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砖上万象 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一)

  • 高古瓷
  • 2022年12月09日08时

砖上万象

LOVE LIFE


Hua Xiang Zhuan


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模印、雕刻或彩绘图像的建筑用砖,起源于战国晚期,盛行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继续流行,隋唐之后逐渐衰落,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汉族宫殿建筑上。画像砖模塑方法,大体可分为“拍印法”和“模印法”两大类。画面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有的上面还有红、绿、白等颜色。多数画像砖为一砖一画,也有一砖两画,画面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有表现劳动生产、社会风俗、神话故事、人物形象的,还有表现统治阶级车马出行和政治制度的,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农耕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历代统治者无不重视农业生产,甚至通过亲耕来劝农务农。在已发现的画像砖中,涉及农业生产劳动的题材十分广泛,从屯垦、耕地、耙地、耱地、碎土、播种到收获后的脱粒、打场、扬场、看粮等,几乎囊括了农事活动的全部。这些出土的农业图像画像砖,为了解并研究古代生产劳动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农耕画像砖不仅描绘了汉代的农业生产活动,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受剥削和压迫的情景。农民们辛勤劳作,绝非仅为自己,而是为封建剥削阶级服务,是地主庄园经济的一个侧面。农耕题材在画像砖中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表现农业劳作的辛苦,二是希望农作物丰收可以带来丰裕生活。墓主子孙在墓室中刻绘农耕画像砖,既是展现墓主生前拥有众多奴仆和财富的真实场景,又是祈求墓主在死后能够继续享受这样的生活。


河西地区自汉开始经营,土地制度经历了曹魏时期推行的屯田制与西晋时期推行的占田制。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政府配给土地与农具,佣兵、屯田客耕种国有土地,并向国家缴纳租课。而占田的“占”只是指有权占有法令上所规定的田亩数,贵族官僚在该制度下享有多占田亩、按官品不同荫蔽其亲属免役的特权。画像砖中坞堡内田连阡陌,或正是坞内大族的“客”所耕种之地。


出工壁画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耕种”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197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魏晋1号墓出土

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

砖呈长方形,米色为底,墨线勾绘,土红色勾勒边框,红黑色敷彩。画面分两层,上层左起绘二牛驾直辕犁,一男子扶犁,中间一女子播撒种子,后有二牛拉耱,男子右手拉缰绳,左手持鞭,右足踩耱。下层内容与上层相仿。画面右上角榜题朱书“耕种”。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的农耕状况,展现了使用的各种农具及从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牛耕耙地图壁画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南墓群出土

长40厘米,宽19.5厘米,厚5厘米

画面绘有耕作内容,前为二牛抬杠犁地,后为单牛拉耙耱地,而中间一人负责犁、耱两道工序。耙用于碎土,而耱则用于平整土地,从而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至今它们仍是北方旱地农业耕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程序。这样一幅复杂又极具难度的耕作画面,充分说明河西地区在魏晋时期农业达到了精耕细作的阶段。高台墓葬中出现的耙与耱是至今为止这两种农具最早的形象资料。


二牛耕地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3.5厘米,宽21厘米,厚6厘米

砖面以白粉涂底,以黑红彩绘画。画面左侧绘有黑、白二牛驾直辕犁,一男子右手扶犁,左手执鞭,正在犁地,后面一树上栖鸟,画面上方也有二鸟从天空飞过。画面生动的体现当时河西地区春耕的场面。魏晋时期,大批的中原移民避难河西,给当地带来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河西绿洲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画面中形象生动的二牛抬杠场景更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牛耕地图壁画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墓群出土

长39厘米,宽19厘米,厚5.4厘米

画像砖表现了二牛牵犁耕地的场景,这种用两头牛共担一横杠,横杠中央连接犁架,即所谓的“二牛抬杠”式耕地。画像中的牛耕一般多见于东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牛耕的普及程度,虽然在春秋时期已出现,但牛耕的普及速度较慢。随着犁具的发展,东汉时犁有单独的犁底,能使犁铧入土平稳,犁箭上装有犁评,可以控制入土的深浅无需专人踏犁,有效减少了所需人力,为牛耕的广泛使用提供条件。


牛耕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高闸沟砖厂墓葬出土

从出土画像砖看,当时的耕地形式主要有二牛挽一犁、一牛挽一犁等。


耙地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高闸沟砖厂墓葬出土

该砖绘一农夫左手持鞭,右手揽绳,站立于一个由二牛牵引的耙上驾牛耙地。使用耙可以有效地粉碎土块,除去田间蔓草残茬,还能浅耕保墒,减少土壤水分流失。


耙地壁画砖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耙是用来破碎土块、疏松表土、保持水份、提高地温、平整地面、掩埋肥料和根茬、灭草的农耕工具,最早使用在战国时期,用柳条或木段制成。


耙地壁画砖


牵牛、耱地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出土

长39厘米,宽19厘米,厚5厘米

砖上绘一牛正在拉耙,牛前站立一人,深目高鼻,头发棰结,衣袍左祍,双手合抱,手中握有缰绳,怀中抱着一木棍状物。


耱地壁画砖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耱地壁画砖


耱地壁画砖


撒种耱地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厘米,宽20.8厘米,厚6厘米

砖左侧绘一男子弯腰播种,随后有一人站于一黑牛拉的耢上,左手执鞭,右手拉绳子覆种。耱地是一种表土辅助性耙地作业。耙地时,带一个农具“耢子” ,既可以进一步粉碎土块、清除杂草,也可用于播种后的覆土,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业重要的保墒措施。


撒播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高闸沟砖厂墓葬出土

播种的方法有撒播、点播和条播三种,该砖所绘为撒播的场景。


播种图画像砖

魏晋

现藏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镇南戈壁滩古墓群五号墓出土

长38厘米,宽17厘米

砖绘一妇女身背背篓,右臂前伸似在播种,一男子尾随其后。


阡陌嘉禾图壁画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西南墓群出土

长42厘米,宽21厘米,厚6.5厘米

画面绘农田嘉禾景象。中间以蓝色绘水渠,上下部分以红色绘田埂地块,又以蓝色绘生长繁茂的禾苗庄稼。从画面中的农田灌溉水渠图像,可知魏晋时期骆驼城地区已使用水渠灌溉农田,可见当时河西农业生产已达到相当水平。


田园图壁画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长43厘米,宽21厘米,厚7厘米


人物劳作图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长36.5厘米,宽18厘米,高6厘米

画像砖正面以白垩涂底,画面左侧为一座丘状谷堆,右侧由黑线勾勒出一名正在勤劳耕作的农夫。其头戴角巾,穿长衫,丝绦束腰,足穿翘尖履,双手持耙用于劳作。


扬场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西沟村六组墓葬7号墓出土

该砖左侧绘两堆碾打后的谷物,旁有一农夫执木杈将谷物扬起。


扬场壁画砖

画面中扬起谷物是利用庄稼在收割脱粒后的比重差,靠风力将秕粒、颖壳与子粒分离开,效率较前代使用簸箕提高了数倍。


收获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1994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墓群出土

该砖四周绘红色边框,画面中有几堆涂红或涂黑的三角形粮堆。该堆粮场景或是为了晾晒粮食,晒热后进仓储存可以避免虫害,同时不影响发芽,利于长期存储。


粮仓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高闸沟砖厂墓葬出土

该砖左侧为一涂红粮仓,粮仓旁堆积四堆收获的粮食,其中有一堆涂红,其余三堆涂黑点,似是区分粮食种类的不同。


仓、廪都是方形的贮粮场所,高处的窗是为通风。随着先秦两汉农业逐步发展,出现了粮食仓储需求与相应的管理制度,墓葬中作为明器的仓、廪体现了古人对粮食富足的向往,同时也是研究区域农业作物差异的实物证据。


阁楼式仓廪图画像砖

魏晋

三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4.8千克

图1画像砖砖面以白垩涂底,用实线勾勒,以朱色、褐色或黑色点缀,虚实相衬。画面上部绘有房檩(大梁),中部并列三个仓廪门,门有横杠并挂锁,其下为象征性粮仓,内置谷粟。图2结构与前者相同。


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重视设仓储粮,传说中神农氏时代就有了藏谷而有仓之说,最早见于记载,是在周代。《周礼·地官·仓人》:“仓人掌粟入之藏,辨九谷之物,以待邦用。若谷不足,则止余法用。有余,则藏之,以待凶而颁之。”丰收之年,仓人将剩余之粮藏于仓中。可以说历朝历代都对粮食储备极为重视,关于粮仓的建立,也在不断地改进发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食物始终是人类生存得以延续的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耕种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人们的血脉当中,并代代相传。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古代社会,粮食的丰收永远是当时人们所关心的头等大事。而墓葬中发现的一些关于农业耕种与粮仓建筑的画像砖,既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一种折射,也表明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之情。


采桑


在古代中国农耕经济中,男耕女织一直是最基本的生产组织方式。男耕是指耕作、播种、薅秧、刈获、舂米等重体力、需男子从事的生产劳作,女织则是指采桑养蚕纺织等女子从事的生产劳动。农耕与桑蚕纺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分别关系着人民的食与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相传在五千年前,黄帝的夫人嫘祖就发明了种桑养蚕。到了汉代,蚕丝织物更是绚丽璀璨。两汉以来四川的蜀锦便闻名全国,“蜀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桑蚕则是织成锦、帛的主要原料,采桑便成为古代一项重要的生产劳动。


《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一书中指出:“因为在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经济衰败,币制混乱,钱币标准反不如绢帛价格稳定,绢帛逐渐有取代货币之势,曹操在建安九年(204年)明令将汉代的人口算赋,更赋为户出绢二匹、棉(丝束)二斤,确立了户调制。至魏黄初二年(221年),更明令罢五铢钱,以谷帛相交易,绢帛便兼有货币的职能。其后在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虽采用司马芝之言,复立五铢钱,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但是绢帛兼有货币的职能并未消失,在该时期史料中涉及物价的多用匹为单位。”如《魏书·胡质传附子胡威传》注引《晋阳秋》云:“临辞,质赐绢一疋,为道路粮。……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可看出绢可做“道路粮”和“俸禄”。当时的河西地区,几自西晋一代,一直不用钱币,仍用绢帛。由此推断,画像砖上所绘的“绢帛”和“丝束”不是普通的装饰图案,而是墓主人财富的象征,故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时期河西民众的社会生活。


采桑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厘米,宽21厘米,厚7厘米

砖右角缺损,砖面以白粉饰底,以红黑彩绘画。画面中央绘一高大桑树,树下左右各站一女正在采桑。左侧女子身着红衣,浅色长裙,红色鞋子,黑发梳髻,一手提桑笼一手采桑。右侧女子身着红领白衣,红白相间的长裙,黑发梳髻,一手提桑笼一手持桑钩采桑。图像寄托了墓主人希望多子多孙、生活美满的愿望,反映了河西地区魏晋时期种植桑树和养蚕的情况。该画面也说明至迟在十六国时期,在古丝绸之路上的甘肃河西地区已经能够种植桑树、养殖桑蚕,并可以生产丝绸产品。


采桑图画像砖

魏晋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画面绘一女子提篮、赤足、采桑,对面男孩则手持弓箭正在驱赶偷吃桑叶的飞鸟。女子短发垂项,窄袖短衣,显然不是中原人,依据其着装特点可以推断其为龟兹人,龟兹即新疆库车一带。


采桑图画像砖

魏晋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镇南戈壁滩古墓群五号墓出土

砖绘一女子左手持钩,右手提笼,正向桑树走去,准备采摘桑叶。在嘉峪关新城发掘的魏晋墓壁画中,采桑、丝束画较多,反映出桑蚕丝织生产在当时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兴旺的桑蚕丝织业真实形象的历史写照。


蚕桑图画像砖

魏晋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在魏晋十六国时期,布帛和丝绸完全可以取代货币进行直接交换。河西社会商业经济的繁荣,吸引了中外商旅不远万里来此经商。汉代时的武威已是富庶之地,隋唐时张掖已成为西域诸藩与中原客商之间进行商品贸易的中心。


盒茧画像砖

魏晋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5号墓出土


丝束与蚕茧画像砖

魏晋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5号墓出土


丝束与蚕茧画像砖

魏晋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5号墓出土


丝束画像砖

魏晋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5号墓出土


丝束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砖原位于墓后室内壁层,图上绘丝束,其存放方式与中原地区一致。东汉末年,经济凋敝,货币混乱,绢帛开始兼有货币的功能。到魏晋时,河西地带仍以绢帛为货币。此处的丝束象征着墓主人的财富。


丝束壁画砖


绢帛画像砖

魏晋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5号墓出土


绢帛画像砖

魏晋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5号墓出土


束帛、供品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南墓群出土

该砖位于墓室的后室。画面两侧各彩绘一束绢帛,中间有一豆,上面摆放供品。


“采帛”“木几”图壁画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五道梁墓群出土

长39厘米,宽19.5厘米,厚5厘米

彩绘红色四足几,几上方以墨线勾画出八个圆圈状图案,其中四个施红,两个施淡墨。画面左下方墨书两行题款“采帛”“木几”,意为几上放着彩色束帛。丝帛衣物画像砖在高台地区的大量出现,说明除了当时人们对穿暖的基本物质追求外,题榜“采帛”“木几”画像砖上所绘五颜六色的采帛还表现出对精神层次的追求。


“相”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五道梁墓群出土

长39厘米,宽19.5厘米,厚5厘米

砖先以白粉涂底,后以红黑二彩画出图案,画面用墨线画两方形,内画圆圈状图案,部分施红。画面右上角有朱书题记“相”字,经释义,此字当为通假字,应通“箱”字,意在箱内盛放着卷卷布帛。自东汉末期后经济凋敝,民间随之出现以丝帛来代替货币在市场以物易物,故墓葬中绘制丝帛图像意为财富之象征。


裁剪图壁画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3厘米,宽20.5厘米,厚6厘米

砖上边缘以黑红两色绘屋檐,下绘两女子跪坐共扯一织物,织物下方放置一蓝色奁盒,图中两女子皆梳魏晋时期汉族妇女所崇拜的高髻,着右衽宽袖长衣,织物为两女所曳,右女持剪欲裁剪。女子手中所持的剪刀为“8”字状汉剪。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仅从此图中女子手持的剪刀便可衡量当时河西地区丝织品加工技术所达到高度。在河西壁画中,裁剪题材较为少见,亦属珍罕。


魏晋时期,钱制混乱,钱币标准反不如绢帛价格稳定。绢帛逐渐取得了货币地位,该时期史料中涉及物价的多用匹为单位。前凉张轨据凉州之前,河西地区多以绢代钱,画像砖中剪布或为制衣,或是以图像表现了《晋书·张轨传》中索辅所言“裂匹以为段数”的场景。


衣物图壁画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南苦水口墓葬出土

长43.5厘米,宽21厘米,厚6厘米

关注公众号:高古瓷

衣物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1999年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遗址东南生地湾农场西端南戈壁魏晋墓群Q3号墓出土

长40厘米,宽19.7厘米,厚4厘米

画砖白垩打底,墨线勾绘衣架,架底绘制网格纹,两侧画数道短线,架上晾晒衣物数件,反映了日常生活场景。画面红黑相间,热烈明快。



高古瓷文章

陶瓷瓷器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