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自何处起源?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回答,都是中原。
这话似乎说的没错,毕竟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河南……自先秦开始,渺茫而辽阔的中原大地上,就诞生着无数的奇迹。
不过,居于长江中下游的浙江,却时常为人们所忽视。
甚至,在中原历史学家的笔下,处于『南蛮』之地的浙江,一直是野蛮的代表。在浙江生活的先人,则是断发文身、不食火的野蛮人。
跨湖桥
事实上,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了文明的回响。
乘坐在独木舟上的跨湖桥,重新定义了浙江的文化起源,也为这里带来了福泽后世的稻作文化。
而紧随其后的河姆渡,更是让长江流域被认定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图源:国家宝藏
而之后,良渚古城申遗的成功,不仅让浙江史前文明厚度得到了强有力的实证,也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
可以说,浙江大地上诞生的文明摇篮,其实早于炎帝和黄帝,早于造字的仓颉和治水的大禹,早于所有留名史书的首领英雄和一切照亮童年的神话传说。
良渚文化遗址图源/摄图网
何以说浙江的考古人多少有点幸福和“凡尔赛”?
浙江史前文明究竟有多辉煌?点燃文明火种的人们从何而来?在他们生活的年代,又留下了怎样的文明痕迹?
那么,让我们跟随两位一线考古/文博专家,前往浙江史前遗址现场,感受来自8000年前文明的回响,听他们讲述手铲释“地书”的故事。
游 学 讲 师
赵 晔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史前考古专家
侧重良渚遗址的调查、发掘、研究和展示。先后主持、参与了莫角山、卞家山、官井头等数十处遗址的考古发掘,曾系统调查良渚遗址,出版了《良渚遗址群》、《卞家山》、《良渚文明的圣地》、《内敛与华丽:良渚陶器》等论著多部。深度参与了良渚博物院的布展和改陈,参与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提升改造工作。
姚小强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副馆长
长期专注于河姆渡文化研究
深度参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的展陈设计
河姆渡文物30余年的“守望者”
游 学 亮 点
寻 根
走进史前考古遗址,触摸华夏文明的来处。每日都在开启“人之初”盲盒的史前考古,才不枯燥呢~
完 整
8000年跨湖桥,7000年河姆渡,5000年良渚,浙江史前考古“富矿”一览无遗。
专 业
与资深考古专家面对面,揭开考古+申遗过程中的秘密
与一线文博专家面对面,从文物到遗址,聆听展板之外的故事
特别提示:
1.行程内需要需要大量站立或行走学习,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2.如遇临时交通管制、景区开放情况或天气影响,或将对行车路线和行程顺序或内容作一定调整;
行 程 剧 透
★跨湖桥 (距今8000年)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我们总能在网上看到南北方饮食文化大PK:北方人以五花八门的面食为傲,而南方人一天不吃白米饭就浑身难受。
这与南方源远流长的水稻文化有关。
图源:摄图网
南方就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早在距今8000-7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中,浙江先人就已开始栽培水稻。从出土的碳化稻粒形分析,有超过50%的稻谷是人工驯化后的栽培稻。
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先进的蒸食技术,跨湖桥遗址发掘出土的8000年前的“蒸笼”——陶甑,就是最好的证据。陶甑与稻米的结合,可能就是蒸米饭的历史起源。这也是人类利用蒸汽能最早的实践。你看,这哪里是史书上说的“不食火者”呀!
考古学家还发现,跨湖桥人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水上交通技术。我们都听过『南船北马』这个成语,而迄今发现最早的独木舟就出土自距今8000年前的跨湖桥遗址。
图源:文旅中国
8000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跨湖桥人娴熟地驾着轻舟,或外出渔猎,或运送丰收的稻米,一幅安然的生活图景。
今天,同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太湖上,渔民们还在用独木舟出行捕鱼。图源:虞风格
而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家马来自中亚哈萨克斯坦的柏台遗址,距今约5500年。中国家马很有可能由中亚传入。因此,从时间上来说,“南船”的历史比“北马”还要早上4000余年。
★河姆渡(距今7000年)
图源:中国文明网
前面提到跨湖桥先民已驯化野生水稻,1000年后的河姆渡人则接力完成了水稻的驯化。
图源:搜狗百科
以水稻为代表的农耕文明让浙江先人有了一颗安定的心,对『家』的形式有了强烈的需求。
你看,家的上半部分是『宀』,代表着房屋。河姆渡至今留存着目前已发现的较早的木结构建筑遗址——南方特有的干栏式建筑。
余姚河姆渡
这种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非常适应多雨地区的需要。
上层住人,既防潮又能避开各种凶恶的野兽虫蛇;下层刚好用来饲养牛、猪等家畜,给家里提供肉食美味。
干栏式建筑至今仍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及越南北部广为受用。左为河姆渡复原图,右为西双版纳吊脚楼。图源:xxm202
由此家的下半部分“豕”出来了,代表着一头猪。从考古出土的猪骨和牙齿来看,河姆渡的猪已经走在了野猪蜕变为家猪的康庄大道上。
相比其它地区的猪,它们还早早拥有了自己的艺术形象。你看考古学家们挖出来的陶钵,钵的两侧外壁上以写实的手法刻出了一只小猪的图案:四足蹒跚而行,头向前垂,双目圆睁,似乎正在寻觅食物。
有一件陶盆上刻划着稻穗猪纹图像,大体是家畜饲养依附于农业的一种反映。此外,还出土较多的水牛骨头,可能牛也已被驯养。
『家』给了我们无限的归属感、幸福感,尽管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还不会书写这个汉字,但他们早早让『家』有了实实在在的意义。
★良渚古城(距今5000年)
再往后,接力棒就来到了良渚的手上。
良渚,本是杭州附近一个美丽的小镇。1936年,浙博馆员施昕更的一次偶然发现,让浙江登上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舞台。
良渚古城遗址
这里,是一座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它是迄今所知东亚最早的国家。良渚先民在这广袤的水乡泽国里造水坝、筑土台、种水稻、建城市。
其中王城面积达3百万米、相当于4个紫禁城大小,是宁静水网之中波澜壮阔的一笔。
这是一个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理想国”。
考古学在古城中心的莫角山脚下,挖出了20多万公斤碳化米。五千年前的一场意外的大火,烧毁了良渚城的粮仓。五千年后,从这些焦黑的颗粒里,我们仍能想见当时的存粮之充足、物产之丰饶。
这里还以玉器著称。考古专家们在各处遗址内挖掘出了成千上万件“种类丰富、雕琢精美的玉器”,震惊了海内外。
尤其是其中的玉琮,其纹饰之神秘,做工之精细,令今人叹为观止。内圆外方的造型代表先人对“天圆地方”的认识,神秘的神人兽面纹无处不在,反映了先人高度统一的信仰。
5000年前的良渚人,一举创造出了东方史前文明的高峰。出土的成千上万件精美绝伦的玉器、比头发丝还细的神人兽面纹线条、高等级祭坛与墓葬复合共存的瑶山祭坛、全世界最早经过科学规划的水利系统……便是这辉煌文明的实物例证。
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因为良渚文明,过去不被西方承认的『中华上下五千年』说法终于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图源/良渚博物院
静静凝视着这些远古文明遗物,不由让人生出种种惊叹和疑问:陶罐、玉器上的符号意味着什么?它们果真是出自5000年前的江浙先人之手?
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良渚先民是如何将一块块美石雕琢得如此精巧细腻?
这一切,就等着你,来和我们一起探寻。
时 间:12.9-12.11
集 合 地:浙江杭州
解 散 地:浙江宁波
适合人群:人文历史爱好者/访古者//探索不一样的旅行者
原 价:2780元/人
组 团 价:2600元/人(2人及以上组团报名可享)
*大小同价,参团年龄建议10-70岁之间
*8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如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
费用包含
1. 交通:行程内全程空调旅游巴士
2. 住宿:2晚四星标准酒店住宿(默认2人/间,如需单房请联系客服小艺补单房差,单房差:400 元/人)
3. 餐食:2顿自助早餐+3顿丰盛特色正餐+全程矿泉水
4. 导服:专业讲师随行讲课+文化领队贴心服务+专职司机
5. 门票:行程内所有景点门票费用
6. 设备:无线蓝牙讲解器
7. 保险:高额旅行出行保险
费用不含
1. 各地往返游学地的大交通费用;
2. 因个人原因产生的其他消费;
3. 单房差费用。*默认标间(1间房2个人),如需单独一间房,联系客服补单房差即可。
报名须知
1. 因疫情或其它原因,由艺旅文化取消的行程无条件退还团费100%;
2. 行程属于特别定制行程,需提前预约,若因私人原因,取消的行程将扣取部分团费;
3. 本次旅行最低人数为8人,如未满成团人数,组织方可能取消活动或增加费用(如有任何更改,将第一时间通知);
4. 本活动仅限低风险地区客人报名,如因疫情原因或其它不可抗力导致行程取消,将全额退款。
看展览小程序上线啦!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文章转发自博物馆丨看展览,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