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视频来源:企鹅出品
首先我们先说下绿松石的变色。
因为绿松石的密度和一定的孔隙,导致身体里的油脂进入绿松石的里面,这种状况是盘戴松石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一种现象让很多新玩家非常不安。那就是如果在这个时候松石沾水或者长时间不戴的时候,接触皮肤的区域在对比下感觉会发白!这让人很容易怀疑松石是染色的。
请看下面的照片,同一串珠子在水里浸泡了几分钟后,明显地接触皮肤的区域颜色显得很惨白,与其他区域比要淡了很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接触皮肤的区域较泡水之前的颜色并没有变化,只是因为没接触皮肤的区域较泡水前增加颜色加深了很多,产生了对颜色的对比,让我们产生了部分区域“褪色”的错觉。
接触皮肤的区域颜色之所以在水中没有变化,只是因为松石的微隙已经被油脂封住,松石内部的水份通过其他区或慢慢流失,外部的水份无法通过油膜进来,松石的颜色会因为缺水份而显得淡。很多原矿的手把件也会出现类似的状况。只有当松石吸收了足够油脂,填充了水份流失后空缺后,颜色才会转而加深。
如果继续戴下去,当接触皮肤的区域吸收了足够的油脂,颜色变得足够深,包浆足够厚重的时候,包浆和颜色会向孔道周围扩散,这种过程也基本上是一种“沁”的过程,也就是玩家们口中的“包浆”,直至最后整颗珠子的颜色、包浆一致。
说完变色,我们再来说说松石的不变色。
有的朋友问部落小编,我的松石为什么迟迟不变色,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提一个词,那就是大家熟悉的“高瓷高蓝”。
何为“高瓷”?通俗的解释就是密度大的松石。这样的松石在打磨抛光之后会呈现出晶莹剔透的荧光效果,并且在长时间佩戴之后这样的光泽也不会消失。而对于密度低的松石来说,即使经过高抛光处理,在佩戴一段时间之后光泽也会逐渐变弱。为什么?因为低密度的松石硬度低。这样的松石,往往因为密度大,导致文章上面说的变色过程会有所延迟。
松石变色是自然化学反应,是不可避免的,但在选购时万不可认为能变色的松石就是好松石,只能说明其是没有经过注胶或优化的天然松石而已。而高瓷松石的鉴别,我们除了用肉眼观察之外,其实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其克重。同样造型,大小相差不多的,选择克重大的更好。
最后,小编多一句嘴,个人认为,绿松石玩的是瓷度,首当其冲的也是瓷度,没有一个好的瓷度,绿松石会越盘越乌,劝各位玩友别把无铁线放在嘴边,有的时候,未必是个好事。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添加小编微信(as13051522085)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更多专业知识请回复99查询
最近精彩回顾请回复ls查询
各类文玩的知识和鉴别方法
(输入数字直接查询)
例如输入“1”,查询“天珠知识”
欢迎大家联系我们小编微信号一起交流探讨,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欢迎给我们留言投稿,我们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讨中和大家一起进步!
小编微信号:as13051522085
平台合作请联系:
Tel:18610768869
文章投稿转载请联系:
Email:281819199@qq.com
文章转发自古玩那点事儿,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