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兴酣落笔摇五岳 — 近代五家山水萃英|中国书画秋拍

  • 苏富比亚洲
  • 2022年9月23日10时




专家导赏


本片
由四位苏富比中国书画部专家,带大家细赏精彩拍品。


张大千 江山无尽


张大千江山无尽
设色纸本立轴一九四九年作
王永年署签
132.6 x 71.7 公分
估价待询

展览

①美国,加州,太平洋亚洲博物馆,〈传统宗师 — 张大千之艺术〉,一九八三年九月

②台北,历史博物馆,〈张大千九十纪念展〉,一九八八年五月

美国,华盛顿,沙可乐艺术馆,〈血战古人 — 张大千回顾展〉,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廿四日至九二年四月五日

③美国,纽约,亚洲协会,〈血战古人 — 张大千回顾展〉,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九日

④美国,圣路易巿立美术馆,〈血战古人 — 张大千回顾展〉,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八日至十月二十五日

⑤香港,苏富比,〈鸣远堂珍藏二十世纪名家书画展〉,二〇一五年十月二日至六日

著录

①〈传统宗师 — 张大千之艺术〉展览目录,(美国,太平洋亚洲博物馆,一九八三年),页24

②〈张大千九十纪念展〉(台北,历史博物馆,一九八八年五月),页47-48

③〈张大千画〉(台北,艺术图书公司,一九八八年十月),页80

④〈张大千纪念文集〉(台北,历史博物馆,一九八八年),图版9

⑤〈血战古人 — 张大千回顾展〉目录,傅申著(华盛顿,沙可乐艺术馆,一九九一年),图版37

⑥〈我的父亲张大千〉,张心庆(北京,中华书局,二〇一〇年三月),封底

⑦鸣远堂珍藏二十世纪名家书画〉展览图录(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二〇一五年十月),图版16

来源
①画家孙儿张维先旧藏

②二○○七年十一月得于北京

③鸣远堂藏


张大千生于四川内江,巴蜀名山处处,峨眉青城、三峡剑门,或秀或幽,或险或奇,地貌变化多样,为其笔墨生涯提供无尽入画素材,屡纳于笔下。去国后,每每眷念故土,「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川中胜景,仍不时绘之,以寄乡怀。
〈江山无尽〉写蜀江景色,见四川盘地特征,不以崇山之气势胜。近处平川如带,清溪流淌,地势缓,河道宽,林木茂,沿岸长堤,高士结伴,策杖寻幽。后景丛山万重,连绵不断,丘壑幽深,跌宕起伏,急湍蜿蜒,回曲如蛇,迷宫般纵横交错;溪桥房舍,星罗棋布,舟行其中,络绎于途,别具川流不息之意趣。
他以青绿为主调,石绿敷坡,石青施石,矿物颜料着色浓重,色泽丰富明快,益显青山如黛,一派明媚璀璨。复以墨钩勒皴擦,仍效董源法,用笔圆曲,用墨清润,山体轮廓鲜明而富立体感。布局精心,前景用色较浓,引领观者视线自近而远,袛见景物由大渐小,构图由平转奇,层次井然,步步递进,呈咫尺千里之势,意境雄伟深远,亟尽江山无尽之概!


款识:
偶读画传,黄筌有〈蜀江秋静图〉卷。拈笔拟之,并题小诗,时方将出蜀南游也。虚舟卧滩水,白石冷平冈;近日乘秋涨,端思下蜀江。己丑闰七月,大千居士爰,成都西郭税牛厂。

辛丑嘉平月,付与嶷孙守之。爰翁。


如此构图手法,大千笔下鲜见。按画上题跋,画家谓「偶读画传,黄筌有〈蜀江秋静图〉卷,拈笔拟之」,可见下笔时仅按画传文字所记,衍化为图,未亲睹黄荃原迹。若观画家一九四六年作〈嘉陵山水〉,构图与本幅相近,或可从中窥探创作渊源,其跋曰:


「辛巳二月,予自成都乘飞机西上皋兰,俯瞰嘉陵山水,千峰绵亘,连冈断堑,如波涛起伏;江水空明,如玉龙游戏,蜿蜒其中,大是奇观,恨未能一摄入毫端,散之纸上也。顷去,穷虏摧伏,重入旧京,得北苑副使〈江堤晚景〉巨幅,宛然昔年所见。信乎古人丘壑在胸,造化在手,因师其意为此。」


(左) 张大千一九四六年作〈嘉陵山水〉、(右) 大风堂旧藏董源〈江堤晚景〉

从中可知,画面取景嘉陵,采飞机上高空「俯瞰」角度所见,故写来景物自近而远,彷如凌空万尺欣赏窗外美景,一望无遗。而江水迂回之处理,则悟自同年所得之董源〈江堤晚景〉。实景参合前人画迹,可谓师古之余,复借鉴真山实水,如此别开生面之处理,堪称「造化在手」也!


嘉陵江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照片

〈江山无尽〉与一九四六年本虽同出一题,惟先后之别,手法却迥然有别。本幅取四呎整纸,尺幅较大,空间广邈,构图更趋复杂,点景细节更考究,精微如舟上船夫仍清晰可见,足见画家无囿泥于旧制,摇身而成新貌。二画相距三年,前者所记,乃西涉敦煌,探奇研习之旅,而下笔时维一九四六年初,烽火甫熄,暂栖故都,喜获董源墨迹,心情稍安。本幅写于「己丑闰七月」,即一九四九年九月,亦大千在国内之最后岁月,时「将出蜀南游」,惟前路未明,百感交集,别绪离愁,泛上心头,遂精制本幅,浓浓乡情,尽寄于此。




〈江山无尽〉属大千亲携海外之少数个人作品之一。日后辗转移居多地,一直宝藏,直至一九六二年,方赠予孙儿。画上题
「付与嶷孙」,即大千三子葆萝儿子张维先,嘱曰「守之」,足见珍重之至。

又,题签者王永年(1929-2009),「大风堂」入室弟子,一九四五年拜师。大千去国后,一直留在国内,可知署签、裱工或同出于画竟之年。



谢稚柳 山水清音


谢稚柳山水清音
水墨纸本立轴一九四八年作
画家题诗堂
诗堂︰20.6 x 68 公分
画心︰117 x 67.9 公分
估价︰4,000,000 - 6,000,000 港币

展览

①台北,国父纪念馆,〈迁想妙得 ─ 中国近现代书画撷萃〉,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一五年一月二十日

② 香港,苏富比,〈鸣远堂珍藏二十世纪名家书画〉展览,二○一五年十月二日至六日

著录

①〈谢稚柳盛期风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二○○八年九月),页73

② 〈苏富比亚洲四十年〉(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二○一三年),页134

③〈迁想妙得 ─ 中国近现代书画撷萃〉(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二月),页135

④〈鸣远堂珍藏二十世纪名家书画〉展览图录(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十月),图版21

来源
①香港苏富比,二○一○年十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1113

② 鸣远堂藏


〈山水清音〉题曰「效北宋刘道士法」。世传刘道士之〈湖山清晓图〉,曾为「大风堂」旧藏。一九四六年,大千先生往故都搜求战乱时流散的书画,得上述剧迹,初谓巨然之作,经研究后判断乃刘道士手笔。同年夏,他在成都临有一本,直到一九五一年客居印度大吉岭时复临一过。以张谢之交谊深厚,经常切磋论艺,鉴赏古人书画,故谢氏所取法之刘道士,或可能就是借鉴于「大风堂」上述之藏品,盖刘道士传世画迹稀矣!


「大风堂」旧藏〈湖山清晓图〉

四十年代后期,谢稚柳笔下山水用功于宋人,对董巨画风钻研尤深。从本幅所见,刘道士法与巨然面貌甚为类近,故无论孰刘孰巨,都是巨师画风的体现,其中渗合了画家在再现过程中的融贯而生的调适变化。当中重峦叠嶂,布局严整见序,紧密却无压逼难舒之弊,上方飞瀑如白练直泻,配合右角一隅的江水帆扬,令肃穆静谧的画面顿见生机,动止之关系谐协。画家写来细致,一石一树,勾针叶、点苔,以至如鱼网状的水纹,笔笔精准,画幅大而繁密,却无丝毫敷衍。其体势恢宏,气象万千,反映了画家盛年时期笔下取法宋人的丰硕成果,洵属四十年代后期之杰构。


画上「龙钟三十九」朱文印,这是专用于一九四八年作品上之印记。因是年画家年届三十九岁,故具纪年之用,又兼喻他自诩「老成持重」之意,遂倩金石名家方介堪刻成。依传世画迹所见,钤用此印者多属师宋人山水,水墨纸本,尺幅为小中堂,兼写于是年冬,应是画家同期潜心研习的系列作品之一。

黄宾虹 青山晋寿图


黄宾虹青山晋寿图
设色纸本立轴一九四七年作
莫培樾署签
128.5x 61 公分
估价︰18,000,000 - 30,000,000 港币


(左)莫伯骥 (右)胡适为莫伯骥〈五十万卷楼群书跋文〉题端及〈莫天一先生七十生朝征诗文书画启

东莞麻涌莫氏,一门诗礼传家,上可追溯至唐代岭南首位状元莫宣卿,至今千年,至莫伯骥已二十八代。莫伯骥(1878-1958),少年学医,后于广州设西药房。父启智精研宋学,蓄名臣大儒遗著极夥。伯骥少年时从商致富,唯嗜书如饴,积卅年之功,储书五十万卷,其「五十万卷楼」以庋藏之富、版本之精,冠绝广州。治学亦勤,通史学、目录学,著述达五十种。惜抗战烽烟起,藏书、著述几尽散佚于战火。其子莫培樾(1905-1982),承继父志,负笈海外学医,毕业后在穗开设西医诊所,扶贫济弱。抗战起,移居澳门,行医济世,热心当地教育及慈善事业,曾任澳门中华总商会副理长。五十年代中期,退隐林泉,以丹青、收藏、园艺自遣。

一九四七年,伯骥届七十岁崧辰,长子培樾性笃孝,遂思为父贺寿,广征名家图绘题咏,与所藏名迹一并展陈于礼堂,以供来者游目。两广法学耆宿莫鸿秋,业师叶觉迈为之作寿序,出版界元老张元济书额添寿,容肇祖、桂坫、叶恭绰等一众友辈后学作对书联,共襄盛事。〈青山晋寿图〉即是当时莫培樾为父七十整寿属黄宾虹所绘


(左至右)〈庸言书屋〉、〈五十万卷楼图〉、〈多荫书屋图〉

从传世作品及人际往来的线索,莫氏父子与黄宾虹艺缘大约结于四十年代中叶。一九四六年,莫培樾经由画家最重要的艺术赞助人黄居素绍介,向黄宾虹定制三幅藏书楼图,分别为祖父莫启智之〈庸言书屋〉、父伯骥之〈五十万卷楼图〉、培樾之〈多荫书屋图〉,均于二〇一五至一七年,由苏富比释出。五十万卷楼毁,莫伯骥随子于澳门养病,竭力收复散失书籍,并着手编著〈十万卷楼群书跋文〉,援图纪之,以彰门楣外,更寓志念之意。宾虹彼时困居燕京,埋首故纸堆,亦经流寓异乡,珍藏离散之苦,故于莫氏际遇必心有戚戚焉,写奉自更经意。上述三幅尺寸相同,墨彩华滋,为宾翁绝无仅有之主题组画。


〈青山晋寿图〉尺幅宽于三幅藏书楼图,布局亦更饱满,山势自底部即起,巍峨耸峙,丰碑式构图,如同北宋山水,正是宾翁所景行致力者。皴笔稠密,尽求沉着,墨采反复加染,杂以石绿、赭红,既塑造丘壑遒劲浑厚之体量,又得青山蓊郁之风光。亭台上,三高士围谈,不远处尚见行者,或正为祝嘏赶来。画上缀七律二首,长题洋洋洒洒,笔力如锥画沙,与山势之磅礴映衬,内容呼应「晋寿」之主题,「仁寿」、「藏书」、「采药」及岭南诸胜等语辞,喻莫氏生平及郡望,末以吴历与黄公望〈陡壑密林图〉之典故作结。黄宾虹用此典,既因吴历与莫氏居澳门之共同经历,又因〈陡〉之篆籀用笔,皴法致密,与本幅尤有相通处。所题七律乃步莫氏韵,虽其原诗不存,证二人已直接互动,尚有其他诗文往来亦未可知。一九四七年,黄宾虹致族侄信中称:「鄙人只择人而与,非经至交介绍不动一笔……意留传精作,不与人争名利耳。」故以素未谋面之神交,赠佳作如此,实属不易。


〈青山晋寿图〉左下方具「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呈进雪绵纯嘏诗笺」印。「纯嘏」语出〈诗经〉,意为大福,以介眉寿,知该笺纸乃为恭庆乾隆七十三周岁寿诞进献之贡纸,当颇不易得,取此古纸作画,足见重视之切。




陈少梅 仿郭河阳山水


陈少梅 仿郭河阳山水
设色纸本 立轴
67.5 x 37.5 公分
估价︰2,800,000 - 4,000,000 港币

展览

① 台北,国父纪念馆,〈传统与创新 — 二十世纪中国绘画〉,二○○四年三月六日至四月四日

②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陈少梅百年诞辰书画展〉,二○○九年四月廿八日至五月十二日

③ 台北,国父纪念馆,〈古萃今承 — 近现代名家精选〉展,二○○九年十二月五日至二○一○年一月廿七日

著录

①〈陈少梅画选〉(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六一年十月),图版9

②〈近代名家画选集〉(台北,中华书画出版社,一九八○年三月),页55

③〈陈少梅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八六年二月),页73

④〈香港苏富比三十周年〉(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二○○三年九月),图版66

⑤〈传统与创新 — 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台北,国父纪念馆,二○○四年二月),图版79

⑥〈陈少梅绘画全集〉上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二○○五年八月),页90-91

⑦〈典藏﹒古美术〉第一七五期(台北,典藏杂志社,二○○七年),页90

⑧〈中国名画点击 — 陈少梅﹒仿郭熙山水图〉(上海书画出版社,二○○七年七月),页1-4

⑨〈中国书画〉第五十八期(中国书画杂志社,二○○七年十月) ,封面及页27

⑩〈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 — 陈少梅〉(天津杨柳青出版社,二○○九年二月),页45

〈陈少梅百年诞辰书画展〉(保利艺术博物馆,二○○九年四月),页186-187

〈陈少梅画集〉(山水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二○○九年五月),页69

〈古萃今承 — 近现代名家精选〉图版篇(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二○○九年十二月),页236-237

〈二十世纪美术作品档案 — 陈少梅〉第一卷(北京出版社,二○一二年五月),页135

〈融汇南北﹒桃李京津〉,刊于〈大观〉月刊第三十八期(台北,雅墨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十一月),页46

〈陈少梅画集〉(广西美术出版社,二○一三年三月),页45

〈陈少梅画集〉(北京,中国美术出版社,二○一五年七月),页107

〈巨擘传世 — 近现代中国画大家﹒陈少梅〉,张建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二○一七年十月),图版13

来源

① 原藏者一九六八年春购自北京琉璃厂

② 香港苏富比,二○○三年四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643

③ 「玉笋堂」藏


旧传郭熙作〈山庄高逸图〉


本幅所仿郭熙原作〈山庄高逸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题「河阳郭熙写」,近世学者认为实出于明代宣德间宫廷画家李在,乃郭熙传派。陈少梅早年仿古从郭熙入手,深谙其笔法造境。


〈仿郭河阳山水〉崇峦峻岭,林木荫翳,楼阁错落布列,飞瀑高悬,下缀行旅渡者,得北方山水之丘壑雄奇、结构精严,然未亦步亦趋忠实对临原作,布局大致作镜像处理,排列更紧凑,愈显工谨整饬。


原人声喧嚣之酒馆改作寻常宅院,人踪杳然,突出深山幽谧空蒙之意境。郭熙标志性蟹爪枯树代之以枝叶蓊郁,山石多采小斧劈、短披痲皴,设色秀润,左侧院落一树繁花盛开,凭窗可见淡蓝挂帘,于雄奇巨嶂中流露恬静蕴藉气息,见参融南宗文人笔墨之成效,已立自我面貌,洵属盛年细笔山水之代表作。


吴湖帆 晓云碧幛


吴湖帆晓云碧嶂
设色纸本立轴一九三六年作
画家署签
112.5 x 47 公分
估价︰10,000,000 - 15,000,000 港币

展览

① 香港艺术中心,包兆龙画廊,〈色染墨笼 — 近代中国绘画〉,一九九三年

② 香港艺术馆,〈敏求精舍金禧纪念 ─ 博古存珍〉,二〇一〇年九月廿五至二〇一一年一月二日

著录

①〈梅景画笈〉第一辑(梅景书屋,一九四三年),图版12

②〈吴湖帆画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五月),图版6

③〈色染墨笼 ─ 近代中国绘画〉(香港,联斋古玩号,一九九三年),图版7

④「梅洁楼」二〇〇三年贺咭

⑤〈吴湖帆的艺术世界〉(上海,文汇出版社,二〇〇四年八月),页98

⑥〈敏求精舍金禧纪念 ─ 博古存珍〉(香港,康乐文化署,二〇一〇),图版53

⑦〈吴湖帆年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二〇一七年七月),页214

来源

① 海上收藏家李景韩旧藏

② 一九九三年得于香港

③「梅洁楼」旧藏

④ 香港苏富比,二〇一八年十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1442

〈晓云碧嶂〉乃画家写赠李景韩,浙江镇海人,民国「房产大王」周湘云外甥。上世纪二十至五十年代,任英商泰利洋行买办,承办周湘云多项房地产业务。五十年代后,移居香港。李氏嗜艺术,与沪上诸多书画家往来,富藏海派书画,一九四三年,〈梅景画笈〉第一辑刊行,收录吴湖帆盛年精品五十幅,李景韩上款者占二,皆出青绿细笔,证其实力品味不俗。本幅外,尚有一九三八年〈秋林观瀑〉,均具画家是年重题,可知彼时二人往来尤密。


董其昌南北宗之论,影响后世深远。吴湖帆尊奉画学正脉,初自四王涉绘事,后于董其昌用功甚着,不仅宝藏董氏书画丰赡,笔墨、理念亦遥接衣钵,崇尚南宗秀润恬淡之文人气质。直至一九三四年,吴湖帆受故宫邀约,赴北平鉴定书画。此行令其饱览深宫秘藏,观摩许多五代、宋元真迹,得以全面系统梳理不同风格之绘画技法、脉络,对北派山水体悟尤直观深刻。遂冲破南北宗壁障,专注宋元,画格遒上,别开生面。


一九三六年,乃吴湖帆艺术生涯之关键时点,以〈云表奇峰〉为代表的数幅重要山水相继问世,轰动画坛,其海派领袖地位随之确立,作品亦展现出成熟面貌,〈晓云碧嶂〉即为其一。入眼处峻岩陡峭,松盖如云;放眼则云水澹荡,丘陵连绵,一望无际,高远与平远兼具,生气蓬勃。前方块垒方折,皴法缜密,松针蓊郁绵厚,显见李唐〈万壑松风图〉痕迹,但用笔刻意弱化刚硬,以配合整体秀润之态;而远山之平缓、折带皴之运用,则属倪瓒无疑。三六、三八年二次题跋,呼应画面,论李唐、倪瓒之相通处,透过形貌,直指二者系同源于荆关。吴湖帆将对画史之研究,融入创作,兼收并蓄,参合精神,抒写己意,为其超凡之处。


李唐〈万壑松风图〉


〈晓云碧嶂〉将李唐、倪瓒共冶一炉,既有北派山水之整饬,又具倪瓒之逸气,笔墨精谨,敷以沉净的石青、石绿,呈现雅腴灵秀之面貌。压角钤「待五百年后人论定」,自得与自信兼具!



近现代中国书画秋拍图录及细图






查询拍卖详情




点进小程序浏览拍卖图录

拍卖详情

香港苏富比
中国书画秋拍
10月8日

长按二维码浏览拍卖图录



点击下图阅读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