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精选
香港蘇富比世间形相:现代艺术暨「跨世代:东南亚重要私人美术馆珍藏」网上专题拍卖现正举行!本次拍卖许多精选拍品均出自「跨世代」这个汇萃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的私人收藏系列,以及多幅现代肖像画及亚洲现代大师常玉、朱德群、赵无极的版画等等,精彩纷呈。
在11月16日截止竞投前,让现代艺术部门的专家为大家推介当中精选拍品。
打开小程序 阅览拍卖图录
邓颖诗
这次现代艺术网拍以「世间形相」为题,旨在打破我们对于传统美学观念的固有认知,将艺术表现回顾「形」与「相」的本质讨论,从中发掘兼具趣味与玩味的崭新角度。
何藩《回归慈母》
银盐照片,19 x 49 公分
估价:40,000 - 80,000 港币
何藩的黑白照片捕捉了五、六〇年代旧日香港的风采,构图往往看似不经意,其拍摄角度却极具深意,让人回味无穷。本月开幕的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馆藏中,亦有不少何藩的摄影作品,如今一系列包括《回归慈母》在内之怀旧相片现身网拍,让我们从中窥视昔日的香江风情,为时代保存重要的历史晶片。
庄喆《#4384》
综合媒材画布,128.5 x128.5 公分
估价:150,000 - 300,000 港币
庄喆是五〇年代「五月画会」的重要成员,即使其后来旅美发展,也从未摒弃当初融汇东西、改革水墨的前卫艺术理念;《#4384》展现艺术家独有的抽象山水景观,画中油彩在稀释的状态下营造出水气淋漓的墨韵,更在庄喆巧妙的笔锋运转间,显出了山峦的昂扬气势,带着观者的眼球来一趟绝地仙境之旅。
黄荣禧《偷窥狂》
粉彩纸本,一九八〇年代初作,66.5 x 61.5 公分
估价:20,000 - 30,000 港币
黄荣禧是庄喆之外,少数移居美国艺坛发展而颇有成就的华裔艺术家,更曾在1984年代表美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其粉彩作品以《偷窥狂》为题,让人联想到1960年的经典同名电影,而画中却采用幽默、童真的表现手法呈现私密而悬疑的一幕,极具戏剧感。
易紫薇
艺术表达有千百种形式,本次拍卖聚焦「世间形相」,意在超越「形」之局限,深入探索游离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诗意空间与氛围感知。
庄喆《我情何限》
综合媒材画布,一九六五年作,120.3 x 87.8公分
估价:120,000 - 240,000 港币
这场网上专拍呈献了四件庄喆的作品,旨在展现庄喆从早期六〇年代的水墨渲染加拼贴的抽象尝试发展到千禧年后连结古今追寻自我的苍茫美学。其中,《我情何限》将文字的空灵与拼贴创造的空间感融为一体,将诗意抽象发挥得淋漓尽致,本作出版、展览记录佳,曾参与台北市立美术馆二〇一五年举办之大型回顾展〈庄喆回顾展:鸿蒙与酣畅〉,是艺术家六〇年代重要代表作。
《无题》作为艺术家千禧年后之代表作,线条于画面中心反复堆迭、渲染、向上散发,生成一场色彩与线条的极限运动,循环往复,无止无休。
黄荣禧《裂云天空》
粉彩纸本,一九八四年作,74 x 80.8公分
估价:40,000 - 60,000 港币
同场之黄荣禧系列作品来自美国华裔建筑师和收藏家杨汉沪先生,他是最早的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藏家之一,他收藏的艺术家涵盖草间弥生、弗兰克·斯特拉、唐纳德·贾德等一众现当代艺术大师,藏品曾在美国多家博物馆展出,部分更为惠特尼美术馆、西雅图美术馆等大型机构永久收藏。《裂云天空》即出自杨汉沪先生之珍藏,画中翻滚涌动的云浪,隐藏着错落有致的的空间想象,亦予以观者刺穿画布的撼人力量。
陈昕希
艺术作为人的创造,往往离不开创作者从深究世间万物的「形」与「相」之间,密不可分而相辅相成的微妙关系,继而产生的自觉意识呈现。本次现代艺术网拍聚焦以上主题,诚邀藏家一同探索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呈现与表达,感受艺术家的创作哲思和想象。
本作《致敬艾灵顿公爵》完成于1969年,属安德烈布拉吉利(André Brasilier)的早期作品,汇聚了艺术家毕生创作的经典人物及音乐元素,亦可见其极具辨识度,而且深受浪漫主义及象征主义影响的创作风格:画中人物的轮廓并无细致描绘,远景的表演者则以抽象的黑白色块作形态表现,犹如此起彼落的琴键,引领观者悠游曼妙乐韵之中。音乐与韵律是安德烈布拉吉利不可或缺的创作元素。作品以《致敬艾灵顿公爵》命题,艾灵顿公爵是堪称整个爵士史上最大胆而创新的作曲家,可见此乐坛先锋对于艺术家的启发及影响深远。在布拉吉利的云云创作中,以此传奇人物为主题的作品屈指可数,更见罕有珍贵,实为藏家不容错过之选!
黎志文《山水》
大理石,二〇一九至二〇二〇年作
57.5 x 19.5 x 27 公分
估价:100,000 - 200,000 港币
「山水」利用石块之自然形状和质感,与人工安排之切割造境。接近偶然的随意手法,塑造出脱俗清新的意境;不刻意的显出自然石块之天趣。沿着「山水」形走,将过去的自然风光再现眼前;可谓观小石有大世界之势。作品的线条如同连绵起伏的山丘,利用大理石构成山水风景般的雕塑。
何藩《向前划行》
银盐照片,47 x 31公分
估价:50,000 - 100,000 港币
文学家和画家可以依靠记忆去创作,但写实摄影家无法可将记忆拍摄出来,因此必须把握时机。
何藩
被誉为「东方布列松」的何藩擅长以摄影记录人情百态,《向前划行》捕捉了昔日香港富有渔港色彩的画面:下午阳光穿透空气微尘,海面水气氤氲,泛舟船夫的剪影赋予画面悠悠思古幽情,成为那段近半世纪前的流金岁月之珍贵记录,真挚动人。
庄喆《福禄寿囍》
综合媒材纸本,一九六八年作,85 x 42 公分(各)
估价:200,000 - 400,000 港币
庄喆在1963年开始尝试使用拼贴手法,并续以将此创作手法与传统书写融合,形成独有的东西美感碰撞。本作《福禄寿囍》将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吉祥文化,幻化成抽象形体、色彩符号及书法具象的表现,尽见艺术家在确立自己的抽象艺术语言之中的大胆探索。作品的构图附有现代感,同时传达着浓浓东方意境,充满吉祥喜悦的美好祝愿。
邱诗恒
本次网拍汇聚了一系列由重要艺术家所创之肖像作品。我尤其欣赏亨德拉·古拿温(Hendra Gunawan)、李曼峰和卓可·佩奇克(Djoko Pekik)这三位印尼艺术家笔下捕捉模特儿神态与个性的多元表现方式;以下推荐的三件拍品,均属本场拍卖之精选专题「跨世代: 东南亚重要私人美术馆珍藏」。
亨德拉·古拿温的《自画像》洋溢着欢快与色彩的活力。这幅珍罕的水彩作品描绘画中人(亦即艺术家本人)侧头并盘腿而坐,完美地展现其曼妙流畅的笔法。古拿温曾因政治原因被长期监禁,此段经历促成了其风格上的蜕变,《自画像》的色彩斑斓、人物塑形夸张,即体现此成熟的新风。
李曼峰《藏族女孩》
油画画布,约一九五〇年代作,66 x48.5 公分
估价:180,000- 350,000 港币
《藏族女孩》体现了华裔印尼艺术家李曼峰艺术风格中的多元传统。这副画属李曼峰的早期佳作,并著录于由Siont Teja编制之〈李曼峰油画选集第二册〉。在本作中,艺术家将典型的藏族乡村女孩描绘得栩栩如生,女孩锐利的眼神与淡淡的微笑,在传统服饰的衬托下更显耀眼。李曼峰笔下的女孩神情淡定,巧妙地体现了一个从青春期过渡至成熟期的成长阶段。
同样地,卓可·佩奇克的《笑话》亦敏锐地捕捉了一个特别的时刻——画中女人以滑稽的侧面示人,其神态似是正在回应一个幽默的笑话,如此一幕有力地展现了艺术家所在社区中现代女性的力量。
/p>
瑞思佳
抽象艺术本质上是将能量和运动转化为可见之物,是艺术家在空间中捕捉到的心灵感悟--让观者用心体悟眼之不能及之物象。
阿曼德·萨达利《山脊上的熔金》
油画,混合媒材画布,一九七三年作,80 x 65 公分
估价:220,000 - 380,000 港币
在《山脊上的熔金》中,艺术家阿曼德·萨达利(Ahmad Sadali)通过在作品表面塑造枕头状突起、并混合涂抹泥土颗粒元素,实现了戏剧化的雕塑品质。沿画面中心流落的虹彩金流是这种泥土颗粒物质融合金粉的另一项发明。据萨达利的艺术家朋友圈,艺术家曾向他们推荐使用金箔来点睛抽像作品,正如经典莫卧儿细密画被金箔照亮一般,乃神性、智慧和启蒙之结合。
I Made Wianta《书法》
压克力彩画布,一九八八年作,51 x 41 公分
估价:15,000 - 30,000 港币
I Made Wianta 在《书法》中也使用了金色点缀——作品中,他将外部世界智能化,将其分解为最基本的碎片,然后将它们以异想天开的形式重新配置,以唤起更宏观的抽象叙事。通过召唤一个类似曼荼罗的阵型,I Made Wianta 超越了有形,彻底进入精神世界的探索。
苏纳里奥《无题》
树脂、大理石及油画画布,二〇一二年作
150 x 100 公分
估价:70,000 - 90,000 港币
两位碰巧是父子的著名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作品,《无题》象征着志同道合的梦想家的思想融合。苏纳里奥(Sunaryo)致力于绘画,而他的儿子阿林·苏纳里奥(Arin Dwihartanto Sunaryo)则以技巧的创新突破绘画界限,超越画笔之所及。阿林·苏纳里奥使用合成树脂铸造时尚和具有未来感的物象,将这种材料的传统和现代意义与抽象表现主义的审美进行近乎英雄主义式的融合。父子二人在这幅作品中共同渲染无限,解放思想。
文章转发自苏富比亚洲,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