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山西游学 | 韦正:从晋阳到平城!(7/11-7/15)

  • 博物馆丨看展览
  • 2022年7月05日11时
▲图源:星球研究所

太原三面环山,一水中分,古称“晋阳”。从公元前497年太原建城,历经2500余年。经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南北朝等数十个朝代,从公元979年赵光义毁灭晋阳城,到元明清,再到今天,太原不仅仅是一座军事重镇,更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

▲北魏建都初期疆域图丨 制图@张靖/可视化星球

大同,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华北山地的过渡地带,三面环山,西有吕梁山、北有阴山、东边则是绵延的太行山脉。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曾说:“晋、冀北地区……是中原与北方古文化接触的“三岔口”,又是北方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双向通道。”大同,就恰好位于这重要的“三岔口”内,从南北朝到辽、金、元、明、清,许多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头戏,都在这里发生。


当你身处大同时便能感受到“汉化了的胡文化”、“胡化了的汉文化”,这里是中国“胡汉文化交融”的典型文化区域,它的积淀之深厚,在出土的大量文物甚至现存的大量古迹中,都有深刻的反映。


晋北礼佛,感受一路向北的真容巨壮;
古建寻踪,体味梁林之路的大唐华章。
有风景,有人文,有历史,有故事,
有知识,有朋友,有收获,
一切都为你准备好了,
正在路上排队等你哦!


讲师介绍

晋行记特邀专家 韦正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与美术研究。出版专著《六朝墓葬的考古学研究》《魏晋南北朝考古》和《将毋同——魏晋南北朝图像与历史》,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涉及秦汉魏晋南北朝城市形态、墓葬制度、文化艺术、对外交流等方面。

7月11日(周一)
太原指定酒店集结
不含餐
住宿:太原酒店

7月12日(周二)
山西青铜博物馆
(苍穹之下特展)
考古现场
用餐:早中晚餐
住宿:太原酒店

7月13日(周三)
佛光寺、应县木塔
用餐:早中晚餐
住宿:应县酒店

7月14日(周四)
云冈石窟、大同市博物馆
用餐:早中晚餐
住宿:大同酒店

7月15日(周五)
华严寺、考古现场
北朝艺术博物馆
用餐:早中餐
大同返程

行前介绍

山西 太原

太原,山西省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


提前早到的朋友推荐前往:文庙、纯阳宫、多福寺、窦大夫祠、净因寺、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当然啦,晋行记每次一定会带大家品尝当地的美食,美食也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


7月12日
山西博物院、考古现场

@山西博物院

走进“文明摇篮”展览,你会更加了解古代山西——要知道在180万年前,在山西的西侯度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十几万年前,丁村的古人类,开始在打磨石器;一万多年前,柿子滩的古人类开始用美丽的蚌壳装饰自己;当太阳的第一缕阳光透过陶寺观象台升起时,那远在4000余年前的人类,定是在欢呼雀跃;你还能见证“侯马盟书”背后“歃血为盟”的激荡,也能看到“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中的百姓生活和人间烟火……亦或是一件玉组佩,一件青铜器,以及明清时期那一间间的建筑门楼,都是山西人在这片热土上生活的印记,饱含人间的生活气息。

▲山西博物院全景

文物无言,静若雷鸣,在这里,历史历历在目,恢弘三晋的立体画卷,次第向你展开。山西博物院基本陈列的主题为“晋魂”,它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以物代史,史物结合,通过大量珍贵的文物遗存,展示山西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独特地位,鲜明个性的陈列风格获得广泛赞誉,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等一系列殊荣。


“苍穹之下——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展”汇集了山西博物院、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等5家博物馆400余件各式鄂尔多斯青铜器。

子母虎形青铜挂钩/战国

四马纹青铜挂钩
战国—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藏

7月13日
佛光寺、应县木塔

@佛光寺
中国第一国宝的佛光寺,历经千年风云,漫长的岁月里,深藏于群山之中无人知晓。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历经磨难、苦苦寻觅,终得见到佛光寺东大殿。



1937年6月,梁思成一行四人在对这座大殿进行了详尽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它雕塑精湛,墨迹珍稀,壁画细腻,建筑古老,无一不是绝代瑰宝唐代原物,而四宝同处于一殿则在全国乃至亚洲仅此一处,被称之为‘四绝’。目前,全国共有90尊唐代泥塑,东大殿的佛坛上就有35尊,可见其珍贵。佛光寺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




@应县木塔
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拍摄摄影师:华欣_Andy Hua

建造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古代应州城的标志性建筑。塔身为楼阁式建筑,平面八角形,五层六檐,全塔皆由木构件搭建而成,67.31米的高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木塔”。

▲梁思成与应县木塔

7月14日
云冈石窟、大同市博物馆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开凿于大同城西16km的武州山南麓,东西绵延1km,现存大小窟龛254个,石雕造像5.9万余尊。其中主要洞窟45个,佛像最高者超过17m。《水经注水》称赞云冈石窟“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可见云冈石窟给时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初唐高僧道宣在《续高僧传·昙曜传》盛赞云冈石窟“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栉比相连,三十余里”。


公元439年,新兴的北魏王朝迅速统一了中国北方,在此过程中,北魏政权特别注重对人才、 伎巧的搜求, 陆续迁往首都平城一带的人口, 据文献的记载有百万人以上, 其中许多人来自山东六州、 关中长安、 河西凉州、 东北和龙(即龙城)和东方的青齐等当时北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公元460年起,北魏皇室集中全国的技艺和人力、物力所兴造的云冈石窟,才能成为艺术史上的经典。



北魏云冈石窟真容巨壮,气势雄浑。面对这样的大型工程,在当时如何规划设计、又如何施工开凿,你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吗?



@大同市博物馆


恐龙时代、秦汉代地、北魏国都、辽金西京、明代边镇,是大同地区在地质时代与中国古代最为高光的五个历史时刻,大同市博以北魏平城时代为主,主次分明地展示了大同地区的地质史(史前时代)与历史时期,在此行的最后,我们将以大同博物馆为总结之处,全景式回顾此段长城内外古迹所带给我们的文史知识。


进入大同博物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型壁画——北魏贵胄出行图。它高约15.5米,宽约50米,内容以大同沙岭村北魏壁画墓“出行图”为蓝本,创作了北魏贵胄出行场面。

▲图源/碧芝/碧芝悠游往事公众号

7月15日
华严寺、考古现场
北朝艺术博物馆

@华严寺

华严寺的大雄宝殿是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金代木结构建筑中体型最大的殿宇,并且殿内还有优美的辽代塑像。

华严寺的薄伽藏殿是这几座建筑中年代最早的,为辽兴宗重熙七年(1038)所建,是一座佛经图书馆,里面有一排制作精巧的书橱壁藏,用于存放经书。整座壁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橱,也是国内孤品。

▲航拍视角的华严寺/来源微博:影像视觉杨


▲薄伽教藏殿合掌露齿菩萨像

▲登临宝塔三层 来源@知阙 ZHIQUE

@大同北朝艺术博物馆


位于大同明堂遗址公园主体建筑内的大同北朝艺术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北朝文物为专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内陈展分为妙相西来、石雕世界、地下兵马、千秋碑铭、壁画记忆、平城瓦当、贵族威仪、生活用器、奢华之都九个主题单元。




行走在其中,感受各色美食……
大同美食

▲最具代表性的刀削面

▲起源于大同的烧卖

▲令人垂涎不已的羊杂烩汤

▲一年四季都有的大同凉粉

编辑推送丨晋行记研学中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集合地点:山西太原
返程地点:山西大同
活动时间:2022.7.12—7.15
招募人数:10人成团
游学费用:5980元/人,单房差750元/人

【费用包含】

1.【交通】全程空调大巴,配备麦克风,沿途专业讲师讲解;
2.【住宿】星级酒店双人标准间,如需单房,请补单房差;
3.【餐饮】全程4顿早餐7顿正餐,全程矿泉水充足供应;
4.【保险】国内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
5.【门票】全程所列景区门票,学生及老人半价,1.2米以下及军人免费;
6.服务:专家领队;
7.其他:无线讲解器;
8.途中无任何购物环节,没有任何其他收费;
9.因组织活动需预先支出费用,所以活动8天前取消,退费时收取百分之一的银行手续费;一周内取消,退费一半;活动当日取消,退费20%;
10.返程安排:7月15日大同散团时间为18:00左右,高铁票建议买该段时间之后的返程票;飞机票建议购买19:00之后的返程票。

【活动不含】

1.各地往返大交通费用;
2.行程中没有注明的餐费;
3.其他个人消费。



报名方式

点击下方小程序链接进入报名页面

缴纳费用后视为报名成功
请与客服确认成团后再购买车票
咨询电话:18912737832(微信同号)


本文图文相关资料由合作方提供,
如有侵权与本公众号无关,请联系删除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休 假 极 简 史
绫 罗 绸 缎识别指 南
放大看古画,婴戏图里的小朋友真是太好玩了
雍正:偷偷换个审美,然后惊呆所有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这高级感我慕了!
那个掳走蔡文姬的左贤王其实拿着深情男配的剧本
30+部高分文博纪录片(内附观看地址)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