿图》便是此类作品。而“秋林群鹿”正是“秋山玉”的另一大主题,可参看以下玉器。
▲ 金 秋山玉炉顶 上海博物馆 藏
▲ 金元 青白玉镂空秋山饰 湖北省博物馆 藏
在绘画史中,以往已经有学者将“三白图”系列绘画,上溯到“海东青击鹅”,但是没有联系到“春水玉”,这是非常遗憾的。今天,我们发现了“春水、秋山”概念,就可以将一系列绘画联系起来了。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18年春关西拍卖的一个封面《海东青击天鹅》,这就是金代“春水”题材。此类金代绘画流传到了明代,反复临摹,成了大家熟悉的“三白图”系列。
▲ 辽 水晶雕海东青啄雁把件 2019纽约苏富比秋拍
▲ 金 春水玉饰 上海博物馆 藏
▲ 金 带皮白玉海东青攫天鹅图带饰 故宫博物院 藏流传至今的这些“春水”、“秋山”画作,全都无款、无印,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此类作品系画工所制,属于表现特定内容的风俗作品。综上所述,结合徐邦达、刘九洲二先生的意见,并参考该墓主人王镇的生平,及与《霜图》共装一轴的其余七件作品的情况,笔者认为《霜林白虎图》系一件金元时期,描绘“秋山”题材的佳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独特的历史价值。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刘九洲先生分享图文资料,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