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精选
LOT 138
清代丨青玉石榴水盂
高8.9cm 连座高11.4cm 宽8.6cm 口径3.3cm
以青玉采用圆雕、浮雕雕工艺而制,水盂口沿雕成石榴花,果身缠绕枝、叶,叶脉清晰,翻转有致,郁郁葱葱,生机蓬勃。石榴因其籽多而密,故而用来祝祷“多子多福”之意,寓意喜庆吉祥。雕工精湛娴熟,设计灵动趣致,富有转折灵动之美,充分显示出制玉工艺的高超技法,置于书房雅室陈设,妙趣横生。
LOT 139
明代丨旧玉苍龙教子带钩
长22.5cm
旧玉雕琢,钩首呈龙首状,宽鼻阔口,鼓目,双颌微启,头生双角,脑后生鬣威严赫赫。龙身雕琢成弧曲的板状钩身,其下有突起的圆钮。其上雕琢一只小螭龙,屈身灵动,昂首与大龙相对,四足攀附,神采奕奕,威严之中亦有脉脉温情。大小双龙,神态生动自然,寓意苍龙教子。
LOT 140
明代丨白玉花
连环:长3cm
花:长4.7cm 宽3.5cm 厚0.5cm
玉花以白玉雕成,玉质凝润晶莹,纯净无瑕。雕工精湛,栩栩如生。琢花卉纹,花朵造型饱满,花瓣内凹。满以细密挺拔的阴线装饰纹理,极具装饰美感,生动形象。三小环相互串联,表面琢绞丝纹,小巧精致。
LOT 141
清代丨白玉兽
长4.9cm 高4.4cm
瑞兽为白玉质,光气十足,细腻油润,局部受沁。造型敦厚大气,玉兽呈伏卧姿态,双目凸出有神,鼻微上翘,眉毛浓重,身两侧雕琢灵芝,高于背部尾巴分叉回卷,刻画精细、飘逸洒脱,大小盈手适宜把玩,为藏赏皆宜之佳品。
LOT 142
清代丨白玉留皮籽料罗汉山子
高8.5cm 长13cm 宽7.8cm
取材和田白玉,玉质细腻温润,俏色留皮。整料雕琢随型山子,表面满工,正面雕琢罗汉,光气细润,罗汉慈眉善目,双耳垂肩,予人亲近之态。身着披肩长袍法衣,手持书卷,衣纹刻划细腻,衣褶线条流畅,颇具质感,又显曲线美,整体一副悠然的形态,前方山石之上置玉炉一尊。背面雕琢山石及树木,场面营造得充实饱满,山石、草木、亭台、人物等景物一一铺排,丝毫未显示杂乱,秩序井然,层次分明,不仅草木枝叶逼真,人物情态更是生动。背面台亭隐现山石中,将整个场面营造得更加丰满,也塑造了静谧美好的情韵。工艺手法堪称精湛,为摆件中佳作。整体造型大气美观,雕琢传神生动,雕工奇巧,用刀凝练,工而不匠,玉质优良。
LOT 143
清代丨白玉连珠鹦鹉佩(一对)
直径5.9cm 厚0.5cm
白玉质地,圆形,外圈为连珠状,中间镂雕一鹦鹉栖枝图,鹦鹉造型为立姿,圆眼长尾,回首张口,双爪紧紧抓住竹枝,双翼微展,正欲跃跃而起,周围有梅花,竹叶环绕,生机盎然。整器镂雕工艺细致精湛,抛光精美,记录下鹦鹉的鸣叫瞬间,生动传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清代鹦鹉玉佩精品。
LOT 144
清代丨青玉诗文笔筒
直径5.8cm 高7.3cm 连座高10.4cm
拍品以整块优质青玉掏膛整挖,中空以纳笔。所用青玉质地细腻,色泽匀净。筒身做工精美,浅刻老者于竹林石间,人物神态怡然自得。山石、竹林、人物等景物皆依势就行,布局巧妙,比例适度,雕刻立体感极强。背刻诗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笔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兼使用及观赏价值于一身,玉质笔筒更富于观赏性。唯有美器可当装饰之物,此件笔筒玉质细腻,润如膏泽,人景逼真,雕艺精湛,可谓笔筒之佳作,堪为不可多得的玉雕精品,值得文人墨客珍藏鉴赏。
LOT 145
清代丨白玉祥云牌
高5.2cm 宽4.5cm 厚1cm
白玉质,白皙莹润,玉牌作椭圆形片状,牌头牌尾均饰祥云纹,规整大方。牌身一面浮雕龙纹,威严霸气,身形蜿蜒,神态炯炯,气势非凡,背面雕刻“祥云瑞意”四字,布局缜密,用刀优游,精雕细削,乃出佳器。
LOT 146
清代丨白玉蚕(包金)
长2.5cm-1.6cm
白玉质,圆雕蚕蛹,头部有打孔,以便穿系之用。玉蚕呈弧形,契合动物的自然形态,愈到尾部,体积越小,充分表现出了蚕的伸缩力量,线条柔和圆滑,造型古拙质朴,线条流畅自然,包金镶嵌,适合作为收藏佩戴。
LOT 147
清代丨白玉十字杵香盒
通高2.5cm 直径6cm
香盒取材白玉,玉质温润细腻,盒盖刻十字杵纹和太极纹,线条流畅有力,盒底光素无纹,造型古朴,韵味十足。香盒用于盛装焚香用的香料的小容器,古时的文人雅士,在读书写字、弹琴抚筝、品茗弈棋的时候,喜欢焚一炉香,以增添风雅的意趣。
LOT 148
清代丨白玉龙钮(琴书人)印
高2.4cm 直径2cm
玉印白玉雕琢,质地晶莹细腻。顶部镂空雕琢作盘龙钮,龙四肢伏地,盘身威严,气势非凡,底部印面篆刻“琴书人”三字。整体造型典雅大气,龙钮雕琢传神,印文篆刻有力、寓意深远,可供把玩收藏。
LOT 149
明代丨白玉鹿
长7.4cm 高4.5cm
白玉鹿,温润剔透,玉质古雅,表面带沁。鹿呈跪卧状,头微向上昂,双耳后竖,圆嘴前凸,双眼睁开,颇富灵气,双目前视,身体饱满,肌肉强健,蹄足分明,尾部以浅阴线饰细毛,背部至腹部有一方形穿孔。玉鹿以简单线条表现出精湛的雕工,从神态描摹,以其身躯造型起线,都具有瑰丽优美的气息。整器形象生动,刻画细腻,鹿与「禄」同音,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更显吉祥和长寿的美意。
LOT 150
清代丨白玉双鲶鱼
长7cm 宽6cm 厚1.5cm
白玉质,玉质温润柔和,呈团状,圆雕两鲶鱼,口衔灵芝,鲶鱼大头肥身,形象可爱。配以草叶纹,造型写实逼真,颇具动感,构图巧妙,极富想象力。圆雕结合镂雕,刀工流畅婉转,干净利落。纹饰寓意“年年有余”,是清代玉器中常见的装饰题材。把玩、佩挂均很适宜,寓意吉祥。
LOT 151
民国丨旧玉两件
勒:长1.9cm
珠:直径3cm 厚1.8cm
此标的两件旧玉,玉勒子呈圆柱体,从两端的孔洞可见明显的工艺特征,为对穿打孔法。玉珠背穿牛鼻孔,造型素雅,简洁利落。整体搭配协调,富有意趣,十分适合收藏。
往期推荐
真正的藏家收藏古玉 ,可不是为了赚钱 !
疫情之下的古玉拍卖 ,变成了捡漏狂欢 ?
目前玉器天花板,乾隆玉玺1.46亿成交!
2021年古玉“扮猪吃老虎” ,动不动10倍的价格成交!
近几年海内外拍卖出现的硬核古玉!摸摸都是福气!
2021年古玉市场行情分析:近现代与高古玉器价格逆势上扬!
声明:以促进弘扬传播古玉为宗旨,古玉君传播需要您的力量,欢迎分享转发,发布的内容仅作为研讨、参考之用。
图文来自网络,十分感谢小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之删除。
文章转发自古玉君,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