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砖上万象 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三)

  • 高古瓷
  • 2022年12月09日08时

砖上万象

LOVE LIFE


Hua Xiang Zhuan


从用途上区分,画像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建筑用砖,即用于地上建筑的装饰材料。主要出现于画像砖发展过程的早期阶段,汉代以前及西汉初期的画像砖多属于此类。还有一类是北宋时期出现的雕刻有花纹和图案的砖雕,也是建筑用砖的一类。二是墓室用砖,是用于墓室的建筑装饰材料。墓室画像砖是画像砖的主体,多出现在西汉中后期、东汉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地面上的建筑用砖很难保存至今,而处于地下的墓室用砖则多有幸保存下来。迄今发现的数万块画像砖绝大多数出自墓葬,画像内容也多与丧葬礼制有关。因此,画像砖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丧葬艺术。


画像砖在丧葬礼制中的重要目的和作用,促使画像砖的制作具有了商业性质,兼有艺术创作和商品制作双重目的。由于画像砖是模印后再烧制,同一母模制成的砖必然雷同。同一墓室或不同墓室可以出土尺寸、质地和内容完全相同的画像砖。建墓时可以根据墓主子孙的要求购置或加工制作不同内容的画像砖;也可以根据墓主生前的特殊经历和思想信仰定制特殊内容的画像砖。


庖厨


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从古至今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加工、烹制、食用等都有自己的规则。并且,越是身份、地位较高的人,越重视饮食的丰盛和精致。


画像砖的庖厨图表现的是贵族地主的日常生活,是古人具体生活的真实体现。猪、羊、牛、禽、鱼等是当时人的主要肉食品种。从出土的画像砖看,庖厨画像砖中既有宰杀猪、牛、羊、鸡等的场景,也有汲水、切肉、烹制食物的过程,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有趣的是,庖厨画像砖中极少描绘食用蔬菜和水果的景象,或许是由于蔬菜易得且便宜,不足以体现贵族生活的富裕和奢华。


酿造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高闸沟砖厂墓葬出土

该砖绘一赤色案,案上排开七个瓮。《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使用粟米、麴作醋的技法。这种技法要求酿造时不能移动瓮,且“久停弥好”,熟后“接取清”即可,这与画像砖上所绘内容接近,或是表现了酿醋的场景。相关学者根据出土简牍等资料考证,汉代河西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已有粟、大麦、小麦、青稞等,这些粮食作物为酿造提供了可能。


滤醋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西沟村六组墓葬M7出土

该砖画面中置一案,上有三个瓮用于滤醋,案下有一盆用于接滤好的醋。


滤醋壁画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西沟村六组出土

长35.3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

墨线勾勒一案上置三只陶瓮,瓮底部有一孔,案下放陶盆。案饰朱彩。


汲水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西沟村六组7号墓出土

长33.5厘米,宽17厘米,厚4.9厘米

墨线勾勒一女子身着交领襦裙,下着裙,位于辘轳井旁,双手用力拉着系有水桶的绳索。其身后置一瓮,用以盛水。井架及女子衣裙均饰朱彩。该壁画砖所绘内容,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魏晋时期饮用井的建造及使用情况。


人物汲水图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长32.5厘米,宽16厘米,高6.5厘米

砖体仅保存了三分之二,砖面以白垩涂底。图绘一男子身着长衫,足穿翘尖履,右手挥出,左手持篮而立。


抬水壁画砖


宰羊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厘米,宽21厘米,厚6.5厘米

该砖绘一赤衣男子持刀宰羊的画面。羊由左右两边立杆拴绳吊起,宰羊人右手执刀,左手握着羊蹄,羊身下置一盆接血。在河西地区有一种美食叫脂裹肝,即把动物肉、血、炒面等原料灌入肠衣,进行烹饪,由壁画砖可见,宰牲时放置陶盆接血,用以灌肠的饮食风俗,在河西地区由来已久。画面中宰羊的场景,描述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屠宰场面,且方法巧妙,独具特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生活富足,社会安定。


宰羊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高闸沟砖厂墓葬出土


宰猪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5厘米,宽21厘米,厚6.5厘米

画面左侧置一四足木案,一头猪伏在长案上,一男子头戴冠、身着交领长服,左手拿刀,右手摸猪鼻正待屠宰。后置一盆,盆口施红,意为屠宰接血盛器。


杀猪壁画砖


宰牛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5厘米,宽21厘米,厚6厘米

砖呈长方形,白色饰底,绘两人宰牛场景。画中一牛倒地仰身,四蹄朝天,左边一男子着红衣,双手抓牛蹄,为帮夫。右边一男子着白衣,一手抓牛蹄,一手执刀宰剖,为屠夫。牛旁放一盆。男子撇胡,头戴冠,身穿交领长袍,系腰带,挽袖。宰牲场景中两人动作舒展自然,颇具“庖丁解牛”之风范,该画有着鲜明的生活气息,将宰牛场面鲜活地呈现出来。


椎牛壁画砖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烫鸡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西沟村六组7号墓出土

图绘两女子高挽衣袖,相对跪在两盆前,其中一女子在盆前执鸡,另一女子作双手端盆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庖厨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3厘米,宽21厘米,厚6厘米

画面左侧绘一女子立于门口,伸出双手,做请认状,上方吊挂炊具,地上放置三足圆案三张,四足方案三张,一张几上有炊具、器皿若干,上吊挂叉子一把。描绘的是当时厨房内的基本摆设,对了解当时河西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图可见,叉子作为餐具也并非西方人的专利,河西魏晋时期,叉子也已经成为了人们的餐食用具。


烧火壁画砖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炊事图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4号墓前室西壁出土

长35厘米,宽16厘米,厚5厘米

砖绘一女子头梳髻,身着红衣长裙跪坐在地上,左手拿着一根棍状物,正在看火做饭,炉膛里的火饰以红色,炉灶上放着大甑正在煮食物,女子身后有一大盆,盆中应放着食物或者水,女子目光专注,表现了河西民众日常生活炊饮的情景。


炊厨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西沟村魏晋墓出土

庖厨中做饭主要用灶,西汉时多为素面单火眼灶,东汉时则增加至三至四个火眼,且灶面上有模印或刻画纹饰。南北朝时期,北方火灶出现了高而宽的挡火墙,灶前挡火墙呈“凸”形阶梯状。


庖厨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东墓群出土

砖上绘一女子在灶前炊煮,旁侧的案与瓮或是酿造场景。


炊厨壁画砖


炊厨壁画砖


炊厨壁画砖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婢女图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197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1号墓出土

长34.5厘米,宽17厘米,厚4.5厘米

砖面施一层白色底,四周勾土红色边栏,用黑红彩画出图案。画面为两婢女相对而坐,左侧一女着红色衣,右侧一女着素衣,面前各置一罐。


挂肉图画像砖

魏晋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197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1号墓出土

长34厘米,宽16.5厘米,厚5厘米

砖面施一层白色底,四周勾土红色边栏,用黑红彩画出图案。画面为一排横挂肉食,共有八条,用黑线条画出轮廓,中间填涂红色彩,真实反映了河西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


切肉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5厘米,宽20.5厘米,厚6.5厘米

图绘屋檐下方,一左一右两庖人端坐,前置一长几,在几上执刀切肉,皆用右手持刀切割压在左手下的肉块,几下放两盘,庖人将切碎的肉块拨入盘中。画面描绘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切肉情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为有趣的是画面中庖人戴的帽子和现代厨师帽相差无几。


烤肉煮肉图壁画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197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1号墓出土

长35厘米,宽17厘米

图右侧绘一男子跪坐在几案前切肉,案前置一盆,中央上部绘四条钩挂的肉,下有肉盆。左侧绘火上架釜,旁边一男子煮肉。此画砖形象地再现了河西地区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庖厨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197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魏晋1号墓出土

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

砖左侧五分之一无图案。砖面施一层白色底,四周勾绘土红色边栏,用黑、红彩画出图案。画面绘有两个人物,一个男子踞坐于一几案前,身体向前倾,左手抓着一块肉,右手握刀,作切割状,几案下有一盆,切割好的肉块放置在盆中。男子右侧绘有一女子,女子上方的墙上以铁钩挂着三条肉,女子右手拿着一双筷子,正在甑中捞取食物,画面上方还放置着烤肉的铁盘。庖厨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活动,表现墓主人日常奢华的生活。


庭院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1999年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古城遗址西南墓群出土

长39.5厘米,宽19.5厘米,厚4.5厘米

砖面正中绘一门楼,门楼正脊两角上翘,有双门扉,左侧绘忙于庖厨的女婢,门楼内似有两人,画面右侧立一人。与河西地区坞堡建筑不同,该砖所绘庭院样式在汉画像石、砖中更多见。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山东曲阜汉墓、四川成都羊子山画像砖墓中都有庭院题材的画像,不同之处在于内蒙、山东、四川出土的庭院题材画像使用鸟瞰与散点透视结合等方式,力求表现出庄园庭院全景。砖原位于墓前室南壁下层。


宴饮


/p>

画像砖所表现的宴饮以私人宴饮为主,多是朋友或同僚间聚会。画像砖通过表现贵族地主的宴饮生活来表达墓主祈求死后能够继续享有奢华生活的愿望。


从出土的画像砖看,宴饮图构图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两人对饮,两人相对,一边饮酒,一边叙谈,桌上置酒碗和食物。二是小型宴饮,席上有三位以上饮酒者,共同围坐在一个酒桌前,一般有一位“主角”,居于正中位置。周围人举杯敬酒,仆役侍立旁边。三是大型宴饮,有三位以上饮酒者,每两人或三人面前置一酒桌。位于正中的是宴会的主人,周围人举杯相敬。宴饮者皆峨冠博带,宽服长袖,为贵族地主。图上端多绘有帷幔,表示宴饮发生于室内。


进食图壁画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4号墓出土

长17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

砖呈正方形,以朱红色勾绘边框,画面以墨线勾勒一侍女,头结云髻,着朱红色交领上衣,腰系带,右手举托盘,盘内盛有食物,左手提一黑色匣子,跨步向前,神态专一,画面应表现的是为主人进食的场景。


进食图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厘米,宽15.8厘米,厚6.5厘米,重4.7千克

画像砖砖面以白垩涂底,黑线勾勒出二人,分置于砖面左右两侧。左侧为一老者,头戴角巾,身着淡黄色袍服,上唇蓄八字须,下颏长髯,屈膝坐于方榻之上,应为主人。右侧为一佣仆,亦头戴角巾,着衫,脚穿翘尖履,上唇、下颏均留有短须髯,双手捧樽向前奉食。


图中主仆二人头部所戴之巾均为方形,皆呈数瓣。明王圻撰《三才图会》记载:“方巾即古所谓角巾也……。相传国初(明)服此,取四方平定之意。”据此可知角巾造型为方形且有四角。又有《晋书·王濬传》载:益军护军范通谓濬曰:“卿旋旆之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平吴之事……”同书《羊祜传》亦记载:“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由此可知,“角巾”已成为被广泛使用的百姓常服。


奉膳壁画砖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奉食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西沟村六组7号墓出土

砖上绘二女承膳奉主的场景。二人各端一红色方案,上有耳杯。


仕女图画像砖

金泰和六年(1206年)

一级文物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1971年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武山洛门镇西旱坪村出土

长33.5厘米、宽32.5~33厘米

砖以白粉打底,墨线勾勒轮廓,涂绘黑红两彩。画面以帷帐为背景,帐前立一侍女,黑发用红巾挽起,身着长裙,彩色飘带,双手托盘,盘中盛放食物,侍女身材修长,神态恭顺,造型优美。尤其珍贵的是画面左侧,署有泰和年号题款。此画线条简洁,色彩淡雅,代表了金代绘画的风格。


双人并坐画像砖

十六国·前秦 建元十四年(公元378年)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五道梁墓群出土

该砖绘二人坐于榻上,头略相向看向对方。砖原位于墓前室。该墓葬由于出土了前秦建元十四年的墓志砖而确定年代,使用墓志砖这一做法也见于陕西咸阳文林小区朱氏家族墓中,有学者认为这是河西并入前秦版图后带来的丧葬制度上的变化。


休闲纳凉图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

砖面以白垩涂底,画面左侧为一座丘状谷堆,右侧由黑线勾勒出两人相对而视。二人中右侧老者头戴角巾跽坐,阔面有须髯,着袍服,右手持便面扇凉。左侧为一僮仆,束髻,穿长衫,丝绦束腰,足穿翘尖履,两臂屈于胸前,臂弯处横一棍状物,手持一钵侍立于老者身侧。图中主人所穿袍服乃属于古制。《中华古今注》记载:“袍者,自有虞氏即有之,故《国语》曰:袍以朝见也。”在汉代,袍服还被当作礼服来使用。袍服的样式一般袖身大而袖口小。仆人所穿服饰为直袖,即史籍中所谓之“衫”。《宋书·徐堪之传》:“初,高祖微时,贫陋过甚,尝自往新洲伐荻,有衲布衫袄等衣,皆敬皇后手自作。高祖既贵,以此衣付公主,曰:‘后世若有骄奢不节者,可以此衣示之。’”由此可看出,身份地位的不同,往往可以通过其所穿衣物的不同类型款式看出。


帐居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厘米,宽21厘米,厚6.5厘米

画面主体为穹隆形朱红色垂帷,帷内墓主人着巾帻、皂袍坐于榻上,榻前一着红衣及地长裙侍者正双手托盘为主人奉物。主人抖袖张举双手,神态怡然,侍者唯喏趋前,举止谨慎,由此可看出当时森严的等级制度。画面中“毡帐房”与“胡榻”均属“舶来品”,(“舶来品”原指通过航船从国外进口来的物品。)这些砖画反映出当年的西域对中原文化影响深远,也再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热烈场景。


对饮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高闸沟砖厂墓葬出土

长35厘米,宽17.3厘米,厚4.6厘米

砖面墨线勾勒两个着交领长衫的男子相对跽坐而谈,衣衫饰朱彩。砖上部绘帷幔,中间为二人对饮的场景,二人中间有尊、乘旋,各自身前有耳杯。


对饮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1994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南墓群出土

长38.5厘米,宽19.4厘米,厚5厘米

该砖四周绘红色边框,中间描绘两女子拱手对坐,二人中间放置酒具,应为对饮场景。


贵妇壁画砖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婢女图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197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魏晋墓1号墓出土

长34.5厘米,宽16.5厘米,厚4厘米

砖呈长方形,画面为竖式,有二妇女,左侧为主妇,着红色裙,右侧为女仆,着白色裙,两人相对而立。


“段清”榜题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197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魏晋1号墓出土

长34.7厘米,宽16.6厘米,厚5厘米

画砖土红色勾边,白粉打底,左右各绘一人物。右侧人物坐于方塌上,头戴黑介帻,长眉细目,唇上八字胡,身穿交领宽袖大袍,右手持便面,为墓主人,身旁朱书题记“段清”、“幼絜”。画面左侧一侍者戴角巾,长眉三角眼,八字胡,着黑边交领长衫,腰束带,左手持肉串递与主人。整个画面表现了居家宴饮的场景,是嘉峪关壁画墓中十分常见的内容。图中榜题标明了墓主人的身份,“段清”为墓主人的名,“幼絜”或是字。


执扇侍女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3厘米,宽21厘米,厚6.5厘米

砖涂白底,左侧绘两侍女,一人一手托盘一手提壶,另一人双手拢于胸前,二人皆面向执扇回身的侍女,似乎在听她交代些什么。三位女子皆挽高髻,最左侧侍女梳垂髾髻垂髾髻是从高髻中分出一撮头发下垂于颅后的发型,东汉时十分流行,多见于壁画、画像石等图像资料上。


贵妇壁画砖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饮宴图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M1出土

长35.5厘米,宽16.5厘米,厚4.5厘米

砖面施一层白色底,四周勾绘土红色边栏,然后用黑红彩描绘画面。墓砖绘主人与两位宾客跪坐在榻上面,前面摆放着食具、酒具,主人正伸出左手与对面的乐师交谈,而乐师正在抚琴,表现了河西豪强大族日常宴饮宾客的场景。


宴居图壁画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4号墓出土

长35.5厘米,宽16.7厘米,厚5厘米

砖以朱红色勾勒边框。画面中央绘跪坐的女主人,身旁跪坐侍女四人,左右两侧各两人,其中三人手持扇,为女主人摇扇,一人持物侍奉主人。画面正上方绘盘、尊、勺等宴居器具,展现了魏晋时期人们日常生活娱乐的情景。


宴乐画像砖

三国·魏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1972年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魏晋1号墓出土

砖四周勾绘红色边框,帷幔内左侧有四男子并排跽坐,右侧有两乐师跽坐演奏竖笛与阮咸,中间绘耳杯、尊等酒器。


筵宴图壁画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南苦水口墓葬出土

长42厘米,宽20.5厘米,厚6.5厘米


宴饮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东墓群出土


宴饮犊牛车图壁画砖

西凉

一级文物

现藏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肃省敦煌祁家湾369号墓葬出土

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

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绘一帷帐,墓主夫妇坐于帷帐之中,观赏杂耍驯兽,其身前一人在玩杂耍,男主人头戴有歧之帢,穿深色衣袍,女主人头结发髻,着深色衣袍。男主人身侧放着一几,几上放置樽,几下置一酒瓮。一侍女手持长勺从樽内取食。下半部分绘一女子坐于篷车之内,驭者持鞭立于篷车右侧。上半部分所绘应为墓主人燕居图,下半部分表现了出行场景,是对古代生活场景的反映。


乐舞百戏


我国的乐舞百戏表演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目的是为封建阶级的宴饮助兴。


画像砖中所绘舞蹈除独舞、群舞外,还有双人对舞,两人相互搭配,彼此对视,或一高一低,或一左一右,妙趣横生。此外,画像砖中对群舞和双人舞各个舞者刻绘并非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有主有次。画面中主要舞者的衣饰更加华贵,位置更加突出。有意思的是,画像砖中大多数人物的面部都没有五官,仅以一个圆形作为头部的代表,因此便无法对舞者的容貌和神态进行描绘。


奏乐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西沟村六组7号墓出土

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

砖三分之一处断为二截。画面以墨线勾绘两女子,身着交领朱衣,相对跽坐。左侧女子作和乐歌唱状,右侧女子将乐器横于怀抱弹奏,所弹乐器或为阮咸。阮咸长颈圆体,面板上有半月形音孔一对,多四轸四旋,但该砖所绘为三弦。


奏乐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3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西沟村魏晋墓出土

长34.5厘米,宽17.5厘米,高4.5厘米

画中二人席地相对而坐,均头戴白帻,着交领广袖大袍。左侧男子左手按音揉弦,右手拨挑,右侧男子怀抱三弦阮咸弹奏。有学者认为左侧人物膝上有七个固定品柱的乐器是卧箜篌。


女乐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9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西沟村六组7号墓出土

该砖描绘了两名女乐对坐的场景。十六国时期乐伎形象在画像砖和实物模型上均有发现,如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壁画上的伎组合,西安北郊北朝墓中也出土了女乐俑。


抚琴图壁画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东墓群出土

长41厘米,宽21厘米,厚6厘米

墨线绘一枝繁叶茂的大树,树下一人端坐抚琴。画面中的大树树叶则有撑开、向下、垂下不同的姿态。最为重要的水分在毛笔中含量的多少产生枯笔与湿笔的对比,画面中树的描绘中,笔墨含水较多,使得树叶看起来有轻盈的意味。


歌舞筵宴图壁画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厘米,宽21厘米,厚6.5厘米

砖涂白底,上绘墓主宴饮的场景。画面将围坐场景分为上下两层绘制,其中上层中间的男子弹奏阮咸,旁边的女子应声起舞,下层中间放有一三足案,案上有盆形尊。


乐舞图壁画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4号墓出土

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

砖面施一层白色底,以朱红色绘边框。画面左侧绘有一颗大树,树干为朱红色,树下有一年长者为乐师,正在弹奏阮咸,乐师身后跟随一童子,双手上举,似在随乐舞蹈,乐师神态专注,舞者动作幅度不大,配合默契,表现了魏晋时期民间的作乐形式,也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


双人歌舞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画面绘两名在厅堂里载歌载舞的人。砖面上方沿边绘制一排瓦垄,巧妙地利用砖的边缘部分成了屋檐,砖面右侧绘制一扇菱格窗,如此便将砖面设计作厅堂,主体画面为一对翩然起舞的男女。男子居右,穿白袍,双臂展开,望向女伴。女子居左,梳垂髯髻,戴各式珠簪玉钗、满头琳琅,眉清目秀,凝视舞伴;着白襦红裙,腰肢轻扭,右臂舒展、宽袖随之翩然而出,左臂回屈至胸前、罗袖层层堆状若雍云,整个人体态婀娜。


博戏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5厘米,宽21厘米,厚6厘米

关注公众号:高古瓷

画面绘有两个相对而坐,头戴冠,身着交领束腰衫的男子。中间放一长方形棋盘,盘上摆有棋子,左侧红服男子一手前伸,一手上举拿棋子,作下棋状。右侧一男子一手放于腰部,一手掌向外翻,似请对方下子。六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博弈游戏,战国至汉代盛行,该画面传递出当时河西地区生活富足,文化发达的社会面貌。


六博画像砖

魏晋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魏晋7号墓出土

砖四周勾红色边框,中间绘一男子举手掷二瓊,另一男子左手高举、右手前伸指向棋盘的博戏场景。这种博戏因博局中“各设六箸、行六棊”而得“六博”名。创作于南北朝末期的《颜氏家训》载:“古为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焭,今无晓者。比世所行,一焭,十二棋,数术浅短,不足可玩。”这里的焭与现在的骰子用途类似,是一种“方寸三分,长寸五分”并“锐其头”的博具,二人通过互相掷瓊行棋。砖原位于墓中室东壁第一层。


游戏图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5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39号墓出土

长31厘米,宽15.8厘米,高6.5厘米

画面共绘有三人物,中间为一童子,面圆,五官清秀,束髻,头后飘两缕发辫,上身外着无袖短衫,内穿肚兜,下身赤裸。右手握一竹竿,于跨下作骑马状。童子身后为一面阔女子,头梳高髻,身着博衣,跽坐,双手前伸作保护状。童子前一侍者,一手持便面,一手持叉形物。三位人物形象及五官均墨线勾勒,肌肤、衣物施橘红色填充。画面对人物亲情、身份、关系把握准确,充满了生活气息。



高古瓷文章

陶瓷瓷器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