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砖上万象 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七)

  • 高古瓷
  • 2022年12月09日08时

砖上万象

LOVE LIFE


Hua Xiang Zhuan


与汉代一样,河西魏晋画像砖上的图像内容,无论是对现实世界的描绘,还是对仙冥世界的想象,都反映着古人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他们的生命观和宇宙观。当时的人们按照对宇宙空间的认知,把画像砖按顺序配置在墓葬中:表现天上世界的日神、月神,伏羲、女娲画像砖和西王母、东王公、天人画像砖一般放置在墓室壁面较高位置,表现墓主地上生活的画像砖放置在墓室壁面的中、下部;图画内容为门阙、车马、骑从鼓吹的砖多放置在墓道或前部墓室,庖厨、乐舞百戏、历史故事砖多在中部墓室,盐井、农作、宴饮、燕居砖多安置在中、后部墓室,墓门部位多安置力士、四神及祥瑞灵兽砖。


神禽瑞兽


在河西地区魏晋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神禽异兽题材的彩绘画像砖,内容包含玄鸟、白象、神羊、天马和四神等,一般镶嵌于河西魏晋墓葬最具特色的墓室照墙之上,构成了一个杂物奇怪、品类群生的世界。无论是凶猛威严,可除凶辟邪、镇守墓室的青龙、白虎,还是凝聚人类想象力,象征符瑞的受福、万鳣,都寄托了时人对神灵保佑的祈愿。


四象

四象(或作四相)在早期指《易经》中的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又与四季相对应,具有表示四时循环往复的属性;秦汉以后四象逐渐演化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礼记·曲礼》亦记载:“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在二十八星宿中,四象则被用来划分天上星辰,也称四神、四灵,为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重要星座体系,其分别代表了四个赤道宫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由于阴阳五行被纳入四时四方的循环之中,其又代表着五行当中的木、金、火、水。


在中国古代,由于天文学在其起源伊始便是为统治者服务,可谓与王权、神权、天命息息相关,因而作为周天四宫之象的四象往往带有特权的象征;同时因其被赋予了巫术性质,又被视为死后升居天界的引导者和拱卫者;此外,古人认为四象还具有祈福纳祥、趋吉避凶和沟通人神的功能。自魏晋以后,四象的天文学含义又被引入了与相地有关的风水学理论之中,用来比拟理想中的风水环境。


《汉书·礼乐志》载《郊祀歌》云:“练时曰,侯有望……灵之车,结玄云,驾飞龙,羽旄纷。灵之下,若风马,左苍龙,右白虎……”可见,苍龙、白虎等神兽形象,在汉时已成为皇家显示威仪之物。


青龙

白虎

朱雀

玄武


青龙

青龙,亦作“苍龙”,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四象之首、东方之神,也代表了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在阴阳五行学说中,东方属木为青色,故名“青龙”,在四季中则代表春季。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了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从汉代开始,龙还被确定为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首似麒麟首、尾似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


青龙图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4.7千克

画像砖整体呈方形,为泥质夹砂,浅灰色,砖正面绘以龙形图案。所绘龙以白垩涂底,实线勾勒轮廓,深浅不一的土黄色、褐色点缀龙身,虚实相衬,颜色较鲜艳,全身布满众多交叉细黑线以表现龙鳞;龙首向左,角呈柳叶形,状似羊角,根部有须;其鹅颈凸胸,双目前视,张口吟啸,龙须下垂;前肢蹬腾,后肢作行进状,前足上部,即肩至前背处有排羽状翼,向上延出,有凌空翱翔之感;龙尾上扬,弯向其头;仿佛一条青龙活跃于砖上,反映出古人精湛的绘画技巧以及崇高的艺术境界。同时,带翼之龙为古人理想中的死后升仙工具,将其绘于墓葬之中,当是墓主人灵魂升仙的坐骑。


龙模印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长33.5厘米,宽16.5厘米,厚4厘米,重3605克

整体呈长方形结构,砖上的龙形纹饰以模印的方式附于砖面。巨龙四足而立,昂首挺胸,直视前方;背部、龙尾蜿蜒上扬;龙身之上印有多道条形纹饰,纵横交错以表现巨龙之鳞。


画像砖之塑形方法,大致分为拍印法与模印法两种,其中模印法是东汉以后画像砖最流行的制作方法。其制作工艺有做图像坯模、脱画像砖坯、烧成砖和施彩设色四道工序。做坯模时,先在一块与砖大小一样的方形或长方形木板上勾勒出墨线画稿,用雕刀刻成模板,然后在四周加上木质边框,就成了坯模。利用图像坯模像拓普通砖一样的方法,就可成有图像的画像砖坯了。待砖坯阴干后,经过入窑烧和施彩设色,就成了精美的画像砖。与拍印法相比,模印法省去了拍印图像这道工序,而且画面内容单纯而突出,无疑是画像砖制作工艺上的一大进步。


模印纹饰古砖大多为墓穴砌砖,自汉代后期以来,此种风俗一直影响到隋唐,尤其在三国之时最盛,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模印砖纹饰题材往往十分丰富,模印工艺精细,极富装饰效果。从精美的纹饰图案中,可以体会到古代工匠具有高度的艺术创造力,在装饰拘谨的格局中,超凡脱俗地概况出了每种纹饰的特征,展现出了一种古朴生动的美德。


龙首雕砖

西晋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出土

长38厘米,宽19厘米,厚5厘米,重5.4千克

整体呈长方形结构,砖上纹饰雕刻刀法粗狂有力,形象生动,将一头巨龙之首清晰、完整地展现在了砖面之上。因龙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使其形象常被用于帝王陵寝或是达官贵族之墓中,此类雕刻砖多见于墓壁,起装饰之用。同时,因其所蕴含的崇高寓意以及勇猛威武的外形,被人们视为镇墓的最佳对象,有保护墓主人亡灵不受侵扰之意。


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的动物,具有虾眼、鹿角、牛嘴、狗鼻、鲶须、狮鬃、蛇尾、鱼鳞、鹰爪,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华夏民族的先祖炎黄、黄帝,传说中和龙都有密切的关系,如《竹书记年》记载:“黄帝龙轩辕氏龙图出河。”相传炎帝为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因而龙成为了华夏民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据古文献记载,龙可分为各种类型,《广雅》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周易·乾卦》:“飞龙在天”,《方言》:“龙未升天曰蟠龙”,《淮南子》:“土龙致雨。”


白虎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四象之一,西方之神。其形体似虎,白色,凶猛无比,代表了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西方属金为白色,故名“白虎”,在四季中则代表秋季。传说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诸多神力,也被称为战神、杀伐之神,在古代常被用在关于战争、军事方面,如军队中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等等。


白虎图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5千克

画像砖整体呈方形,为泥质夹砂,浅灰色,砖正面绘以白虎图案,并以红色粗线勾边框。所绘白虎以白垩涂底,实线勾勒轮廓,用黑、红、白、黄四色绘制。环带状虎斑纹饰遍全身;昂首向前,圆目怒睁,张口作怒啸状;其四足悬起,前肩部绘有排羽状翼,大且向上延出,做飞奔状;虎尾较长且弯曲上扬。《说文解字·虎部》:“虎,山兽之君。”意为虎乃百兽之王,代表权力和力量;虎是一种极具阳刚之气的动物,象征着威严与勇气。砖上画像整体为人们呈现出了一头从远方奔驰而来的凶猛白虎,其傲视前方,威风凛凛,震慑宵小之徒不敢来犯,被置于墓中,有护佑墓主人亡灵不受侵扰之功效。


白虎出山图画像砖

西晋

二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5.45千克

画像砖整体呈方形,砖正面绘以图案。砖上图案分为两部分构图,左侧为白虎前半身,其身饰虎纹,挺胸抬头,怒视前方,前肢蹬抓,额、颊处各中一矢,往下滴血;右半部则为重叠的山峰,白虎的后半身则藏于其中。


白虎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1999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砖饰以黑色边框,框内墨绘白虎。白虎昂首怒啸,四足腾跃,双肩生羽翼,周身布环带状虎斑纹。


白虎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砖饰以红色边框,用减地平雕手法刻白虎轮廓,并敷彩。白虎肩胛生翼,昂首张口,怒目圆睁,四肢作欲扑状。


白虎画像砖

西晋

现藏金昌市博物馆

砖以白色涂底,墨线流畅生动地勾勒出白虎的形象,并敷彩。白虎双肩生翼,尾巴上扬,张牙舞爪,形象生动威猛,身前有云气环绕。


白虎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1973年甘肃省酒泉市崔家南湾墓群出土

在河西魏晋画像砖中,竖构图的白虎画像砖一般用于墓室照墙的门扉上。魏晋之前,人们就相信把虎的形象画于门阑上可以抵御凶邪。在汉代画像石墓的门扉上也有白虎铺首衔环图像。这两块砖以赭色为底色,上皆彩绘黑白相间的白虎,用于镇墓辟邪。


虎模印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长32.5厘米,宽16厘米,高4厘米,重3520克

整体呈长方形结构,砖上的虎形纹饰以模印的方式附于砖面。猛虎挺胸抬头,怒视前方,四肢伸出呈奔跑姿态;背部、虎尾略长,上扬至虎首顶部;虎身之上印有多道条纹,平行分布以表现虎之纹路。


朱雀

朱雀,亦作“朱鸟”,形体似凤凰,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四象之一、南方之神,也代表了二十八星宿中的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南方属火为红色,故名“朱雀”,在四季中则代表夏季。《梦溪笔谈》卷七云:“唯朱雀莫知何物……或云,鸟即凤也。”古人认为朱雀为凤凰的一种,但两者不尽相同。朱雀是特指南方的神兽,严格上其只限于“南方属火的凤鸟”。按阴阳五行之说,“凤色赤,五行属火,是南方七宿朱雀之象。”自古就有凤鸟属火的说法,古书《春秋演孔图》记载:“凤,火精。”《春秋元命苞》云:“火离为凤。”昔蔡衡云:“凤之类有五,其色赤文章凤也,青者鸾也,黄者鹓雏也,白者鸿鹄也,紫者鸑鷟也。”可见凤凰并非单一鸟种。


朱雀图画像砖

西晋

二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4.8千克

砖上所绘朱雀呈双足直立,行走姿态;头部有孔雀翎,长喙,两侧附有长须,张口作鸣啼状;长颈,双翅张扬,尾部亦带孔雀翎,向上翘起。姿态生动、优雅,极富美感。《楚辞》记载:“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山海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见则天下安宁。”朱雀常被视为祥和安宁的象征,其作为神山仙境的神鸟,也被用于象征天国仙境。


朱雀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6厘米

砖呈长方形,彩绘与雕刻相结合,减地平雕,地涂黑色,边框用土红色勾绘。朱雀喙闭合,眼圆睁,头尾均有翎,双翼张扬,尾部上翘,双足作行走状,雀身墨线勾绘羽毛。朱雀为中国传统四神之一,佛爷庙湾西晋墓中的朱雀以疏密有致的线条勾勒出轻盈的双翅,上扬的华尾,表现了朱雀的华美神韵。


朱雀画像砖

西晋

现藏金昌市博物馆

画面中央彩绘朱雀,头顶翎毛,威视前方,大展双翼,尾上翘,周身被云气环绕,作张口鸣叫状。画面色彩鲜丽,线条细腻,独具风格,展现出了朱雀非凡的风姿。


朱雀兽首衔环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该砖原是墓室门扉结构的主要部分,画面上方绘振翅而立的朱雀,下方绘兽首衔环。


朱雀玄武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厘米,宽21厘米,厚6厘米

砖面用粗放的墨线勾勒出朱雀玄武合体的形象和云气,并敷彩。画面中央的朱雀背负玄武的龟甲,昂首张口,头有高冠,长尾上扬,似在跨步行走。这种朱雀与玄武合体的形象在河西魏晋彩绘画像砖中并不常见。朱雀、玄武作为天文四宫、四灵或四神兽的组成部分均有祥瑞之意。出现于汉唐墓葬在考古发掘中已屡见不鲜,而以“前朱雀后玄武”的组合形式,并用娴熟的绘画技法表现于同一画面的仅此一例。


玄武

玄武,为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四象之一、北方之神,也代表了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在阴阳五行学说中,北方属水为黑色,故名“玄武”,在四季中则代表冬季。《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玄武乃龟蛇。”《楚辞·远游》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其本意原为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即为黑;而冥,则为阴。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卜即为请龟到冥间去诣问祖先,将答案带回,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在占卜文化盛行的古代,很多如庆典、祭祀、出征等活动,均用龟甲占卜,因此其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相传在上古时期,玄武因助大禹治水,被赐予万年寿命,所以玄武也成为了长寿的象征。


玄武图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4.95千克

砖上所绘玄武主体为龟身,龟、蛇首均呈兽首状。龟首昂首挺立,四肢粗壮,苍劲有力。龟身附有物毛发状纹饰,仅背负龟甲以示龟。蛇身布满网格状斑鳞纹饰,缠绕于龟身;其两首相对,仿佛欲相互撕咬。玄武初始与其他三灵并列,后道教奉其为“真武大帝”,开始凌驾于三灵之上。因其与阴间相通的特点,常被人们置于墓葬中起到镇恶驱邪的作用。


玄武画像砖

魏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2015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长29厘米,宽15厘米,厚4.5厘米

玄武昂首,四肢作奔走状。身体布毛状饰纹,仅背负龟甲以象征龟。蛇缠绕于龟身,回首与龟首相对,身布点状斑鳞,蛇尾自龟身下伸出并上扬。


神羊

《说文解字》中有描述:“羊,祥也。”秦汉金石多以羊为“祥”,“吉祥”亦写作“吉羊”,成语中“三羊开泰”亦常被用于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因此,在古代羊通常被作为吉祥瑞兽,象征美好、幸福,一度成为墓葬和祭祀的必需品,以及画像砖上的题材。


神羊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4.8千克

砖上所绘神羊皆以白垩为底,黑线勾勒轮廓,其上施彩填绘。图1羊首略微上昂,曲角,挺胸,目视前方;其躯体、四肢处皆绘有羽毛状纹饰,三足蜷曲,仅有右前足探出,呈趴卧态,羊尾上翘。图2、3、4砖上神羊造型与前者基本相同,以上神羊图画像砖均位于各墓室墓壁正中央的显著位置。我国民间古代民俗有以“羊”喻“祥”之意,墓室四壁正中各有一羊当取吉祥如意的含义。神羊表面所绘制的羽翼纹饰,结合其创作时迅疾如飞的笔法,意在“以形写神”,给人以翱翔于九天之感。寄托了墓主人对仙境神国向往的美好憧憬。


麒麟

麒麟,亦作“骐麟”,古人也常将雄性称麒,雌性称麟。汉许慎《说文》十:“麒,麒麟,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牝麒也。”《宋书》记载:“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传统祥兽,其性情温和,主太平、长寿,有时被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同时在中国民间亦有着麒麟送子之说,因而麒麟又象征着子孙满堂、多子多福之意。麒麟形象较为复杂,是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于一身,常被官府用于修饰公堂,以振官威。同时,作为吉祥之物,其在民间纹饰备受欢迎。


麒麟图画像砖

西晋

图1为一级文物,图2为二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5千克

同类画像砖共藏有两块,砖上麒麟图造型大致相同,左右相对,置于墓壁两侧。所绘麒麟身披羽状鳞甲,兽首上扬,头顶剑状独角,与双耳呈“山”字形;怒目暴睛,张口嘶啸,身体屈作“S”状。四肢做奔跑状,爪趾尖锐突出,长尾中部绘两附尾,呈三叉状。《左传》杜预注曰:“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尔雅·释兽》曰:“麋身,牛尾,一角。”儒者以其为仁兽。麒麟作为瑞兽,因其驱邪镇煞的特质,也经常出现在墓葬文化当中,用来保护墓主人之灵不受邪祟侵扰。


“麒麟”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199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砖饰以黑色边框,中间彩绘昂首奔跑的麒麟,头顶生角。砖上墨书“麒麟”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麒麟被视为祥瑞之兽。


神鹿

鹿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动物,早在远古时代古先民当中便出现了对鹿的崇拜。《说文解字》中记载:“凡鹿之属皆从鹿。”又释麒:“麒,大牡鹿也。”因此,神话当中的仁兽麒麟,实际上就是从鹿演化而来的,鹿在古人心中吉祥美好的形象逐渐形成。从自然界的生灵到“信而应礼”、“恳诚发乎中”的“仁兽”,鹿在古代文化中的寓意也在不断丰富发展。《诗经·小雅》中就有许多与鹿相关的诗文,其中鹿被形容为爱情的象征、德音的象征以及权力的象征。“鹿”与“禄”同音,因而古人将科举考试称呼为“干禄”,即追求功名利禄之意;而成语当中的“逐鹿中原”,亦是将鹿比作权力的象征。在佛教文化当中,鹿同样是美好愿望的象征,如《九色鹿》、《鹿母》等诸多佛经经典故事里,鹿都是以真善美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神鹿画像砖

西晋

图1为一级文物,图2为二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4.95千克

砖上神鹿图左右相对,置于照墙两侧。所绘神鹿用黑色线条勾勒出轮廓和鹿纹,鹿首似犬,暴睛长耳,张口奋蹄,形体壮硕,四肢有力,枝状大角,偶蹄短尾,前肩、后胯有排翼,身体呈蹲卧状,怒视前方,给人以严肃、威猛的感觉。


神鹿画像砖

西晋

现藏金昌市博物馆

砖彩绘神鹿,双肩生翼,怒目圆睁,长耳长角,四肢长有羽毛,作奔驰状,身后云气涌动。神鹿表情生动,画面勾线清晰流畅,色彩鲜明。


“鹿”画像砖

魏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199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1号墓出土

画面有墨线边框,中间彩绘卧鹿,鹿首昂扬,树状大角朝后,鹿首下墨书题记“鹿”字。鹿在魏晋画像砖中是一种常见的祥瑞动物。


天禄

天禄,又称天鹿、貔貅、百解,是中国古书中记载一种凶猛的瑞兽,与麒麟、辟邪并称为古代祭祀的三大神兽。《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平三年条载:“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尊,黄钟四座,以及天禄兽,虾蟆等,又铸四出文钱。”注:“天禄,兽也。……今邓州南阳县北有宗资碑,旁有两石兽,镌其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其形象为龙头、鹿身、麟脚,形似狮、虎,毛色灰白,会飞。传说中天禄为“灵”、“善”之兽,显现于“王者道备”或“天者明惠及下”,其出现昭示着统治者的清明。《汉书·西城传》记载:“鸟戈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孟康注:“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长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者或为辟邪。”天禄与辟邪同为一个种属,早期以独角与双角作为区分,独角者为天禄,双角者为辟邪,后逐渐不再作区分。


天禄图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4.8千克

画像砖所绘天禄自脊椎至尾部饰金线斑,前腿上部膀臂处有排翼且向上延出呈刀状翅。后肢上部亦有羽毛状纹;兽首,熊面,形如狮子;头顶有剑状锐利犄角,头下垂,张口暴睛,四肢蹬趴,作角抵状。其面目狰狞,阔唇露齿,长牙,粗尾,身躯健壮有力,异常凶猛。《宋书》记载:“天鹿者,纯灵之兽也。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瑞应图》曰:“天鹿者,能寿之兽,五色光辉。王者孝道则至。”天禄在古代被归为瑞兽,且其形象近似狮、虎,古人认为其可除凶祟,攘除灾难,永安百禄。所以天禄与辟邪等常被置于古代织物、军旗、带钩、钮印、钟钮以及墓前石雕、墓内随葬俑之上等,以“除群凶”,亦寄托了古代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心愿。


鹦鹉

鹦鹉,在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是一种代表着吉祥的飞鸟,与“英武”二字谐音,有英明神武的寓意,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鹦鹉又有成双成对的寓意,以此象征爱情的美满,家庭的和睦。鹦鹉能效仿人语,因其能说会道,常被用来比喻有才之士。在印度,鹦鹉被描述为狂喜之鸟,为欢乐之神驾车,而一些古代美洲印第安部落则相信鹦鹉有着人类的灵魂。在墓葬文化中,鹦鹉因其代表吉祥的特质,从而有着驱邪避煞、守护亡灵之意。


鹦鹉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1995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遗址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5.2千克

所绘鹦鹉呈行走状,双脚开立,两翅收拢,昂首挺胸,目视前方。羽饰呈弧边状,颈后有须,喙之弯度较大,成勾状喙。姿态优雅、略显高贵。


魏晋时期,咏物赋达到极盛,而其中咏动物者又最多,而动物当中鹦鹉则成为了众多文人墨客争相描绘的对象,如祢衡、王粲、陈琳、曹植、卢谌、傅玄等大文豪皆曾作《鹦鹉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第一,鹦鹉之为物,形貌鲜丽而光华闪耀,正具备“含精吐英”之特质,故祢衡谓其“挺自然之奇姿”,傅玄谓其“绿采含英”。第二,鹦鹉能“发言辄应,若响追声”,非他鸟能及,这种“辩慧而能言”之性,颇符合魏晋文士之英才标准。第三,祢衡《鹦鹉赋》中的“长吟远慕”,可谓开赋鹦鹉之拟人化风气。祢衡叹其“才聪明以识机”,哀其“徒怨毒于一隅”,以鹦鹉为怀才不遇者之象征,其写法对魏晋文士有很大影响。由此可知,鹦鹉在魏晋时期因其华丽的外表以及口吐人言的特点广受当时人们的喜爱与赞美,同时因其自身被赋予的美好寓意,也时常出现于墓葬之中,用于寄托墓主人生前的美好愿望。


鹦鹉画像砖

魏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199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鹦鹉作行走状,鹦鹉典型的钩状喙清晰可见,颈部上有弧圈状羽饰。


玄鸟

玄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最早出自《山海经》:“四翅鸟类,羽毛呈淡黄色,喜食鹰肉,性暴戾,居于平顶山。”《诗经·商颂·玄鸟》亦记载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玄鸟,即为燕,《吕氏春秋·音初》云:“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后随着氏族部落之间的不断发展和融合,其形象逐渐近似于凤凰。传说,商朝始祖商契是因其母外出吞服玄鸟之卵所生,《史记·殷本纪》也记载了这段历史:“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商人常祭祀玄鸟以求族人得以繁衍生息。因此,玄鸟在古代象征着丰收与繁衍生息。


玄鸟画像砖

西晋

三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5千克

图1与图2的砖上玄鸟图左右相对,置于墓壁两侧。所绘玄鸟身体与剪尾部连为一体,不见鸟爪,两翼张开,口衔书袋,身体呈飞翔状。两玄鸟造型大致相同,唯图2的玄鸟身布弧圈状羽饰。由于时间久远,画像砖局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但仍可以从整块砖上感受到玄鸟展翅翱翔的跃动感。


凤凰

凤凰,雄称为“凤”,雌称为“凰”,总称为凤凰,亦称为凤皇、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兴国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其地位与龙相同。


凤凰和龙的形象一样,可谓愈往后愈复杂。最初在《山海经》中的记载:“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由此可知,凤凰的最初虽被人们誉为具有德、义、礼、仁、信,可使天下太平安宁的神鸟,但其形象也只是“状如鸡”的鸟类,民间甚至还乐以食用“凤凰”,如《大荒西经》云:“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证类本草》亦记载:“诸天国食凤卵,如此土人食鸡卵也”,在宋代“凤髓”还被列为八珍之一。但同时随着后世不断地演变发展,凤凰的形象逐渐得以演化,《帝王世纪》曰:“黄帝服齐于中宫,坐于玄扈洛上。乃有大鸟,鸡头、燕喙、龟颈、龙形、麟翼鱼尾,其状如鹤,体备五色,三文成字:首文曰‘顺德’,背文曰‘信义’,膺文曰‘仁智’。”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亦记载:“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像也:麟前鹿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砥柱,濯羽弱水,暮宿丹穴。’”可见凤凰的形象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由多种鸟兽集合而成的神物。


凤画像砖

西晋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

因其左上角题一“鳳”字,故名。该砖整体呈长方形,砖面凤鸟图案用白粉铺底,并以黑色、朱色线条勾勒其形,并施以颜色。其首如鸟,身如鸡,头顶巨冠,昂首挺胸,目视前方;身饰淡黄羽翅,凤尾高翘,如百鸟之王般傲立于世间,尽显高洁、华贵之姿。


舍利

舍利,又作含利,为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异兽,其源于古代“鱼龙曼衔”之杂戏。章炳麟《訄书·辩乐》云:“现汉世鱼龙、含利诸戏,惟以观视四夷。古乃以三事为容舞。”属于西来之神兽,后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含义逐渐成为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始见于汉代。汉代张衡的《西京赋》记载:“含利颬颬,北为仙车,骊驾四鹿,芝盖九葩。”薛综注:“含利,兽名,性吐金,故曰含利。”清代陈元龙的《格致镜原》亦有记载:“舍利为兽,廉而能谦,礼义乃食,口无饥愆。”


“舍利”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

砖上题榜“舍利”二字,故名。该砖上舍利图以黑线勾勒,白色填充,并有朱红色点缀。其头顶长有长角,兽首昂起,巨口獠牙,粗颈长尾,肩胛处长有羽状翅翼,四肢舒展作奔跑状。“舍利”常与“受福”成对出现于墓葬壁画、石雕等众多装饰当中,无个例出现。古人认为舍利“性吐金”,被誉为财富与荣耀的象征。且为仙人驾驭仙车,因而置于墓中,象征着墓主人欲死后羽化登仙的美好心愿。


猞猁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2000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猞猁原为一种小型食肉动物,魏晋葬俗中视其为瑞兽。此画像砖用红色边框装饰,中间刻绘一异化猞猁。其头顶长角,双肩生翼,昂首垂须,尾巴上扬,四肢作行走状。


受福

受福,其状类似于《山海经·海内北经》中的“盘瓠”。《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郭璞注:“昔盘瓠杀戎王,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东海中,得三百里地封之,生男为狗,女为美人,是为狗封之国也。”汉以前并无“受福”,其产生主要源于东汉时期古人在阴阳学说与谶纬思想的影响下为“舍利”增配的对偶神兽,因而出现时间较晚。东汉时还曾尝试将“舍利”与“六牙白象”搭配,但因持续时间短,没有形成固定的风气。最终“舍利”与受福成为了固定的祥瑞组合,经东汉一直持续到魏晋时期。


“受福”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

砖上右上角题榜“受福”二字,故名。该砖上受福图以黑线勾勒,白色填充,并有朱红色点缀。兽首人身,头顶有独角,两耳较长向上竖起。右腿踞跪,左腿蹲。上身袒裸,下身着裈,长尾粗壮,尾端向下弯曲。双手向前平伸,两膀向后延出长剑状尖翼。图像整体较为模糊,五官已无法辨认。“受福”作为“舍利”的对偶瑞兽,如同后者一样常被置于墓葬当中。而通过对研究“舍利”与“受福”的图像关系,也为后世深入解读汉晋之间对偶神兽的图像学意义与祥瑞观念的嬗变有着重要价值。


受福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画面用减地平雕并施彩的技法刻绘出受福灵兽的形象。受福双肩有翼,尾部分叉,前肢抬起,呈托捧献物状。传说受福兽体恭心慈,与舍利兽对应。受福在魏晋画像砖中形象不一,有双翼长尾兽、兽面人身双翼等形象,前肢多呈托捧献物状。


鲵鱼

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是我国特产的大型两栖动物。传说其叫声如婴儿哭泣,故又名“娃娃鱼”。在神话传说中其名称并不相同,如《山海经·北次三经》:“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郭璞注:“或曰,人鱼即鲵也,似鲇而四足,声如小儿啼,今亦呼鲇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伊水》亦云:“《广志》曰:‘鲵鱼声如小儿嗁,有四足,形如鱧,可以治牛,出伊水也。’司马迁谓之人鱼。《史记》曰:‘ 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鱼膏为烛。’徐广曰:‘人鱼似鮎而四足。’即鯢鱼也。”《楚辞·天问》云:“焉有石林?何兽能言?焉有虬龙,负熊以游?雄虺九首,倏忽焉在?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靡蓱九衢,枲华安居?灵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鲮鱼何所?鬿堆焉处?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王逸注:“鲮鱼,鲤也。……有四足,出南方。”洪兴祖补注:“鲮,音凌。《山海经》:西海中近列姑射山,有鲮鱼,人面人手,鱼身,见则风涛起。《天对》云:‘鲮鱼人貌,迩列姑射。’是也。”又有《山海经·海外西经》称其为龙鱼:“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鲤。一曰鰕。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而《尔雅·释鱼》则记载:“鲵大者谓之鰕。”因此,鲵鱼也被称为“人鱼”“鲮鱼”“龙鱼”“鰕”等。


鲵鱼图画像砖

西晋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

砖上左下角题榜“兒”字,故名。该砖上鲵鱼图以黑线勾勒,白色填充,并有朱红色与黄色点缀。为人首,圆脸,长须,鱼身,头部上扬;周身布满菱格状鱼鳞,鱼身两侧各有一道腹鳍与臀鳍,尾部附尾鳍。古人认为鲵鱼有灵,将其列为瑞兽,并赋予了其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因而其形象纹饰常被用于器皿、饰品、宅屋、墓葬等处。


“兒鱼”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199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图上彩绘一人首鱼身的形象,旁有题记“兒鱼”二字,有学者认为“兒鱼”即鲵鱼。


白象

在佛教当中,白象拥有着崇高的地位。《普曜经》卷二《三十二瑞品第五》载:“尔时王后临产,……二百白象前后守从,众宝明珠垂络诸象,象皆六牙……尽以紫金杂厕象身,微风吹之,嗷嗷相和。”传闻佛祖释迦牟尼之母摩耶夫人昼寝,梦六牙白象受孕,遂生佛祖。佛经《大庄严论经》中,亦记载释迦牟尼之前世曾为六牙白象。在古印度,象是转轮王四兵(马兵、象兵、车兵、步兵)之一,可以抵御一切战争的重创。而饲养大象的驯兽师则用一根绳索和一根带钩的驯兽棒来驯服和驾驭他们,这两件工具被佛教吸纳,称为佛教带有驯服意义的法器。同时,根据《法华经·普贤劝发品》记载:“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可知六牙白象还是佛教中八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的坐骑,是表现菩萨的大慈力。


《普贤观经》中认为六牙白象之六牙表示六度(佛家六个通往彼岸的方法,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足则表示四如意足(又称四神足,佛法中的四种禅定,分别为欲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作思惟如意足)。《止观二》曰:“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曰白。头上有三人,一持金刚杵,一持金刚轮,一持如意珠,表三智居无楼顶。”


白象图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重5.45千克

砖上所绘白象体型硕大,四肢粗壮,仰首昂鼻,大耳剑齿,其中剑状长齿下的上、下鄂各有牙齿三颗,曲背平腹,作行走状。白象,不仅仅是佛教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射,其作为一种祥瑞,早在我国汉代时期便开始流行。如汉武帝时期的《郊祀歌》:“象载瑜,白集西。食甘露,饮荣泉……神所见,施祉福。登蓬莱,结无极。”便是对当时进贡的大象进行了歌颂。张衡在《西京赋》中描写长安皇家宫苑平乐馆广场的百戏时亦提到“白象行孕,垂鼻辚困。”如郑岩先生在其《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中提到,白象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祥瑞,在汉代以来的墓葬中,其作为祥瑞多次出现与墓葬中,并提出观点:“这些图像在河西墓葬中再次出现时,只是沿袭了传统的题材,并不一定具有特别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如酒泉市曾出土的一件东汉时期的青铜摇钱树,在其底座位置,镂空雕刻了一圈如鹿、象、九尾狐、羊等动物祥瑞。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的东汉壁画墓中出土的祥瑞图中,白象亦位于其中,被作为祥瑞绘于墓壁之上。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白象也被古人列为祥瑞之一。


白象画像砖

西晋

一级文物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2000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1号墓出土

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6厘米

砖彩绘与雕刻相结合,减地平雕,地涂黑色,边框用土红色勾绘,既不同于画像砖,又不同于模印砖。浮雕彩绘宝象一头,垂首曲鼻,大耳剑齿,弧腹圆臀,作行走状,后胯处绘羽毛状物,象背绘鞍鞯,上彩绘四排波浪纹,象四周点缀四瓣白叶花。白象为佛教中的重要瑞兽,威力大而性情柔顺,故菩萨入母胎时,或乘六牙白象,或作白象形,表示菩萨性善柔和而有大势。另外在佛教中白象之六牙表示六度,四足表示四如意。


在古人眼中,六畜之中最重要的当然是马了。在我国,马被驯化于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说的就是牛与马的驯化。《吕氏春秋·离俗》篇载:“飞兔、要褭,古之骏马也。”高诱注:“飞兔、要褭皆马名也,日行万里,驰若兔之飞,因以为名也。”《宋书·符瑞志》云:“飞菟者,神马之名也,日行三万里。禹治水,勤劳历年,救民之害,天应其德而至。”与传说中的龙一样,马在华夏文化中是一种神奇的动物,被赋予许多象征和寓意,古人认为马就是地上的龙。游牧民族对马更是格外崇拜,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天生与马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认为马是苍天之神派往人间的神灵,蒙古马是象征英雄的马,许多诗篇对蒙古马充满了赞美,蒙古马是草原的灵魂。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霜雨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文化长期以来都是以“吉祥”为核心价值,其中包含着祝福、祈祷、激励、成功,在历代王公贵族的墓葬中,关于马的陪葬品屡见不鲜,可见古人对马的喜爱与重视。


翼马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2000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砖上彩绘肩部生翼的神马,色彩明丽,有黄色的垂鬃与尾毛,四肢腾起,蹄作爪状。


翼马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画面中央减地刻出奔马形象,马双肩生翼,前方刻绘云气纹。


马纹模印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图1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4厘米

图2长34厘米,宽16.5厘米,厚4厘米

图1马无鬃,昂首,张口,直视前方;其四肢腾跃,马尾后仰,做奔跑状。图2立鬃,口部微张,直视前方,左前足抬起,其余三足自然站立;马前方立有石柱,有缰绳系在马口处,将其栓于石柱上。


鳣鱼

鳣作为一种鱼类,在战国文献中常常被提及,到汉代,鳣鱼被神话,成为动物祥瑞之一。


“万鳣”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199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砖有墨线边框,中间彩绘一双翅高展的飞鱼,有鸟爪状的足。画面右上角有“万鳣”两字题记。


神话传说


远古时期先民将他们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因于神灵的力量,对神灵存有极大的敬畏之心。他们认为,人类世界是在诸神世界和仙人世界的管辖之下的,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地下世界也受制于诸神和仙人。此类画像砖以神仙灵瑞为主要人物,描绘先民想象中的诸神和仙人的生活情景。


随着东汉末年中原人口的迁移,伏羲、女娲、风伯、雷神、羲和、高禖、东王公、西王母等中原地区常见神话图像传至河西地区,并融入了当地的艺术特色,形成了河西魏晋画像砖上独特绚烂的天上世界。其中最常见的是与日月阴阳相对应的伏羲、女娲和昆仑仙境的东王公、西王母形象,是当时人们对天上世界的丰富想象。


西王母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砖上绘西王母端坐于榻上,双肩生翼,右侧立一侍者,左侧有立姿蟾蜍,榻前有祥云。在先秦文献中,西王母是刑罚之神。西汉之后,后羿登昆仑取得不死药和嫦娥食不死药成为月精的传说盛行,在宫廷和社会狂热追逐升仙和永生的影响下,西王母及其所处的昆仑山成为人们向往的不死仙地,西王母形象被重新加工,设计出东王公与之相对,以及玉兔、蟾蜍、三足乌、九尾狐、鸡首人身和牛首人身等侍从群体。


西王母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1999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墨绘画像砖,砖饰以黑色边框,用墨线勾绘出三人形象。画面中间端坐的女性人物云髻戴胜,双肩生翼,是典型的西王母形象。西王母两侧各跪一位侍从。两位侍从手持华盖。


西王母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南墓群出土

长39厘米,宽19.2厘米,厚5厘米

画像砖用白色涂底,红色绘框,再用红色和黑色彩绘出图像内容。画面中央一女性人物端坐,头束高髻,似戴胜,双手拢于袖中,面对树状植物,背有云气,应为西王母。


西王母、东王公是汉画像砖的常见题材,西王母有时与东王公对出,有时单出。


东王公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南墓群出土

长39厘米,宽19.3厘米,厚4.7厘米

画像砖用白色涂底,红色绘框,再用红色和黑色彩绘出图像内容。砖面中央端坐一男子,头戴三山冠,肩生羽翅,前有腾空的云气,后有树状植物,应为东王公。


东王公画像砖

西晋

现藏金昌市博物馆

东汉中期以后,东王公与西王母形象就经常出现在画像石祠堂的山形墙顶部。有学者认为,东王公的由来可能与先秦信仰中的东皇太一有关。在河西魏晋画像砖上,东王公与西王母的形象也经常成对出现。此画像砖上东王公衣着华丽,宽袍大袖,作晋代士大夫装扮,四周云气围绕。


伏羲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敦市博物馆

199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长37厘米,厚5厘米

砖呈方形,四周饰白色边框,画面中央用白色涂底,彩绘一伏羲图像。伏羲人首蛇身,右手持规,头戴山形冠,胸部有日轮,中有呈飞翔状墨鸟,应为金乌。


伏羲和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据目前考古发现,手持规、矩,怀抱日、月的伏羲、女娲形象于西汉以后开始出现。一般认为,伏羲和女娲象征阴阳。伏羲抱日,“日者,阳之主也”。女娲抱月,“月者,阴之宗也”。规,画圆之具。矩,画方之具。伏羲持规、女娲持矩可能与古人的天圆地方学说有关。


伏羲女娲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1厘米,宽21厘米,厚7厘米

这两块画像砖原拼合置于墓葬中室顶部藻井处。右侧为伏羲画像砖,左侧为女娲画像砖。伏羲人首蛇尾兽足,头戴山形冠,右手持规,腹部绘日轮。日轮中有黑色神鸟,为传说中运载日至日出的阳鸟,又称金乌。女娲人首蛇尾,有兽足,束高髻,左手持矩,腹部彩绘月轮,蛇尾与身旁伏羲交合。


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称,伏羲执规象征天,女娲执矩象征地,伏羲女娲是远古神话中华夏人文的始祖,相传人类是由伏羲女娲兄妹俩相婚而产生的。他们的造型通常都是人面蛇身,连体交尾,反映了墓主人追随升天的愿望,也期望其后代能够繁衍生息。伏羲女娲为汉魏时期流行于河西地区的神话传说,是河西魏晋墓葬中常见的题材。作为藻井的伏羲女娲图出现较少,十分珍贵。


女娲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南墓群出土

长37厘米,宽18厘米,厚5.5厘米

砖饰以红色边框,中间人首蛇身的女娲左手持规,右手持月轮,月轮中有一蟾蜍。与河西魏晋画像砖中常见的伏羲持规、女娲持矩不同,此砖上女娲左手持规而非持矩,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工匠绘制时产生的误差。


伏羲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南墓群出土

砖四周勾绘红色边框,中间伏羲头戴高冠、蛇尾虎足,一手持规,一手攀持圆形日轮,日轮中应为象征日的金乌。


日月画像砖

西晋

现藏金昌市博物馆

此画像砖将日月绘制于一砖,左侧为红日,中有金乌,右侧为圆月,中有蟾蜍。


羽人画像砖

魏晋

现藏金昌市博物馆

长37.7厘米,宽18.8厘米,厚4.2厘米

砖呈长方形,白粉涂底,墨线勾勒人物。


羽人画像砖

西晋

现藏金昌市博物馆

砖用白粉涂底,墨线勾勒,彩绘出羽人形象。羽人巨耳蓄髭,双肩生翼,肩部与腿部的羽毛飘逸,姿态舒展,被云气环绕。画面线条流畅清晰,色彩鲜明。羽人神色生动,其姿态与四周云气配合,具有动感。


羽人神兽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5厘米,宽20厘米,厚6.5厘米

画像砖左侧彩绘羽人,双肩生翼,肩部、腿部有羽毛垂下,双耳巨大,贴于脑侧,蓄髭长发,手持仙草。画面右方立一只神兽,似鹿,微微张口,尾巴上翘,神色悠闲。


羽人骑鱼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长42.5厘米,宽21厘米,厚6.5厘米

画面中央绘羽人,肩腿生翼,双耳宽大,骑坐鱼背之上,身形飘逸,云气在其周围环绕。约成书于西汉的《列仙传》中记载了乘赤鲤升天的故事,汉画像石中已有人物乘鱼和乘鱼车的形象,反映了人们对仙界的向往之情。


民间习俗


我国自古就有很多特殊的行为习俗用以祛除鬼魅、辟除邪恶。画像砖保留了诸多类似的原始巫术文化,如神荼、郁垒、铺首衔环、方相氏等,用于御凶驱邪,保护墓室与墓主。


河西魏晋墓葬中的力士、门吏、兽首人身等画像砖多用于镇墓驱邪。不同于大部分画像砖的长方形横构图,它们一般是长方形竖构图或方形砖,通常还具有结构性功能,或是象征门扉,或镇守于门扉两侧,或是照墙上阙楼结构的一部分,或是照墙的仿木结构椽头的组成部分。这类砖穿插镶嵌,使画像砖墓室的照墙和内壁在艺术造型上更加生动、有节奏性,是装饰在墓中镇压邪灵,守护墓主,保障地下安宁的重要成员。


兽面图画像砖

魏晋

一级文物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1995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长31.5厘米,宽15.5厘米,厚6.5厘米

所绘图案位于砖面靠右,其额微凹,耳大而垂,眼呈丘形,下眼睑较重,云形狮鼻,巨口较扁,略呈倒梯形,上下獠牙相对,自额部起面须下垂。在中国古代墓葬文化中,兽面不仅量多且造型丰富,虽“有首无身”,但不同于商周钟鼎常见的纹饰——传说中以贪吃著称的恶兽饕餮。此画像砖中兽面应为装饰较强的虎首,取意“能食魅髓”之意。自汉代以来,古人认为虎能食鬼除凶,辟邪防疫。除虎首外,砖中兽面有的为神荼、郁垒。在墓葬文化中,该类形象多被用来当门神,有驱邪、避恶、镇煞之功效。


《山海经》曰:“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善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在古代,人们将神荼、郁垒及老虎奉为门神,并将三者的画像绘于门上,从而达到驱鬼避邪、镇宅避煞的效果,而在丧葬文化中,人们亦会将其图像绘于墓门上方的照壁底部、墓室壁面的拐角或是斗拱顶端,从而达到降服恶鬼的效果。


方相氏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东墓群出土

长38厘米,宽18.5厘米,厚5.2厘米

画面白底黑框,中央彩绘一头顶束髻、大耳下垂、三角眼、张嘴露齿的面部形象,其下有一只头部不清的四足兽。砖中部有缺损。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古代驱鬼仪式“傩仪”中的神灵方相式。在仪式中由人戴着面具扮演,其形象一般为熊。


方相氏画像砖

西晋

现藏金昌市博物馆

砖面绘兽首鸟爪的神怪形象,怒目圆睁,肩部、腿部皆有羽翼,张牙舞爪,似乎在怒号。有学者认为这是古时相貌丑陋、送丧开道的方相氏。


鸡首人身、牛首人身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

甘肃省酒泉市单墩子滩墓群出土

竖构图长方形砖,砖面剔地雕刻出牛首人身和鸡首人身图像,面对而立,着长袍。


鸡首人身、牛首人身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苦水口2号墓出土

牛首人身和鸡首人身图像一般位于照墙上的门扉两侧,为照墙上门阙的一部分。


捧剑门吏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砖面以白垩涂底,上饰红色边框,中间绘一立姿男子。男子戴武冠,双手捧剑盾。两汉时期,官员和护卫在拜谒迎接时会执盾以示忠于职守和恭敬。


持帚门吏画像砖

西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200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砖面以白垩涂底,上饰红色边框,中间绘侧立持帚的男子。男子头戴介帻。画像砖所在的具体位置已不可考。根据敦煌佛爷庙湾133号墓照墙的结构推测,持帚人物画像砖一般位于照墙门阙的两侧。汉代以来,拥慧迎门的迎客之礼盛行。慧,即扫帚。拥慧迎门就是清扫庭院道路,并拿着扫帚在门口迎接宾客,以示尊敬。


力士托山画像砖

魏晋

现藏敦煌市博物馆

1995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出土

画面中央彩绘袒胸赤脚的力士。力士结发髻,束赤帻,下颏浓须髯,胳膊粗壮,胸肌发达,一腿蹲踞,一腿跪地。画面上部用粗重的墨线勾勒出群山连绵,力士双臂张开,托举住头上群山。


赤帻力士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许三湾东墓群出土

方砖彩绘头戴赤帻、浓眉圆目、双手托腮的力士形象。


赤帻力士图壁画砖

魏晋

现藏武威市五凉文化博物馆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镇南戈壁滩古墓群五号墓出土

该砖位于五号墓门楼上双阙两旁的半块砖上,左右两幅画内容相同,右侧的画面较之左侧清晰。砖表面装饰白底,四边用红色颜料围成。画中为一个半身力士。半身力士头戴赤帻,圆目,鼻下留八字髯,上身赤裸,呈坐卧状。双手托腮,似胡人样貌。五号墓为魏晋时期墓葬,墓主人画像榜题有姓名“段清”,从墓葬壁画内容可见,墓主人出身于豪门大族,并担任一定的官职,有大量土地的庄园,居住在高墙深院的坞壁中。


力士画像砖

魏晋

现藏高台县博物馆

甘肃省高台县地埂坡墓群出土

方形画像砖上刻绘力士,头戴赤帻,浓眉大眼,脸颊有浓黑鬓角,上唇蓄八字胡,下颏长须,单手托腮,身体向一侧倾斜。


怪兽力士画像砖

西晋

现藏金昌市博物馆

关注公众号:高古瓷

方形砖,砖上彩绘怪兽力士,其上肢作托举状,下肢半蹲,肩部、胯部皆有羽翼,身下绘有云气。


守门卒画像砖

魏晋

现藏酒泉市博物馆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乡出土

长18厘米,宽18厘米,厚5厘米,重2.45千克

该砖整体呈正方形,正面刻有一人物半身像,此人为方脸、圆目、长鼻,双手托腮,直视前方,为墓主人看守墓门使其不受外界侵扰,人首两侧似绘有奇特纹饰,现已斑驳不清,无法辨识。该砖纹饰雕工简练、粗犷,镶嵌于墓门楼式照墙之上,既起到了装饰效果又有着镇邪驱恶之功效。


所谓守门,系指护墓门或葬具,早在新石器时代守门之制即已初见端倪,马家窑文化马厂、半山类型的墓葬中皆发现有类似木栅栏形状的木封门。夏、商、周时期,随着墓道的广泛应运,墓道逐渐成为同期墓葬形制的重要内容,并开始与当时社会中盛行的灵魂不灭观念相结合,进而使守门观念萌芽发展。在汉代出土的画像砖上,已出现类似持盾门吏的形象,门吏俑更是屡见不鲜。这种图像及俑的出现,恰恰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观念,即人生前需要守护,死后的灵魂世界也需要守护。因此,东汉以后墓葬当中的守门形象不仅数量更多,内容也更为丰富,除武士、力士俑外,类似各种神兽、动物形象的镇墓兽陪葬品亦层出不穷。



高古瓷文章

陶瓷瓷器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