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中国嘉德2021秋拍《案上云烟——文房雅玩》专场特别臻选明代龙泉窑精品18件,以飨宾朋。其中不乏大型观世音龛、处州官样墩式碗、玉壶春瓶、双龙耳瓶、镂雕双狮花鼓凳等难得一见的龙泉精品。
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这是五代诗人徐夤对青瓷的赞颂。诚然,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自古就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窑、岳州窑、龙泉窑、耀州窑、汝窑,每一个都卓尔不凡,各领风骚。然而到了元明以降,这些历史上名头赫赫的巨头们,大部分都逐步势衰,退出舞台。唯有一个以青色为饰的窑口还在推陈出新,尚能与时代霸主景德镇窑有一战之力,这必是龙泉窑了。
龙泉窑能够继承发展,不外乎有机的平衡了多方需求,首当其冲是官方所需。
“洪武26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
这里的“处”指的就是现在明代的处州,现在浙江的龙泉窑。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就清楚地知道,明代瓷器的烧制,非临时制令立即进行,而是需国家会审,定夺预算、样式、功用,再令龙泉窑场进行生产。
Lot5187
明
龙泉窑刻花大碗
参阅:蔡玫芬著,《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2009年,页58,图版22.
D:22 cm H:11.5 cm
本次专场中所选有一件龙泉窑刻花大碗,釉纯工美,完全达到了处州官样器物的标准。全器内外满刻花纹,内外壁均为缠枝番莲纹,花型饱满,双钩枝蔓与大小叶片满布空间,纹线繁密;内底饰梵莲花一枚,环以双圈。圈足外壁饰回纹。裹足满釉,器底有环形无釉的垫烧痕迹。
上行下效,官方对龙泉窑如此珍视,民间的士绅商贾亦常以龙泉窑点缀厅室。这多层的产品结构,导致龙泉窑依然是当时文人市场的风流逸品。明代陆容所编撰的朝野掌故笔记《菽园杂记》中便对龙泉窑有如下记载,
“凡绿豆色莹净无暇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
Lot5190
明
龙泉窑粉青釉缠枝纹双龙耳瓶一对
参阅:朱伯谦主编,《龙泉窑青瓷》,艺术家出版社,1998年,页183,图156
H:25 cm 口径D:11 cm
本次专场中所选有一对龙泉窑粉青釉缠枝纹双龙耳瓶,亦属文仕陈设佳器。本器玉壶春式瓶身,撇口细颈、广腹圈足,颈部饰以两组各三道宽弦纹,两侧各具龙耳衔环,宽圆环衔接至腹上部。腹部拱花浮雕,装饰缠枝牡丹,花叶工整。下腹部饰细莲瓣纹,相邻者互相掩映成趣。此品釉色、形制、纹饰皆为上成,更以成双出现,甚为难得。
除此之外,明代龙泉虽在釉色方面稍沉于宋代,但其造型技术日趋稳定,众多“大”器层出不穷。坐凳绣墩、立地插梅大瓶等器开始出现。
Lot5197
明
洪武龙泉窑刻花镂雕双狮花鼓凳
参阅:朱伯谦主编,《龙泉窑青瓷》,艺术家出版社,1998年,页294,图284
D:35 cmH:42 cm
座面直径D:26 cm
本次专场所选有一件龙泉窑刻花镂雕双狮花鼓凳,为此类难得精品。本器两端略收而中腹突出,平顶微微隆起,肩部作外覆状的接痕,并装饰梅花钉状边饰一周,恰如木墩椅上覆盖有一块垫布的“绣墩”。全器以刻划与镂空为饰,顶部刻斜格方孔锦地,以菱花为边;周壁上端为缠枝花卉;中部以镂空之法饰以纹饰,一面为狮子绣球,一面为蕉叶纹,一面为双头牡丹;下端刻划率意花卉。
Lot5188
明
龙泉窑刻花大花觚一对
H:70 cm ×2
本次专场另有一对龙泉窑刻花大花觚,亦能彰显明代龙泉窑大器风范。本器高达70厘米,成对出现,殊为难得。其型喇叭状大撇口,长颈圆肩,腹部渐收与圈足相接。口部下方以数道凸棱装饰,颈部与腹部以剔地拱花手法装饰缠枝牡丹纹,近足处饰以双层细长莲瓣纹。
当然,明代龙泉窑在文仕生活中不仅以大器出现,亦常用做花器。《遵生八笺》中就有所录,
“冬时插梅,必须龙泉之瓶。”
Lot5189
明
龙泉窑玉壶春瓶
来源:胡惠春旧藏。
H:25 cm
本次专场所选有一件龙泉窑玉壶春瓶,可作为花器之选。本器撇口纤唇、细颈颀雅、囊状垂腹、圈足直凛。常见元明玉壶春多为圆腹涨鼓,此件腹部膨出小有节制,收敛内秀,颇有亭亭玉立之感。龙泉窑素以釉层肥厚而著称,常以多次上釉以达成玉质之感。而此件通体施梅子青釉,不仅釉质厚润绵细,虽亦为多次上釉,但却呈现出极致纯匀的湖水之色,堪称佳品。
明代龙泉窑除作为雅绅文仕厅堂陈设外,仍不可忽略的就是其宗教需求。明朝中期以后的佛教被斥为“经忏佛教”、“死人佛教”。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明代佛教的日趋世俗化特点,佛教已经日益深入民间,并与百姓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Lot5194
明
龙泉窑涩胎观音佛龛
出版:Bo Gyllensv rd,《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arl Kempe Collection》,斯德哥尔摩,1964年,图版167。
参阅:《扬州古陶瓷》,文物出版社,1996年,图109。
H:59 cm
本次专场所选有一件龙泉窑涩胎观音佛龛,其器之硕大,工艺之精美,在所知之例中或无所出其右。全件制品除人物脸部、手部及贡器露胎饰以护胎釉外,余全施梅子青釉。釉层莹润晶透,发色一流。整器以镂空堆塑为装饰手段,整体布局舒朗有致,各类荷叶、云纹、瑞鸟、吉瓶、护法、花叶、海浪、山石点缀期间,繁而不腻,颇见功力。器身高达59厘米,形制却规整端正,足见其制作工艺之高超与技术手法之纯熟。
相关阅读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文章转发自中国嘉德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