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大家王贵忱:“我收藏一辈子,换回好多张收条”

  • 收藏拍卖杂志
  • 2022年12月08日06时


王贵忱先生,前辈誉其为“魁奇之士”,后学尊其为“学界传奇”,收藏界有“北有王世襄,南有王贵忱”之说法,入选《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华文化名人录》《当代岭南文化名人50家》,面对声誉日隆,王老常说“言过其实”。


“魁奇之士”王贵忱先生 (刘谷子摄)
图源:王大文


2022年10月26日,王贵忱先生与世长辞,这是广东文史界的极大损失。从失学少年到魁奇之士,一生跌宕,学界传奇。其收藏理念为我们揭示了成为一代大家的关键所在,尤值得广大藏家学习和借鉴。


王贵忱一生著作研究颇丰

图源:王大文




01


轻热点、重特色


王老的收藏眼光向来以独到著称,接受恩师友人指点, 不受拍卖市场左右。


恩师周叔弢曾建议:“你不要搞宋元版,应该搞明清版,特别是清代的,多留意嘉庆道光年间的文人别集,如龚自珍、钱大昕等。”王老便以此为方向,立足明清,聚焦岭南。


王贵忱藏书

图源:王大文


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是王老在广州接触的第一本史书,也是《屈大均全集》的敲门砖和奠基石。1996年400多万字的全集出版,汇集了屈大均各种著作版本,而且是没有经过文字狱篡改的最好的善本,其中王老收藏的《道援堂集》是最早的顺治刻本,毛晋的《屈翁山诗集》是孤本,还有《省轩考古类编》,三本都极为珍贵。随之展开的龚自珍、罗振玉、张之洞、张荫桓、曾国藩、廖燕等系列收藏及研究以其开拓性和独创性闻名于学界。


赖少其为王贵忱藏书题字

图源:王大文


根据工作、财力、学识、兴趣确立自己的特色,是王老坚持的收藏原则。恩师古文字学家于省吾老先生曾鼓励他研习甲骨文,但尝试一段时间后找不到入口,王老就果断放下。因在银行工作,王老钻进“钱眼”。他认为一个历史学家应是古文献学家,也是古器物学家。器物学第一是钱币,因为和国计民生分不开,可见证经济发展,可考古断代、能补充史书上没有记载的资料。所以一开始就设定钱币与文献收藏齐头并进的策略。钱币文献在当时受关注度低,价格较钱币便宜得多,因此,通过几十年来地毯式的搜寻,王老积累了目前最全面的钱币学著作,其数量之多、品质之精居当代之首。


王贵忱编撰的研究货币的书籍
图源:中国钱币博物馆




02


轻玩赏、重研究


王老的收藏以古文献、古钱币、名人手札等为主,兼及金石、书画等门类。叶选平先生在“乐以忘忧——王贵忱学术与艺术回顾展”前言中写道:“与一般收藏家不同的是,他的收藏更加注重藏品的文献价值,而非其观赏价值。他还善于将收藏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


徐悲鸿的画是当时拍卖会的大热,而当得知有曾国藩晚年致李翰章、李鸿章昆仲的信札,王老果断用徐悲鸿的画交换, 后经研究出版的《曾国藩未刊书札》一书,反映了曾国藩治军、督战、施政、罗致人才、奖训后进等处事方式和观点,对清军与太平军、捻军之战史有重要的研究史料价值。


曾国藩《复曾国荃、曾国葆书札》湖南省博物馆藏


王老还用李可染、谢稚柳等八张画换来了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廖燕的《山居诗》草书手卷,后来手卷多次展出,被收录在《廖燕全集》,并被刻入潮州淡浮院碑林中,后人得以永久欣赏“状如古木寒石, 笔有奇气”的廖柴舟书风。


1948年随部队驻扎天津,王老常去看望一位80多岁长者, 部队开拔时老人有感于年轻人的有情有义,将所藏火花全部相赠。这批从天而降的藏品经受了战争的洗礼,也得到新主人的反复研读,1963年《中国早期火柴工业及其商标》一书出版, 王老从火柴工业史谈到文物价值,并提出晚清时期小巧而精美的火柴商标也应在近代版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观点。半个多世纪过去,这薄薄的小书依然有着相当的文史价值。


《中国早期火柴工业及其商标》封面及文稿

图源:王大文


在收藏中学习,通过研究提升收藏水平,这是贯穿王老一生的法宝。最卓有成就、最令人折服的例子是钱币与文献相结合的研究,使王老创下了中国钱币研究史上无出其右的纪录:获得有泉界奥斯卡之喻的“金泉奖”4连冠5奖项。




03


轻拥有、重传承


鹤老技艺高超,但他淡泊名利,不好浮名,非行内人不识。早年与容庚、商承祚、罗叔重、邓芬等书画朋友交往甚深。在西关家中,每月都与李曲斋、朱庸斋、张大经等人定期畅聚,谈文论画,然后由鹤老的儿子在家里掌勺,打打牙祭后尽兴而散。


王贵忱(左)与商承祚(右)

图源:王大文


藏而不私,体现的是胸襟和情怀。王老将所藏的300多片南越陶片捐给广东省博物馆,全部文献资料则赠送给友人林雅杰先生,2004年林先生整理出版了《南越陶文录》,2005年广州市文化局编出《考古发现的南越印玺与陶文》,从此“南天金石贫”的状况得到了改善。


广东省博物馆根据王贵忱藏书藏品举办的展览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

南越国戳印“右官”陶瓦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


南越国“贫”字陶拍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


南越国“万岁”陶瓦当

图源:广东省博物馆


元至元年间刻本《道园学古录》24册,极其珍贵,20世纪50年代王老以260元的天价购得。为了保存古籍,1957年王老忍痛送给了贵阳朋友。朋友夫妇去世后古籍失踪,直到2022年出现在北京拍卖会上,王老舒了口气:“只要在,我就感到很开心。”


1954年王老用30元买了明嘉靖本《周易程朱传义》5册一至十二卷,后在省立中山图书馆发现此书的下半部,两部书的书根都用墨笔题有“周易程朱传义”字样,推测可能是解放初散失的。于是王老毫不犹豫“出示所得之本捐献给中山图书馆善本部,裨共可成全璧耳”。


“魁奇之士”王贵忱先生在书房读书 (刘谷子摄)

图源:王大文


20世纪90年代,王老将一生珍藏的600多本古钱币书籍捐赠给中国钱币博物馆,其中多是善本、有的还是孤本以及名家的钱币原拓本,这批藏品成为中国钱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011年,王老将369种807册古籍文献捐赠给年轻的广州图书馆,其中仅龚自珍的著作就有38册,广州市图书馆特设专藏对公众开放。后赠汕头市图书馆清代学者蓝鼎元著作、赠东莞市政府袁崇焕史料……


王贵忱藏书

图源:王大文


“我收藏一辈子,换回好多张收条”,王老的玩笑中更多的是自豪。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藏品为人类之财富,唯有化私为公,方能长久传承。这是王老收藏的终极目的,也是王老令人敬仰的风范源泉。



编辑|余彩霞
校对 | 嘉琪
图片|湖南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本刊资料库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


·

·



往期精选

·

·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