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倾倒的罗马杯

  • 观复博物馆
  • 2021年10月13日08时
静笃君按:虚妄无所驻,空如净琉璃。(虚极子语)


玻璃是最古老的完全人造材料之一。古罗马人的扩张为玻璃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并使之得到了广泛传播。在欧洲,除了玻璃中心——威尼斯穆拉诺岛之外,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也有悠久的玻璃制造传统,他们以橡木和山毛榉的草木灰作为助熔剂制作“硬玻璃”,并把这种玻璃称作“水晶玻璃”。与苏打玻璃相比,高品质水晶玻璃的硬度和光泽度使其适合切割、磨制和雕刻花纹。

▲威尼斯穆拉诺“双头鹰”玻璃杯(1600-1650年)

现藏于洛杉矶盖蒂中心


▲萨克森奥古斯都强力王盖杯(1730)

现藏于斯图加特符腾堡州立博物馆


到了十七世纪,移民到波希米亚地区的威尼斯穆拉诺玻璃工匠通过无数实验终于生产出了透明且有光泽的硬玻璃,取得了硬玻璃技术的突破。与此同时,1674年,英国商人乔治·拉文斯克罗夫特(George Ravenscroft)发明了一种含铅量高的水晶玻璃——燧石玻璃

▲“罗马杯”(1677)

乔治·拉文斯克罗夫特制

现藏于华沙国家博物馆


▲“罗马杯”(17世纪,德国/荷兰)

私人收藏


此后不久,燧石玻璃也在波希米亚出现了,至今仍以波希米亚玻璃闻名。17世纪下半叶,水晶玻璃在欧洲各地传播开来。如今,我们还可以在十七世纪欧洲静物绘画中看到这些玻璃杯。比如,在荷兰黄金时代著名静物画家彼得·克莱士(Pieter Claesz,1596-1661)的作品中就常常出现当时十分流行的“罗马杯”(Rummer):

▲静物油画《罗马杯、螃蟹与削皮柠檬》(1643)

彼得·克莱士 作

现藏于南澳大利亚美术馆


▲静物油画《罗马杯与果实》(1644)

彼得·克莱士 作

现藏于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


▲静物油画《罗马杯、削皮柠檬与面包》(1637)

彼得·克莱士 作

现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静物油画《核桃、面包、鲱鱼与一杯酒》(1628)

彼得·克莱士 作

私人收藏


▲静物油画《生蚝、面包与一杯酒》(1628)

彼得·克莱士 作

现藏于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


德国巴洛克画家克里斯蒂安·贝伦茨(Christian Berentz,1658-1722)出生于汉堡,他自21岁抵达威尼斯之后,就一直生活在意大利,不再离开。因此,我们在贝伦茨的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产于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的水晶玻璃杯,更可以看到穆拉诺生产的威尼斯水晶杯:

▲静物油画《苍蝇、水晶玻璃杯与点心》(17世纪下半叶)

德国巴洛克画家克里斯蒂安·贝伦茨作

现藏于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


▲静物油画《水晶玻璃、瓷器杯与怀表》(17世纪下半叶)

德国巴洛克画家克里斯蒂安·贝伦茨作

现藏于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美术馆


▲静物油画《鲜花、果实与水晶玻璃》(1689)

德国巴洛克画家克里斯蒂安·贝伦茨作

现藏于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静物油画《面包、火腿与酒》(1717)

德国巴洛克画家克里斯蒂安·贝伦茨作

现藏于罗马科西尼宮


“感性”是巴洛克时代的艺术关键词之一,这些静物画作中的水果、美食、美酒与花朵既代表着味觉与嗅觉,同时也象征着韶华易逝,官感即虚空。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感官静物画”都是《虚空图》(Vanitas)。我们在彼得·克莱士的代表作《虚空图》(1628)中也可以看到一只倾倒的“罗马杯”:

▲油画《虚空图》(1628)

荷兰黄金时代静物画家彼得·克莱士作

现藏于海牙布雷迪乌斯博物馆


巴洛克时代的人们在生活中追求“食色性也”之乐,艺术上,绘画作品既要突出对于“感官奢侈”的表现功能,同时还要包含一定的“劝诫”意义。在彼得·克莱士创作于1628年的《虚空图》中,画家索性将空空的罗马杯、烟斗与髑髅放在了一起,暗示着吸烟与饮酒等娱乐一样,都是毫无意义的活动,暗示着生命的无常易逝与物质财富的虚空。


下期预告:秘园菜根杯

上海馆新展超好玩~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