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不移,月色依旧,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节始于唐初,盛行于宋,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有记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中秋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9月19日·好运莲莲
【活动时间】
9月19日下午14:00-16:00
【活动对象】需报名参加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仅招7-12岁亲子家庭(10组),每位小朋友仅限一位家长陪同
【活动地点】
北馆四楼第二课堂互动区
【活动内容】
了解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体验莲花花灯制作
参与活动请隔位而坐,并全程佩戴口罩
中秋节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放花灯。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习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明清以来,放花灯的风俗更加盛行。通过这件杭州博物馆馆藏清代康熙款青花釉里红莲花形瓷盘的样式,亲手制作一盏莲花灯,祝愿来年好运莲莲。
9月20日·花月成双
【活动时间】
9月20日下午14:00-16:00
【活动对象】需报名参加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仅招7-12岁亲子家庭(10组),每位小朋友仅限一位家长陪同
【活动地点】
北馆四楼第二课堂互动区
【活动内容】
了解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通过制作立体明信片,一同“还原”中秋盛景
参与活动请隔位而坐,并全程佩戴口罩
中秋是文人墨客最爱抒写的节日之一。在清代,乾隆皇帝一生写4万首诗,其中关于中秋的诗就有100多首。杭州博物馆馆藏的民国仿清“乾隆年制”款薄胎珐琅釉花蝶纹诗文瓷碗上,就题有乾隆《月兔》诗句:“月兔爰爰桂树边,广寒轮廓遍三千。岂知放眼青天外,极大圆中一小圆。”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了解乾隆皇帝眼中的中秋。
9月21日·冰冰有礼
【活动对象】需报名参加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仅招:
·7-12岁亲子家庭(5组),每位小朋友仅限一位家长陪同
·18岁以上成人观众(5位)
【活动地点】
北馆四楼第二课堂互动区
【活动内容】
了解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和月饼小知识,用粘土制作月饼套装,粘土带回家放置阴凉处风干即可
参与活动请隔位而坐,并全程佩戴口罩
说到中秋的食品,最先想到的必然就是月饼了。月饼最初是用来拜祭月神的供品,发展至今,吃月饼和赏月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发展出了广式、晋式、苏式等月饼,赠送亲友,深受喜爱。
还有中秋祈愿限定活动!
中秋赏桂别有滋味
因为桂花寄托着
人们对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赞美
中秋小长假期间
杭州博物馆北馆四楼第二课堂互动区
将“种下”一棵桂花树
来馆参观的观众可至
第二课堂服务台领取心愿卡
将心愿挂在桂花树上
说不定真的会心想事成!
【特别说明】
每日限量发放100张心愿卡
每人限领一张
9月18日上午10:00
□ 开放时间
9月19日(周日)- 9月21日(周二)9:00—16:30(16:00停止入馆)
□ 开放范围
杭州博物馆南、北馆正常开放
南馆展览——
1F-2F“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展
2F-3F“红色印记:1921-2021潮起钱塘”
北馆展览——
1F“物华天宝——杭州出土文物精品陈列”
2F“意匠生辉——杭州不可移动文物纵览”
3F“闲情雅致——馆藏文房雅玩陈列”
3F“方寸之间——馆藏邮票陈列”
□ 预约方式
需提前三天(含当天)实名预约
方式一
关注“杭州博物馆”或“杭州博物馆 杭小博”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
祝大家
中秋快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按关注了解更多
杭州博馆 服务号
点个在看,不要错过我们的推送▼
文章转发自杭州博物馆,版权归其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任何投资暗示。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