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古玩网瓷器、玉器、古币、银元、字画、文玩杂项、博物馆馆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

NFT数字艺术是什么?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 博物馆丨看展览
  • 2022年4月21日01时


近年来,博物馆数字化成为一种风潮,被称为NFT的数字藏品更是在全球引起热烈反响。那么,到底什么是NFT数字艺术?它现在到底有多火呢?

01


NFT数字艺术是什么?


NFT的全称是Non-fungible token,是一种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非同质化代币”。目前 NFT 项目主要集中在数字艺术藏品、游戏资产和虚拟世界三个领域,其中数字艺术藏品作为NFT的一种应用形式,即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

因数字艺术藏品具有特定的文化印记、艺术美感以及更低的收藏和发行门槛,普通消费者更易介入。来自Nonfungible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NFT在收藏品领域的应用占比达76%,NFT数字艺术藏品的热潮已经到来。

冰墩墩NFT数字藏品两日暴涨近千倍

02


NFT数字艺术藏品现在有多火?


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欧美各国政府发放了大量货币刺激经济,传统的投资方案失去了吸引力,更多人把投资目光转向新兴的蓝海领域,NFT数字艺术藏品迎来了它的春天。

2021年,英国数字艺术家Beeple 把 5000 张图片拼接成一个 316 MB的 JPG 文件,并将其作为 NFT数字艺术藏品出售,最终以6934万美元的价格在佳士得拍卖平台上成交。此次拍卖震惊了全球,NFT数字艺术推向了大众视野。


从2021年2月开始, NFT数字艺术藏品开始爆炸式增长,据贝壳财经统计,仅2021年一年,海外围绕NFT的交易额就超过了196亿美元,NFT数字艺术藏品共创造超816万总交易量和超65亿美元的总交易额。

Google关键词“NFT "和“Non-Fungible Token”全球的搜索量在剧增,这也意味着NFT的生态系统关注度在不断攀升,其中一部分人群正转化成供需,将继续扩宽NFT数字艺术藏品的市场规模。


国内的NFT数字艺术藏品更是受到90后“互联网原住民”的热捧,让许多年轻人收藏了人生第一份“艺术品”。2022年春晚舞台上,国潮风浓郁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成为传统文化破圈的精品佳作。

一个多月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携手阿里文娱推出《只此青绿》数字藏品纪念票,共发售24000张,上线即被秒罄。


在国内,为了让NFT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出台了规范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政策。2019年1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2019年10月24日,国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2021年,国家高度重视区块链行业发展,各部委发布的区块链相关政策已超60项,区块链不仅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各部门更是积极探索区块链发展方向,全方位推动区块链技术赋能各领域发展。

国内发行的部分NFT数字艺术藏品

总体而言,不论是从市场趋势还是从国家政策来说,未来的NFT市场将会继续保持繁荣态势,利好的市场供需格局叠加未来更多项目驻入市场带动资金的流入,NFT发展前景大有可期。

03


精心打造NFT数字艺术课程


荣宝会艺术中心顺应艺术品收藏市场发展需求,以普及NFT数字艺术藏品的基本知识为宗旨,以服务藏家和生产者为目的,邀请了国内NFT数字艺术领域顶尖学者及艺术家,经过精心打磨,研发出一套数字艺术普及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NFT数字艺术的背景知识、基本概念与应用等理论知识,包括但不限于NFT数字艺术的定义、制作、交易机制、交割结算方式、出售方式等。


面向受众群体



如果是企业家、金融从业者,这套课程可以了解市场最新投资趋势;


如果是艺术品收藏机构所有者、文博、文玩、艺术品、文化等领域从业者,这套课程教会如何挑选、购买最有收藏价值的NFT数字艺术藏品;


如果是致力于提升自身理论与艺术视距的艺术家、手工艺从业者,可以在这套课程中学习如何制作NFT数字艺术作品,在区块链的世界里作品永远不会被“剽窃”,并且有着无限的增值空间;


如果是对区块链及NFT的爱好者,这套课程会帮助认清当下趋势,规划好方向。



课程安排


5月2日至5月4日
5位重磅老师线上直播授课



强大师资力量
彻底讲明白NFT数字艺术藏品


西 沐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院长、研究员,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陕文投)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议专家,文化部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评审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创会理事、艺术产业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品行业协会发起人及筹备组成员。

著有《艺术金融学概论》、艺术金融博士研究生教材《中国艺术金融教程》、艺术金融博士研究生教材《中国艺术金融教学案例》、《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中国艺术品资产化研究》(上、中、下卷)、《中国艺术财富管理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中国艺术金融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06-2014每年一本)、《艺术品市场计量学引论》(待出)、《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等著作近30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科学学研究》《美术》《中国美术》《哲学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逾300篇。主导主持了我国首本公开发行的《中国艺术金融》刊物创刊出版,文化部《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起草人之一,荣获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奖(著作奖)、首届新华网中国收藏年度人物,文化部“文化市场30年优秀论文”一等奖,2013美术报十大年度人物。


宁 强



考古学家、艺术史家、著名画家。哈佛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曾经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圣地亚哥大学、密西根大学、康尼迪格学院。回国后,受聘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敦煌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历史学院任教授博导多年。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刘 双 舟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国家注册拍卖师、执现业律师。

出版著作:《拍卖法原理》、《中国拍卖法律制度研究》、《拍卖法律案例研究》、《艺术品金融与投资》、《艺术市场法律制度》、《拍卖法案例教程》、《拍卖经济学教程》、《拍卖基础教程》;

承担的主要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外艺术品市场法律比较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北京艺术市场发展与艺术品产权交易研究》、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中国艺术市场运行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


费 俊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某集体ART+TECH 创意总监。

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主任,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联合策展人。
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教育与实践,他的艺术实践主要关注由虚拟和实体场域共同构建的混合场域叙事。他的艺术及设计作品曾在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等国际展览和艺术节中展出,并荣获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德国设计特别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荣誉。


林 奥 杰



飞行器结构强度专业学士,计算力学硕士,艺术金融博士。

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国际学院中韩艺术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教授、沉浸式交互动漫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重点课题NQI中国艺术品质量溯源数据中心主任,艺术品鉴证标准委员会专家,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山东财经大学中国艺术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金融区块链智库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品鉴证溯源、文化艺术行业数字化、艺术品资产及数字艺术金融、艺术金融科技媒体融合应用。


课程增值服务



1、一次线下研讨会(将在疫情防控稳定后举行)。


2、课程期间将由导师演示制作NFT数字艺术品,并赠予每位同学。


3、建立微信群,便于同学之间交流互动。


4、支持课程结束后七天内回看,方便缺课同学补看直播课。



结业颁证


课程结束由荣宝会艺术中心颁发结业证书。

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2年5月1日

课程费用


2980元/人

报名方式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码报名。


汇缴学费后
请扫码添加下方教务老师微信
专门对接服务


课程咨询


咨询微信


电话咨询

400-066-5006

关于荣宝会


北京荣宝会依托荣宝斋丰厚资源,整合艺术鉴赏名家师资,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粹,为收藏投资引路号脉,助力艺术品行业健康发展。

秉承“实践鉴真、学以致用、藏有所获”的办学理念,负责荣宝斋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研班、荣宝斋名家工作室鉴藏实践班;同时,也是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文物艺术品鉴赏”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独家施教机构,分别开展《文物艺术品鉴赏师》、《艺术品行业经理人》培训工作。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一道诏令,改写了历史
一部20多年前的高分老片
宋代少女出嫁,一共分几步?
鉴定一下古代热门食物雅称
瓷器里的绝美中国色,这高级感我慕了!
时隔五十年,龙门石窟再修复!
30+部高分文博纪录片(内附观看地址)


多多教育:给孩子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博物馆中学习。让孩子在历史文化遗迹中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探索世界。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博物馆丨看展览文章

陶瓷瓷器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全民古玩网QVIP.NET All rights reserved.全民古玩网加密货币交易所