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沙盘媒体装置·南宋临安城
展项由南宋临安城城市格局的局部复原沙盘模型,与投影解读相结合,沙盘模型投影表现与视频解读画面一一对应,整体呈现了南宋临安城内外山水、城市建筑与公共设施的布局。
2F “再现”临安城 展厅效果图
城址沙盘
尺寸为2.2×3.4米,模型比例为1:2600,展示了上城区和西湖区约5000万平方米面积的实体空间,沙盘底图与模型顶部镜子上的画面,是2022年杭州城市卫星图。
局部复原的南宋临安城城市格局模型,以南宋中期为基本参照,2012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南宋临安城复原示意图》为主要依据,辅以历史地图与文献,将临安城的标志性建筑、重点功能建筑以结构示意的微缩模型覆盖于底图上。
2F 数字沙盘媒体装置·南宋临安城
其中,单独表现的重点建筑有:
【红色建筑】南内与北内、太庙、景灵宫、御街,城门、朝天门。
【白色建筑】重要官署、宗学、太学、府学、望火楼、南宋官窑、雷峰塔、净慈寺、海塘。
【灰色色块】为普通民居与建筑。
投影视频解读
沙盘模型投影表现与视频解读画面一一对应,展示内容主要包括:
南宋临安城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布局;
隋至民国时期杭州城垣变迁;
南宋临安城考古发掘概况;
南宋临安城城墙、城门、周边城址、主要道路和水系、坊巷、皇城、礼制建筑、重要官署、教育设施及宗教设施的格局与功能解读;
南宋临安城主要市集、手工店铺以及主要园林的格局分布。
观众在此处可驻足纵览900年前的临安城与今天的杭州城,在这方寸沙盘之中,寻找自己与历史的空间交集,探寻自己走过的路、逛过的商场、上班的公司、居住的小区在南宋临安城里是什么样子。
展项制作参考文献
3F “再想象”临安城 展厅效果图
多媒体查询动画长卷·西湖清趣图
展项是《西湖清趣图》的动态版——动画主体画面为西湖全景画作长卷,自钱塘门始,经断桥、孤山、苏堤、南山路等地,逆时针绕湖一周,最后仍至钱塘门结束,展示围绕西湖的山水、人物、楼阁。
《西湖清趣图》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为水墨设色纸本长卷。画卷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首题字,上有“西湖清趣”四个黑墨大字;第二部分为西湖及杭州城区全景的简明线示图;第三部分为画作主体部分;第四部分为厉鹗所题跋文。
《西湖清趣图》局部
-《西湖清趣图》动画长卷
根据陈珲所著《南宋西湖全景考——<西湖繁盛全景图>解读》,对图中已识读出的景物进行名称标注,选取45处景物予以解读,包含城门、园林、宗教、水利等与南宋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可点击查询。画卷原长度为15.81米,多媒体动画长卷投影长度为10.8米,原画作与动画长卷的比例大约是1:4,即相当于将原画放大四倍进行动画展示。
雷峰塔
太平兴国元年(976),吴越国王钱俶为妃建塔,故又名“黄妃塔”,旁有塔院显严院。
北宋末雷峰塔毁于兵火,南宋庆元元年(1195)重建后,呈五层八面。南宋后期,塔院热闹非凡,终日梵音不绝。
入元后,塔院逐渐萧条,境况远不如昔;明嘉靖年间,雷峰塔遭火劫,木构廊檐尽毁,只剩砖身,至1924年倒坍。
钱塘门
南宋临安城西城垣中最北面的城门,是十八座城门中最古老的,形貌与南宋萧照所绘《中兴瑞应图》中的城门楼十分相似。城楼屋脊有成排脊兽装饰。
图中城门描绘细致,可以看出是立有排叉柱的“过梁式”木构门洞,成梯形,而非元末重建后的圆形券顶城门。
“排叉柱”城门,唐宋盛行。南宋时,“发券”技术成熟,开始出现券顶的圆形城门;元明时期,发券城门普遍取代早先的排叉柱城门。
镊子井水口
杭州是江海故地,城内水质咸苦恶劣。唐代李泌始凿六井,引湖水便民,西湖成为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城内开凿井池,西湖处则有水口,所谓“潴而汲者为井,导而入者为水口”。李泌之后,历代地方官都极重视西湖水源的保护和引水入城工程的治理。
图中水口石砌红栏,外立界限,与南宋临安知府赵与筹于淳祐七年(1247)的奏疏“用石砌结,疏作石窗,立为界限,澄滤湖水。舟船不得入,滓秽不得侵”中描述一致。
图中共绘出涌金池、镊子井、相国井、杨和王府、激赏库、小方井等六处水口。
展项制作参考文献
[1]邵韵霏.重现南宋临安——《西湖清趣图》的时代、视觉性与历史性[J].美术, 2022(01).
[2]何兆泉,郑嘉励.图像与文本——读《西湖清趣图》[J].东方博物,2014(03).
[3]郑嘉励.《西湖清趣图》所绘为宋末之西湖[J].杭州文博,2014(01).
[4]陈珲.南宋西湖全景考——《西湖繁盛全景图》解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当代自然山水城市的影像史诗”
与之在展厅空间内对应呈现的,是当代艺术家邵文欢的摄影作品《湖山胜览·山水钱塘》。
该作品为当代杭州城山风景,图中可见西湖南面群山、雷峰塔、三潭印月等标志性景点,全图4个视点,实际成片3120个焦点(3120张照片)。
《湖山胜览·山水钱塘》系列得益于《西湖清趣图》以及王原祁《西湖十景图》的启发,选择以摄影为主体的表达媒介,通过图像多种手段表现以西湖为核心的山水景象,独创性、不同于传统的“全景”拍摄与创作,多个视点、景深,成百上千的焦点与瞬间,最终数字拼贴完成、“长卷式”呈现超亿像素的——当代自然山水城市的影像史诗。
“湖山胜览·山水钱塘”系列七
邵文欢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长期致力于摄影为主体的媒介实验创作及教学。
主要展览包括:2021年苏州寒美术馆《时空与场域》群展,杭州RIVERSIDE空间个展《万物有痕,光之来处》,浙江美术馆《TOP20·202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邀请版块。2020年美国San Diego MOPH美术馆《Out of the shadows》群展,2020跨媒艺术节《国际跨媒体艺术邀请展》。2019年瑞士蒙泰《SOFTEN THE GLOW》个展,北京三影堂艺术中心《和光同尘》个展等。
艺术家说
两件特殊的“展品”,一“黑”一“白”遥相呼应,观众置身此处,时间的鸿沟仿佛被折叠隐藏,900年前与当下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数百年似不过弹指一挥间,好山好水历久弥新。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
THE ANCIENT CAPITAL「LIN-AN」
HANGZHOU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桃源莫莫·城市考古系列展”1·宋韵迹忆
2022.8.27-2023.1.3
杭州博物馆南馆二楼、三楼临展厅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主办
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院(筹))、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杭州市文化和旅游推广中心 承办
藏品支持
故宫博物院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图书馆
洛阳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苏州碑刻博物馆
衢州市博物馆
东阳市博物馆
义乌市博物馆
武义县博物馆
桐乡市博物馆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管理处
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
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
桐庐县博物馆
特别鸣谢
浙江省文物局、广东省文物局
展览团队
项目统筹 王英翔 胡利红
展览策划 许潇笑 王征宇
项目协调 黄燕
学术支持 唐俊杰 黎毓馨 徐吉军 邓禾颖 姜青青
展品组织 徐颖 杨曦 骆佳慧
内容组织 阎晶宇 董艳芳 李坤 孙媛
蔡一茗(实习助理) 徐梓桑(实习助理)
展陈执行 苏博 董千里王小冰
公共教育与传播 陈晶 颜珏
安全保障 俞佳 刘春元
文创开发协调 关琛
ADD.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院(筹))/南馆/二楼、三楼/临展厅(杭州市上城区粮道山18号)
TIME.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免费参观
特展官宣合集
宋韵迹忆平台
长按关注了解更多
文章转发自杭州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