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凝神见宇宙,复归于无极——横跨50年代至90年代的赵无极艺术专题震撼登场|中国嘉德2021秋拍

  • 中国嘉德拍卖
  • 2021年11月01日07时


若要标举出廿世纪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最有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赵无极肯定是名列前茅的一位。在广袤辽阔且变动快速的大千世界中,他犹如抱元守一的炼丹术家般不断地从东、西方悠远的文化传统里去汲取提炼出属于自身无可取代的创作养分、寻求内在精神层面的升华,不仅成功地建立了国际性的声誉,如今也在艺术史留下不可磨灭的重要篇章。此次赵无极专题戮力集结了一件早期水彩与五件油画精品,其中创作于1955年的《中国城》是赵无极唯一一幅明确描绘中国图景的作品,艺术家并在画背以法文题签“中国城”,以此为题的画面仅此一幅,独一性极高。这六件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四十年的岁月,并包含艺术家的“克利时期”与至为关键的“甲骨文时期”、其后宛如开天辟地的“狂草时期”,以及跌宕起伏之后愈发行云流水的70-90年代创作,俨然回顾赵无极艺术发展历程的重要对照。


赵无极先生肖像


家学渊源,才情早发


赵无极1921年出生于北京,族谱可以上溯至宋代皇族;父亲赵汉生(1894-1966)为银行家,闲暇时亦喜西画创作,又热爱书画文物,为收藏殷墟甲骨的先声之一;祖父赵绍甫为满腹经纶的前清秀才,书画诗文的造诣不在话下,并热衷顺情通性、自我实践以得到人生满足的道家思想,更以老子《道德经》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之典故为长孙命名,足见其厚爱之心。在如此家学渊源的熏陶下,赵无极自童蒙起就已开始接触书画,尤其钟爱其家族庋藏之米芾与赵孟俯剧迹,在品鉴玩赏之余,彷佛也早早预告了他将走上艺术一途。


也是如此,赵无极后来曾在其自传里回忆祖父:“父亲出门在外,祖父才是家中唯一的男士,负责教我读书。我一边读书,一边一笔一画地学习写字。祖父还不厌其烦地把每样对象的名称写在这些东西上面,对于别人来说辛苦漫长的学习,却成了我的游戏。与其说是拘谨地学些表意的符号,不如说是涂涂画画。我对此充满兴趣。我后来画画时,像当年学写字一样,虽然辛苦,但同时也感到莫大的快乐,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之中。”


14岁那年,赵无极入杭州艺专,受业于林风眠、吴大羽等大家,六年后甫一毕业便留校担任讲师,并在艺坛崭露头角。随着一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与视象逐渐清晰,赵无极在其父的支持下,决定与夫人谢景兰一同前往巴黎继续深造。在人文荟萃的花都,赵无极结识了包括阿尔伯托·杰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1901-1966)和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3)等一众西方艺术巨匠,后来从德裔瑞士籍艺术家保罗·克利(Paul Klee,1879-1940)的绘画里体会到情景交融、意在言外的诗境表现,对于其“绘画,就是带着线条去散步”(A drawing is simply a line going for a walk)的艺术观点亦深感共鸣,促使他回头去重新检视中国书法、壁画、青铜器,与结合色彩、符号与图腾的传统建筑等充满线条自在书写的共通点,进而过渡到甲骨文字与绘画造形原理之间饶富意趣的连结。


如同熟悉赵无极创作历程的艺术史学家所咸认,自1954年起的几年间,当是他奠定个人艺术思想核心的关键。起初,赵无极先在画中勾勒一些可供辨认指涉的日月花草树石等,渐渐转向水火风土等看不见的自然现象,并将具象与非具象二者的元素并置在画面里,藉由逐渐简化作品叙事与情节描写,直抵物象之外更为纯粹的心灵抒发与精神追求。


赵无极(1921-2013)

无题

1953-1954 年

纸本水彩

23×18 cm

签名:无极ZAO

说明

附赵无极夫人弗郎索瓦·马尔凯亲笔签名的赵无极基金会鉴定证书

此作品将收录于弗朗索瓦·马凯和扬·亨德根正在筹备编纂的《赵无极作品编年集》

RMB: 600,000-1,000,000


水彩创作在赵无极的艺术生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能以单纯的草图视之,特别是50年代的水彩,多经过精心布局,结构完整精巧且寓意深远。如本幅在1953-54年画就的水彩作品《无题》即是如此,见证了赵无极赴欧发展初期的艺术探索。画面中,赵无极以其喜爱的普鲁士蓝色为底,敷已晕染,并在其上偶用深浅不一的洋红、褐色来突出景物,形成视觉对比与远近层次,再透过纤细有力、充满书法趣味的黑色线条,符号性地描绘出远方约略可见的山峦迭嶂;而近处瘦削的参天树木相间成林,不时有鸟儿从树梢飞掠而过,构成一幅氤氲隐约、空疏恬淡的秋日情景,当可与讲究高逸清冷的元代山水大家倪瓒笔下所作媲美。诚然,此作的表现方式与符号化构成在一定程度上或仍受到保罗·克利的影响,但在画面右上与左上已开始掺入中国古文字符号,且整体散发出来的依然是陶潜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幽静气息,令人神往不已。


在历经克利时期(Klee Period)的符号性探索,赵无极透过诗意的经营,为其创作开拓出一条东西文化融合的路径;而紧接下来的“甲骨文时期”赵无极终于探寻出东方精神的钥匙,创新地将钟鼎文与甲骨文等古代文字拆解、组合融入画中,神秘的字符线条配合西方油彩的气象万千,从此真正开启了融贯中西的自由之门。作为关键转折期,“甲骨文时期”虽然只有1954年起算的短暂四年,却是公认最具学术价值的一段。可以说,经由甲骨文字的启发,让赵无极得以在面对二战之后、以纽约为中心兴起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 )浪潮时,展现富有一己深刻文化内涵的独到响应。


印象江南,悠然藴藉

去国怀乡,至感成画


赵无极于1955年画就的《中国城》恰好可视为见证,我们甚至可以更大胆地说,从这一年开始,赵无极真正地建立了有血有肉的个人艺术面貌;在同年完成的其他作品,包括了英国泰德画廊的《暴风雨前夕》、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庞毕度中心的《火灾》、纽约古根汉美术馆的《强风》,以及在拍卖市场创下天价的《向杜甫致敬》等件,无一不是一时之选,也益发突显了《中国城》一作的难能可贵。此外,《中国城》还是赵无极唯一一幅明确描绘中国图景的作品,艺术家并在画背以法文题签“中国城”,以此为题的画面仅此一幅,独一性极高。


赵无极(1921-2013)

中国城

1955 年

布面油画

54×65 cm

签名:无极ZAO 55; ZAO wou-ki Ville Chinoise 1955(画背)

发表

《赵无极全集第一册1953-1958》,Yann Hendgen, Francoise Marquet-Zao编,Flammarion出版社,2019年12月,第216页展出

“赵无极油画与水彩画展”,1956年,克里曼(Kleemann)画廊,纽约,美国

来源

法国巴黎GaleriePierre Loeb画廊

美国纽约Kleemann Galleries画廊

法国巴黎Galerie Jean-Louis Roque画廊

欧洲私人旧藏

法国巴黎Opera 画廊

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2015年11月28日,Lot 0021

现藏者得自上述来源

RMB: 11,000,000-18,000,000


此作以杭州故乡为创作灵感,并于画背上亲笔题签画名Ville Chinoise(中国城),对照当时多从欧洲城镇取材之作,可说绝无仅有。众所皆知,杭州西湖向来是中国历代文人歌颂吟咏的对象,对赵无极而言,这里同样有着他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正如他在自传中如是的描述:“许多中国诗人都曾在此徜徉、吟咏。少年时代,我每天都在湖边流连,从不厌倦。大自然随着时辰的推衍、季节的嬗递而变化无穷。水波的潋艳、光的灵动,水天之间的烟岚都使我出神入迷。我常在湖边,一坐数小时,守候空气漾过平静的湖面,风轻摇桦树和槭树叶,我眼中所见不是精雕细琢的小桥亭台、水面映照的竹叶,我要看的是空间:空间的伸展、扭转,和一片树叶在水中倒影幻化出的无穷的蓝。”《中国城》一作所画固然未必全然西湖景致,却更多揉合了他美好的年少记忆,因此与其他同一时期的甲骨文系列作品相比,有着少见的淡雅抒情。


《中国城》画面以层层渲染、深浅交迭的蓝为主色。蓝色在东西方,都属于神性高贵的象征。西方中世纪从青金石提取蓝色颜料,矜贵之余,又能历千年而常新;在中国,青,是中国对蓝色系特有的称呼。《说文解字》有云,青是“东方之色”,也就是天空的蓝色,清代祭天的建筑便使用蓝色为瓦,被视为尊贵庄重的表征,蓝色也是赵无极最偏爱的颜色。本作画面右方轻轻涂抹的浅紫极为优雅,与交融的蓝色系彷佛水面温柔的起伏,几许嫩绿则像是随风摇曳的杨柳依依,左上看似不经意透出的淡黄,宛若湖面上舞动的波光粼粼,柔和清透的粉彩色系让人联想到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内最成熟时期,对于睡莲池面如梦似幻的描绘;加之画面中具有甲骨文质感的灵动线条,时而厚重劲利、时而轻盈地交织出乍看下犹如座落在小城湖畔栉比鳞次的房舍,链接起整个视线的移动,更令人低回起艺术家记忆中温柔的江南故乡。尤其,恰如其份的留白,体现了中国书画传统以“知白守黑”来寻求突破实景实物局限的超然境界,恰与苏东坡描画西湖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衬托出本作高贵隽永的气息。


中国图景,珍稀无双


而当我们远观全幅,画面中心以古文造型细线勾画出的环状图形,俨然浮现中国地图的轮廓,对于故乡的眷念,令人欣喜动容。在赵无极超过一甲子的创作生涯中,《中国城》一作大大地扩展了他绘画中的东方精神,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或是对西方现代精神的吸纳反刍,都在本作做出最佳的演绎。更绝无仅有的,《中国城》是唯一一幅明确以中国地图为蓝本所绘制的作品,可说是深寓去国怀乡之情的最佳代表;赵无极选择他最喜爱也别具意义的天蓝色来构画呈现,表达祖国在其心中无可取代的尊崇,足见艺术家的巧思艺心与本作的珍稀。无论是艺术道途的求索,或是心灵的返归与映照,《中国城》都是“甲骨文时期”最具独一性、也最富故事性的一件,甚至可以说,是赵无极在五〇年代自我观照后,对本真的诠释。


契合自然,返璞归真


自1950年代后期开始,除了极少数的例外,赵无极不再为画作命名,一律改以作品完成日期为记,避免引致太过明显的视觉联想。主要原因,其实与中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赵无极曾经说过:“在中国的传统中,诗与画的联系是那么密切,在画面的空白处往往写着诗歌。我从小就读诗,一开始写字时就学诗。我觉得它们实际上本质相通,都是表现生命之气……它们达意而非再现,反映隐藏的含义、宇宙的含义。”所以赵无极创作时的状态,往往也如诗人般去思考,如何让笔触、色彩、明暗……等视觉语汇在统一的整体找到它们各自的位置,然后无忧无虑地漫步、停止、倒退和呼吸,最终成就一个宁静的美妙时刻。


赵无极(1921-2013)

26.01.66

1966 年

布面油画

61.5×50.5cm

签名:无极 ZAO;ZAO WOU-ki 26.1.66(画背)

发表

《赵无极1935-2008》,Kwai Fung 出版,香港,2009年,第170页

《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编,北京,图版第44页

展出

“中国当代艺术展”,2005年, 韩国首尔艺术中心,首尔

来源

北京保利,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I,2007年11月30日,Lot 0823

说明

附艺术家亲签之作品保证书

附伦敦Opera画廊出具之作品保证书

RMB: 5,000,000-8,000,000


像是本季呈现的《26.01.66》为赵无极“狂草时期”精力勃发的代表作之一。在此,艺术家做了十分别致的布局,大致将画面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在万里无云的淡蓝色天空下,他以类似水洗效果的棕褐色隐约描绘出远方山形;前景则运用自由奔放的鲜明笔触,一路蜿蜒至观者眼前的黄土,形成富有韵律感的视觉节奏;而除了透过不同的技法处理,借凿为类似倪瓒一河两岸的书画经典构图形式,此外还偶发性地刮除部分颜料,形成犹如悠远时间所留下的几笔刻痕,体现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浑沌初始状态,等待人们去发现、挖掘深埋其中的种种事物,进而写下自己的历史。


赵无极(1921-2013)

21.7.73

1973 年

布面油画

55×46 cm

签名:无极ZAO;ZAO WOU-ki 21.7.73(画背)

来源

香港苏富比,二十世纪中国艺术,2013年10月6日,Lot 0531

说明

此作品将收录于弗朗索瓦·马凯和扬·亨德根正在筹备编纂的《赵无极作品编年集》

RMB: 3,000,000-4,000,000


另在《21.7.73》一作中,他有意识地将作品中的线条与符号性的勾勒与描绘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模糊空间感的抽象构图,以营造更多诗意的想象。画面中,下方以浅褐色一抹而过,其上只见粗细不定的迅疾笔触在画面中心不断交错并持续向外扩散,左下与右侧恣意潇洒的大块笔触,从中淬炼出明析透亮的光泽。左上方一扫而过的瘦长笔触彷佛一抹流云划过带有粉嫩色彩的天空,更增添了连绵不绝的动态。遥遥望去,既像是黄土之上绝尘而去的一队快马;也彷佛天地之间逐渐从浑沌破开、等待第一道曙光到来的前夕,流露出强烈的生命力。


赵无极(1921-2013)

strong>4.12.88

1988 年

布面油画

114×146 cm

签名:无极 ZAO;ZAO WOU-KI,4.12.88 (画背)

发表

《赵无极:油画与水墨》,尚克鲁治画廊,日内瓦,1990年

《赵无极》,大未来画廊,台北,1999年11月,第39页

《赵无极》,大未来画廊,台北,2005年,第104页

来源

北京苏富比,现当代中国艺术专场,2014年6月1日,Lot 0005

RMB: 12,000,000-18,000,000


凡草木树石万物皆受大地乾坤的滋养与负载,对喜爱大自然的赵无极来说,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泉源。像是《4.12.88》一作以奔放雄浑且深具速度感的深色笔触,旋风似地从画面左下不断绕转而上,其间夹杂着褐黄与翠绿,充分展现出一派“松桂隆冬始见青,蒿莱盛夏说能荣”的大地气象。如是大笔挥洒的强烈色彩对比与空间布局,不难看出其受到水墨启发的质地追求;而磅礡万千的恢弘气象,也精妙地体现了传统书画疏密虚实的造境奥秘。


赵无极(1921-2013)

30.11.94

1994 年

布面油画

54×65 cm

签名:无极 ZAO;ZAO WOU-ki 30.11.94(画背)

发表

《赵无极》,Du Cercle d'Art,巴黎,1996年,第205页

《赵无极近期作品》,Thessa Herhold画廊,巴黎,1997年11月,第28页

《赵无极:油画与水墨》,Thessa Herold画廊,巴黎,1998年,第55页

《赵无极》,de La Difference,巴黎,1998,第274页

展出

“赵无极近期作品”,1997年11月至1998年1月,Thessa Herold画廊,巴黎

“赵无极中国水墨作品展”,1998年2月,Thessa Herold画廊,马德里

说明

附赵无极夫人弗郎索瓦·马尔凯亲笔签名的赵无极基金会鉴定证书

此作品将收录于弗朗索瓦·马凯和扬·亨德根正在筹备编纂的《赵无极作品编年集》

RMB: 4,800,000-5,800,000


来到1990年代前后,无疑是赵无极艺术生涯广受世人肯定的巅峰时期,他不但获得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等多项殊荣,并先后于北京、上海、台北及墨西哥等地举办大型回顾展;更重要的是,其画艺已臻化境,他已然在传统与创新、具象与抽象、理性与感性之间开创了一条属于他的道路。在此一时期,赵无极倾向使用轻盈浅淡的色彩,藉由去中心化、不着一处的空间布局,来打造出充满抒情美感、可观可游的山水造境,进而折射出他追求天人合一、虚静平和的宇宙观。像是此处所见之《30.11.94》一作,即运用了较为浅淡的嫩绿为底色,缀点些许橘黄之余,又以行云流水的大笔墨色线条穿越整个画面,俨然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山色具现眼前,亦能得见几分赵孟俯《鹊华秋色图》平和开阔又极具文人气韵的笔趣,想来亦不无有借古开今,向先人去巧媚而归古拙之艺术思想遥遥致敬的意味。


“艺术中的抽象并不比文学中孤立的字词更抽象。”对赵无极而言,其一生创作始终源自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宇宙混沌与人事聚散之间为其艺术注入一己的生命哲学。透过他蕴含饱满意义及生动气韵的创作,充分体现了如《文选.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之境,让观者进一步体会造化之奥妙,并在一场契合自然、返璞归真的无声对话中获得心灵的自在与满足。



相关阅读

中国嘉德2021秋拍首推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夜场
通往莫奈世界的56个关键词(1-20)
通往莫奈世界的56个关键词(21-40)
通往莫奈世界的56个关键词(41-56)
朱屺瞻罕见油画臻品双璧联现嘉德秋拍
祝大年家属珍藏拍卖专题
集大成力作《青石图》震憾领衔,演绎周春芽中国当代艺术之文脉传承
全景再现中国当代艺术40年之宏大图景
全景再现中国当代艺术40年之宏大图景(二)
陈丹青书帖系列之最《书帖丛林之一》首现拍场
西方艺术的多重甄选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