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这套书,10天销售1000套,推荐你一定要入手

  • 荣宝斋
  • 2021年11月11日01时



丛文俊先生著《周道荡荡——丛文俊临述西周金文二十四品

《中国书法报》报道截图



丛文俊



《周道荡荡——丛文俊临述西周金文二十四品

作者丛文俊先生


丛文俊谈金文书法的学习与创作(节选)


西周金文书法虽然是承袭商人而来,却走出一条与商人颇不相同的发展道路。其中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对象形文字符号体系的图案化改造,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种正体——大篆字形结构和书体样式的演进,第一次为文字与书法确立典范和法度秩序,第一次使文字与书法成为礼乐文化的表征并充溢着日益高涨的人文精神,对此后三千年的文字学与书法史走向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世书法观念、书法理论、书法审美价值标准,乃至书法大统等多方面的创立和发展,莫不源于此。也可以说,如何认识西周金文书法,是当代书法学习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金文大篆书体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使用图案化线条仿形,重新规范、改造了象形文字符号体系的图画特征,使文字开始有了书写意味和书写楷式标准,以此为范本编写并颁行天下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字书《史籀篇》同时具备了启蒙读本、字典、书写样式三种功能,使全社会开始有了正字、正体的用字和书写意识。由于金文大篆对象形文字符号体系的改造、规范是以“相似性”为基本原则的,遂使之与古形保持了颇佳的连续性,其后小篆的改定颁行,同样体现了与大篆父子相传的连续性,而许慎著《说文解字》,以“今叙篆文,合以古籀”明解字原,正缘于此。自汉代书论伊始,即确立了论书法必先称述文字的传统,论书法之美皆从文字观转化而为书法观,书法审美与批评的哲理式概括、自然美的永恒主题、秩序与法度精神、技法审美及理论阐说,林林总总,推源溯流,均滥觞于此。在今天看来,怎样评价西周金文大篆似乎都不为过,张怀瓘《文字论》论云:

文字者总而为言,若分而为义,则文者祖父,字者子孙。察其物形,得其文理,故谓之曰文;母子相生,孳乳寖多,因名之为字。题于竹帛,则目之曰书。文也者,其道焕焉:日月星辰,天之文也;五岳四渎,地之文也;城阙朝仪,人之文也。字之与书,理亦归一。因文为用,相须而成。名言诸无,宰制群有,何幽不贯,何远不经?可谓事简而应博。范围宇宙,分别阴阳,川原高下之可居,土壤肥瘠之可植,是以八荒籍焉。纪纲人伦,显明君父,尊严分别而爱敬尽礼,长幼班列而上下有序,是以大道行焉。阐《典》《坟》之大猷,成国家之盛业者,莫近乎书。其后能者,加之以玄妙,故有翰墨之道生焉。

首言文字构形之理,以文字与书法二者归一;次及文字因书而行,上下通达,远近同用,文献载籍,家国秩序,无不赖以存在并传于百代;末言自汉代书论兴起,翰墨之道遂生。能者,谓秦汉以降名家;玄妙,因于个性而楷式社会的艺术之美,汉唐名贤胜流莫不勉力为之,翰墨之道也因以大显于世。

风气既成,俗弊亦自伴生。张怀瓘《评书药石论》在批评当世书法所见弊病时提出了“复本”思想: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复本谓也。书复于本,上则注于自然,次则归乎篆籀,又其次者师于锺、王。

自然,谓造字之初所具备的天然特征,取形于自然物象,美亦须因之,后世书写屡经人工雕刻,渐远于本源,故须复之。其次则可以祖述篆籀,明解其美感义理,与自然关联最近。篆为秦之小篆,籀为传世西周《史籀篇》籀文大篆。钟、王二家,为近体楷行草创立规模,天下工尊同习。当然,不限于这种书体流贯会通的理论认知,在书法审美与实践方面的影响也十分可观。

悬针、垂露本为小篆变体,而其典型的笔法和线条样式、名称被完整地转嫁到近体楷行草书法当中,《书谱》所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即是,至今依然。大、小篆基本用笔的藏锋、中锋、转引之法等也都是得到普遍运用的技法。《书谱》又云“故亦旁通二篆,俯贯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飞白”,旨在打通书体壁垒,兼善众美。二篆,即大、小篆,与其“篆尚婉而通”的审美认知有关,意在以篆法的“婉”“通”助力于草书笔法、形质。“婉”在于转曲皆圆而实,“通”谓气体充盈流美。旭、素之草,颜、柳之行,均得其三昧。传卫夫人《笔阵图》的“结构圆备如篆法”,已隐含此意,非止于结体也。再如,同样出于唐人审美认知的“印印泥”“锥画沙”“屋漏痕”等,无不权舆于篆法,代表了当时名家对近体技法的复古式整理与扩充,以此异于魏晋。其他如姜夔《续书谱·用笔》称“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则是自唐人吕总《续书评》评李阳冰篆书“若古钗倚物,力有万夫”语化出。朱长文《续书断·神品》评颜真卿楷书“得篆籀之义理”,米芾《海岳名言》评颜行书有“篆籀气”,“颜杰思也”,称美之意溢于言表。又,《续书谱·真书》转述米芾论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之语,丰坊在其《书诀》中释云“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用笔》称其语乃“八字真言,无等等咒”,其祖述于篆籀,化用、承袭线索十分清楚。

在中国文字学与书法史上,周秦汉唐一脉相承,后世奉为正朔。宋代金石学兴起,传拓古物遗迹如石鼓文,摹刻如诅楚文、秦石刻,摹刻梓行青铜器铭文佳者如王俅《啸堂集古录》,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等等,同时还有大量的题跋行世。其后代有增益,评说亦夥,至清金石学大盛,助力尤多。自清末甲骨文发现至今,古文字学早已成为独立的新学科,出土的有铭青铜器也已逾万,简牍帛书更是层出不穷,今人应接不暇,足以改写书法史。不过,权衡再三,以周秦汉唐为篆籀发展主线,其历史地位仍无可改易。




图书信息




《周道荡荡——丛文俊临述西周金文二十四品》
(一函六册)

购书附赠
丛先生讲授的24集金文书法视频课程


书号:9787-5003-2380-8
定价:298:00元
特惠价:235:00元
丛文俊先生签名版
特惠价:298:00元

包邮(偏远地区除外)
立即抢购

荣宝斋出版社孔夫子店
扫码购书(特惠价) 扫码购书(签名版)

荣宝斋出版社微店 荣宝斋在线商城

先秦时期,铜被称为“金”,因此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金文可追溯到商代晚期。西周金文书法承袭商代而来,却走出一条与商人颇不相同的发展道路,其中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对象形文字符号体系的图案化改造,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种正体——大篆字形结构和书体样式的演进,第一次为文字与书法确立典范和法度秩序。

《周道荡荡——丛文俊临述西周金文二十四品》分为6个分册,每个分册临述4种金文,精选、精临金文共24种。这套丛书对原器的历史背景、拓本的版本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对金文书法临写的关键要点分别有详尽的文字和视频解说,对部分重点器物金文的原拓和临本放大细节比照。“穷研篆籀,功省而易成。”这部集作者几十年金文研究的呕心之作,是读者研究和临习金文书法的案头必备。



附赠视频欣赏






·END·

欢迎分销推广本社图书

商业合作 / 010-63032504

编辑 |营销中心刘畅 张文基

审校 | 徐鼎一 谢东滨 王桂荷 韩珊珊



扫描上方二维码
加入出版社读者群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