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胜处①|线上首发:16至20世纪书画杭州的“春夏秋冬”
“山水澄明”之“湖山胜处
——16至20世纪书画杭州特展”
“山水澄明·古代书画系列展”是杭州博物馆原创展系列之一,甄选馆藏书画精品,以艺术史与美术史的视野,讲述艺术及创作与人、与地域、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作为首展的“湖山胜处”,从杭博馆藏甄选53件组书画扇面、8件印谱印章、7件碑帖,来书写描绘杭州景致的钟灵毓秀,展示杭州社团雅集的精神风貌,抒发杭州学堂院校融贯中西的教育新风。从“山水之景”、“人文之魂”、“教学之先”走过16至20世纪书画杭州的“春夏秋冬”。
孟郊《送无怀道士游富春山水》诗道骨仙风,汤焕行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清蓝瑛春山欲雨图轴
蓝瑛为明后期武林画派开山之祖,画作春山欲雨虚实结合,博采众长技法高超。
此卷为茅坤九十岁所作,行草书录西湖诗十四首,作者于次年谢世,为其存世最晚书迹之一。
清张大昌约园图、清杨昌沂何绍闻约园图
经历百年沧桑变化后,当初作为江浙文人聚集中心的约园已不复存在,幸尔有《约园图》存世,展卷观览,从张大昌、杨昌沂、何绍闻三人细致描绘的约园景色中不仅可以重拾卉木清华的湖山胜景,更能从文辞颂咏中感悟到曾经的诗话风流。
卷首的《雷峰塔图》采取平远构图,绘杭州西湖南岸的景色,卷后五代《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陁罗尼经》,原藏于雷峰塔砖内。
清丁敬行书诗稿横幅
丁敬开创“浙派”,为“西泠八家”之首。丁敬传世书法作品甚少,此件丁敬自书诗横幅书法多参隶意,笔致苍秀,古意盎然,集诗书印于一卷,为其难得一见的小行书精品。
民国朱拓汉三老碑拓片
汉三老碑为浙东第一古碑,本拓片跋文详细记录了西泠印社社员集60余人之力,集资赎买三老碑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办社精神。
王禔“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本册页为王禔于1914年西泠印社成立十周年所书的两份草稿,现碑与吴昌硕《西泠印社记》碑相邻保存于孤山西泠印社社址内。
1930年余绍宋红栎山庄修禊第二图高时丰等行书成扇
余绍宋为东皋雅集发起人,雅集以“提倡风雅、振兴书画”为宗旨,此扇描绘了东皋雅集社员游船赶赴红栎山庄参加修禊雅事的画面。
皋园为杭城六大庄园之一,为东皋雅集社团聚会之地,雅集也因此得名。此图描绘了皋园之内传统文人闲暇自娱的生活场景。
清陈鸿寿“阮氏琅嬛仙馆收藏印”朱文石印
本方印是陈鸿寿为杭州诂经精舍创办人阮元所刻的藏书印,阮元对此印十分珍视,曾谈到“曼生为余刻‘阮氏琅嬛仙馆收藏印’,今只此一印存矣。”
清末民国蔡元培楷书七言联
蔡元培教育家,国立艺专创始人,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并指出办学地址最适宜者为杭州西湖。
1953年黄宾虹山水图轴
黄宾虹1948年来杭,应聘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本作为黄宾虹90岁所做,黑密厚重的个人特色十分突出。
1964年潘天寿秋晚图轴
潘天寿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培养美术人材等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本作画面形简而意远,气势磅礴,趣韵无穷。
踏花归来马蹄香
杭州名胜古迹与人文情怀之间的唱和
如夏天般浓烈热情
通过杭州山水的陶冶
在“秋天”孕育出独树一帜的
“浙派篆刻的果实”
TIPS:设置的弹幕功能,也可选择关闭。留言将作为线下展的重要参考意见
▽ 在次年春章节点击进入杭州博物馆,参与互动、了解展览信息
▽ 点击百万收藏,可跳转杭博“百万收藏”小程序上传分享心中的杭州记忆;点击人人都是策展人,可跳转杭博“人人都是策展人”小程序,为自己定制一个“湖山胜处”展览。
▽ 点击关于展览,查看介绍、海报周边,获取杭博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关闭页面
外展推出
杭州博物馆将携手嘉兴博物馆于2023年2月18日至2023年4月23日在嘉兴推出“湖山胜处——书画中的钱塘与嘉禾”,展览展出书画、印章碑帖等藏品约60件,届时将可同时领略杭嘉地区的山水与人文。
本馆展览
“湖山胜处——16至20世纪书画杭州特展”线下展将从“山水长情”、“清音永隽”、“无问何年”三个单元构建起杭州城山水与人文情怀,透过文人墨客之“眼”、之“笔”、之“情”看到百年来杭州城的风姿、风韵、风骨。线下展将于2023年5月17日开展,展期至2023年11月19日,展览地点为杭州博物馆北馆二楼翰墨丹青厅。
展览图录
配套展览还将推出同名图录,图录将从“钱塘胜景·山水映像”、“东南佛国·塔寺相印”、“文人雅集·金石篆刻”、“社会担当·文澜复兴”、“教育先声·融贯中西”五个篇章展开,收录馆藏书画、金石藏品83组,涵盖范围更广、藏品内容更丰富,将更加全面的展示明清至现代杭州的“山水之景”、“人文之魂”、“教学之先”。图录将于明年五月配套杭博线下展开幕同步出版。
![]()
长按关注了解更多
文章转发自杭州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