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揭秘古玉切割痕

  • 高古玉
  • 2022年12月05日04时



古玉线切割

只要是质地坚韧柔软、可与解玉砂嵌合且经得起多次拉磨的物质,如皮条、藤条、绳索等都可以用来充当此种制玉工具


苏州草鞋山出土玉钺表面的切割痕迹



常州寺墩遗址出土玉琮表面的切割痕迹



↑玉环上的沙绳切割痕迹 黑龙江小南山遗址

文化玉璧,海安青墩遗址出土



片切割

片状工具,以细湿砂为磨料进行切割而就




墨玉斧 赵宝沟文化,长13.5厘米,宽6.3厘米。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羊羔庙出土,敖汉旗博物馆藏









西藏自治区昌都县卡若遗址出土玉刀


战国时期回首龙形青玉佩


成型对开的一对凤鸟



砣切割

是将砣片安装在砣机上,对玉器进行切割加工的方式



春秋中期。1980年均川刘家崖1号墓出土。长5.2 宽0.8。现藏随州市博物馆,正面


春秋中期。1980年均川刘家崖1号墓出土。长5.2 宽0.8。现藏随州市博物馆



古代钻孔

一是桯钻,就是我们俗称的"实心钻"

二是管钻,就是空心钻


打钻图

桯钻工具--箭头

两面对钻的棱台痕迹,河南出土


↑玉管出土情况及显微照片


汉代管钻玉璧内孔


汉代管钻玉璧外缘

玉料与玉管钻废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晚期,朝阳市半拉山墓地出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


切磋、琢磨等玉器加工的工艺手法早就已成为中国话的常用词汇,《诗经》中就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字句。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解释了制玉的工序:以解玉砂(金刚砂)与水搅拌,用可旋转的轮子带动盘和搅拌好的解玉砂把玉料抛开并慢慢琢磨成器。




将全部制玉工序以12张图来述说,图下还画着这一工序所用的各种工具。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古代制作玉器的十二道工序:


第一幅《捣沙研浆图》

过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着在砣与玉之间的沙,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从天然沙中淘出的,分红沙、黑沙、黄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8-9度。捣沙、研浆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精细程度。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精细自然分层。



第二幅《开玉图》

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要用类似于锯的工具。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又称弓子。图中画的更象锯。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第三幅《扎砣图》

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切”。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第四幅《冲砣图》: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



第五幅《磨砣图》: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


第六幅《掏膛图》


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


第七幅《上花图》: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种花纹。从图中可发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号也更多。


第八幅《打钻图》



打钻是用一个管状磨具,在玉器上钻出圆圈状的沟槽。钻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圆住打掉,即可掏膛儿。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九幅《透花图》:即做浮雕、镂空。



第十幅《打眼图》:在玉器上磨出一个眼儿。


第十一幅《木砣图》:木砣是磨光的砣,一般是用葫芦瓤作的。

第十二幅《皮砣图》: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的。


由这十二幅图可以看出,古时的碾玉设备主要就是水磴,以足蹬踏板为动力,带动各种“砣”快速旋转,“砣”上需不停地浇水和沙。



随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古老的水磴和大弓已经进了博物馆,现在则是以电力马达带动“砣”,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转速,对玉石的切磨能力大大加强,“砣”也演化为由金刚砂制成,硬度大大提高,并且不再需要浇沙,只需不停地浇水即可。因此,加工能力实在是大大提高了。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



关于工痕

在对于古玉工痕问题上,不少专家提出并总结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但是,基本都是基于理论上。卑人从事玉石雕刻工作,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反复琢磨,感受玉石在雕刻时出现的各种痕迹。潜心研究实验,在古玉和新玉的雕刻的痕迹上有了新的发现。

我们来做一个雕刻痕迹实验。

首先,准备一块玉料,用笔画出两个图形。一个用古代工艺雕琢出来,一个用现代电动工具雕琢出来。

现代玉石雕刻所用的金刚磨头,仔细看,在合金的钻杆上沾满金刚砂。解玉砂的材质有很多,多为较硬的玉石或金属粉末。

下面实验开始

首先先用现代电动工具加工一个圆,制作很简单,用时大约1分钟。如下图所示:

我们来看看工痕放大什么样,如下图所示:

砣具走过的地方出现了一条一条的具有规律的痕迹,能明显看出砣具在玉石表面加工时的顺序,方向,加工过的痕迹比较粗糙。而且在工痕边缘出现了崩茬。

为了模仿古代工痕,我又在原基础上加上了扫把痕。下图所示:

下面用解玉砂手工制作另一个圆。

首先,用水把解玉砂调成浆,涂抹在需要雕刻的地方。用一根竹签,蘸着解玉砂浆沿着画好的轮廓反复摩擦。直至磨好一个圆,用时大概三个小时。这个时间漫长枯燥。

做完的效果是这样的:

来看工痕放大效果:

很明显,在解玉砂的作用下,工痕表面留下了深浅不一,痕迹不规则的现象。这是因为相对与电动砣具来说,解玉砂在磨玉时是一种游离状态,哪里有砂,哪里关注古玉虫就会产生磨损,但是主要着力点是在竹签的作用处。由于每一次作用力是不均匀的,以此便出现了这种痕迹。而且边缘处不见崩茬。

下面与馆藏古玉的工痕做一下对比:

馆藏玉工痕

馆藏玉工痕

实验工痕

实验工痕

怎么样?是不是很像了?这种工痕对于古玉收藏者杀伤力十分强悍!这就证实了这个结论,古玉的工痕并不取决于制作工匠或制作手法,而是直接取决于工具。利用现代工具无论如何也仿不出古代工艺痕迹,这就好比一个书法家用钢笔和毛笔写同一个字,不可能做到相同,原因不在书法家,也不再于纸墨,而在于笔的差别。

引申一个问题,关于古玉的抛光

请先看下面的图,都是雕刻后没有进行抛光的。明显看出电动工具加工后的痕迹表面是毛糙的,不具备光泽。而模仿古代解玉砂砣制的痕迹表面是光滑的,且具有光泽。这是什么原因呢?

分析

由于古代制玉是用解玉砂一点点磨制。那么在砣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抛光的过程。通过实验可以证实这点,大胆猜测,古代制作一件玉器并非像今天似的,雕刻完成后在进行抛光。而是雕琢完成后,抛光也随之完成。因此才会出现工艺痕迹的光泽与玉体表面一致的情况,而并非是由于工痕包浆所致!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