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陕博 · 饕餮纹鼎


写在前面
也许是匆匆一瞥,也许是从未相见,博物馆中总有些未曾被注意到的“角落”,藏着一段又一段尘封的历史。欢迎大家关注新系列推文——寻宝陕博,让我们一起探寻藏在角落中的故事吧。
饕餮纹又被称为“兽面纹”,是商周青铜礼器上最重要的纹饰之一。饕餮之名本于《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是一种展开的兽面图案,中线对称,尽管各个时期特征不尽相同,但一般都会给人留下凶猛、狰狞的感觉。关于其内涵,古往今来众说纷纭,但主要集中在“戒贪”、“符号”、“祭神”等几个方面。在商周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将饕餮纹这种对称式图案,与青铜器严谨、工整、对称的造型融为一体,可以增加器物造型的庄重感,而对于纹饰本身来说,那种威严的、神秘的力量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因此装饰着饕餮纹的青铜器,往往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这件饕餮纹鼎,是商代晚期一种圆形的柱足大鼎。通高61厘米,口径44.5厘米,腹深28.3厘米,重17.4千克。口微敛,折沿,立耳,腹略垂,柱足中空。立耳外侧呈凹槽状中空。纹饰以细阳线勾勒,腹上部饰饕餮纹一周,足上部亦饰饕餮纹。鼎的腹、足及底部范线明显,显然是铸造完成后未予打磨。这件铜鼎体量较大,属于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鼎中比较大的一件。器物上装饰的饕餮纹,与那种展开式的、以粗线条勾勒的饕餮纹尽管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以细线勾勒的纹饰,一方面仍不失饕餮纹面目狰狞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使饕餮纹神秘、诡异的一面得到了增强。这件饕餮纹鼎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朱马嘴商代遗址,朱马嘴遗址是关中地区一处重要的商文化遗存。这里曾三次出土青铜器,除这件鼎外,1977年还出土过两批青铜器,一批出土一鼎一甗,另一批出土鼎、爵、觚、戈各一件。第一批出土的青铜鼎与这件铜鼎形制纹饰相同,可能为同组器物。

饕餮纹鼎
参考资料:
《神韵与辉煌——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鉴赏 青铜器卷》,冀东山主编,三秦出版社
编辑:杨萌雅
审核:周 瑞
文章转发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