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瓷器入窑,从0度到1300度,都经历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 高古瓷
  • 2023年2月01日09时
瓷器,是泥与火的艺术。
一器成型,耗费无数工时,匠人虔诚地推到窑炉门口,这才只是旅程的开始。



接下来,还有更为重要的烧窑,烧好了,可能会“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烧不好,也可能会“十窑九不成”。



故而,烧窑,不是随便谁都能烧得了的。过去烧窑是有专人把管的,称之为把头,或者把桩。从窑工到把头,至少需要二十年的经验,还不一定能够当上。


烧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一次需要三四天。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窑内又经历了哪神奇变化?

影响窑温的因素

首先一点,不是所有的窑炉都是一种烧法,甚至于同样的窑烧同样的器,都会用到不同的方法。
对于窑工来说,每一窑都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需要在烧窑之前,先制定一个升温和降温曲线图。曲线的分布,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坯料的组成和纯度。
2、坯体入窑时的含水量。
3、坯体的厚度和大小以及温度传导系数。
4、窑的型式、构造和容量以及装窑密度。
5、高温结晶相的生成与转变及坯的特性。

控制窑温的方法
既然影响窑温有因素众多,那么想要做到完全控制,就需拿出针对性的方法:

1、通风强弱:通风强,则升温快。

控制通风强弱可用调节闸板,改变炉栅空隙,人工鼓风等办法进行。

2、入窑气体的温度:越高越利于燃烧升温。

采用预热空气的办法可以提高入窑气体的热值,从而提高烧成温度。

3、预防冷空气侵入:冷空气侵入,会减缓升温速度。

为了防止冷气入窑,应封密窑墙,掌握去灰的时间和次数。

烧窑经历的过程
烧窑过程中,窑内大体会经历四个时期:脱水期、氧化期、玻化期、保温期。
1、脱水期:0度至500度
当然,0度只代表开始,并非是真的0摄氏度,因为很多情况下,还需要烘窑,是会有一定温度的。

门缓缓关闭,窑内温度一点点上升。这一阶段,主要目的是排除坯件里的残余水分。窑内的通风状态要好,才能让带有水分的烟气尽快排出。万一排得慢了,烟气渗入匣钵,凝结在表面,将会形成瓷器一辈子的污点。


温度继续上升,至400度左右。

黏土矿物里的结构水首先耐不住高热,纷纷从矿物结构中逃了出来。

这些结构水,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形式,在矿物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们跑掉了,矿物的结构也随之改变,体积发生了变化。

2、氧化期:500度至900度

大约500度的时候,黏土矿物里的一些杂质也开始分解了。比如碳酸盐和硫酸盐,在高温、氧气充足的状态下,所含碳和硫变成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争着在釉层熔化之前脱离坯体。坯体里因此留下了很多小气孔。

一旦釉层熔化,坯体会陷入比较封闭的状态,那时候如果还有气体,就逃不出来了。如果杂质未能及时排出,就会引起坯泡等缺陷。

3、玻化期:900度至1200度

温度还在上升。这时候,窑内温度已经突破了1000度。无论是坯体还是釉料,里面都出现了液相。也就是说,很多物质受不了这么高的温度,开始熔化了。

关注公众号:高古瓷

熔化物渐渐渗入到气孔中,并与周围的物质发生反应,使胎体由疏松变成致密,由酥脆变得坚硬。石英熔化了,黏土颗粒熔化了,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金属氧化物也熔化了。



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瓷器胎釉中熔化的物质就越多。而熔化的物质越多,冷却后形成的玻璃相就越多,新物质的透明度就越高。

在1000度以上的环境下,胎釉中的金属元素也纷纷发生化学变化,变成新的物质。等冷却之后,便会显出各种各样的色彩。


4、保温期:1300度左右

当窑内温度达到1200度-1300度时,温度不再上升了。各种物质忙着填充空隙,抓紧一切时间充分反应,生成新物质。然后再慢慢地降温、凝结,液相凝成玻璃相,液体转变为固体。

,

最后,打开窑门。窑内的泥土,经过烈焰高温的洗礼,已然浴火蝶变,成为美丽的瓷器。当然,这仅仅是最笼统的概述,具体的形成过程,甚至连专业的把头师傅,都难以说清。但不可否认的,我们所见到的每一件瓷器,都来之不易。





END

高古瓷

了解一下 !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