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心经杯珍藏礼盒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01
你的所言所行,所经历的一切,不就是如同梦幻一样吗?像清晨的露珠和天空的闪电,转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人生短暂,放眼天地宇宙,几十年的光阴也在朝暮之间,不必执着于眼前的梦幻泡影了。
02
过去的因果已经结成,未来的因果谁又知道?连每一个瞬间,每一个你所察觉到的“现在”,其实也是虚幻不真的。
当你没有想过去发生的种种难堪,也没有为未来会出现的各种情况而担忧,也没有刻意强调现在要去做什么。
只是安静听春风吹拂树叶的声音,看阳光洒落地面的光影,在这一瞬间,脱离了过去心,脱离了未来心,也脱离了现在心。
03
宇宙万物,在佛法上讲都是因缘和合而生。
既然是在因缘和合而生,那在未生之前就本来没有此物,在既灭之后也没有此物。在此物生后灭前,只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一个幻想而已。
无须执着于事物的假象,要看清事物的本质,才能达到转迷为悟、离苦得乐的境界。
04
一花悟世界,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
这是禅宗的境界,佛学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不得不提到佛学上的一个故事。
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随手拿起一朵金婆罗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只有他悟出道来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世界在哪里,就在那一枝一叶上。
05
眼睛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
《法华经》有一重要譬喻——“化城喻”,有一队商旅要到远处去取得珍宝,畏惧荒无人烟的恐怖道路,队伍有一位智慧高师幻化一座巨大而繁华的城市供人们休息,渐渐地人们沉迷安逸,早忘了寻求珍宝的使命。
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虚幻的表象的时候不被迷惑,便算大智慧了。
06
风吹幡动,不离风、不离幡、不离心。
若离风则幡不曾动,若离幡则不见风动,若离心则不知何为动。悟者谓一切从心起,心不起则一切不起,心不动则一切不动,故说心动,亦为悟语。
心静,便见万物波澜不惊。
07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镜比喻清静心。
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佛性存在一切事物之中,即是如此,也没有什么红尘俗世,更没有尘埃可污染,一切皆是空,包括空本身。
菩提只向内心寻,何苦在世事中苦寻?
任时光穿梭,自修得禅心似水。
08
人的忧愁从爱欲而来,从忧愁中又产生了恐惧,如果放弃了情爱,烦忧和恐惧又从何而来呢?
众生之所以会不断的产生各种忧愁恐怖,无外乎为情爱。
世间有一句自嘲的话说,你爱了,你就先输了。
只要是动了情执,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受制于他人,事实上是受制于自己的那一念爱染和贪执。
09
随恶作恶积恶业,随善行善结善果,都是个人的境遇所致。
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谁说出来的,而是自己做出来的,善恶一念之间,但是所做所为都种下善恶的种子,等待时机,因缘和合而触发。
10
人的本性觉性是清净的、与生俱来的。
本性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诸佛心。你的本心就是佛,只需用心去体验,其实顿悟就很简单了。
来源:京博国学
诸葛编辑整理
壹号收藏官方合作电话:400-60-51580
客服微信号/手机号:15308651366
▲《浮世雅集》观世间芳菲 赏四时风物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半日闲”丛书 ,古人的段子和故事,充满了闲情雅致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图书可以选购!
文章转发自壹号收藏,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