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大观标志性的“大家”系列、集结了十件傅抱石各个阶段重要作品。既有出版著录累累的“抱石家珍”:《东陵南望》、《苏堤春晓》,石西民、吴伟伉俪珍藏《湘君》、《春风杨柳万千条》。又涵括四十年代傅抱石创作于蜀中的《白云滚滚迷松关》、《携琴访友》以及五、六十年代金陵寓中的《湘夫人》、《高峡出平湖》、《秋山图》、《后赤壁图》。有金刚坡时期的魏晋风神,又有“兹游奇绝冠平生”后的壮怀激烈。有深情高贵、智慧端庄的仕女画,也有诗意磅礴的山水画。全面展现了一代大家傅抱石的磊落风神,超逸画格。
傅抱石《湘夫人》
Lot 302
傅抱石1904-1965
湘夫人
立轴 设色纸本
1960年作
99×54 cm
RMB: 12,800,000-16,800,000
题识:
(一)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九六〇年六月十九日,北京归来,试旧楮得此。傅抱石南京并记。
(二)式一先生自英伦属画湘夫人,即以求教。壬寅(1962年)元宵,抱石补记。
钤印:抱石、傅、壬寅、一九六〇
鉴藏印:熊式一、逸斋秘笈
上款:“式一先生”即熊式一(1902-1991),江西南昌人。文学家、翻译家。早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英文科。毕生致力于戏剧创作和翻译工作。
著录:《傅抱石年谱(增订本)》,第345-34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版。
出版:《名家翰墨(第一期)》,第54-55页,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香港),1990年版。
来源:香港1980年春季拍卖会,第81号拍品。
熊式一与梅兰芳等友人合影
作为古楚之人,傅抱石于楚地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以画论,《楚辞》便是造访他笔底的常客。在诸多以《楚辞》为题材的创作中,傅公作“湘君”、“湘夫人”数量最多。自1943年12月首作以来,兴趣不衰,既有巨幛,亦作小品。但为,便倾心勾勒,是其仕女画的代表样式之一。今季“大观”有五尺《湘夫人》一纸,挂轴观之:满纸木叶飘洒,远近聚散,翻飞徐徐;柔雅女子亭亭玉立,款步其间,高髻、柳眉、杏眼、红唇,静女翩跹,至美古典。其态雍雅,其质姝娈。一个清灵洒落的境界,一个曼妙洵美的倩影。这就是傅抱石在此幅中,用画笔道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境意。
二湘图(1961年作 南京博物院藏)
此件右侧,傅公作两题,依此可大约推出画之来源始末。1960年6月1日,傅抱石进京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期间尝作画数幅。6月19日,作小幅《唐人诗意》赠与郁文,画成后遂返南京。即抵,便以旧楮作此《湘夫人》。两年之后元宵日,有友人“式一先生”自英来信以“湘夫人”为题索画,傅公遂于画箧中捡此意满自存之作,并于原题旁再书“式一先生自英伦属画湘夫人,即以求教。壬寅(1962年)元宵,抱石补记”一题,寄赠友人“式一”。“式一先生”即著名戏剧创作家、翻译家熊式一先生(1902-1991)。与傅抱石一样,熊式一也是江西人,他在1929年便开始发表翻译自萧伯纳、巴蕾等人的作品。因为不是海归,没有留学背景,虽然有郑振铎、徐志摩的首肯,熊式一还是无法在国内获得大学教职。故而在1932年,愤而远渡英伦深造。在英伦,熊式一以一部三年连演九百多场的《王宝钏》红遍英美,1936年载誉回国。七七事变之后,肩负抗日宣传使命的熊式一再回英伦,不想此别祖国就再未踏上故土。熊式一一生广结文坛、艺坛大家,与梅兰芳、徐悲鸿、冰心都有很好的关系。同为古楚江西人的熊、傅亦相交莫逆,老友自英求画,傅公即捡意满自存佳作寄赠,当见两人交谊。
傅抱石《白云滚滚迷松关》
Lot 303
傅抱石1904-1965
白云滚滚迷松关
镜心 设色纸本
甲申(1944年)作
117.5×40 cm
RMB: 10,000,000-15,000,000
傅抱石与郭沫若在“三厅”时期即为好友
《白云滚滚迷松关》局部
傅抱石《携琴访友图》
Lot 304
傅抱石1904-1965
携琴访友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10×30.5 cm
RMB: 14,000,000-18,000,000
历史上,俞伯牙为钟子期抚琴,钟子期深悟其意,便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自此以后,历代画家多作“携琴访友”题材,画赠知遇知音,以表明心迹。携带古琴拜访朋好、高人或贤者,也成为傅抱石笔下常常表现的题材。
《携琴访友图》局部
金刚坡时期,傅抱石正处于积极的变法。画面衍发自诗意,只见小桥横跨峡谷,下临瀑布,峭壁耸立两傍。诗人与友人相晤桥上,僮仆携琴随待在侧,溪水涓涓而流,穿越浓荫的障挡,蜿蜒而下,一片清幽静谧。未拨琴弦却似先闻天籁之音!他以湿墨混融花青,敷水特多,树丛看来如雨过尚饱含水份,令画面见苍郁润泽,点出了诗句中“新晴”之意。虽非巨制,但极见写意,自然率真,是画家随手拈来、性情流露的惬意之作。
《携琴访友图》局部
史家认为:旅居重庆城的傅抱石,由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先生笔下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蓊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四十年代的傅抱石图中人物多是高士装束,有遗世忘机之感,也是当下画家心境的寄托,古今融汇于画中。他在最稠密的的地方留出空白,置高士童子于其中,效果如聚光灯集中照射般,画中主体凸显,足见他对“隐”与“显”关系处理之巧妙。
近山与远山并列深远,谷中飞瀑,山树茂密幽深,绿荫掩映、曲折而下,气势磅礴,恢宏浩然。其中可以看出他对西洋艺术的借鉴和吸收,水墨生动的块面舍弃了中国山水画繁复的勾点皴染,舍弃了细节的描摹刻画,增强了气势情境的营造,复以浓重的渲染,将画面统一得浑然一体。这一解前人琐碎堆砌之疵,也反映作者的意境、诗情。画面之中,一木桥飞架深瀑之前,此情此景也正切入主题诗意,似在深山访泉。其豁然开朗之地,飞瀑之声入得耳来,瀑布飞流至此曲折而下,桃源胜境也!
傅抱石《高峡出平湖》
Lot 305
傅抱石1904-1965
高峡出平湖
立轴 设色纸本
1963年作
90×56.5 cm
RMB: 6,000,000-8,000,000
傅抱石说:“我不能诗,但我喜欢读诗,也喜欢画诗。”傅抱石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率先探索毛泽东诗意山水画创作并取得历史性突破和成就的画家。1938年,他在重庆的朋友家中看到主席的《长征》七律,初步体会到凌天气概和乐观精神。后来又读到《沁园春·雪》。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公开发表毛泽东诗词18首。
8月,傅抱石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东欧回国暂留北京,受邀请前往陈毅家做客。席间,爱好诗词的陈毅深情颂读毛泽东所作《蝶恋花·游仙》傅抱石感慨良多。1958年,《红旗》杂志发表了郭沫若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使他认识到毛主席“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典型结合。”事实上,整个五、六十年代,傅抱石与李可染、关山月、黎雄才等,深深地被毛主席的诗词感染,心怀崇敬,深刻揣摩、反复画绘,创作了极具时代特色的毛主席诗意山水画。1959年9月,新中国成立10周年,傅抱石与关山月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为意合作《江山如此多骄》,将诗意画推向了高潮。
六十年代,围绕着“毛主席诗意”傅抱石创作了一大批扛鼎力作。此件创作于1963年的《高峡出平湖》是以毛主席词《水调歌头·游泳》中“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意指长江三峡水利枢纽。1953年,毛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毕其功于一役”。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成为人们治理与开发长江的智慧结晶,也是人类战胜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杰作。
傅抱石四十年代作《早随烟月上瞿塘》取吕潜《望江》诗意:横江阁外数帆樯,立尽西风鬓渐霜。只有乡心不东去,早随烟月上瞿塘。而在“江山如此多娇”的全新时代,经历过1957年的东欧写生、1960年的二万三千里写生、1961年的东北写生、1962年的浙江写生等系列活动,傅抱石将已有的知识逐渐付诸实施于新鲜感受中,传统笔墨适时地在新的景致和新的社会要求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淋漓尽致的发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山水的面貌。此时傅抱石笔下的“抱石皴”足以堪称出神入化,此作以抱石皴写巫峡两岸峭壁,层次立现。全画色调沉郁,水墨淋漓,营造出巫峡烟雾迷濛之境。一驾轻舟掠过,为全画注入一丝动力。画中钤“当惊世界殊”一印,与画作主题同出一词,相得益彰。
傅抱石《秋山图》
Lot 306
傅抱石1904-1965
秋山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61年作
65×95.7 cm
RMB: 5,000,000-6,000,000
题识:抱石金陵写。
傅抱石先生的艺术变革之路按时间可分为数个时期,其中以重庆时期和新中国时期尤为引人瞩目。新中国时期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深入研究中国绘画之精神,倡导并践行了“二万三千里写生”,推出了一系列以革命圣地为题材的山水巨制,气势磅礴,画意深邃,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变化,傅抱石的绘画达到了一个新的舍业高峰。
1961年6月,傅抱石、关山月联袂前往东北三省进行为期近四月的旅行写生,游览名山大川,参观工矿企业,不断激发热情。一路上,他感叹“兹游奇绝冠平生”,由此焕发出持续的政治热情,精心创作《天池林海》、《镜泊飞泉》、《林海雪原》、《绿满钢都》、《煤都壮观》、《丰满道上》等作品百余幅,表现了崭新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建设新中国的时代主题,从而将自然山水与人文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回到京陵后,他抛开了陈陈相因的山水画老旧模式。与流行的“四王”套路大异其趣。图上已看不到一般的什么“斧劈”、“折带”、“披麻”等等习用的皴法,他走的是一条纯然表现自然界真实景观所必需的写实新路。他改变了以“线”造型的旧法,开创了以水墨渲染构成“面”的新图式。他不用线条钩勒,没有轮廓线。只靠墨色的浓淡、用笔的缓急揉擦,表现山石的块面结构。从而也凸显了具有现代意识的远近透视效果、光影明暗关系和实实在在的立体感。此图的画法虽还不是后来的横涂竖抹、狂放激越的“纵恣而为”,而水墨交融、墨彩混沌,却也是潇洒遒劲、气势非凡。呈现了令人耳目一亮的崭新面貌。
傅抱石《后赤壁图》
Lot 307
傅抱石1904-1965
后赤壁图
镜心 设色纸本
40×3.5 cm
RMB: 4,200,000-6,200,000
苏东坡《后赤壁赋》,以其文辞的流畅与情感的迭宕,成为后人吟诵不绝的千载名篇。兼善文史的傅抱石心仪古贤,尤仰苏轼,入川后,染翰绘写,擅取苏轼词意,其中最为偏爱《后赤壁赋》: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感慨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时人络绎慕求,傅抱石在给友人信中说:“余入川以来,写赤壁甚多。”从1943左右金刚坡时期,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抱石先生画此题材,也许与文中描述人物,于心态和情境有某种契合。因之衷爱勤绘,遂使史学界将《后赤壁赋》与《兰亭雅集》、楚辞人物,称为“抱石三大题材”。
此幅作于金陵寄寓。画中人物被特写放大,情态相互顾盼,窃窃私语,皆有仙风道骨,绝尘世俗。人物以高古游丝描出,颇具唐人遗韵。三人相互酬答,面部五官刻画清晰流畅;宽袍大袖随风飘动,勾勒衣物的线条一气呵成、灵活生动。设色淡雅,秀润中带有苍劲的气骨。傅抱石师法自然,独出手眼,破古人之囿,自立新法,“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其诗意画“不为法缚,不滞于手,不凝于心”,堪称第一人。右下角钤有“往往醉后”印,这是傅抱石最喜爱的闲章之一,通常只会盖在其得意之作上。
专场丨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敬请关注最新预展拍卖时间
相关阅读
壬辰之笔 心神哲思——黄宾虹《为冯宗陈作墨笔山水》并马一浮《行书七言诗》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文章转发自中国嘉德拍卖,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