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今年的文博月饼,有多“卷”?

  • 博物馆丨看展览
  • 2022年9月10日10时
当博物馆遇见中秋节,
当国宝碰上月饼,
又是一年八月十五,
这一口文博月饼,
吃到了多少年前的历史?

故宫博物院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古人对古天象的崇拜与对天空的向往,
化作对神明的崇拜。


在远古的星宿崇拜中,
古人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融入了五行和方位,
分别以不同的颜色代表。
谓之四灵,镇守四方。


明月寄情,
相思赋予谁?
幻想与情感在这一刻
化作明月高挂夜空。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这一款月饼,
以乾隆诗句“共欣穹宇中秋月”为题,
将四方神兽宇宙星河摘到月饼里,
这是来自宫里的浪漫。


明月包裹蛋黄,
是来自月娘娘的味道;
莲蓉的星球;
海盐芝士流心的流星;
峨眉雪芽的茶香宇宙;
千层酥皮裹着茉莉花香留味舌尖;
这是中秋独有的浪漫。


除了这款“共欣穹宇中秋月”
还有一款锦盒月饼也是经典。
月饼盒在吃完以后,
直接化身为锦盒首饰托盘,
一个精致的首饰盒就诞生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

她来了,
带着百花而来,
绽放在这月圆之夜。
清风有声,明月有色。
月夜泛舟,扣舷而歌。


国博的中秋礼盒,
以堆彩赤壁赋漆盘为原型,
将一整个礼盒做成了走马灯的形式。

完美还原了苏子瞻“赤壁赋”
苏子瞻泛舟赤壁之下,
将《赤壁赋》浓缩于走马灯当中。


四时之景,朝暮之变。
窗棂倒影,月光如水。
如今的我们,
借此灯,感受幽寂月色,
与静寥江水上泛舟的宁静。


百花长卷展开,
春兰、夏荷、秋菊、
冬梅、牡丹、水仙。


它们带着各自的祝福,
映于月饼之上,
带来四时之味。


这是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秋之礼。


苏州博物馆

一觞一咏,潇洒寄高闲,
松月下,竹风见。
——北宋·黄庭坚《蓦山溪》

翻开这以古籍样式为本的礼盒,
明月照人,树影婆娑,穿越古今。


宋在审美上达到了中国历史的巅峰。
极致的简约造就了顶级的“雅”。
这样一份宋韵风雅
代表了东方审美的感性与通达。
山林之中,青松之下,对月酌酒,
这是一份属于宋代的洒脱,
也是一份属于中国人的闲适。


文人士大夫隐逸雅致的生活状态
流行于民间。
宋无款《松下赏月图纨扇面》
就表达了这一份宋朝的雅致。


苏州博物馆的月饼以此画为主题,
瑞兔呈祥、如意吉祥、
松柏长青、福禄双全,


异形月饼汲取圆月,
白云、松树、葫芦几个意象,
以传统淡雅的色彩,
在月饼上呈现出宋代之美。


吴刚伐桂,月兔捣药,
传统的中秋故事离不开兔子与桂花,
桂花酒酿米月饼将故事包在饼里。


除此之外,陈皮豆沙、姑苏芳芽、
秋耳黑米、台式切达奶酪、
台式柠檬芝士,各种味道中,
既有传统风味,又富含创新。


良渚博物馆

赫赫五千载,文明良渚寻。
当考古队挖下反山的第一捧土,
这一文明就注定显露。


玉为盒,景为画,
良渚博物馆将千年良渚文化
浓缩于一盒月饼之中。
在月饼的设计上以神人兽面纹为模,
仿佛诉说着五千年前那段神奇的历史。


回忆起五千年前的工匠,
在一毫米的宽度上刻出5、6条纹,


我们无法想象先民们是何等高超的技艺,
才能在石器时代做出这一惊艳的纹样,
或许他们是带着对神的崇敬,
或许是对自己技艺一次又一次的超越。


敦煌研究院
“悦敦煌”

华灯起,舞乐颂,
伴君赏明月,仲秋月正浓。


丝绸之路上的月色
照亮了一代又一代的远行人。
在藏经洞文书《白新月》中记载,
在八月十五这一天,
敦煌的人们盛装打扮。
登上“拜月楼”,
以祝福家人长寿、家庭团圆。


一曲“乐舞”,一支伎乐,
舞乐同奏,佳节团圆。


在敦煌的记录里,
从生活细节到节日礼仪,
从书写练习到佛经抄录,
从藻井纹样到传统色调,
这一点一滴,
是刻在所有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美学。
今天,我们借月圆之夜,
以敦煌之名,把它收纳。


敦煌的藻井图样,深入人心。
建国初期,
常沙娜将它们用在了人民大会堂的外立面上,
用在了人民话剧院的天花板上,
常先生说,只有气势恢宏的敦煌唐代藻井
才配得上大国盛宴的天花板。


今天,我们在敦煌的月饼上,
看到了这些图案,
依旧那么华丽,
那么精致。


是敦煌穿越千年,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与月饼相结合,
餐桌上,
是敦煌给予我们的新惊喜。


南京博物院

纸寿万年,情寄千年。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十竹斋创始人胡正言定居南京,
在居室外种的一丛修竹,
奠定了十竹斋名字的基础。


《十竹斋书画谱》
作为木板水印艺术史上的巨制,
是迄今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印刷画集,
也是中国传统木刻画的最高成就。
以“饾(dòu)版”印制而成的画谱,
每集使用蝴蝶装,装为二册,
具有教材性质。


此画作大多出自当时的金陵艺坛名家之手。
此次南京博物院选择了书画谱中的《竹谱》。
竹影婆娑,皓月当空,景星庆云。
一朵白云,
装载着南博的中秋祝福来到身边。


白云不仅是礼盒,带着月娘的白云。
还是一朵会亮的氛围灯。
载着玉兔来到身边。


八月桂花香,
白云里除了六枚不同口味的月饼之外,
还带来了一盒桂花乌龙。


食一口甜蜜的月饼,
饮一杯解腻的桂花乌龙。
仰头望月,回眸是故乡的中秋。


西安博物院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皇宫,庄严大气。
清晨的皇家,卫士、官员们各司其职。
肃穆的宫殿大门如同九重天门,
威严的皇帝在宫中,接受万国来拜。
这是属于盛唐的气象。


但是在这大明宫中,
又有多少风流往事?
我们西安博物院出的月饼中,
一探这大唐盛世。


聚集八方,九尊吉祥
这套皇家太尉月饼
用八方如意九尊糕的寓意,
将传统纹样印在彩色桃山皮上,
是属于皇家的恢弘大气。


独特的大明宫月饼,
是奶黄流心,
一饼小点,大唐风韵。
这是传统构件与当代交响乐
在视觉与舌尖合奏。


三星堆博物馆
“祈愿神树”

是远古的外星科技,穿越千年?
还是古人对神充满浪漫的幻想?


自三星堆被发现,
对于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
神秘的古蜀文明,
究竟埋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先民的智慧、审美、工艺,
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
铜纵目面具、铜人面具、戴金面罩铜、
铜太阳形器、铜人立像、圆座铜鸟、
青铜神树、金面具、金杖、各类玉器、陶器、
三星堆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


青铜神树自出现以来,
无数专家学者给出了看法。
是山海经中的“建木”,
可沟通人神、上天下地的天梯?
或是同为《山海经》中记载的“若木”?
亦或是古蜀先民的宇宙树?扶桑木?


青铜神树是古蜀先民对神崇拜的产物,
也是当时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
今年的三星堆博物馆
选用的青铜神树作为设计灵感。
结合传统“祭月”仪式。
使用了3D纸雕,结合月饼盒,
搭建出属于自己的祭月坛与青铜树。


今年的三星堆,
一共推出了四款月饼,
除了“祈愿神树”之外,
“绕月计划”“三星幻月”“金面汇月”
也各有千秋,
这些月饼,
是如今的三星堆守护者们
为文博传播作出的新尝试。


洛阳博物馆

十三朝古都,洛水之阳。
当洛博与月饼相碰撞。
是这只朴素的白玉杯,
出现在了月饼之上。


一块无暇的新疆和田玉雕琢而成的白玉杯,
它通体洁白,光素无纹,
朴素中透露出天然的高贵。


是一口兽面纹铜方鼎,
方腹正中和腿上铸有粗眉大眼的兽面纹。


浅浮雕和高浮雕的相交使用,
这是西周青铜鼎的杰出之作。


是一匹三彩黑釉马,
踏着柠檬的清香,
载着芝士的力量,向我们奔来。


这一口,
是十三朝古都的神韵,
这一口,
是千年洛阳的积淀。


在这八家博物馆之外。
我们还能看到

金沙遗址博物馆
带着商周太阳神鸟,
那是早期先民对太阳的崇拜,
是先进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徐州博物馆陶绕襟衣舞俑,
长袖襟衣,翩翩起舞,
粉嫩的配色,
仿佛时隔千年的人儿再次起舞。


博物馆月饼的各色纹样,
让我们看到了近些年文博行业发繁荣发展,
今年的博物馆月饼,
你又最喜欢哪家呢?


-完-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真的很悠闲吗?
再见,玉环
这部冷门高分纪录片绝了
鉴定一下古代热门食物雅称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这高级感我慕了!
时隔五十年,龙门石窟再修复!
30+部高分文博纪录片(内附观看地址)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