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之木,必有其根;
环山之水,必有其源。”
“文物说说——寻踪系列”
带你探索历史遗迹,
寻觅逝去的文明,
重现那些
见证和成就中国历史的文明源头!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上一篇章我们了解到了老官台文化,这一时期先民们已经开始种植粟类植物,原始农业开始出现,而仰韶文化是继老官台文化之后出现在当时的中国最为繁荣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7000到5000年。其因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陕西关中地区是仰韶文化的中心区域,分布着众多遗址,宝鸡北首岭、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高陵杨官寨等都是仰韶文化的代表遗址。
仰韶文化群及主要遗址分布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姜寨遗址
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走进目前考古发掘布局最为完整的史前聚落——姜寨遗址。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姜寨村,紧邻渭河最大的支流——临河,距今约有6600~6400年,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临潼姜寨先民们,在此辛勤耕作,饲养家畜、制作彩陶、打磨石器,建造房屋,繁衍生息。
姜寨遗址复原沙盘
独具魅力的彩陶
临河的岸边分布的则是制陶区,姜寨遗址出土的文物以各类陶器为主,大多为生活用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展厅里我们就可以欣赏到出土于姜寨遗址中的陶器,这些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包括罐、瓶、甑、盆、壶等不同的器型。在大部分陶器的表面都描绘着精美的图案,被称为“彩陶”。这些彩陶的图案大多为黑色,有动物纹、人物纹、几何纹等纹饰,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而且体现了先进的科技水平和原始信仰。
兽面纹壶
陶人面纹细颈瓶
人面鱼纹盆
另外,在一部分陶器上发现有38种刻划符号,其中多数与半坡遗址及其他仰韶文化遗址所出土的器物相同,也有少数是初次发现,为研究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科学资料。
刻符陶钵
刻画符号(图片来自网络)
重要发现
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万多件文物中还包括了若干贝类饰品,这在属于内陆地区的关中是非常罕见的,推测当时由辗转交换得来。另外还出土有陶埙,可见6000多年前的临潼姜寨人已经开始使用乐器,而且经专家测定,姜寨出土的两个无音孔大小陶埙,都可以比较容易地吹出两个以上不同频率的音乐,由此可见,古代生活在关中平原的人们,对音乐的创造可谓独具匠心,同时也昭示着人类文明的曙光。
陶埙
姜寨遗址的重大意义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姜寨遗址的发掘是规模最大的,揭露出来的第一期村落遗迹,是现在已知史前村落中保存最好和最完整的一个。为研究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村落布局、氏族组织等提供了珍贵资料。在姜寨遗址的发掘中,发现的一万多件珍贵文物,为研究各个文化时期的生产情况,原始艺术的发展程度,文字的起源等都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资料。因此,姜寨遗址今年成功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文章转发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