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薄春雨:观音菩萨,佛教中最美的存在,智慧和慈悲的化身!

  • 古籍
  • 2022年1月15日09时

自适斋笔坐岩观音

自适斋笔坐岩观音


唐·玄奘法师是一位虔诚的观音信徒,《三宝感应要略录》:玄奘法师,…以贞观三年,杖锡道路,作誓言:贫道为求大法,发趣西方。…周游西宇十有七年,耳目见闻百三十八个国,若有留难处,诵《般若心经》,及念观世音,必免怖畏。十九年正月,方始旋返,届于长安,所获经论六百五十七部,三藏自云:“皆是《般若心经》及观音力也矣。”


玄奘取经弘法,对唐代佛教的传播和推广及鼎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盛唐佛教绘画和雕塑艺术也随之由草创阶段发展到辉煌阶段。


佛法繁荣有助庙宇的兴建,继而催生出壁画的繁盛,吴道子便是壁画艺术的集大成者,“至于感通梦寐,示现相仪,传诸心匠”,观音菩萨形象因此在壁画当中广泛出现。

白描白衣观音


观音画像有两大派别:


其一就是以吴道子开创的白描水墨法,天衣飞扬,满壁风动,衣带飘举,其势圆转,史称“吴家样”如榆林3窟,李公麟、武宗元白描、牧溪及日本水墨画…


其二是以周昉开创的勾染填色法,衣裳劲简,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史称“周家样”如敦煌绢本画、高丽佛画…


或有将两种技法融合创新者,如法海寺壁画等…


白衣大士


雕塑也多依绘画而造像流布。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提到,周昉在长安圣光寺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布呾洛迦山中的观自在菩萨,而“妙创水月之体”,《宣和画谱》又载:“贞元来,已有新罗国(朝鮮古国名)人于江淮間以善价求昉画而去。”


新罗国、高丽国,也就是如今的韩国和朝鲜,其绘画主要是指佛画,而高丽佛画直接就是延续着周昉一脉,其水月观音数量居多,也最为著名,高丽观音画像有唐宫仕女的丰厚华贵之美……白居易见到周昉所绘水月观音画像就曾写下《画水月菩萨赞》:“净绿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相,万缘皆空……”


鹤庐清供

白衣观音

白衣观音与十八罗汉

罗汉局部图


《宣和画谱》载徽宗御府所藏吴道子画有九十三幅,其中观音菩萨、大悲菩萨、慈氏菩萨、思维菩萨、如意菩萨等菩萨像有十三幅之多。


日本文献也多次提到遣唐学者们描摹吴道子壁画而赴日之说……池田芙美考证:日本画史上最大的画派狩野派始祖狩野正信又名“性玄”,正是因崇拜“吴道玄”而承继其画法取此“玄”字。


“宽正四年(1463),相国寺僧季瓊真蘂自费岀资,在云顶院寺庙大厅里请“性玄”绘制观音像和十六罗汉的壁画,“性玄”就是狩野正信,季瓊所取,“性”意味着是世俗之人,“玄”是唐朝的画家吴道玄的姓名中取的一字。季瓊是足利将军的顾问,将军为了便于参禅与学法,在相国寺里设置了咨询轩。季瓊因狩野正信善吴道玄笔法出众,故推荐他担任室町幕府时代的御用画师,因此与足利将军亲密接触。”


白衣自在观音


大德寺释迦三尊像、仁和寺的三十三观音堂观音像、东福寺吉山明兆三十三身观音画像、天竜寺白衣观音图、狩野正信、元信、尚信白衣观音等等皆是莼菜条、兰叶描背景则水墨山水,是典型的吴道子传派。日本美术家和理论家也对画坛承袭“吴家样”引以为荣。


由此,我认为观音绘画之法两大风格流派中,吴道子水墨画法传到日本;周昉重彩画法传到高丽;若要追根溯源,师法高远,必须要从这两派研究入手。


我国本土因朝代更替频繁和战乱频仍致使诸多壁画和挂轴损毁以致荡然无存……在我国本土早已找不到宏伟的唐代寺庙建筑和吴道子周昉画迹,但日本的唐昭提寺和诸多佛教绘画中还在一定范畴之内延续着唐宋文化……故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本土观音像并不多,从高丽的佛画、日本的水墨佛画便能看出中国盛唐造像之艺术典范及脉络……



即非禅师画隐元禅师赞观音

宋·苏轼:“道子,画圣也,出新意于法度之内,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宋·胡道融:水墨观音像,自唐吴道子、李伯时,后惟吴僧梵隆茂宗者尤为妙绝。故孝宗尝赞之曰:“水波不动,火光不兴。梵隆妙绝,授之德明。”


赵彦逾曰:“出意作观音,笔间造玄妙。会得真面目,慧光应遍耀。若以相貌求,睹相生善念。念念既纯全,真相纵斯现。”


米芾《画史》:“李(公麟)尝师吴生(道子),终不能去其气。”


汤垕《画鉴》:“李公麟宋画人物第一,专师吴生。”


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礼拜观音》图中众罗汉参拜之观音挂轴便是吴道子水墨白描观音风格。同时代的牧溪《观音·猿·鹤图》中水墨观音与此风格大致相同,日本学者认为牧溪此三轴之观音摹李公麟,双猿摹易元吉,竹鹤摹徐熙。参阅《牧溪·憧憬的水墨画》五岛美术馆。


宋周季常礼拜观音图

宋张思恭拜观音


宋人摹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和武宗元《朝元仙仗图》比较接近吴道子的白描特点,而《道子墨宝》有其形,少其神。这三作都是白描人物,并无背景水墨山水,吴道子是否也善画水墨山水呢?


《唐朝名画录·神品上》: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时有李思训将军,山水擅名,帝亦宣于大同殿图,累月方毕。明皇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画史记载吴道子“始于山水之变”,为“泼墨写意山水”之宗。


鹤庐清供

净瓶观音


吴道子的风格就是“莼菜条”和“兰叶描”,其早年跟随张旭习草书故以“草书入画”。只要符合这种特点的都是吴道子传派。吴道子又善水墨写意山水,由此可知,金刚坡岩、松风波涛、竹林莲池、瀑布云壑、萱草布地………白描人物融合着水墨山水、水墨花鸟的图示便顺理成章了。


日本茶室

狩野元信白衣观音

狩野元信白衣观音稿


日本本身没有佛教,日本民族没有佛教绘画,唐代的大量赴日传法僧及遣唐使遣唐僧将盛唐佛法及造像代入日本……狩野派的开篇提到的就是吴道子和牧溪,他们在中国本土的技法虽然失传,但在日本却大行其道,影响深远,壁画、挂轴以至浮世绘等成为日本画界所推崇水墨源藪,画道鼻祖。


综上所述,水墨白描观音自唐吴道子始,其后卢楞伽、李公麟、武宗元、牧溪法常之后此技法便在日本传播,狩野正信、元信、尚信、永德、探幽;良全、可翁、明兆、祥启、如拙、周文、周元等遍致日本水墨画………


鹤庐收集之观音像分为绘画和雕塑两大类,绘画侧重白描水墨;造像侧重瓷塑木雕。既有中国的也有日本的,形态各异年代不同。


摹良全笔如意观音

木雕金漆观音


周季常罗汉图中所参拜之水墨观音,是我研究此类观音的开端,佛教绘画当中,阿弥陀佛、释迦牟尼、或站或坐形象单一,唯观音菩萨有三十三化身,所示诸像了无一定,特别是水墨观音类作品,既有山水又融花鸟又有清供,或自在躺、或跏趺坐、或如意卧、或渡海、或提篮、或骑狮、或净瓶、或经卷……最为入画。与工笔重彩观音的庙堂威仪相比,水墨观音更具书卷气、文人气和禅意。


水墨观音像收集的目的在于梳理,梳理的目的在于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绘制。绘制的目的在于生念,生念的目的在于修学,修学的目的在于心悟,心悟的目的在于行善,行善的目的在于济世,济世的目的就是圆满。做为画家,必须回到画面上来,以至诚至真至善至美的作品引领大家到慈悲济世上去。睹像生念,以经悟道,艺成而下,道成而上。


田付款自在观音

有佛像的地方就有佛法。佛像如法而造,佛像即是经,佛像即是法。佛像有助于佛法普及传播,此即是“开佛土”,有了佛像,睹像生善念,进而修学佛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最后成佛了道永脱生死轮回之苦,此即是“压丹梯”。


清代宫廷陈设中德化白瓷佛像占了很大比重,明代文人画、版画、风俗画中都有图像的佐证,历代高僧大德也有对应之文字。


明人册页

明版画


我们普通家庭如何供佛呢?古代文人供佛是如何陈设呢?供奉那尊佛?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鹤庐供养

狩野尚信自在观音


高濂《遵生八笺》供佛:“内供释伽三身,或一佛二菩萨像,或供观音乌思藏鏒金之佛。价虽高大,其金鏒甚厚,且慈容端整,结束得真,印结趺跏,妙相具足,宛如现身。人能供理,亦增善念。案头以旧磁净瓶献花,净碗酌水,列此清供。昼爇印香,夜燃石灯,稽首焚修,当得无量庄严功德。”


龙眼木弥勒佛摹贾师古坐岩观音

无学祖元赞达摩像

摹牧溪观音 铜石叟观音


印光法师:泥塑木雕之佛,作真佛敬,小则消灾增福,大则超凡入圣,其利益在自己之诚否,不在佛像之真假也。所供佛菩萨像,画者雕者皆可。但须以此像作真佛视。自然得福得慧。若仍作纸木等视,则必至折福折寿矣。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次,则心中便可作忆念矣。


有人说不宜收藏佛道圣象,宋 ·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者或曰,不宜收藏佛道圣像。恐其亵慢荤秽,难可时时展玩。愚谓不然。凡士君子相与观阅书画为适,则必处闲静。但鉴赏精能,瞻崇遗像,恶有亵慢之心哉?且古人所制佛道功德,则必专心励志,曲尽其妙。或以希福田利益,是其尤为着意者。况自吴曹不兴、晋顾凯之……吴道子、周昉、卢楞伽、李公麟、武宗元……无不以佛道为功。岂非释梵庄严,真仙显化,有以见雄才之浩博,尽学志之精深者乎?是知云不宜收藏者,未为要说也。”


张大千的水月观音


有人说不宜收藏日本佛造像,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够包容。日本文化,舶来自中国唐宋。就日本艺术风格而论,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岛国的优势在于,他会很快融入先进辉煌的世界文化大潮中,当周围战乱时他会凭借地理优势保存自己的文化继续发展。我们本国的造像也风格迥异各不相同,福建工;江浙工;京工;西藏、蒙古工等;更有印度、犍坨罗、尼泊尔等也在未来收集之列。任何有寺庙有造像有僧侣和信众的地方都是佛的国土,不以地域而论。


经云:“造经像法意者,如来出世有二益:一﹑为现在生身说法;二﹑未来经像流布,令诸众生,于弥勒佛,闻法悟解,超升离生。此大意也。”


经书和佛像同等重要,都是经像流布的重要载体,不能传其意固有经,不能见形故有像,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


一叶观音


印光法师:近多年来,世道人心,愈趋愈下,争地争城,互相残杀。人祸既烈,天灾又临,水旱虫疫,同时降作。此种灾祸,皆由大家宿世现生种种恶业之所感召。然心能造业,心能转业。当此天灾人祸并临之时,若能发至诚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誓愿从今以后,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定即蒙慈佑,逢凶化吉,于诸难中,不受危险。乃以现前念菩萨圣号之别业,转宿世现生所作之共业,故得常获吉祥也。


“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


倘能转念,何须我大慈大悲!”


鱼篮观音

鱼篮观音


转念来想:如果我们人类能克制自己减少欲望不吃野生动物,蔓延全球的疫情完全可以避免,说到最后是人们自造恶业自受恶果……



坐岩观音

降龙观音


觉,众生是观音,迷,观音是众生。


识观音、念观音、信观音;求观音、学观音、做观音,每个人都能成为菩萨的一手一眼,都能成为别人生命当中的观音菩萨,成就他人的同时就是成就自身。


有感而通遂成此文于辛丑年

薄春雨于鹤庐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