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虎年“劳模”,这只小老虎身世是个谜

  • 南越王宫博物馆
  • 2022年11月28日04时

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南越王博物院从10月25日起临时闭馆,闭馆不闭展,我们仍有许多线上资源可供大家浏览学习,如VR展览、H5展览等。
此前,在“王墓珍宝”系列科普中,我们已陆续“开箱”了五件王墓珍宝,接下来有请虎年出镜率最高的文物——错金铭文铜虎节登场!






从/年/头/忙/到/年/尾

错金铭文铜虎节




在王墓展区的大门前

两只石虎迎接八方来客

其原型正是错金铭文铜虎节

这只“劳模”老虎从年头忙到年尾

文创、海报、文章中都有它的身影

这么重要的文物却身世成谜

从哪里来?在哪里造?

有何功用?如何释读?

都有着不少讨论

它身上仅有片言只语

却是解开身份之谜的关键

通行凭证还是调兵信符?


错金铭文铜虎节出自南越文王墓西耳室。西耳室聚集了各种器类的珍宝,堪称南越王的珍宝库。
这件虎节工艺精美、颜值颇高,关于其定名和铭文更是引起了不少学术讨论。围绕这件虎节,存在着两个争议:
第一个,是节还是符?
由于这件文物以虎为造型,与史载和出土的虎符外形极为相似,因此许多人第一印象会联想到“信陵君窃符救赵”的经典故事,认为这件文物为虎符。
所谓虎符,是指用来调兵遣将的信物,多为铜制虎形,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分别存于君王和统帅手中,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是1973年出自西安郊区北沉村的杜虎符,这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虎符。
这件虎符为左虎符,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错金而成,背面有中间剖开的不平整痕迹,而南越文王墓出土的虎形铜器却是完整的一件,两面均有错金。
由此专家认为,这件文物并非虎符,而是另一种有记载的信物——虎节。
简单来说, “节”是单独一件,符是合二为一。二者功用和持有者并不不同。
第二个,是“徒”还是“驲”?
虎节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车驲”四字,据专家辨认,其中“命”字下方的二横为重读标记,因此铭文应释读为五字——“王命命车驲”。关于铭文的最后一字,至今仍有着不少学术讨论。
最后一字不见于记载,但在包山楚墓出土的木简中却出现了相同文字,可见这个文字出自战国时期的楚国,且后来失传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件虎节应为楚地遗物。
那么,如何辨认最后一字?
观点①:认为应该是“(马+土)”,也即“牡”字的异体,“车牡”也就是“车马”。
观点②:也认为是“(马+土)”字,但应该假借为“徒”,也就是步卒之意。
观点③:由李家浩先生提出,他通过复杂的字形和读音的推论,认为应当是“驲”字。《吕氏春秋》里有“齐君……乘驲而自追晏子”的记载,高诱注:“驲,传车也。”
驲是驿传的车,“车驲”字面意思是一种驿传的交通工具,在这句铭文中指代乘坐驿车的官员。
目前多数观点认为最后一字释读为“驲”,这句铭文可翻译为:受命于王进行驿传的官员。
作为驿传官员的身份凭证,这件虎节可用于关口通行和在驿站获得相应食宿。


虎节的“亲友团”


所谓节,是指古代官员出使的外交信物,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行证,节还是驿传时的身份凭证,是古代驿传制度的见证。

最早的节可能是竹子为造型,即将一节竹子分为几片,分给不同人持有,作为相互之间共同认定的信物。
1957年在安徽寿县出土了战国时期的 “鄂君启节”,一组5枚可合并成一节竹子。
这组符节,是楚怀王给鄂君启使用的,包括了3枚舟节和2枚车节,上面错金了具体的文字信息,是给鄂君用于水路贸易和陆路贸易通关和免税的证明。

鄂君启节(其中的一枚舟节)


除了竹形节,目前考古所见的还有龙形节、虎形节,这也与《周礼》记载互证:“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由此可见,不同造型的节往往代表了具体的使用场景。
此外,《周礼》还提及了旌节、符节、管节。对于这六种节,吕思勉先生认为:“虎节,人节,龙节,使臣所用;旌节,符节,管节,则人民所用也。”
目前所见的龙节和虎节多出自楚地,都有什么特点呢?
“王命命传赁”龙节
传赁龙节也称王命传龙节,是战国中期楚国之物,据学者统计共有四件。正反面有铭文八字,重文一字,共九字。可断句为:王命命传赁,一担食之。应理解为:楚王之命所任命的传赁。
因此第一句应该是指楚王雇佣从事驿传的人。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部分有《传食律》,对供给不同身份人的食物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因此食者身份高低不同,粮食的质量有精粗之分,“而一担食之”是楚国对从事驿传的雇佣人员饮食供应的规定。

王命传龙节



“传遽”虎节
这件虎节为铜质薄片,呈卧虎状,虎目做圆穿状,首、身、尾均有纹路腹部有铭文:王命车遽,可释读为:王命,传遽。遽,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传和遽均指传车。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这件虎节应属王室专属的邮差,与传赁虎节所指的王室雇佣邮差有所区别。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虎节


“传赁”虎节
传世有两件传赁虎节,一件藏于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虎节右面有“王命命传赁”五字,另一面无文字。这两件虎节都很薄,仅有0.3厘米左右,两件“王命命传赁”虎节形态与“王命命车驲”虎节形态相同,前二者器体稍小,素面无纹饰。形态相同、铭文格式相同、文字风格相同,因此被认为均为楚国所铸,皆为驿传凭证之物。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虎节


湖南省博物馆所藏的虎节(拓片)


除了以上龙节和虎节有着较为明确的信息外,南越文王墓出土的这件错金铭文铜虎节因其保存完好、工艺精美为世人所知,是研究古代驿传制度的重要物证。


颜值超高、身世成谜



对比其他传世虎节可知,这是目前保存最完好、工艺最精美的虎节,在模铸的铜虎身上采用了工艺难度极高的错金工艺,由此形成黑金相间的猛虎造型。
这件虎节长19厘米,最高11.6厘米,最厚1.2厘米。它用青铜铸成扁平板的老虎形状,虎成蹲踞之势,虎口大张,尾部弯曲成“8”字形,老虎造型生动形象,仿佛山兽之王蓄势待发、扑向猎物。
铜虎身上的斑纹铸有弯叶形浅凹槽,内贴金箔片,双面共有60片,虎眼、虎耳均由细金片勾勒出,金片纯度高达97%以上。
这件虎节的制作流程可能是先模铸再嵌入金片。至于金片是怎样嵌入铜虎身体表面的,有两种推测:一是所谓“模范法”,在模具中预留好凹槽,铸成后,再用金片嵌进去;二是在铸好的铜虎表面刻出凹槽,再嵌金片。
那么,这件虎节是哪里生产的呢?有观点认为虎节是南越王国仿楚器铸制。不过越来越多观点认为这件虎节应为战国时期的器物,主要根据正是虎节上的“驲”字。
这个“驲”字与包山楚简一致,是纯正的楚国文字,而南越国时期流行的字体为小篆,与此不符。
由于秦灭六国后,统一文字,楚国的许多文字逐渐失传,这个“驲”字因此不见于秦汉出土文字资料中。如果虎节为南越制造,那么不会使用已废除的楚文字。
《左传》也曾记载“楚子乘驲,会师于临品”,因此这件虎节应为战国楚地遗珍,被南越国所珍藏,并作为珍宝随葬于南越文王墓中。
这件虎节反映了南越国与楚文化有着深厚渊源,是南越国多元丰富文化的见证。


虎年最忙碌的小老虎
还是许多文创的创意来源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美好的体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岁末已近
小老虎的故事仍在继续
愿与你相伴
相约下一个虎年
<
王墓珍宝系列文章
>
点击图片浏览


王墓珍宝01:“文帝行玺”龙钮金印

王墓珍宝02:丝缕玉衣

王墓珍宝03:角形玉杯

王墓珍宝04: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

王墓珍宝05:赵眜组玉佩



疫情退散时,我们再相聚。


撰稿、编辑 | 黄巧好

海报 | 陈苑萱

视频|简奕臻

审校 |吴丹微

审核 |王维一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