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二展厅,不知道您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件“不起眼”的文物——鹰虎相斗纹铜带饰。这件小小的铜带饰定格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只拼命振翅却被咬住一只爪子未能高飞的雄鹰,一只身强力壮却被死死钳住脖子的猛虎,它们在铜带饰这方小小的天地正上演着一场关于命运的对决。今天我们就从这件青铜带饰说起。
鹰虎相斗纹铜带饰
追求服章之美的古人除了穿衣考究之外,在服装搭配上,还会将一些奇思妙想融入配饰中。比如我们今天说到的带饰。
带饰,顾名思义是使用在腰带上的装饰。有的带饰具备实用性,用法就像我们今天皮带上也会使用的带扣,可以将腰带完美的连接起来;而有的带饰更注重装饰性,在使用过程中,是作为腰带装饰的一部分。这种装饰腰带的习俗,在我国北方完全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晚期和早期铁器时代。
不要小瞧这看似不起眼的带饰,古人为其赋予了千变万化的造型。学者乌恩在其发表的《论我国北方古代动物纹饰的渊源》一文中曾做过这样的统计,带饰上的图案包括双牛、双马、双驼、双羊、双龙、双羚羊、双鹿、三鹿虎鹿、双龙纠结、双马互斗、龟龙相斗、鹰虎斗犬马相斗、鹰虎夺羊、双人角斗、佩剑十、武士骑马出征、武士骑马驱车捉俘及兽、怪兽、卧马、卧虎、卧鹿、牛头、羊头、几纹网格纹等20余种。另外,见于著录的传世品中还有双鸭、虎驼相斗、虎豹相斗、虎马相斗、鹰袭击鹿、虎背绵羊、虎口衔鹿以及四蛇纠结菱形、花瓣形等10余种。实际上,双马、双羊、双驼、武士驱车等图案都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中国北方出土青铜带饰的图案不下50余种。
鹿形透雕铜带饰
在造型丰富的带饰中,精致的动物咬斗纹表现出了带饰制作的较高水平。有虎咬羊、虎咬马、虎咬车、鹰虎搏斗、双豹夺鹿及狼背鹿等多种造型。这些形象生动的动物争斗图案,多为浮雕,会装饰在大型饰牌之上。生动逼真的动物形象及巧妙地画面安排,无论是从艺术构思到制作工艺,都可窥见古人超前的审美和高超娴熟的制作技巧。
古人用来装饰腰带的配饰还有很多有趣的“时尚单品”,比如带钩、玉带銙等。
伎乐纹玉带銙·何家村窖藏
除了有像鹰虎相斗纹铜带饰这样的青铜质地,带饰还有金、银、铁等材质。在制作工艺上,出现了鎏金、嵌错等可以让这小小的带饰更加华丽璀璨的装饰手法。
鎏金独角兽银带钩
琵琶形兽首错银带钩
小小的带饰不只是一件简单的配饰,在它们身上凝结了劳动人民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和热爱,并且通过高超且复杂的制作工艺,让这些精美的带饰穿越千年的时光,为我们讲述千百年前的他们所看见的世界。
参考文献:
乌恩:《论我国北方古代动物纹饰的渊源》,《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4期。
编辑:郑 华
审核:罗晓艳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
长按扫描关注,把历史随身携带
文章转发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