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从文人画图式到观念雕塑,原来传统赏石也能如此当代!

  • 收藏拍卖杂志
  • 2022年11月14日06时


湖石也就是常说的太湖石,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见的表现对象。唐宋时期,太湖石逐渐进入了文人的视野中,受到文人的追捧,成为了文人雅士继“梅兰竹菊”后又一君子品格的象征。在后来近千年的发展之中,湖石成为文人画中最为重要的视觉图像,也是最为核心的文人精神载体。


中国艺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经历了诸多变革之后,湖石题材至今仍然作为文人精神的载体被中国当代艺术家反复演绎与拓展。


明 陈洪绶《蕉林酌酒图》 绢本设色 107×156.2cm 天津博物馆藏



01


湖石题材

与文人画发展一脉相承



文人群体对湖石的热爱自古有之,白居易、米芾、苏轼等皆爱石成癖。白居易说:“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米芾感叹自己:“癖在泉石终难医。”但是在绘画方面,湖石题材并未在唐宋走向独立与成熟,在传为唐代孙位的《高逸图》中,湖石只是人物的配景,且笔墨单一;在宋代成熟的院体绘画中,湖石是映衬花卉的配角;宋徽宗的《祥龙石图》则采用了近乎工笔晕染的方式。


北宋 赵佶《祥石图》 绢本设色 53.9×12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湖石题材绘画的发展与文人画一脉相承。


文人画肇始与发展于元代并走向成熟,得益于以赵孟頫为核心的文人绘画群体的出现。其中,赵孟頫、管道昇、倪瓒、吴镇都有湖石相关题材的作品传世,这些作品也成为后世文人画的典范。以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为例,院体画中琐碎的皴擦被代之以爽朗的书法用笔,这体现着关乎书法审美的用笔正式出现在文人画中并作为文人画最为精髓的审美关照之所在。


元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 纸本水墨 54.1×28.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书写性被带入的同时,宋代绘画,尤其是院体绘画中的“再现”与“状物”也不再是文人画的主要目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文人审美趣味开始在这一时期走向成熟,“寥寥数笔以解胸中意气”成为首要的创作诉求。由此,赵孟頫与元四家的实践完成了对中国文人画审美格局与审美范式的基本构建。


元代文人画家不仅在湖石题材中进行了笔墨的革新,更是将湖石演绎为文人的精神载体。后世所谓的皱瘦漏透只是文人在视觉层面上对湖石的审美追求,并不全面;湖石的疏野质朴、丑陋狷厉、坚韧顽强才是真正能与文人所向往之精神高度完美契合的品质。


元代文人画家们对湖石题材的演绎似乎只是一个成熟的开端,元代文人画作品始终保持着平和朴素的画风,直到明清两朝,文人画家逐渐走向市井生活,并走向更加独立的内心世界,湖石题材又有了新的面貌。


元 管道昇《竹石图》 纸本水墨 87.1×28.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02


明清两朝

湖石题材呈现出个性化



在明代中晚期,文人画开始呈现出新的姿态和面貌,个性的显现和张扬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与此同时,董其昌在将文人画系统地梳理之后,又将文人画引向了另一个极端化的倾向(本文不展开讨论)。


明代中晚期之后,市场经济的繁荣大大丰富了市民的生活和活跃程度,文人不再深藏书斋,男子也不再以科举入仕作为唯一的人生目标,以明四家为代表的江南画家极少有人仕途坦荡的。他们深深扎进江南的风雅生活,对“自我”的关照开始在画面中显现出来,他们不仅在戏曲与小说中体验人生,而且在绘画上直抒胸臆、张扬自我。


湖石作为文人画的主要题材,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湖石不仅仅只是文人的雅玩,更是抒发自我和张扬个性的载体。在徐渭的诸多湖石题材作品中,肆意涂抹的笔墨极具情绪和个性,湖石的形象近乎抽象,让人联想起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明代著名画家吴彬的《十面灵璧图》,更是将这一题材推向了极致。在这件作品中,卧游、雅玩、精微、机巧、内美、玄幻、古崛等文人对石的终极审美追求得以完美呈现;晚明时期,陈洪绶笔下的湖石仿佛骨骼清奇的罗汉,愈奇愈古,通过承继自贯休的高古怪诞的画风,规避晚明以来的靡靡之风,正是他个性张扬的一面。


徐渭 《墨花九段图卷》(局部)纸本水墨 46.6×62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彬 《十面灵璧图》(局部)纸本水墨 55.5×11.5cm 北京保利拍卖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5.129(含佣金)亿元成交
后来的八大山人、弘仁、石涛、郑板桥、金农、罗聘等文人画家,也对湖石题材上进行了精彩的演绎。以湖石为载体,抒发自我情感,这是中国文人在文人画中寄托的精神追求。

清 朱耷 《头桐子图》 纸本水墨 121×63.1cm 大英博物馆藏


03


湖石符号

被当代艺术重新演绎



发展至当代,湖石作为文人精神最为典型的图式象征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得以再次延续和拓展。比如艺术家周春芽、展望等,他们从图式及精神两个层面入手,在大量的、全新的、带有革命性质的创作中,展现出去西方化和去后殖民化的倾向,他们的实践正在逐步构建起一种全新的中国文人精神。


周春芽曾经谈到:“自己在创作太湖石的时候,正在研究文人画,我并没有像国画家那样在材质属性和图式形态上去理解,而是按照我的表现意图去寻找那些令我觉得陌生又能带来惊喜的东西,我在肌理和质感上花费了很大的功夫,近似于强迫症似的去捕捉和玩味那些潜藏在石头自然属性中的视觉因素,把这些东西强化、放大本就是形式,而视觉的呈现本就是内容。”周春芽通过太湖石与古人进行对话,这是中国文人精神的在当下视觉艺术创作语境中的全新形式。


×129cm 2018年中国嘉德春拍4370万成交

周春芽 《太湖石》 200×150cm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2760万元
雕塑家展望创作了大量的不锈钢材质的假山石,焊接起来的假湖石抛弃了湖石本来的全部自然意义,成为一种立体的纯粹形式化的图式,这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引出人们对于中国文人精神面对突飞猛进的时代变迁应如何重新塑造的全新命题:传统文化在当下,是作为一种图式存在于现代化文明的进程中,抑或是已经异化为他物?对时代的深刻反思正是传统中国文人出世的一面,正如饱经苦难的苏轼,他一生从未远离过政治,他不选择退出,他永远都处在深沉的思考之中。展望的不锈钢湖石无疑承载着一个当代知识分子的深沉思考。


展望 《假山石 第一百五十号》 不锈钢雕塑

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 晚间拍卖 ) 成交价244万港元


展望 《假山石 第五十九号》 不锈钢雕塑

2014年佳士得春季拍卖会成交价964万港元


类似于周春芽、展望等艺术家这种对传统的追问方式,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也是有的,正如古人的怀古作品,这种对话的根本目的是表达和表现彼时的“今人”。今天的艺术家再次将湖石作为题材,并非对古人的表面模仿和简单的回归(技巧上的和图像上的),而是具有当代视角的“怀古”,其关键与核心在于精神层面的追溯与追问。


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曾经谈到:“中国艺术家不到户外去面对母题坐下来画速写,他们竟用一种参悟和凝神的奇怪方式来学习艺术,这样,他们就不从研究大自然入手,而是从研究名家的作品入手,首先学会怎样画松、怎样画石、怎样画云。在全面掌握了这种技巧以后,他们才去游历和凝视自然之美,以便体会山水的意境。他们回家以后,就尝试重新体会那些情调,把他们的松树、山石和云彩的形象组织起来,很像一位诗人把他在散步时心中涌现的形象贯穿在一起。”


贡布里希的这段论述非常贴合文人画家的创作方式。没有任何文献记载某位文人画家对着园林里的太湖石写生并挪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而是通过对前人作品的理解和研习,这是太湖石作为一种图像的传承方式,呈现的不是园林里湖石的真实自然状态,而是作为一种诗意的、符号化的或者象征意味的形象出现在文人画之中。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充斥着对符号和图式的运用,这是作为视觉艺术不可回避的一种创作方式。在这些接受过西方写实绘画训练过的当代艺术家眼中,这种程式化的、图式化的湖石形象的确可以作为一种具有神圣的、诗意的、中国气质的符号存在。


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经历着突飞猛进的变革,当代艺术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浪潮之中变换翻腾,映照出每一个中国人从日常生活到精神世界的巨大转变。湖石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以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形式出现在中国美术的视野之中,是中国本土文化正在延续与拓展的表现。这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的艺术家应该深入思考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转译——传统文化元素与油画创作教学》 2019年9月 范勃主编 广西美术出版社

2.《顽石也风流》2016年8月 朱良志著 中华书局

3.《中国当代艺术十三种》2020年7月 朱青生著 商务印书馆

4.《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2012年8月 高居翰著 三联书店

5.《明代的图像与视觉》 2011年9月 柯律格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6.《中国美学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 朱良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编辑|余一

校对 | 嘉琪

图片 | 永樂拍卖、富艺斯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


·

·



往期精选

·

·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