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陶冷月是谁?这场展览带你认识不该被遗忘的他

  • 中国收藏杂志
  • 2021年10月05日12时



国庆假期的关键词是什么?当然少不了玩儿啦!


不想赶上热门景区的人头攒动,那么就去逛逛展览也是个好选择。其实看展不光只是在博物馆、美术馆,有一些“隐藏”在闹市的“小众”展览也是很不错的哦,比如这个——


光风霁月

——陶冷月名号

启用一百周年艺术特展




这场特展是中贸圣佳受画家陶冷月先生之子陶为衍老先生所托而主办,缘由是今年为陶冷月先生启用“冷月”名号100周年。其集结展出了被珍藏数十年的陶冷月精品佳作,既是今年中贸圣佳呈现的首个大型展览,也是圣佳艺术空间成立以来最为震撼的重量级展览。




小编在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作品约180余件,其中书画作品90余件,包含书画、油画等多种类别。除了陶冷月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之外,还不乏其与画坛巨匠徐悲鸿、黄宾虹等人的往来信函,更有民国时期的重磅人物蔡元培、于右任的多件手迹,弥足珍贵。



特别之处还在于,此番也是陶冷月摄影作品的首次系统性展出。此外还有手杖、雕塑等实物。总之,通过各品类艺术作品加上丰富的文献资料,全方位、多视角的呈现方式,将有助于观众更好地了解陶冷月的艺术成就。



根据小编探展的体会,在展厅认真地走上一圈,不知不觉间,那些被时光尘封的“热知识”好像又增加了呢。所以,即日起至10月22日,抓住金秋这个北京最美好的季节,到位于东三环南路尚古国际的圣佳艺术空间去走一走吧。



划重点——


也许有朋友会对陶冷月这个名字感到陌生。由于晚年的他并没有在专业机构或学校任职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当中,他的作品一直湮没无闻。而实际上,他是20世纪初最早成功尝试融合中西绘画的画家之一,曾以“新中国画”震惊画坛,与徐悲鸿、林凤眠、刘海粟等一道成为了中西融合派先行者,为中国画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出生在苏州的陶冷月先生原名善镛,字咏韶。当年他在长沙的雅礼大学任教时,有次一位美国教授指着他一幅描绘月色的风景画,称他为“冷月教授”,此后他便自号冷月。


10月2日,此次展览开幕当天,汇聚了多位重磅嘉宾的“陶冷月与近现代中国画史”研讨会也随之举行。小编节选了部分嘉宾的精彩发言,我们一道来做做功课——

《月下探梅》
1936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12104

赵榆(中国画研究院原副院长):

陶冷月先生是中华民族处于觉醒时代的伟大美术教育家,同时又是伟大的画家。可以说,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是与徐悲鸿先生、林风眠先生,以及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先生互相辉映的。但后来,陶冷月先生的名字被冷落,甚至是淹没了,近现代美术史、大学美术教材里很难见到其踪迹。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引起美术界重视,也希望这次展览的珍贵材料不要分散,以利于对陶先生的研究和继承,有利于对中国美术史近现代史部分和美术教材的修改与补充。

《玉虹翠岩》

1925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41010

蔡磊砢(蔡元培孙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
展厅里我们可以看到蔡元培先生题《冷月画集》,前半部分讲述了他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一些见解,结尾对陶先生的画作作了一个评价。他写道:“陶冷月先生本长国画,继而练习西法,最后乃基凭国画而以欧法补充之。试作数十帧,一切布景取神,以至题词盖印悉用国画成式,惟于远近、平凸之别,光影、空气之变,则采用西法。町畦悉化,体势转遒,洵所谓取之左右逢其源者。”他还在寄语中期望“他日见闻愈博,工力渐深,因而造成一新派,诚意中事。”我想,这对陶先生后来成为中国新画派的代表,影响应该是非常大的。

蔡元培题《冷月画集》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

我一直关注陶冷月先生的艺术,此次展览是我所看过的三次与之有关的展览中最为全面的一次。事实上,今天我们再来讨论陶冷月,更大程度上是要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美术史,应该还给他在20世纪美术史中的一个应有地位。在这段历史中,有很多这样的画家,他们早年的艺术历程后来逐渐被遮蔽、被边缘化,我认为今天讨论陶冷月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1926年10月20日 陶冷月作品目录

华天雪(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陶先生最有代表性的风格面貌通常归为中西融合类型,这种类型在20世纪是最为庞大的一个存在。他是民国第一代中西融合中极具代表性的画家,这个时期留欧画家还没有大规模回国,因此他们所受到的影响最主要来自日本。我认为日本对于中国美术现代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该给予正视。当然除了日本的影响,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从郎世宁到月份牌画,再到土山湾画馆,以及后来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范类的美术教育……也就是说在专门的国立美术学校成立之前,中国已经培植出一种西化的土壤。总之,陶冷月透过光为我们留下了中西融合非常别致的创作,这是他在中国美术史中最主要的价值。

《远峰耸秀》
1931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52056

邵彦(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陶先生的艺术是朴素一致、非常有力量的。他选择这样一种“以西润中”的风格并不仅仅是作为职业画家要迎合市场,更大程度上是在引领市场趣味。其实当时如果画一些比较传统的风格,可能是很好卖的,但是他甘愿冒着一定的市场风险,去探索一种前人没有接触过甚至是不习惯的风格,以至于当时的媒体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正因为会对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所以他要进行这样的探索,我们从中能看到的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责任感。

1927年3月18日《紫罗兰》卷二7号《玉虹千丈》

薛良(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我认为陶先生在革新领域做了几个方面的探索:第一是透视与明暗。他的山水画重在表现光影以及月光,甚至是在刻画山体时会重视体积感,忽略山体本身的皴法以及笔法的表现。第二是摄影对他画面构图的影响。与前人不同,陶先生的山水画跟传统的“三远”拉开了一定距离,更多采用一种平视的视角。第三是写生与速写。他不但写生,而且融入西方的速写方式去对景写生,这就使得他的山水画非常具有自然感。他曾说:“思折衷中西而调和之师,集古今之长混合之,而就救我中华之特长而发挥之。”这种理念加上他一生的艺术实践,无疑是一种完美结合。

《暗香疏影》

1932年作

冷月画识编号11018

魏祥奇(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今天我们国家的发展,在思想、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中西融合都是一个主流话题,所以陶冷月先生这样的“个案”,是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究的。这里我重点想谈的是他的夜景画。他画过《夜景图》,中国画和油画的形式都有,这个题材很明确是他个人风格的一个特征。我想,包括陶先生在内的艺术家的创造,他们当时无论是怎样去对夜景画题材进行创作,其实都是要创造一张“自己的画”,创造自己的作品。在20世纪中西交融的背景下,陶先生是中西融合的一个典范,这种历史叙事的背景值得我们反思,这也是我们话语系统的一个固化。陶先生在创造他自己的作品,创造他自己的艺术和历史,从这个角度我们能稍稍脱开中西交融评论系统的束缚。

(文中配图作品为此次展品,图片由中贸圣佳提供)


————

“光风霁月——陶冷月名号启用一百周年艺术特展”

展览时间:

即日起至10月22日

展览地点:

东三环南路76号尚古国际圣佳艺术空间



编辑:王菁菁 校对:子毅



《中国收藏》杂志

2022年征订来啦!


它们将带给您——
三重享受

一本杂志,还有“试听”双重体验。《收藏夜话》音频及视频号背后故事,都将在杂志独家呈现。

有趣有料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中国收藏》带您踏上探寻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静静享受一顿下午茶。

创造无价

一个月40元的投资,贵吗?一点也不贵。知识无价,独立的观点无价,带给您的精神财富更无价。

杂志每月1日出版 零售价40元

全年12期 订阅价480元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2-688 订阅热线11185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