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九月份有什么好看的展览?(第4期)

色彩的探索——法国当代绘画展

展览呈现了立体与抽象主义的创作,运用不一样的笔触、线条来诠释空间、物体和主题。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9日—2023年1月2日
展览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长江路399号)三楼特展厅
拂梭千年——苏州缂丝精品展

本次“拂梭千年——苏州缂丝精品展”为吴文化博物馆“匠艺”系列特展第四期,共展出马惠娟、肖锋的缂丝作品24件/套,展览将持续至11月20号。诚邀您与我们一同拨开那些细腻的丝线,探寻“织中圣品”背后的神奇奥妙。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8日—2022年11月20日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二楼吴颂展厅
风起太湖 新时代颂——长三角一体化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此次展览邀请了10个城市的艺术家工作者120人,共展出122幅中国画作品。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3日—2022年10月20日
展览地点:苏州高新区国画院展厅
国际运河对话——中欧艺术家邀请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3日—2022年10月7日
展览地点:苏州市尹山湖美术馆3F展厅
“江南往事”——马小伟钢笔水彩艺术作品展

艺术家马小伟,将带来他的钢笔水彩作品60余幅。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4日—2022年10月7日
展览地点:明·美术馆 一、三展厅(苏州工业园区李公堤四期14&15幢1F)
象由心生

藝術門画廊上海空间将在全新群展《象由心生》中呈现9位来自藝術門的青年艺术家作品:李文光、李晓静、刘玉洁、罗月明、钱佳华、任日、陶轶、夏青勇和朱佩鸿。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4日—2022年10月30日
展览地点:藝術門画廊 中国上海香港路117号2楼203室
夏纳·霍维兹个展

里森画廊宣布于上海空间呈现夏纳·霍维兹 (Channa Horwitz) 在中国的首次个展,这也是她在里森画廊的第五次个展。霍维兹 (1932-2013) 是观念艺术和美国西岸极简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其标志性实践为以数字1到8为基础来创作数学模型般精密的作品。
展览时间:2022年9月3日—2022年10月22日
展览地点:Lisson里森画廊,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7号
我想象天使

花厅计划”是美凯龙艺术中心在上海的特别项目空间,位于其城市文化的腹地,拥抱艺术的直觉和新奇创造。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5日—2022年12月25日
展览地点:美凯龙艺术中心,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62号修道院公寓二层,花厅计划
艾薇·海德曼:物趣同形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4日—2022年11月13日
展览地点:余德耀美术馆,上海西岸
“穿越万象 绮丽共生”沉浸式数字艺术展

在上海宝龙美术馆近2000㎡的超大体量艺术展览空间中,五位新锐艺术家带来七大奇幻作品,共同演绎“和美共生”的幻想美学主题。对数字艺术感兴趣,或者喜欢《阴阳师》IP元素的话,不如趁着秋高气爽的时节快乐出行,一起奔赴这场穿越想象的东方美学之旅吧。
正价票:138元
展览时间:2022年09月20日—2022年10月14日
展览地址:上海宝龙美术馆5、6号厅
MADSAKI:长夜漫漫然黎明将至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3日—2022年10月22日
展览地点: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7号3层
一木了然·宋式木作文化展

展览集中展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宁波市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的77件(套)展品,涵括木材、工具、建筑模型、绍兴兰若寺宋墓仿木构件等诸多种类展品。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9日—2023年1月9日
展览地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临展厅(拱墅区小河路334号)
金国荣宋韵雅器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29日—2023年2月5日
展览地点: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二楼临展厅 (拱墅区小河路334号)
观妙入真——永乐宫的传世之美

此次特展将全面展示永乐宫传世精品171件(组),涵盖了永乐宫的建筑、壁画、雕塑等珍贵艺术。
展览时间:2022年9月30日—2023年2月5日
展览地点:中国大运河博物馆11、12展厅
永远的长安——陕西唐代文物精品展

本次展览以唐代长安文明为主题,精选陕西出土的120件(组)唐代代表性文物,包括陶俑、金银器、玉器、瓷器、三彩器、铜镜和佛教造像等,凝聚着唐王朝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唐王朝的社会面貌,体现了唐帝国臣民的艺术趋向,彰显了文化自信的时代脉搏。
展览时间:2022年9月9日—2022年12月9日
展览地点: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东区一楼临展厅
礼赞新时代——2022年少儿优秀书画艺术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7日—2022年10月7日茶会雅集、煮泉品茶,上达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下至平民布衣。在无锡,都可以享用到令人倾心的茶香。一片片茶叶,于江南千年烟雨之中,跨越时空,携手百余件重量级展品,再现“惠山茶会”盛事。展览时间:2022年9月28日—2023年1月4日从无锡博物院院藏中国历代书画入手,以近60件/套书画作品,彰显江南文化底蕴,呈现江南文脉传承。在展览中,观众朋友能于书画中得见江南景观、江南风物、江南流派,欣赏江南艺术,品味江南文化。此次展览展出了南京明代郑和宝船厂遗址出土的造船用具、宝船构件以及明初瓷器、金银玉器、墓志、生活用品等文物127件(套)。这些文物展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和明初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对外交流与贸易状况,让人们从中感知“郑和时代”和“郑和精神”。展览时间:2022年9月16日—2022年10月31日此次展览遴选天津博物馆所藏吴门书画精品五十余件,系统展示明代中期吴门绘画、书法的艺术面貌、特色和取得的突出成就。相信展览不仅对广大观众认识、了解明代这一时期书画创作的概况有所裨益,且对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创作也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展览时间:2022年10月1日—2023年1月3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命运与共——高公博'百国之木'雕刻艺术展
展览展出118件高公博当代木雕艺术作品,作品木材分别来自118个国家,且以当地国家的历史人文、社会事件为创作素材,展现了118个国家的人文风貌。不少作品展现了不同国家人民对和平的呼吁、对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急切呼唤,以及在多元化世界下“求同存异”的内在精神需求。本次展览将展示扬州博物馆征集的非遗艺术品近百件/套,愿与您一同浏览琳琅满目的非遗艺术品,了解匠心独具的传统技艺,品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里绽放出的万丈光彩。展览时间:2022年9月22日—2022年10月20日「宅兹中国」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个特展,共汇集来自河南境内20家文博单位的超过200件(套)文物,多为近年来夏商周文明的重大考古新发现。展览将带领参观者回到夏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展览时间:2022年7月30日—2022年10月23日塔拉萨:海洋文明与希腊艺术
本次展览呈现34件/组现当代希腊艺术作品(绘画、装置、影像等)与5件古希腊文物(全息投影),试图从历史角度来探讨和展示希腊与海洋的特殊关系,以及他们如何将海洋丰富的内涵反映在视觉艺术中。展览时间:2022年7月19日—2022年10月9日精选馆藏主题创作中反映城市形象的作品,重温往昔美好,共同展望这座城市未来新的荣光。写意、工笔、写实、抽象……“芳菲无尽——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作品展”,用48幅馆藏名家作品带你步入花草树木之间。绿色黄金 美好生活——17-19世纪中国茶叶的奇幻之旅本次展览精选来自中国茶叶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三馆的百余件文物,包括珍贵的清代茶叶样本,各式各样的中西茶具、外销画、茶叶包装纸等,通过“哥德堡I号”沉船,上海汪裕泰茶庄,以及风靡欧洲的下午茶等故事,展现奇幻精彩的茶叶之旅,反映茶叶从中到西、从古到今为中外文化做出的重要影响和贡献。展览时间:2022年7月28 日—2022年10月30日金溪有鸿生——古籍版本学家、书法家杨震方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展暨书法遗作展展览时间:2022年9月7日—2022年9月26日展览共设“公务船舶”“运输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三个单元,涉及海事巡逻船、巡航救助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气体运输船、大型邮轮、滚装船、科考测量船、钻井平台、半潜船等各类航海装备。展览时间:2022年8月19日—2022年11月20日展览时间:2022年8月9日—2022年10月7日
鉴于止水—中国古代铜镜展
本次共展出铜镜实物60面,铜镜拓片60张,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清代。这些铜镜有的造型优美、纹饰精巧;有的制作精湛、题材丰富;有的铭文独特、意涵深远,反映了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发展脉络,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展览时间:2022年8月20日—2022年10月8日展览时间:2022年8月23日—2022年11月13日本次展览集中展示白俄罗斯稚拙派代表艺术家伊戈尔为主的50幅绘画原作。展览以美好城市生活为切入口,甄选反映城市文化、自然风光、民众生活的作品,以贴合“它时代”年轻群体需求与喜好的喵咪作为线索,将展览分为“辖区:第二故乡”、“荣誉称号:猫咪之友”、“和平共处:生活的艺术”、“喵星环游:你好魔都”四大板块,展示作为地球生命的共同体,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引发观者对于生活本质的思考。展览时间:2022年8月31日—2022年11月13日本次展览将展出逾20件当代艺术家徐骥的油画及水彩作品,以自然主题风景画为主,呈现其对现实主义风景创作的探索与思考。展览时间:2022年9月2日—2022年10月15日此次展览以“黄山”为主题,将院藏精品与丰富的文献并置,试图从风景与山水、化古与探新两个板块,为观者提供探索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黄山如何成为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粉本,以及在山水画发展中所起到的继承与开拓作用的语境和方向。展览时间:2022年8月9日—2022年10月16日展览时间:2022年8月12日—2022年10月7日本次展览将展出15位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女性艺术家的绘画作品,涵盖油画、水墨、水彩、综合材料等多种类型。展览时间:2022年9月6日—2022年9月24日展览时间:2022年9月3日—2022年10月16日展览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二展厅,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龙美术馆联合荣宝斋,各自遴选张大千、齐白石的精品力作约50件(组)举办“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书画艺术特展”。展览时间:2022年9月2日—2022年10月16日
屏风,打破了物理空间中单调的四维上下,于虚实之际,内外之间,定义中国人的空间美学。本次展览将展出萬亨近年创作屏画45件(套),带您领略文人画静穆儒雅的古典气息,走入其笔下大自然狂狷清新的艺术世界。展览时间:2022年8月20日—2022年10月16日“万物的声音”展览汇集了百余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力作,通过18个章节带领观众深入二十世纪初至近年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先锋运动的腹地,以“物"触碰历史时代脉搏,沉入聆听艺术背后的声音。展览时间:2021年7月28日—2023年2月5日本次展览将呈现中国青年艺术家娜布其的最新作品,涵盖雕塑、装置、建筑和设计等形式。展厅被改造为一个充满「游乐设施」的虚构场所,邀请参观者以「游戏」的方式去探索身体与空间、艺术品与日常物品之间的关系。展览时间:2022年8月12日—2022年10月23日展览时间:2022年8月20日—2022年10月6日展览选取了20世纪40年代至今三个世代极具代表性的16位建筑师/工作室的近60件作品,涵盖了沉浸式体验装置、各个尺度的模型,并辅以生动翔实的手稿、影片、绘画、摄影与文献等。展览梳理台湾现代建筑的发展脉络,展现台湾关涉建筑的最新探索,并彰显建筑师对于其身份的审慎与反思。展览时间:2022年7月16日—2022年10月16日展览将从七个单元探索王兴伟上海期间创作的逾四十件绘画作品,同时,曾经并肩作战的艺术家好友们也带来了三十余件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作品。展览时间:2022年7月9日—2022年10月9日“梵克雅宝:时间、自然、爱”典藏臻品回顾展以世家于1906年问世以来创作的逾300件高级珠宝、腕表和珍贵物件,展现这一高级珠宝世家的百年风华。展览时间:2022年7月1日—2022年10月7日本次展览将介绍中国台湾地区16位建筑师/工作室的近60件作品,展出相关手稿、影片、绘画、摄影、文献、模型和沉浸式体验装置等。展览旨在梳理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的发展脉络与最新探索,彰显建筑师对于其身份的审慎与反思。展览时间:2022年7月16日—2022年10月16日展览时间:2022年8月28日—2022年11月28日展览以千年东方的艺术观赏形式——“卧游”,多维度体验“中国风(Chinoiserie)”席卷欧洲、影响欧洲艺术文化以及审美目标的重要时期。其中包括KCG珍藏的14组珍稀黑漆描金古董,并运用当代数字影像科技营造一隅观赏、品味繁华盛世的浪漫梦境,邀请公众于坐卧行止间探索中华工艺的瑰奇万千。展览时间:2022年9月9日—2022年11月13日展览时间:2022年8月26日—2022年10月13日本次展览将展出50件横跨16世纪至21世纪的史诗级艺术瑰宝真迹,汇聚了拉斐尔、提香、鲁本斯、伦勃朗、雅克-路易·大卫、安格尔、莫兰迪、夏加尔、草间弥生、蔡国强等50位艺术大师,是500年来自画像发展史的一次集中展示。此次展览也是拉斐尔最著名《拉斐尔自画像》首次在上海亮相!本次展览将展出1865年至1977年欧洲著名艺术家的57件真迹作品,包括克里姆特、梵高、莫迪利亚尼、莫奈、塞尚、杜尚、波洛克等43位闻名遐迩的艺术大师,涵盖了油画、摄影、雕塑、装置、拼贴、纸本等多种艺术形式,跨时代、趣味性地重现现代艺术的精彩瞬间。展览时间:2022年9月15日—2023年1月8日本次展览将展出白俄罗斯摄影艺术家瓦莱里·卡苏巴(Valery Katsuba)的代表作,涵盖《空中飞行》《模特:经典和当代》《形体文化》等超过10个主要系列,呈现他对「人体」的优雅探索。展览时间:2022年9月8日—2022年10月29日本次展览是「2022国际无障碍文化节」的组成部分,将展出来自中国、德国、瑞士、芬兰、新加坡、韩国、美国的16组艺术家的作品,涵盖影像、声音、摄影、装置和行为表演等。展览时间:2022年9月10日—2022年10月9日展览时间:2022年8月20日—2022年10月6日展览时间:2022年9月4日—2022年9月25日展览时间:2022年9月20日—2022年10月14日展览时间:2022年9月17日—2022年11月27日展览时间:2022年9月5日—2022年10月23日展览地点:没顶画廊 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1号

本展览汇集了14位参展大师的近40件(组)作品,并展出若干设计手稿,集中展示本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展览时间:2022年9月1日—2022年11月27日信仰的力量——馆藏中国共产党文献特展
展览分为前言、党章党报、决议声明、领导著作和地方文件五部分,共展出党的文献资料190余件组,历史图片100余张,通过挖掘这些文献背后的故事,结合相关历史图片资料,展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创建与发展壮大。展览时间:2022年9月3日—2022年11月30日展览以“衣尚自然:服饰的美与责任”为主题,结合国丝·时尚博物馆特色,选取了61套91件藏品,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单元以“自然主义”中心,在介绍西方形制变迁的同时,展示由自然引发的美学变革;第二单元则以丝、毛、棉三类特色纺织纤维为线索,探索自然用于时尚素材库上的多样性。展览时间:2022年8月26日—2022年11月30日本次展品由徐州博物馆收藏的彩绘陶俑和中国丝绸博物馆收藏的纺织服饰组成,共计40余件/组。其中彩绘俑人物角色各异,装束丰富多彩,形象生动逼真,能让我们在欣赏彩绘俑艺术特色的同时,从另一侧面了解汉魏服饰。展览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曲连烟云、兼容并蓄、锦绣丝绸。展览时间:2022年9月9日—2022年11月27日国音承祚——宋六陵考古成果展
展览时间:2022年7月15日—2022年10月16日丁丙与十九世纪的杭州
展出藏品共计63套/件,包括信札、图卷、善本、铜器、丝织品、陶瓷、家具等诸多门类。展览时间:2022年5月18日—2022年11月20日锦色——传统建筑彩画技艺展
本次展览包括200余件展品,通过传承人手绘彩画小样,拓稿原件,文物修缮中的建筑彩画残件,非遗传承人自制工具等等,时间跨越宋、元、明、清和当下,集中展示了彩画构图、纹饰、色彩的历史沿革,和彩画描绘所需的关键工艺。展览从彩画的构图、色彩、纹饰、工艺、保护等方面讲述色彩斑斓的木衣锦绣。展览分为“表里山河”“煌煌都邑”“礼制甫成”“文明承继”四个单元,选取陶寺遗址最具代表性的出土文物百余件,全面介绍陶寺遗址产生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地理区位和生业形态;展示了发展鼎盛时期的城址布局和都城气象;展现了四千年前初步形成的礼乐文明;以及陶寺作为传说中尧的都城,其代表性文明成就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展览时间:2022年7月7日—2022年10月9日
璞玉流光——王流秋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2年8月23日—2022年9月25日展览时间:2022年8月11日—2022年10月11日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1,2,4,5,6号厅及天光长厅“浮世”在日本古代原为“优世”,是佛教对看似繁华矫奢、实为虚渺即逝的当世生相的称谓。随着佛教理念的世俗化,此岸现实取代了彼岸理想。较之过去,此时此刻现世享受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消极的“忧世”被积极享乐的“浮世”观取代。该展展出来自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山东青州博物馆等国内二十家博物馆的260余件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58件,三级文物79件,多件文物在国内属首次亮相,精品荟萃,蔚为大观,堪称文化艺术大展。此次展览将从“肖像与人物”、“女性与人体”、“风景与静物”三个单元来体会潘玉良作品在中西文化碰撞下独特的艺术情趣。展览时间:2022年7月16日—2022年10月10日晋国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共同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吴、晋两国,同源同宗,虽远而交,是华夏多元文明的底蕴和内涵之所在,更是中华民族大融合、大碰撞的历史见证。西周时期,晋、吴青铜器均呈现出继承宗周文化并融合本地文化之特点。春秋时期,晋、吴交融,在今山西太原、忻州等晋国故地发现了许多吴国青铜器,也见证了两周时期中华大地上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本展览展出来自山西博物院的231件(套)精品文物,通过“河汾骄子”“争霸春秋”“余烈三晋”三个单元,集中展示从“桐叶封弟”到“三家分晋”,晋国六百年伟业。
展览时间:2022年6月25日—2022年9月
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特展馆3楼11号展厅
They Talk to Me:杜娟(小杜子)个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0日—2022年9月26日展览地点:问象艺术空间(展馆B),中国南京石头城路69号留创园1栋203展览时间:2022年7月9日—2022年10月7日展览地点:苏州博物馆本馆(东北街204号)忠王府楠木厅本次吴文化博物馆“伊特鲁里亚人——古代意大利的贵族”特展,联合意大利博洛尼亚市立考古博物馆和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共展出来自伊特鲁里亚文明的代表性文物332组/件,包含了种类繁多的生活用品、工艺精致的各式金饰、雕刻繁复的造像和造型各异的骨灰瓮等,从不同侧面凸现了伊特鲁里亚文明从勃兴至完全归化罗马的千年兴衰。展览时间:2022年8月30日—2022年11月30日此次展览共展出38幅馆藏作品,包括16幅油画作品(其中三幅为吴作人学生临)和22幅速写作品,展现了吴作人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貌。展览时间:2022年7月29日—2022年10月19日展览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单元“衣香鬓影”,结合与原著描述相似形制、纹样、工艺的清代服饰文物,跟随脂批走近《红楼梦》中极尽奢华的清代贵族生活;第二单元“撷光拾影”,通过以《红楼梦》为题材创作的红楼梦图咏、越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不同时代的创作者们对它的解读与演绎。展览时间:2022年9月16日—2022年12月20日《刀与笔——姚思铨与浙江抗日救亡》主题展览,结合抗战历史背景,分为“以笔为刃”、“以刀为笔”、“生如夏花”三个单元,通过展出姚思铨的诗文、编辑和60块题材丰富的木刻版画,展示他用刀和笔为武器向民众积极宣传抗日,以救亡图存,用年轻的热血奉献浙江抗战事业的光辉历程。展览时间:2022年9月8日—2022年10月8日此次展览是囊括汉藏著名艺术家32位、跨越三代,包含多个西藏当代艺术画派、艺术团体,是首次在内地举办,针对西藏现当代艺术发展脉络展开系统梳理的学术展览。西藏现当代美术史因其独特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与内地的现当代艺术发展相辅相成,并持续促进各族人民的交流、交往。展览时间:2022年8月6日—2022年10月8日展览地点:苏州市高新区太湖大道999号高新区文体中心寒山美术馆無界 Stone流动之魂——沈华抽象作品展
本次展出的60多幅作品,多半是我近年来的新作,反映了对大自然、人类社会、内心深处真善美的一种认知、感受和探究。部分画作曾在上海、苏州等地,和许多中外艺术家的作品一同展览。微妙香洁——爱莲居弟子四人书画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7日—2022年10月7日整个展览由“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实业救国 敢为人先”“经营乡里 泽惠后世”“精神不朽 丰碑永铸”四个单元组成。展出时间:2022年7月30日—2022年10月31日本次展览是澳门艺术家孟舒在中国内地举办的一次大型玻璃艺术个人展览,集中展示了其近7年潜心创作的7大主题系列的当代玻璃艺术精品及大型玻璃艺术装置共计40件/组。展览时间:2022年8月28日—2022年11月27日本次画展共展出52幅钢笔画作品,涵盖木渎古镇及毗邻的灵岩山大部分历史文化遗迹和市井民生景象,用一支钢笔画遍了家乡的小桥流水人家,并为每一幅钢笔画都详细注解了画中的故事,图文并茂地为您呈现一座烨烨千年的江南古镇——木渎。展览时间:2022年9月10日—2022年10月10日展览地点:飞音琴行·雅马哈音乐生活馆,苏州市干将西路1077号21位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经典画作, 289 幅作品带你领略艺术大师恢弘的美学世界,打造前所未有的艺术观展体验。展览时间:2022年7月29日—2022年10月23日此次特展分为“绝妙好品”“文心吾格”“维新别韵”“容曜丹青”“书翰观道”五个板块,希望通过举办此次纪念特展,能够让广大观众近距离观赏到精彩绝伦之作,亦能感受到周培源先生高尚无私的家国情怀。展览时间:2022年8月19日—2023年2月26日本展览分别从工艺、款式和使用方法三个方面,对金丝发罩进行详细的介绍。与以往展览不同的是,此次展览为让观众了解金丝发罩的使用方法,特别设计开发了小游戏,观众可以根据展板中的簪钗位置示意图,选择自己心仪的簪钗,簪戴于发罩之上,创作形象生成后,还可以用手机扫码保存自己的作品。整个展览通过沉浸式氛围营造和互动体验,点亮明代首饰奢华之美。展览时间:2022年7月26日—2022年10月8日展览时间:2022年8月19日—2023年2月26日源远流长江山秀:大运河百米长卷刻纸展
运河两岸不仅拥有众多的历史名城、名胜古迹,还孕育了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刻纸便是运河边一项巧夺天工的纸上艺术。6月,恰逢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一周年,来自运河两岸的11位艺术家创作的《大运河》长卷刻纸也将入藏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并对外展出。这幅《大运河》长卷刻纸是由江苏省金坛刻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兆群策划并发起的创作项目,前后历经一年半,最终完成长101.2米、高1.16米(装裱103.80*1.48米)的刻纸巨幅创作。此次展览介绍了周塘桥南宋纪年墓的发现发掘、墓葬形制特点、墓主身份等基本情况。通过“丝织品服饰”“筵席用具”“妆具”“文具”“葬俗用具”五个单元丰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展现了南宋常州的生活图景。大家可以在观看文物展品的同时,了解不同文物与宋人生活的关联,感受宋人的生活趣味。展览时间:2022年9月10日—2022年10月30日华美多姿——日本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藏德国梅森瓷器展本次展览是常州博物馆首次从国外文博机构引进的文物展,遴选了日本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收藏的100余件(套)梅森瓷器精品,包括以人物形象为中心的装饰瓷器、带有欧洲风情的精巧摆件、典雅华美的成套餐具。展览时间:2022年8月30日—2022年10月28日此期展览遴选了馆藏20世纪山水画20余幅,从中可以窥见20世纪的画家们有的上溯宋元绘画汲取营养,有的以大写意山水寻求破解,还有的糅合西画光影、色彩等技法。他们的种种探索,共同推进了20世纪山水画的伟大变革。展览时间:2022年7月12日—2022年9月25日此次展览共展示宜兴紫砂器92件/套,从“紫玉金砂”“曲尽其妙”“韵满乾坤”紫砂壶等三个方面,向观众展示宜兴紫砂的传统工艺、意趣审美和烟雨江南的文人气韵。展览时间:2022年7月29日—2022年10月9日素影清风遣淡香——扬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特展
本次展览汇集了扬州博物馆馆藏仕女画精品65件(套),时间跨度从清代初期至近现代。展览时间:2022年7月19日—2022年10月8日此次展览遴选138件/组唐代精品文物,徐徐展开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画卷,勾勒出有着“长安烙印”的生活方式,感受长安这座国际性大都市,在多样文明的影响和融合中,呈现出来的开放瑰丽的文化气魄。展览时间:2022年8月2日—2022年11月7日展览时间:2022年9月10日—2022年12月11日此次展览以“大哉孔子 千载传承”、“崇儒兴学 遵礼循乐”和“清代宁波孔庙释奠礼乐”三个单元为展线,详细介绍了孔庙发展、祭孔沿革、祭孔仪程等内容。展览时间:2022年9月6日—2022年11月6日展览时间:2022年9月8日—2022年10月8日本次展览遴选了张大千45幅作品,涵盖了山水、人物、花鸟各个领域,展示了其绘画风格的多样性,使观者可以在传统书画艺术中润养心灵,获得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展览时间:2022年2022年9月6日—2022年10月30日珠山逸韵——景德镇近代陶瓷珍品展
本次展览共分为《文人瓷画的开端——浅绛彩》《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声明远播的“珠山八友”》《传承与创新》四个部分,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藏的100余件(套)近代景德镇陶瓷珍品为基础,重点展示了近代景德镇陶瓷传承与创新的发展状况和历史风采,反映了当时景德镇陶瓷艺人在逆境中求发展、打破封闭格局、勇于探索创新的工匠精神,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展览时间:2022年8月18日—2022年10月9日

展览展出该校2018级学生及国画社团成员的380余幅绘画作品,包含中国画、版画、线描、儿童画等。展览时间:2022年8月16日—2022年10月30日
会稽甓韵——汉六朝会稽砖精品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汉六朝时期会稽砖约一百五十件和拓片七十幅,这些铭文砖和画像砖以其丰富的内涵,反映了汉六朝时期会稽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观众们或可直观地感受千年前会稽地区先人们繁荣富裕的物质生活及充实富足的精神世界。展览时间:2022月8月26日—2022年9月26日本次展览以阳明先生的生平和思想解读为主线,以其20余件书法作品及拓片展示为辅线,以立圣人之志、悟圣人之道、行圣人之行、传圣人之学、成圣人之事五个部分,集中展现了阳明先生不负初心的一生及其“知行合一”的心学理念。展览时间:2022年8月2日—2022年10月7日
鼎湖烟雨——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师生作品展
本次“鼎湖烟雨——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师生作品展”全面展示了李震坚先生杰出的艺术成就。展览作品包含浙江美术馆借展师生精品35幅,以及从先生家属捐赠给家乡的104幅作品中精选出30幅,作品包含了李震坚先生的人物画创作、水墨人体、山水、花鸟、书法和速写。展览时间:2022年9月10日—2022年10月30日展览时间:2022年9月9日—2022年10月8日本次展览以场景再现的方式,用生动鲜活的视听语言,以轻松活泼的叙事方式,着眼宋代士人别样丰富的日常生活,聚焦金、银、铜、瓷、玉、石、木、漆等不同材质、不同工艺的宋代精品器物278件(组),写真宋代别致的文化流行元素,阐释宋代文人的审美与风骨,让观众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中优秀的文明元素与内在精神。展览时间:2022年9月8日—2022年11月8日台州式硬气——纪念台州置州1400周年特展
本期展览共计四个板块,分别为“山海之地——台州式硬气形成的地理环境”“气节相承——台州地域的精神文化特质”“刚直之声——台州式硬气的显象”“风歌浩荡——台州式硬气的时代展望”。展览时间:2022年8月27日—2022年11月20日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84件/组,分为六大单元,分别为: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宦游生涯;吾心安处是吾乡——苏轼与家人;如我与君稀——苏轼的师友交谊;拣尽寒枝不肯栖——苏轼与新旧党争;一时多少豪杰——两宋其他文人书迹;以及富春宋韵。展览时间:2022年8月19日—2022年10月16日“风雅江南——常熟博物馆藏文房珍玩展”分为“文房四宝”、“案头雅玩”、“虞山清风”三个板块展示。本次展览展有珍贵文物15件。有明代赵忠毅公铁如意、明子冈款白玉雕二乔观书牌、清状元陆增祥旧藏“泰始元年立”砖砚等颇具代表性的精品。展览时间:2022年8月10日—2022年10月7日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文章转发自博物馆丨看展览,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