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组到现场考察项目完成情况
李灶新副院长为专家组介绍设备的使用方法
还记得之前的项目1.0吗?千年御苑,重现流水,一系列的炫酷灯光效果让观众对曲流石渠耳目一新。即将上线的项目2.0又有什么新鲜玩意?使用了哪些黑科技?小编就带大家走进验收会,先睹为快!
重温项目1.0请到文末点图图
“南越王宫博物馆展示利用项目(二期)”(以下简称项目二期),主要对南汉国二号宫殿基址进行数字化展示,以相关研究资料为依据,利用五大展示模块,对南汉国二号宫殿进行想象复原,展现其恢弘华丽的建筑面貌和历史场景。
南汉国·二号宫殿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据岭南而立,升都城广州为兴王府。今南越国宫署遗址内,先后发现三座南汉国宫殿基址、南汉池苑等宫苑遗迹,确认为南汉王宫所在地。
本次项目邀请北京大学古建复原团队,根据南越国宫署遗址历年的考古成果等对二号宫殿进行复原研究,推测二号宫殿应为史籍上记载的南汉国“昭阳殿”。相传,昭阳殿“以金为仰阳,银为地面,榱桷皆饰以银。下设水渠,浸以真珠,琢水晶、琥珀为日月,分列东西楼上。”装修十分豪奢。考古发掘二号宫殿的建筑构件十分精美,颇有文献中描绘的辉煌气派。
《南汉书》中关于昭阳殿的记载
项目二期:有哪些黑科技?
这座很厉害的二号宫殿,遗址现场其实是这样的……
这些殿堂、廊庑、台阶、庭院实在是太抽象啦!博物院想方设法,引入遗址展示黑科技,帮助大家用肉眼“看见”这座宫殿!
项目二期的展示内容
01
MR增强现实建筑复原
02
南汉宫殿场景演绎+遗址数字化展示
03
室内触控互动屏
04
户外墙体灯光秀
05
线上虚拟导览系统
MR增强现实建筑复原
小编在验收会上探路,发现其中最好玩的黑科技,是MR增强现实建筑复原。它使用OLED透明屏、旋转平台和眼球追踪系统三者结合,通过对旋转OLED透明屏以及实时跟踪眼球位置空间关系调整,实现复原建筑在遗址空间上准确定位,增强现实效果。
简而言之,当设备检测到人眼时,OLED透明屏上就会出现一个虚拟的建筑复原图像,并且跟随人眼移动,转换不同视角,让虚拟图像和透明屏背后的遗址相匹配,达到在遗址上复原场景的效果。
透明屏随人眼移动显示不同角度的复原场景
南汉宫殿场景演绎+遗址数字化展示
南汉国二号宫殿第一进殿北庭院处,安装有投影机,利用北庭院铺砖地面遗迹及北面墙面,播放3D动画进行场景演绎。最具含金量之处,是3D动画利用了宫署遗址历年考古工作成果及北京大学最新古建复原研究成果,整部片子中每一个建筑细节都是有依据、有参考及有合理的推测。
南汉国乾和殿及二号宫殿整体想象复原
二号宫殿东廊庑及宫殿复原
第一进殿北庭院地面复原(蝴蝶纹方砖)
室内触控互动屏
南汉宫殿馆设置了两台43寸触摸一体机,可供观众点击查询南汉国二号宫殿参观导览资料以及南汉国宫殿考古发掘历程、成果等。其中还能看到二号宫殿复原的建筑图,让观众了解更多有关建筑复原的细节。
户外墙体灯光秀
项目二期以王宫展区陈列楼南侧外墙作为巨幅投影墙,通过高流明高对比度的DLP激光工程投影机,实现户外墙体灯光秀展示效果。(此灯光秀需在夜间观看)
安装设备及调试
线上虚拟导览系统
届时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观看南汉国二号宫殿360度全景场景,并配以音乐、解说、场景选择、视频播放等功能,让观众足不出户了解南汉国二号宫殿遗址及相关详细情况。
项目二期通过验收后,将在不久之后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上线,届时欢迎观众前来尝鲜,一起体验一下大遗址展示项目中的黑科技。
今年10月,广东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我们期待通过数字化展示技术与遗址展示相融合,充分实现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让遗址“活”起来,让观众读懂遗址,使大遗址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成为广大市民感受历史、触摸历史的精神家园。
回顾一期:点击下方图图
撰稿:徐莹、潘洁
编辑:徐莹
审校:章昀、李秋晨
审核:李灶新
审定:王维一
文章转发自南越王宫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